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片总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399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二实施例具有两浇口面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三实施例具有四浇口面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四实施例具有六浇口面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具有柱状透镜表面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7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具有多孔透镜表面的立体示意图。
[00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透镜表面及第二透镜表面皆为多孔透镜表面的侧面示意图。
[0036]图9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六实施例的第一透镜表面为多孔透镜表面,第二透镜表面为柱状透镜表面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首先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属体积微型化后的产品,其实际产品长度、宽度或直径可呈现在1.0厘米(cm)以下,厚度可呈现在1.0毫米(mm)以下,或等效径厚比为10:1或更多(如10:2)。但当然此仅为便于了解体积大小概念的列举,于此并不作限制。
[00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并请合并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I包括一透镜体11以及一射出成型结构12。首先介绍透镜体11,如图2所示,透镜体11界定有位于中心区域的一光学有效区Ila以及位于环周区域的一非光学有效区Ilb0透镜体11的光学有效区Ila属设计者设计透镜体11上欲使光线通过的区域,其具有良好折射或其它改变光路径的功能,以达到清晰的成像。至于透镜体11的非光学有效区Ilb则是属设计者设计透镜体11上不欲使光线通过的区域,以免因杂光投射而影响到成像质量。
[0039]接着介绍射出成型结构12,于本实用新型中,射出成型结构12是以射出成型方式得之,且在制造过程时射出成型结构12即会包覆透镜体11的非光学有效区Ilb的至少一部分,较佳是包覆透镜体11全部的非光学有效区Ilb(如图1所示),以阻挡杂光或避免光线通过非光学有效区11b,而达良好成像效果。同时,射出成型结构12本身因结构强度够,故可作为与一外界结构组接定位的结构;如镜头模块组装时,射出成型结构12即可作为固定透镜体11的媒介元件。
[0040]另外于射出成型结构12包覆透镜体11时,还能同时于射出成型结构12上形成至少一扣接孔121,以供与移动电子装置的一中框(图未示)做扣合连接。换句话说,若以本实用新型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射出成型结构12,将使得于光学镜片总成I制造过程中,SP能完成射出成型结构12与透镜体11相互连接固定的程序,如此一来,即能大幅节省工厂作业员组装的工序,进而提高光学镜片总成I的生产效率。
[0041]再者,在制造过程中,射出成型结构12于相应制造模具浇口处,会形成浇口面120。因此从射出成型结构12的浇口面120即可回推判断出射出成型结构12是否为以射出成型的方式所制造。此外,本实用新型除了使用单浇口的制造模具,更进一步发展出以具有双浇口的制造模具制造的方式制造射出成型结构12,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二实施例具有两浇口面220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总成2的射出成型结构22因应双浇口的制造模具而形成有两浇口面220,本实施态样中的两浇口面220形成于射出成型结构22的相对两侧边。当然,若是两浇口面220形成于射出成型结构22的相同一侧边,亦为可行的方式。
[0042]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三实施例具有四浇口面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总成3的射出成型结构32因应四浇口的制造模具而形成有四浇口面320,四浇口面320各自形成于呈方形的射出成型结构32的四个侧边。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第四实施例具有六浇口面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光学镜片总成4的射出成型结构42因应六浇口的制造模具而形成有六浇口面420,其中四浇口面420形成于呈长方形的射出成型结构42的相对两长侧边,两浇口面420形成于呈长方形的射出成型结构42的相对两短侧边。
[0043]使用多个浇口的成型方式来制造射出成型结构的好处在于,透过同一时间在多方位注入熔体至射出成型模具中,能够让熔体流速均匀,进而使熔体凝固后的射出成型结构的应力分布良好,以尽可能地降低应力不均的现象,而提高整体结构强度。至于上述射出成型结构的浇口面的数量设置当然仅为一列举,于此并不一限制。
[0044]请再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片总成的透镜体1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透镜表面110以及一第二透镜表面111,较佳地,第一透镜表面110以及第二透镜表面111皆为非球面(aspheric)透镜表面。于此实施态样中,透镜体11的中心厚度不小于透镜体11的一通光孔径的相对应直径的五分之一,并且透镜体11的边缘厚度不小于透镜体11的该通光孔径的相对应直径的20% (五分之一)。藉此布置,可以提高整个透镜体的稳定度。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于成形时,该透镜体的边缘厚度不小于该透镜体的该通光孔径的相对应厚度的10% (十分之一),而同样地,于此厚度范围亦可以提高整个透镜体的稳定度。
[0045]除了上述实施态样中所提及的第一透镜表面110以及第二透镜表面111皆为非球面透镜表面外,第一透镜表面110以及第二透镜表面111亦有其它可能的结构表面选择,如图6所示,为使用柱状透镜表面L的光学镜片总成;或是如图7所示,为使用多孔透镜表面M的光学镜片总成;或是任何其它可能应用的透镜表面,如平坦表面(未绘示)。
[0046]再者,第一透镜表面110以及第二透镜表面111可以分别是选自不同的结构表面,比如第一透镜表面110为非球面透镜表面,而第二透镜表面111为柱状透镜表面L ;或是第一透镜表面110为多孔透镜表面M,而第二透镜表面111为柱状透镜表面L ;皆为可能实行的方案。
[0047]如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光学镜片总成5,其第一透镜表面510及第二透镜表面511皆为多孔透镜表面M,为便于同时观察第一透镜表面510和第二透镜表面511,图8以侧面示意图作表示。图8所绘示为多孔透镜表面以透镜体51的一光轴Al对称(请合并参阅图7),但为因应各式应变情形,多孔透镜表面不以光轴Al对称的设计,亦属可行的方案,比如于多孔透镜表面形成有的多个视角方向(即各自的视方向(boresightviewing direct1n)或指向(orientat1ns))不与透镜体51对称(于透镜体51上呈不对称分布),也因此多个视角方向也就不会对称于光轴。
[0048]于一较佳实施态样中,多孔透镜表面M的孔径形式(aperture forms)是选自不同的视角方向(different orientat1ns)、通光孔径(clear apertures)、边缘厚度(edgethickness)、夕卜形(appeared)中的至少两者。
[0049]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射出成型结构52是由射出成型的方式所制成,故多孔透镜表面M上的微结构分布即会因应物理规律,依据至少一浇口面520的方向(orientat1n)为准作对称分布。
[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