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747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的、高像素的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0002]光学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影响算法的实现和效果。光学镜头从焦距上可分为短焦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从视场大小分有广角、标准,远摄镜头;结构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光圈、焦距、聚焦均可变)镜头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要,光学镜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电子产品逐渐朝向轻薄化发展的趋势,其成像镜头不仅要有良好的像质,而且需要轻薄的外型,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且更加符合人性化设计。
[0003]目前,为了保证光学镜头的轻薄化,诸多制造商采取的方法是:减少透镜单元数量的使用,以及不断的调整和优化镜片组合以获得优质的成像质量。但是,这些光学镜头,如果追求轻薄化,则其具有成像质量不高的缺陷,而如果保障像素质量,则必须要增加外形厚度,无法满足既轻薄化又像素高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光学镜头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对现有的光学镜头的结构进行改进,在保持高像素的同时实现轻薄化,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分别具有一面向物侧的物侧面和一面向像侧的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分别具有一面向物侧的物侧面和一面向像侧的像侧面;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的左透镜部具有正屈折力,右透镜部具有负屈折力。
[0006]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单元的像侧面为平面,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平面,第二透镜单元的右透镜部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单元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单元的像侧面为凹面。
[0007]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所述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的顶部或底部固定连接,沿中心轴上测量左透镜部的右侧和右透镜部的左侧之间的距离d范围为:1.6-2.1mm。另外,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可以是通过支杆简单的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一卡件将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的端部卡住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的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均设有增透膜作为抗反射层。
[0009]为了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第一透镜单元的中心厚度(沿中心轴上测量其物侧面和像侧面之间的厚度)范围为1.5-2.0_,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 20.7-21.2mm。
[0010]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的中心厚度范围为2.2-2.7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2.1-12.6mm,右透镜部的中心厚度范围为0.4-0.9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9.8-10.3_,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4.6-21.1_。
[0011]第三透镜单元的中心厚度范围为1.2-1.7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
8.9-9.4mm,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37.2-37.7mm。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创新性的将第二透镜单元设为固定连接的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使其间距固定在一个通过实验得出来的最佳范围内,保证该光学镜头的高像素;另外,通过对各透镜单元的中心厚度以及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进行良好设计,使得整个光学镜头实现轻薄化、高像素化。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产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头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单元1、第二透镜单元2和第三透镜单元3,所述第一透镜单元1、第二透镜单元2和第三透镜单元3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透镜单元I和第三透镜单元3分别具有一面向物侧的物侧面和一面向像侧的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单元2包括固定连接的左透镜部21和右透镜部22,左透镜部21和右透镜部22分别具有一面向物侧的物侧面和一面向像侧的像侧面;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21具有正屈折力,右透镜部22具有负屈折力。物体的反射光线一次经过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单元1、第二透镜单元2和第三透镜单元3进入成像侧后成像。
[0016]透镜单元在此处的定义为透光材质制成的单元,可折射光线且具有分别设置于该单元两侧的两个折射面(也即物侧面和像侧面)。直径的定义是指光学有效径(clearaperture diameter),而总光程长度(total track length)代表从第一个透镜单元的物侧面(面向物侧的折射面)直到成像平面的距离在光轴上的距离。
[0017]第一透镜单元I和第三透镜单元3的材质可以是玻璃或者光学塑料,第二透镜单元2的左透镜部21和右透镜部22的材质相同,也采用玻璃或者光学塑料制成。另外,各透镜的折射率最好在1.450-1.650之间。
[0018]为方便描述,上述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标号如下:第一透镜单元I的物侧面11,第一透镜单元I的像侧面12,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21的物侧面211,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21的像侧面212,第二透镜单元的右透镜部22的物侧面221,第二透镜单元的右透镜部22的像侧面222,第三透镜单元的物侧面31,第三透镜单元的像侧面32。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I的物侧面11为凸面(凸向物侧面),第一透镜单元I的像侧面12为平面,第二透镜单元2的左透镜部21的物侧面211为凸面(凸向物侧面),像侧面212为平面,第二透镜单元2的右透镜部22的物侧面221为凹面(凹向物侧面),像侧面222为凸面(凸向像侧面),第三透镜单元3的物侧面31为凸面(凸向物侧面),第三透镜单元3的像侧面32为凹面(凹向像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I和左透镜部21均为凸平面镜。另外,第一透镜单元1、第二透镜单元2和第三透镜单元3的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均设有增透膜作为抗反射层。
[0019]为了保证光学性能,本实施例中,将左透镜部21和右透镜部22的底部(也可以是顶部)固定连接,沿中心轴上测量左透镜部21的右侧和右透镜部22的左侧之间的距离d范围为:1.6-2.1mm0另外,左透镜部21和右透镜部22可以是通过支杆简单的连接,也可以是通过—N牛将左透镜部21和右透镜部22的端部卡住固定。
[0020]为了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第一透镜单元I的中心厚度(沿中心轴上测量其物侧面和像侧面之间的厚度)范围为1.5-2.0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20.7-21.2mm。第二透镜单元2的左透镜部21的中心厚度范围为2.2-2.7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2.1-12.6mm,右透镜部22的中心厚度范围为0.4-0.9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
9.8-10.3mm,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4.6-21.1mm。第三透镜单元3的中心厚度范围为1.2-1.7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8.9-9.4mm,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37.2-37.7mm。
[0021]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分别具有一面向物侧的物侧面和一面向像侧的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分别具有一面向物侧的物侧面和一面向像侧的像侧面;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具有正屈折力,右透镜部具有负屈折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单元的像侧面为平面,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平面,第二透镜单元的右透镜部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单元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单元的像侧面为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的顶部或底部固定连接,沿中心轴上测量左透镜部的右侧和右透镜部的左侧之间的距离d范围为:1.6-2.1_。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的各物侧面和像侧面上均设有增透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单元的中心厚度范围为1.5-2.0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20.7-21.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的中心厚度范围为2.2-2.7_,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2.1-12.6mm ;右透镜部的中心厚度范围为0.4-0.9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9.8-10.3mm,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 14.6-21.1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三透镜单元的中心厚度范围为1.2-1.7mm,物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8.9-9.4mm,像侧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37.2-37.7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薄型高像素光学镜头,其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第二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分别具有一面向物侧的物侧面和一面向像侧的像侧面;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左透镜部和右透镜部分别具有一面向物侧的物侧面和一面向像侧的像侧面;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三透镜单元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单元的左透镜部具有正屈折力,右透镜部具有负屈折力。
【IPC分类】G02B13/00
【公开号】CN205067842
【申请号】CN201520824042
【发明人】傅芸婷, 黄风景, 程洪亮
【申请人】深圳市卓尔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