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器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821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弦乐器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弦乐器发声装置。
本发明弦乐器发声装置包括琴弦、琴马、面板、系弦板、还包括用于传导振动的纸盆和音针、用于支承琴马的支承弹片、用于阻止支承弹片振动传导的隔阻垫、用于安置支承弹片的马架,其中音针一端与纸盆连接,另一端穿过面板与琴马连接,所述马架位于琴马下方安装在面板上,支承弹片通过隔阻垫安置在马架上。
马架的顶面还设有可移动调节的副琴马,用于最终调节琴马的调节螺栓,所述系弦板中段与马架可转动连接,两端段一端与调节螺栓接触受其调节,另一端则通过隔阻垫与支承弹片紧固连接。
面板上设有出音孔。
隔阻垫采用橡胶垫。
由于本发明弦乐器发声装置的琴弦振动由琴马通过音针传到纸盆,面板不再是传导体,它仅起支承作用。而纸盆也就是目前用于音响器材的纸盆,称之为纸盆是源于最初由纸浆制作而成,而目前纸盆已由很多种现代科技复合材料制成,如塑料类、玻璃纤维类等等,其振动传导性能非常好,灵敏度高,并且优质大批标准化生产程度非常高,同时价格低廉,材料来源广泛,其质量(包括材料、制造)能达到弦振动的同步传导。因此不会产生噪音、杂音,能使本发明装置发出的乐音音量大、细腻、宽广、圆润而明亮。
由于振动传导体在传统弦乐器中主要为构成共鸣箱的部分,该部分是造成弦乐器成本高,加工难,优质品产出率极低的关键因素,而本发明用纸盆及相关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振动传导体的质量问题,因而使弦乐器的核心部分即发音部分成本骤减,并且制作简单,能优质地大批量标准化地生产,大量节约稀贵资源(稀贵木材、动物皮),同时由于纸盆具有很好的防潮防霉性能,因而使由本发明制成的弦乐器无需特别保养。用本发明替代传统弦乐器的发音部分,将开辟弦乐器的广阔空间,使每个弦乐器爱好者都能拥有自己喜爱的优质弦乐器。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如果将系弦板4上多设置一些系弦位置(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并将琴马2设计为相应的宽度,加上相应的副琴马10,就可作为多弦弦乐器的发声装置了。
如图3及图4所示,系弦板4的系弦部份设计为倒V形,在顶尖处设置一排系弦孔19,并将支承弹片7和琴马2加宽后紧固连接在一起,音针6仍安装在琴马2对称轴线上。如此就成了六弦琴的发音装置了,适应于像吉它等六弦弦乐器。同理如果设置四根弦(或为其它数)就会成四弦弦乐器的发音装置如提琴等。
因此,本发明弦乐器发声装置可适应于各类弦乐器,其面板3及共鸣箱只要不易变形,不易裂纹即可,因此它可采用材料很广,如人造复合材料、塑料等,由此可拓宽弦乐器材料的来源。
权利要求
1.一种弦乐器发声装置包括琴弦(1)、琴马(2)、面板(3)、系弦板(4)、还包括用于传导振动的纸盆(5)和音针(6)、用于支承琴马(2)的支承弹片(7)、用于阻止支承弹片(7)振动传导的隔阻垫(8)、用于安置支承弹片(7)的马架(9),其中音针(6)一端与纸盆(5)连接,另一端穿过面板(3)与琴马(2)连接,所述马架(9)位于琴马(2)下方安装在面板(3)上,支承弹片(7)通过隔阻垫(8)安置在马架(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马架(9)的顶面还设有可移动调节的副琴马(10),用于最终调节琴马(2)的调节螺栓(11),所述系弦板(4)中段与马架(9)可转动连接,两端段一端与调节螺栓(11)接触受其调节,另一端则通过隔阻垫(8)与支承弹片(7)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弦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面板(3)上设有出音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弦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隔阻垫(8)采用橡胶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弦乐器发声装置,它包括琴弦、琴马、面板、系弦板、还包括用于传导振动的纸盆和音针、用于支承琴马的支承弹片、用于阻止支承弹片振动传导的隔阻垫、用于安置支承弹片的马架,其中音针一端与纸盆连接,另一端穿过面板与琴马连接,所述马架位于琴马下方安装在面板上,支承弹片通过隔阻垫安置在马架上。本发明能替代现有各类弦乐器发声部分,其音色美,音量大,成本低,防干燥防霉潮性能好,制造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能使弦乐器优质地大批量地标准化生产。
文档编号G10D3/00GK1438623SQ0311820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6日
发明者朱衡洲 申请人:朱衡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