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足检查数据采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6466发布日期:2018-06-19 10:20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糖尿病足检查领域,特别是一种糖尿病足检查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病足问诊过程中,患者通过病足设备检查生成的病足报告只存储在设备终端本地,医生在问诊的过程中无法及时的获取到病人历史的检查报告内容,且生成的报告零散不易于管理,在设备出现问题时甚至可能出现报告丢失的情况。

医生在为病人进行足部问诊时,无法高效的将病足报告中的重要指标填入评估报告中,需要手动输入效率极低且容易出现录入错误。因此,需要一个中间件,将仪器检测到的病足报告传输到平台,并且与医生填写的评估报告关联起来,方便医生综合判断,管理分析患者的检查报告,提高就诊效率,为就诊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糖尿病足检查数据采集方法,能够将仪器检测到的足部检查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并且与医生填写的评估报告关联起来,方便医生综合判断,管理分析患者的检查报告,提高就诊效率,为就诊提供保障。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糖尿病足检查数据采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患者通过ABI探测仪或VPT检查仪进行病足检查;

步骤S2:所述ABI探测仪或VPT检查仪采集患者的体征数据,并将患者的体征数据填充至预设的报告模板,通过所述报告模板生成报告后通过网络传输至设备终端;

步骤S3:所述设备终端接收所述报告,并通过PDF打印插件将接收到的报告转成PDF格式存储至所述设备终端的存储空间中的指定目录;

步骤S4:在所述设备终端安装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将所述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设置为随系统开机启动;所述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将步骤S3中收到的报告转化为BASE64格式传输至云平台;

步骤S5:云平台接收设备终端传输来的BASE64格式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转化成可查看的PDF格式报告,之后计算该PDF格式报告的MD5值,并搜索该PDF格式报告的MD5值是否存储在云平台中,若已经存储在,则抛弃此次上传;若还未存储,则将该可查看的PDF格式报告存储至云平台的云存储;

步骤S6:云平台嵌入报告分析系统,所述报告分析系统实时扫描云存储,当扫描到新上传的PDF文件后,使用PDF解析技术将PDF文件解析成文本格式的报告,之后所述报告分析系统根据报告的类型使用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对所述文本格式的报告中的关键体征数据进行匹配提取,并将提取出来的报告内容形成病足报告存储至云平台中的云数据库,供医护人员调取查看;

步骤S7:医护人员在云平台填写针对患者的关键体征的诊断数据,云平台接收医护人员填写的诊断数据,并将诊断数据生成评估报告;

步骤S8:所述报告分析系统将同一患者的评估报告与病足报告形成关联,并通过映射的方式将所述病足报告中的患者的体征数据填至所述评估报告中;

步骤S9:医护人员根据步骤S8得到的评估报告,继续在评估报告中填写其他内容得到最终评估报告;

步骤S10:云平台根据步骤S9得到的最终评估报告中填写的内容通过预存在云平台中的医学逻辑计算后,给予报告评级。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间隔设定秒数对指定目录进行扫描,并分析新存储的报告的文件格式以及计算该新存储的报告文件的MD5值,若文件格式符合要求则根据MD5值搜索该新存储的报告文件是否上传过,若没有上传过,则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间将该报告文件转化为BASE64格式传输至云平台,否则放弃上传该报告文件。

进一步地,步骤S6中,若新上传的PDF文件无法通过PDF解析技术解析,则报告分析系统使用ocr图像识别技术对新上传的PDF文件进行解析,并将识别出来的报告内容存储至云数据库。

进一步地,采用ocr图像识别技术对新上传的PDF文件进行解析具体为:报告分析系统将PDF文件转化成为标准的图片格式,并对图片进行灰度化以及二值化的预处理,用以提高识别的准确度;预处理后通过横纵坐标的形式定位截取含有关键体征数据的图片,并采用文本训练库的数据,对截取的图片进行内容识别得到文本信息,并将结果返回至所述报告分析系统。

进一步地,步骤S8中,映射的方式具体为:映射的方式具体为:所述报告分析系统通过字段匹配方式,将所述病足报告中患者体征数据与所述评估报告患者体征数据相同字段的内容填入所述评估报告中。

特别的,医护人员可通过纸质打印或者云端下发的方式将评估报告结果交付给患者,患者可通过云端查看的方式在线查看评估报告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解决传统足部检查无法将检查数据传输到平台,医生在问诊的过程中无法及时的获取到病人历史的检查报告内容的问题。

