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保护膜贴附工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14535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组保护膜贴附工装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以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组保护膜贴附工装来给模组贴保护膜,即将保护膜贴附于模组的马达和/或镜头上,以保护马达、镜头以及模组,防止其受污染。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组保护膜贴附工装主要起定位作用,定位精准,且可以同时贴附多个模组,能够克服传统的工作效率低、操作难度大、贴附不精准等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0037]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模组保护膜贴附工装,包括一定位底座10、一定位板20和一压合板30,其中所述定位底座10适于定位至少一保护膜40,所述定位板20适于定位至少一模组50,所述定位底座10与所述定位板20相贴合地、层叠地连接,贴附时,使所述模组50对准所述保护膜40,所述压合板30与所述定位板20相贴合地、层叠地连接,对所述模组50施加外力,使得所述保护膜40能够紧密地贴附于所述模组50的端面。
[003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底座10包括一第一定位基板11和至少一定位柱12,其中所述定位柱12由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的一个面的两侧向上延伸而成,用于定位所述保护膜40,并可用于连接所述定位底座10和所述定位板20,以固定所述定位板20,使得所述定位板20在预设位置与所述定位底座10可拆卸地相连接,进而使所述模组50能够与所述保护膜40精准地对应。
[0039]优选地,所述定位底座10的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包括至少一防护槽13,所述定位柱12与所述防护槽13相对应地设置,即所述定位柱12设置于每行所述防护槽13的两端,以便于将成条的、带有定位孔的所述保护膜40平铺于所述定位底座10。具体地,所述防护槽13设于所述定位柱12的附近,即所述定位柱12设于所述防护槽13的两端,得以对所述保护膜40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槽13优选为圆形槽,且所述防护槽13的大小与所述模组50的镜头大小相匹配,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组保护膜贴附工装进行贴膜时,所述模组50的镜头得以位于所述防护槽13,当向所述模组50施加向下的压力时,所述模组50的镜头不会触碰到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这样可以保护镜头,防止镜头直接接触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造成的镜头磨损、压坏等现象。
[004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槽13设于所述定位基板11的一个面上,包括多行所述防护槽13,其中每行包括多个所述防护槽13,在每行所述防护槽13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所述定位柱12。使用的时候,将成条的所述保护膜40置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柱12之间,且每条所述防护膜40均覆盖一行所述防护槽13,其中所述保护膜40的宽度大于所述防护槽13的直径,得以使所述保护膜40能够包覆于所述镜头模组50的镜头和马达或马达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保护膜40的两端部具有与所述定位柱12相适配的孔,连接于所述定位柱12,得以固定所述保护膜40,换句话说,每行所述防护槽13两端的两个所述定位柱12穿过每条所述保护膜40两端的孔,使得所述保护膜40平整地位于所述定位基板11上,并且在所述定位柱12的定位作用下,所述保护膜40不会出现晃动。
[004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保护膜40的其中一面带有背胶,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上时,背胶面朝上,便于贴附,即所述保护膜40中不带背胶的面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上。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保护膜40上可以预先裁出与各模组相适配的形状,贴附完成后,再将所述保护膜40的外侧的薄膜取下,使得所述保护膜40完好的贴附于所述模组50。优选地,所述保护膜4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实施为麦拉片,其中麦拉片优选为透明色,即使所选的麦拉片不是透明色,其用于贴附所述模组50的镜头的那一部分麦拉片也要为透明色,防止影响镜头成像。
[0042]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底座10进一步包括四支撑元件14,其中各所述支撑元件1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的四个侧角上,并位于与所述定位柱12相对的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的另一个面上,即所述定位底座的支撑元件14和所述定位柱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相对的两个面上,当对所述模组50进行贴附时,所述定位底座的支撑元件14得以支撑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便于后续的贴附及拆分。
[0043]所述定位板20包括一第二定位基板21和至少一侧翼23,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具有至少一限位通孔22,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的两侧边的中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侧翼23,所述限位通孔22的大小与所述模组50的大小相适配,当需要对所述模组50进行贴膜时,将所述模组50放置于所述限位通孔22中,进而得以固定所述模组50,便于对其进行贴附。
[0044]进一步地,在各所述侧翼23上各设置一定位通孔24,其中所述定位通孔24的大小足以使得所述定位柱12穿过,当将所述定位板20放置于所述定位底座10上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两侧的相对的两个所述定位柱12穿过所述定位通孔24,得以使所述定位板20平行地贴合于所述定位底座10。
[004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的宽度,对所述模组50进行贴附的时候,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得以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两侧的所述定位柱12形成的区域中,通过所述侧翼24与所述定位柱12的连接,得以使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稳固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
[0046]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通孔22也成行的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上,每行包括多个所述限位通孔22,优选地,当所述定位板20放置于所述定位底座10上时,各行所述限位通孔22与各行所述防护槽13相对应,且各所述限位通孔22与各所述防护槽13均相互对应,即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上的所述保护膜40精准的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和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之间,位于所述模组50和所述防护槽13之间,便于对置于多个所述限位通孔22内的多个所述模组50同时进行贴附。
[0047]当所述定位板20连接于所述定位底座10后,所述侧翼23延伸于所述第一定位基板11的两个侧边缘的外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抓持,即便于分离所述定位底座10与所述定位板20。
[0048]所述压合板30包括一压合基板31及多个定位槽32,其中所述定位槽32成行地设于所述压合基板31上,各行所述定位槽32与各行所述限位通孔22相对应,得以进一步从所述模组50的另一端对所述模组50进行限位,防止在压合的过程中,所述模组50出现晃动,一旦出现晃动,则会影响贴附的平整性。
[0049]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压合基板31由柔性材料制作,优选为防静电泡棉,这样的话,当所述压合基板31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上时,通过向下按压,对所述压合基板31施加外力,进而传递给各所述模组50,在所述外力的作用下,使得所述保护膜40紧密、牢固、平整地贴附于所述模组50的端面上,因此,选用防静电的泡棉来制作所述压合基板31,可以防止向下施加外力时压坏所述模组50,同时,也可以防止出现静电,使得所述压合基板31晃动,进而影响所述模组50的稳定性。
[0050]进一步地,当所述压合基板31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基板21上时,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