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3478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附加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特平2000-153231号公报中公开了现有技术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以下记载为变换器)。下面参照图5A、5B说明现有技术的变换器。图5A是变换器的俯视图,图5B是剖面图。
在图5A、5B中,变换器的音圈10a固定在振动片10上。磁路11由用于使因在音圈10a上流过电流而产生驱动力的磁路本体11a和与磁路本体11a结合成一体的配重部11b构成。配重部11b是为了接触感知后述的振动部13的振动而附加的部件,但如果振动部13的振动能充分进行,则也有不用附加该配重部11b的情况。
悬架12将磁路本体11a和配重部11b支持在架16上。由磁路11和悬架12构成振动部13。上述振动片10和上述音圈10a构成上述音响部,并由磁路11和悬架12构成机械共振回路。
配重部11b是掺入钽粉的树脂成型品,悬架12和磁路本体11a通过嵌入成形与配重部11b一体化。挡板17与振动片10的周缘粘接结合,并装在上述架16上。
下面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工作。
因为音圈10a配置在磁路本体11a的磁隙A中,所以当交流电流在音圈10a中流动时,就在心圈10a中产生响应电流的驱动力。由于把音圈10a设计得比磁路11轻得很多,所以在大部分的频率下磁路11不振动,而使音圈振动。在大部分的频率下振动片10因音圈振动而振动发音。
因为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是通过振动接触到人体而感知驱动的,所以将该机械共振频率设定在比音响部的机械共振频率低的频率上。因为振动部13在其机械共振频率下,机械阻抗变为最小,所以即使用很小的驱动力就能产生人体能接触感知程度的振动。这时的振动力由振动部13的重量(近似磁路11的重量)与振动部13的加速度的乘积决定。
在按上述原理工作的现有技术的带有振动功能的变换器中,为了使质量大的振动部13振动而要使机械共振电路的共振锐度Q变高。因此存在下述问题振动部13的共振频率相对用于使从外部输入给音圈10a的振动部13振动的共振频率的信号的偏差以振动力大的偏差出现的问题。机械共振频率的偏差是由振动部13的重量的偏差、悬架12的材料厚度、宽度扬氏模量等偏差、悬架12的支持位置的偏差等引起的。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低成本通过调节振动部的机械共振波使振动力的偏差变小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包括振动片安装在上述振动片上的音圈、至少沿外周固定在上述架上的、、和具有使设置有嵌入上述音圈的磁隙的磁路、和使上述磁路结合在上述架上的悬架的振动部,根据在制造中测定的结果,在上述振动部上安装有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或者根据上述结果使架和悬架在多个结合位置上结合。另外,在本发明中,使共振频率调整用配动装在振动部的位心位置不移的位置上。


图1是本发明的变换器的一实施方式的振动部(振动片安装前)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振动部(振动片安装前)的俯视图。
图3是悬架和架的焊接部的剖面图,图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悬架和架的焊接部的剖面图。
图4是又一实施方式的悬架与架的焊接部的俯视图。
图5A是现有技术的变换器的俯视图。
图5B是图5A中的现有技术的变换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一实施方式,在说明中,凡与现有技术相同部分就附加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的主要部分的振动部的俯视图,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主要不同点是通过在配重部上安装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构成变换器这一点。
参照图1,磁路11由磁路本体11a和大致不构成磁路的配重部11b构成,由磁路11和悬架12(剖面线部分)形成振动部13。
架16与悬架12的固定部15为四个设置在对称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粘接进行固定,但用已知的其它方法例如铆接、焊接、钎焊进行也可。另外,悬架12和磁路本体11a在配重部11b形成时通过树脂成型等一体化。
在配重部11b上在两个位置上安装用于调整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共振频率调整用的配重14。配重14设置在通过磁路本体11a与配重部11b的重心位置的对角线上。因此即使安装配重14,重心位置在平面方向不移动而其位置也不变化。
另外,如果配重14的安装位置在是不使上述重心位置变化的位置,则配重14的安装位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如果把配重14设置在其安装前后移动的位置上时,则当振动部13振动时容易横摇。
下面说明制作本发明的变换器的过程。
首先通过悬架12将磁路11固定在架16上形成振动部13。在该状态下,例如将已安装在标准振动片10上的音圈10a嵌入在磁路本体11a的磁隙中,使标准电流在音圈10a上流。或者从外部向振动部的机械共振电路提供振动。通过这些操作,测定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另外,机械共振频率f0由以下的式(1)计算出f0=1/2πmc]]>(式1)通过从式1预先测定振动部的质量(重量)m,计算出为了使振动部产生规定的共振频率而应追加的配重11的重量。通过把该追加的配重14的重量按安装的地点的个数(在本实施方式k为2)分成的重量分别粘接在安装地点进行安装。