2、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医生可以方便的使用云平台进行患者的病足报告管理,不必担心报告丢失或损坏。医生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云平台及时有效的查阅历史病足报告,在为患者创建病足评估报告时,可以采用关联的方式快速的将历史病足报告中的重要检查结果回填至评估报告中,不必经过医生手动填写结果,达到高效问诊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糖尿病足检查数据采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患者通过ABI探测仪或VPT检查仪进行病足检查;

步骤S2:所述ABI探测仪或VPT检查仪采集患者的体征数据,并将患者的体征数据填充至预设的报告模板,通过所述报告模板生成报告后通过网络传输至设备终端;

步骤S3:所述设备终端接收所述报告,并通过PDF打印插件将接收到的报告转成PDF格式存储至所述设备终端的存储空间中的指定目录;

步骤S4:在所述设备终端安装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将所述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设置为随系统开机启动;所述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将步骤S3中收到的报告转化为BASE64格式传输至云平台;

步骤S5:云平台接收设备终端传输来的BASE64格式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转化成可查看的PDF格式报告,之后计算该PDF格式报告的MD5值,并搜索该PDF格式报告的MD5值是否存储在云平台中,若已经存储在,则抛弃此次上传;若还未存储,则将该可查看的PDF格式报告存储至云平台的云存储;

步骤S6:云平台嵌入报告分析系统,所述报告分析系统实时扫描云存储,当扫描到新上传的PDF文件后,使用PDF解析技术将PDF文件解析成文本格式的报告,之后所述报告分析系统根据报告的类型使用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对所述文本格式的报告中的关键体征数据进行匹配提取,并将提取出来的报告内容形成病足报告存储至云平台中的云数据库,供医护人员调取查看;

步骤S7:医护人员在云平台填写针对患者的关键体征的诊断数据,云平台接收医护人员填写的诊断数据,并将诊断数据生成评估报告;

步骤S8:所述报告分析系统将同一患者的评估报告与病足报告形成关联,并通过映射的方式将所述病足报告中的患者的体征数据填至所述评估报告中;

步骤S9:医护人员根据步骤S8得到的评估报告,继续在评估报告中填写其他内容得到最终评估报告;

步骤S10:云平台根据步骤S9得到的最终评估报告中填写的内容通过预存在云平台中的医学逻辑计算后,给予报告评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告分析系统根据报告的类型(ABI/VPT)使用的对应的正则表达可采用如下所示:((?<=DPDP)([\\\\s\\\\S]*?)(?=Index)、(?<=Higher ABI)([\\\\s\\\\S]*?)(?=Index)、(?<=第一足趾左侧).*?(?=(Volt))、(?<=第一足趾右侧\\\\(Volt\\\\))([\\\\s\\\\S]*?)(?=足背左侧))。

在本实施例中,该平台通过预设的医学逻辑给出的报告评级,根据患者的各种体征信息,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报告评级为0级:患者无下肢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足溃疡史、截肢史

报告评级为1级:患者无足溃疡史和截肢史以及下肢血管病变,且以下其中一项非“正常”:

1、10克尼龙丝

2、针刺定位觉,

3、128Hz音叉震动觉

4、踝反射

5、VPT(震动感觉阀值)

报告评级为2级:患者无足溃疡史和截肢史,但存在以下

1、足背动脉搏动(未能触及)

2、胫后动脉搏动(未能触及)

2、肢血管病变诊断为“有”

报告评级为3级:患者存在足溃疡史或截肢史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所述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间隔设定秒数对指定目录进行扫描,并分析新存储的报告的文件格式以及计算该新存储的报告文件的MD5值,若文件格式符合要求则根据MD5值搜索该新存储的报告文件是否上传过,若没有上传过,则云平台报告扫描中间件间将该报告文件转化为BASE64格式传输至云平台,否则放弃上传该报告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6中,若新上传的PDF文件无法通过PDF解析技术解析,则报告分析系统使用ocr图像识别技术对新上传的PDF文件进行解析,并将识别出来的报告内容存储至云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ocr图像识别技术对新上传的PDF文件进行解析具体为:报告分析系统将PDF文件转化成为标准的图片格式,并对图片进行灰度化以及二值化的预处理,用以提高识别的准确度;预处理后通过横纵坐标的形式定位截取含有关键体征数据的图片,并采用文本训练库的数据,对截取的图片进行内容识别得到文本信息,并将结果返回至所述报告分析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8中,映射的方式具体为:所述报告分析系统通过字段匹配方式,将所述病足报告中患者体征数据与所述评估报告患者体征数据相同字段的内容填入所述评估报告中。

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纸质打印或者云端下发的方式将评估报告结果交付给患者,患者可通过云端查看的方式在线查看评估报告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