消色散光纤光栅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33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色散光纤光栅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色散光纤光栅滤波器,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
消色散光纤光栅滤波器的研究背景是布拉格光纤光栅滤波器,这种滤波器的特点是带宽窄,对光脉冲有时延,且品种单一,光栅周期均匀,光纤光栅可与环形器结合形成光纤光栅滤波器,也可与耦合器结合形成光纤光栅滤波器如下图所示
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可大批量生产,性能稳定。缺点是现有滤波器带宽窄,品种单一,价格高,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如边模抑制比、平坦性、色散特性难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满足多种带宽,高边模抑制比、高平坦性,无色散的高性能的具有带通滤波器特点的限波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光纤光栅与光纤环形器或耦合器结合而成,其特征是两个光纤环形器或耦合器和两只相同的啁啾光纤光栅结合而成,其连接方式是两只啁啾光纤光栅与环形器(或耦合器)的连接在光栅周期分布方向上是相反的,即第一只光栅的大周期端与第一个环形器(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时,则第二只光栅的小周期端与第二个环形器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相反,若第一只光栅的小周期端与第一个环形器(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则第二只光栅的大周期端与第二个环形器的(或耦合器)第二端口直接相连,而两个光纤环形器或两支耦合器之间直接串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正在快速发展的全光网所需的包括宽带滤波器在内的各种高性能的具有带通滤波器特点的限波滤波器。用计算机技术和光纤光栅技术相结合,满足滤波器的多种带宽,高边模抑制比,高平坦性,无色散的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灵活性、程控化、自动化、智能化实现精密控制,达到滤波器性能指标的高可靠性、高重复性,不同滤波器性能的特殊性,从而满足全光网对滤波器的性能要求。利用光纤光栅的高分辨率、优良的频率特性和时域特性满足光纤通信对滤波器的时域和频域的要求。
下面对附图进行说明,并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B是环形器,C、D是啁啾光纤光栅。1、2、3是端口号码。图2是用耦合器与啁啾光栅相结合的无色散光纤滤波器,图中A、B是耦合器,C、D是啁啾光栅,1、2、3、4是耦合器端口号码。它是具有带通滤波器特点的限波滤波器,由两个光纤耦合器,两只相同的啁啾光纤光栅按如下图所示的方式连接,两只啁啾光栅与耦合器的连接在光栅周期的分布方向上是相反的。如果第一只光栅的大周期端与第一个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则第二只光栅的小周期端与第二个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相反,如果第一只光栅的小周期端与第一个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则第二只光栅的大周期端与第二个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此种滤波器用在时域特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要求高的反射率,高的边模抑制比,很小的脉冲展宽。在实施中,根据使用需要,确定啁啾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和带宽。例如一含有噪声的光信号输入到光纤环形器A的1端,光波的中心波长为1550nm,_20dB,带宽为15nm,从光纤环形器B的3端输出中心波长为1550nm,_20dB,带宽为10nm。啁啾光纤光栅C、D的中心波长是1550nm,_20dB,带宽为10nm。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全光解复用装置的实施例,其中BPF1、BPF2、BPF3是不同中心频率、不同带宽的滤波器,这些滤波器的性能直接影响解复用后的信号质量。EDFA1-2是光纤放大器,ATD1是延时器,PC1、PC2是耦合器,WDM1是波分复用器,SLA2是半导体激光器。
权利要求1.一种消色散光纤光栅滤波器,主要包括光纤光栅与光纤环形器或耦合器结合而成,其特征是两个光纤环形器或两个光纤耦合器和两只相同的啁啾光纤光栅结合而成,其连接方式是两只啁啾光纤光栅与环形器或耦合器的连接在光栅周期分布方向上是相反的,即当第一只光栅的大周期端与第一个环形器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时,则第二只光栅的小周期端与第二个环形器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相反,若第一只光栅的小周期端与第一个环形器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则第二只光栅的大周期端与第二个环形器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直接相连,而两个光纤环形器或耦合器之间直接串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色散光纤光栅滤波器,主要由两个光纤环形器或耦合器与两只相同的啁啾光纤光栅结合而成,其连接方式是两只啁啾光纤光栅与环形器或耦合器的连接在光栅周期分布方向上相反,即第一只光栅的大周期端接第一个环形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则第二只光栅的小周期端接第二个环形器或耦合器的第二端口,反之依然。本实用新型多种带宽,高边模抑制比,高平坦特性,无色散,能满足全光网对滤波器的性能要求。
文档编号G02B6/34GK2394235SQ9924500
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8日
发明者余建国 申请人:信息产业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