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远镜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4326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
[0062]较佳地,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7 S f Ι/f 3〈0;
[0063]其中,Π 为该第一透镜El的有效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E3的有效焦距。
[0064]满足上式要求的摄远镜头能够有效修正像差,进一步提高摄远镜头的分辨率。 [0065]较佳地,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2.5〈f 1/CT1〈4.0;
[0066]其中,Π 为该第一透镜El的有效焦距,CT1为该第一透镜El的中心厚度。
[0067]满足上式要求的摄远镜头的正光焦度相对靠前,可增加焦距,保证长焦摄远镜头 的长焦特性。
[0068]较佳地,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 · 25 S CT2/CT1〈0 · 5;
[0069]其中,CT1为该第一透镜E1的中心厚度,CT2为该第二透镜E2的中心厚度。
[0070] 满足上式要求的摄远镜头有利于汇聚入射光线,压低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度。
[0071] 较佳地,该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为凹面,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1.2〈 SAG32/CT3<0;
[0072] 其中,SAG32为该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的矢高,CT3为该第三透镜E3的中心厚度。 [0073]满足上式要求的摄远镜头有利于摄远镜头的修正畸变和场曲,保证成像品质。 [0074]较佳地,该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为凸面,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SAG41/ CT4|<0.5;
[0075]其中,SAG41为该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的矢高,CT4为该第四透镜E4的中心厚度。 [0076]满足上式要求的摄远镜头能够减小成像面上主光线的入射角度,具有较高的芯片 匹配度。
[0077]较佳地,该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凹面,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078] 0<R1/R4<1.0;
[0079] 其中,R1为该第一透镜El的物侧面S1的曲率半径,R4为该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 的曲率半径。
[0080] 满足上式要求的摄远镜头能够压低光线入射角度,使摄远镜头的视场角较小。
[0081] 较佳地,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6+R7)/(R6_R7) | $8;
[0082] 其中,R6为该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S6的曲率半径,R7为该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 的曲率半径。
[0083] 满足上式要求的摄远镜头能够修正边缘像差,并使透镜厚度相对匀称,使中心到 边缘整体像质比较均匀。
[0084]较佳地,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mgHS 2.5;
[0085]其中,ImgH为该成像面Sll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
[0086]满足上式要求的摄远镜头能够进一步实现摄远镜头的小型化。
[0087]成像时,光线穿过四片透镜后经过具有物侧表面S9及像侧表面S10的滤光片E5后 成像于成像面S11。
[0088]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及第四透镜E4都为非球面 透镜。
[0089] 非球面的面形由以下公式决定:
[0091]其中,h是非球面上任一点到光轴的高度,c是顶点曲率,k是锥形常数,Ai是非球面 第i-th阶的修正系数。
[0092] 实施例1
[0093]请结合图1~图5,在实施例1中,摄远镜头满足下面表1-3的条件:

[0100] 实施例2
[0101] 请结合图6~图10,在实施例2中,摄远镜头满足下面表4-6的条件:
[0109] 请结合图11~图15,在实施例3中,摄远镜头满足下面表7-9的条件:
[0110] 表7
[0116] 实施例4
[0117] 请结合图16~图20,在实施例4中,摄远镜头满足下面表10-12的条件:
[0118] 表1〇
[0119]

[0125] 实施例5
[0126] 请结合图21~图25,在实施例5中,摄远镜头满足下面表13-15的条件:
[0127] 表13
[0128]

[0134] 实施例6
[0135] 请结合图26~图30,在实施例6中,摄远镜头满足下面表16-18的条件:
[0136] 表16

[0143] 实施例7
[0144] 请结合图31~图35,在实施例7中,摄远镜头满足下面表19-21的条件:
[0145] 表19

[0152]在实施例1-7中,各条件式满足下面表格的条件:
[015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 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5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56]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 一种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该第三透镜采用塑料材质,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 为非球面; 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采用塑料材质,该第 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7<TTL/f<0.95; f4/f | ^1.2; 其中,TT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f为该摄远镜头的有效焦距,f4 为该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三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〇.7^fl/f3<0; 其中,Π 为该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该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2.5<fl/CTl<4.0; 其中,f 1为该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CT1为该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25^CT2/CT1<0.5; 其中,CT1为该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2为该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摄远镜 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2<SAG32/CT3<0; 其中,SAG32为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CT3为该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摄远镜 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SAG41/CT4|〈0.5; 其中,SAG41为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CT4为该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该摄远镜 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0〈R1/R4〈1.0; 其中,R1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R6+R7)/(R6-R7) | ^8; 其中,R6为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为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远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2.5; 其中,ImgH为该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摄远镜头,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第三透镜采用塑料材质,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采用塑料材质,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摄远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7&lt;TTL/f&lt;0.95;|f4/f|≧1.2;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f为摄远镜头的有效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配置的摄远镜头能够应用于双摄镜头模组,具有小景深、较高的分辨率及小型化的特点,搭配广角镜头可获取较大的放大倍率,满足了需求。
【IPC分类】G02B13/02, G02B13/00
【公开号】CN105607233
【申请号】CN201610168621
【发明人】黄林, 林法官
【申请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