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386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实施例中,上平坦层321同时具有偏振作用,也即在上平坦层321中同层形成有上区域化偏振片20。
[0034]在本实施例中,下区域化偏振片10与下平坦层314同层设置,上区域化偏振片20与上平坦层321同层设置,无需增加额外的膜层来形成偏振片,同时无需在上下基板32、31的上贴附偏振片,减小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总体厚度,有利于轻薄化,且节省成本。
[0035]关于下区域化偏振片10的偏振方向的具体设置,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下区域化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下区域化偏振片10包括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且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具有相互正交的偏振方向;相应的,请参考图5,上区域化偏振片20包括第一上偏振单兀21与第二上偏振单兀22,其中,第一上偏振单兀21与第一下偏振单兀11对应设置,第二上偏振单兀22与第二下偏振单兀12对应设置,第一上偏振单元21与第一下偏振单元11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第二上偏振单元22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
[0036]在本实施例中,下配向层318的配向与第一下偏振单元11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1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但并不以此为限,下配向层318的配向也可以与第一下偏振单元11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而与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1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
[0037]请再次参考图4,位于上基板32上的滤色片40包括多个色阻,分别对应于下基板31上的多个子像素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滤色片40包括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上交错重复排列,滤色片40的每一列由显示相同颜色的色阻构成,如全部为第一色阻41或者全部为第二色阻42等。
[0038]在本实施例中,下区域化偏振片10的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分别对应于一个色阻,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上,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交错重复排列,如位于某行上的第一下偏振单元11对应于第一色阻41,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于第二色阻42,然后是对应于第三色阻43的第一下偏振单元11,依次排列;在滤色片40的列向上,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交错重复排列,也即,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与列向上,都不存在两个第一下偏振单元11或两个第二下偏振单元12相邻的情况。
[0039]进一步的,请参考图5与图6所不,图5为光线通过图3所不液晶显不面板时的偏振方向变化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分子与偏振方向关系示意图,为了清楚介绍光线通过液晶显示面板时的偏振方向变化原理,图5中只示出了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上区域化偏振片20、下区域化偏振片10与液晶层30,图6中只示出了上区域化偏振片20、下区域化偏振片10的其中两个偏振单元之间的液晶分子变化情况。
[0040]具体的,当在第一电极315与第二电极317的电场作用下,加在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的电压小于液晶阈值电压时,液晶分子在上下基板31、32的界面处分别沿着上下基板表面的上下配向层322、318的配向方向排列,也即液晶分子沿着下区域化偏振片10的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上区域化偏振片20的第二上偏振单元22的偏振方向排列,这样从靠近下基板31的远离上基板32—侧的背光源(图中未示出)出射的光在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上偏振单兀12处都将被两个偏振方向正交的上下区域化偏振片偏振片10、20基本截断,从而形成显示的暗态;当加在液晶分子的电压大于液晶阈值电压时,液晶层30内的液晶分子在平行于上下基板31、32平面上发生旋转,使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与上下区域化偏振片20、10的偏振方向形成一个不等于0°的或90°的夹角,以图6中的第二下偏振单元12和第二上偏振单元22之间的液晶分子为例,旋转后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与第二下偏振单兀12的偏振方向具有一夹角Θ 1、与第二上偏振单兀22的偏振方向具有一夹角0 2,且0° <Θ1<45°,0° <Θ2<45°,入射光经过第二下偏振单元12后形成只有沿着第二下偏振单元12的偏振方向的一个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在经过液晶分子时,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偏转并通过第二上偏振单元22形成用于显示画面的出射光,该通过第二上偏振单元22产生的出射光为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平行于第二上偏振单元22的偏振方向;同理,通过第一上偏振单元21产生的出射光的振动方向平行于第一上偏振单元21的偏振方向,又由于第一上偏振单元21与第二上偏振单元22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这样可以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射光有两个相互正交的偏振方向,从而使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射光近似为自然光,使观察者即使在佩戴偏光眼镜200时也可以观看到好的显示效果。
[0041]当然,上下区域化偏振片20、10的偏振单元的个数与分布并不限于上述设置,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下区域化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类似的结构,请共同参考图3与图7所示,同样的,位于上基板32上的滤色片40包括多个色阻,分别对应于下基板31上的多个子像素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滤色片40包括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上交错重复排列,滤色片40的每一列由显示相同颜色的色阻构成,如全部为第一色阻41或者全部为第二色阻42等,且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构成一个色阻单元。不同点在于,下区域化偏振单元10的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分别与相邻的三个色阻相对应,例如,第一下偏振单元11对应于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上相邻排列的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构成的一个色阻单元,同样的,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与列向上,都不存在两个第一下偏振单元11或两个第二下偏振单元12相邻的情况。
[00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分别为红色色阻(R)、绿色色阻(G)与蓝色色阻(B)。
[004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每个偏振单元对应于一个色阻,且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所对应的色阻的个数相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每个偏振单元对应于三个色阻,且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的色阻的个数也相同。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的色阻的个数也可以不相同,只要第一上偏振单元21与第一下偏振单元11所对应的色阻的个数相同、且第二上偏振单元22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所对应的色阻的个数也相同就可以。例如,可以设置为,第一下偏振单元11对应于M个色阻,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于N个色阻,M与N不相同,其中M、N为正整数,且M兰1,同样可以得到具有两个相互正交的偏振方向的出射光,即近似为自然光的出射光。
[004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下区域化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类似的结构,请共同参考图3与图8所示,同样的,位于上基板32上的滤色片40包括多个色阻,分别对应于下基板31上的多个子像素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滤色片40包括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上交错重复排列,滤色片40的每一列由显示相同颜色的色阻构成,如全部为第一色阻41或者全部为第二色阻42等。不同点在于,下区域化偏振单元10的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分别与滤色片40上的一行色阻相对应,例如,第一下偏振单元11对应于在滤色片40的第一行色阻,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于在滤色片40的第二行色阻,同样的,在滤色片40的列向上,不存在两个第一下偏振单元11或两个第二下偏振单元12相邻的情况。
[004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下区域化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类似的结构,请共同参考图3与图9所示,同样的,位于上基板32上的滤色片40包括多个色阻,分别对应于下基板31上的多个子像素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滤色片40包括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第一色阻41、第二色阻42与第三色阻43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上交错重复排列,滤色片40的每一列由显示相同颜色的色阻构成,如全部为第一色阻41或者全部为第二色阻42等。不同点在于,下区域化偏振单元10的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分别与滤色片40上的一列色阻相对应,例如,第一下偏振单元11对应于在滤色片40的第一列色阻,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于在滤色片40的第二列色阻,同样的,在滤色片40的行向上,不存在两个第一下偏振单元11或两个第二下偏振单元12相邻的情况。
[004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每个偏振单元对应于一行色阻,且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所对应的行数相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每个偏振单元对应于一列色阻,且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的色阻的列数也相同,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下偏振单元11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的色阻的行数(列数)也可以不相同,只要第一上偏振单元21与第一下偏振单元11所对应的色阻的行数(列数)相同、且第二上偏振单元22与第二下偏振单元12所对应的色阻的行数(列数)也相同就可以。例如,可以设置为,第一下偏振单元11对应于M行(列)色阻,第二下偏振单元12对应于N行(列)色阻,M与N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