然后通过把带有实际的音圈10a的振动片10嵌入在上述音圈10a的磁路11的磁隙中后安装在架16上来制造变换器。
上述制造工序也可以能纳入生产线而自动化。这样就能非常高效率并稳定地制造具有设定的振动部13的共振频率的带振动功能的变换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追加安装配重14后调整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而必须预先把配重14安装前的重量设定得轻一些。这意味作为机械共振频率比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高。因此在生产时比较容易将机械共振频率设在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允许误差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就在变换器的制造途中测定初始的机械共振频率后根据该测定的机械共振频率安装调整用配重说明的。作为其它的调整手段,也可以在配重11b的里则的架16上设置开口,从该开口安装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14。如果这样做,不使用标准振动片,即使变换器完成后也能进行规定的共振频率的调整,并且能提高生产率。
(实施方式2)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变换器的振动部的俯视图,图3是振动部焊接部分的剖面图,图4是该展开侧的振动部的焊接部的俯视图。
利用图2只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悬架12与架16的接合为焊接接合,并在磁路11周围的悬架12的圆周方向长久确保四个可焊接的范围的位置作为可焊接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不装振动片10的半成品的状态完成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电路,可以测定机械共振频率。接着与实施方式1同样,可以作为用于根据在装上带音圈10a的标准振动片10后测定的机械共振频率与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差得到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制造工序。在本实施方式2中,为了得到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而计算出悬架12与架16的焊接位置。即,预先焊接固定悬架12与架16,通过再次焊接固定被计算得到的位置来改变基本上支持振动部13的悬架12的长度。利用该操作使机械共振频率变成规定的频率。
另外,为了通过追加悬架12和架16的焊接位置将机械共振频率调整为规定的频率,而把最初的焊接位置预先设定在使共振频率比机械共振频率低的位置上。具体地说,尽量使悬架12的支持变长,机械共振频率测定后,为了得到规定的振动频率而再次焊接固定,这是必要的。从而能在生产时比较容易地将机械共振频率设定在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容差内。
另外,按照上述说明,在已完成振动部13的半成品状态进行悬架12与架16的最终焊接固定。作为其它的调节手段,可以在架16侧设置开口部,从该开口部进行悬架12与架16的焊接固定,因此即使在振动片10安装上后的外形完成形态也能设定在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上。这时因删除标准振动片的拆卸和安装工序而能提高生产率。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展开例,在实施方式2中使可焊接器12a是向悬架12的圆周方向延伸的,与此相反,在展开例中是使该可焊接部12在向半径方向也变宽。
这是在正在与用于设定在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上的焊接位置接近时为了得到稳定的焊接条件而使宽方向也变宽的例子。例如在20mm四方形尺寸的制品上机械共振频率为120Hz时,虽然使共振频率变化2Hz,却需要0.2~0.4m的微妙调整,可能进行再次焊接。因为在这样的场合把可焊接部12b的悬架的宽做得比其它部分的宽度大,所以可减少可焊接部12b对悬架12b全体的动柔度的影响,并可把焊接位置的变化量设定得大一些。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防止焊接部分的重叠。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把悬架12作为在配重11b侧由树脂成形为一体的结构,作为只焊接固定架16和悬架12的结构说明的。然而本发明不受上述发明的限定,也可以用铁等能焊接的金属形成配重部11b并与悬架12焊接固定。在这种场合也能在该悬架12与配重部11b之间进行规定的共振频率的设定。但从生产效率上看在固定容易的架16与悬架12之间进行焊接固定在效率上是高的。
另外,虽然在以上的任何一种实施方式中,就通过至少在各个振动部组装到架上完成后测定变换器振动的机械共振频率,根据与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差求出规定的共振频率的方法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磁路悬架或架非常稳定状态的供给是可能时,预先将配重部和悬架等一体化在磁路上的振动部可以非常稳定供给。在这样的场合,也可在同一批内抽出一个以上的振动部的样品,在如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将该样品振动部装在架上,确定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和确定焊接位置的变更,直到接着上述变动要因发生,根据上述决定进行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生产。
因此,也可以省略用于在制造个个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过程中所述的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设定的测定和用于机械共振频率设定的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的确定和焊接位置的确定,并且还能提高生产率。
也就是,除了以批间变动等为代表的悬架材料厚度和磁路本体重量偏差等的共振频率的变动要因之外,在是非常稳定的状态时,可以通过上述抽样测定进行高效率的生产。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在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时,高效率地实现振动部的机械共振频率的稳定化,从而能提供低成本、性能稳定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并且也是产业效果大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包括架、至少沿外周固定在上述架上的振动片、安装在上述振动片上的音圈、和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具有设置有嵌入上述音圈的磁隙的磁路、和使上述磁路结合在上述架上的悬架,在上述振动部上安装有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安装在上述振动部的重心位置不移动的位置上。
3.一种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包括架、至少沿外周固定在上述架上的振动片、安装在该振动片上的音圈、和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具有设置有嵌入上述心圈的磁隙的磁路、和使上述磁路结合在上述架上的悬架,上述架、上述悬架的固定部分、上述磁路和上述悬架的固定部分的至少一个具有能选择固定位置的面积的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分通过焊接固定。
5.一种制造下述构成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该带振动功能的音响变换器包括架、至少沿外周固定在上述架上的振动片、安装在上述振动片上的音圈、和振动部,所述振动部具有设置有嵌入上述音圈的磁隙的磁路、和使上述磁路结合在上述架上的悬架,该方法包括测定机械共振电路的共振频率的工序和根据已测定的共振频率和规定的共振频率调整上述共振频率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的工序由根据已测定的上述共振频率和规定的共振频率确定应加入的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并把上述调整用配重安装在上述振动部上的工序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安装在上述振动部上的工序在上述振动部组装在上述架上后进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安装在上述振动部上的工序在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外形完成后进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上述振动部的机械共振回路的重量,以使共振频率比规定的共振频率高。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在同一批内取样抽出一组以上的振动部并固定在架上测定的上述振动部的机械共振回路的共振频率,就上述同一批内的振动部确定调整用配重的重量。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的工序包括确定再次固定已固定的上述架与上述悬架的位置和上述磁路与上述悬架的固定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工序和在上述已确定的再次固定的位置上固定的工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已确定的再次固定位置上的固定通过焊接或粘接进行。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已确定的再固定的位置上的固定在将上述振动部组装在上述架上后进行。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已确定的再次固定的位置上的固定在上述电音响变换器的外形完成后进行。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调整工序之前,预先在比机械共振回路规定的共振频率低的共振频率的位置上固定上述架、上述悬架和上述磁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从在同一批内抽出一组以上样品的架、悬架和磁路中确定的上述再次固定的位置固定上述同一批内的架、悬架和磁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在其制造工序中测定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然后根据与希望的机械共振频率的差确定应追加的共振频率用调整用配重(14)的重量或在振动部的架(16)上的安装位置,根据该确定,将共振频率调整用配重(14)安装在振动部上,或在固定后通过再次进行悬架(12)和架(16)的接合,稳定地得到规定的机械共振频率(f。)结果能制造振动部(13)的机械共振频率稳定的带有振动功能的电音响变换器。
文档编号G10K9/13GK1543752SQ02802569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4日
发明者安藤公洋, 阿式健市, 市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