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高音同轴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762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高音同轴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箱部件,涉及一种应用于音箱的中、高音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音箱的多种类型中,中音和高音部分是分别由中、高音扬声器承担,在号筒式的中、高档次音箱设计,如果将中音和高音使用同一个号角,容易产生多样的频率抵消和中、高音干涉问题,传统的同轴转换器存在着高音号角铃、中音相位塞与压缩驱动器、中音圆锥体之间结合不和谐的问题,要在号角铃中经过通孔才能通过中音的声波,坚硬的号铃角会阻隔中音频率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个恒定扩展装置给高音驱动器,还有一个相位校正装置给中音单元,使得高音号角铃和中音相位塞可以装载到同个号角上成为一体化中、高音同轴转换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中、高音同轴转换器是由中心总和排列并且密切套装的高音号角铃、相位校正装置和线性导声装置组成,高音号角铃为圆形,上部为法兰盘,内缘为圆斜面,该内圆斜面上有10个孔,与法兰盘一体设置有向下部扩大的外圆斜面,外圆斜面下缘内为2层台阶面;相位校正装置为圆形平板,板面上设有10个长条形孔,与板面一体设有10个三角锥体;线性导声装置上部为圆形,内缘为斜面,斜面上设置有10个长方形孔,其下部为圆管形。
高音号角铃的内圆斜面角度为52~57度;外圆斜面角度为55~60度;相位校正装置的三角锥形向内角度48~52度;向外角度为55~60度;导声装置的内圆斜面角度为48~52度。
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三个装置中,相位校正装置与线性导声装置结合在一起成为线性传输中音相位塞,高音号角铃和中音相位塞采用同中心的总和排列方式装载到一个号角上成为一体化的中、高音同轴转换器。
本设计把一个“半透明”的高音号角铃整合到线性传输的相位塞上作为中、高频率传输装置,该号角铃允许中音的频率能源通过而不受阻隔,而相位塞用来解决中音喇叭圆锥体圆周能源同步的抵达,令波束宽度在较低的频率时变窄,使它优于没有使用相位塞,线性传输相位塞的设计使中频范围内提供互相密合着的能源,适当地修正当时声波不一致维持活塞方向地特性,可以用于较低Q值的系统。
中、高音同轴转换器设计已有加载8寸和10寸中音单元两款型号,可应用在不同要求的远射程扩声系统上。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图;附图2为高音号角铃示意图;附图3为相位校正装置示意图;附图4为线性导声装置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4清楚地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状态以及3个装置的结构和形状。图中高音号角铃1、相位校正装置2和线性导声装置3是密切套装起来的,这3个装置均采用铝(铝合金)整体铸造后加工为成品。3个装置是同中心总和排列的,最上面的高音号角铃1为圆形,其上部是法兰盘4,盘面上等分设有6个螺孔,与之连为一体的内缘为圆斜面5,该内圆斜面5的角度在52~57度之间,本实施例为55度,其内圆斜面5上设有10个通孔8,该通孔8的形状为矩形,其上端为半圆弧形,通孔8位置在内圆斜面5上部一圈有6个,下部一圈有4个,各个通孔8的间隔角度基本相同,对于号角铃的开孔面积,被设定为不同面积分布,目的是为整个系统每个装置在响应过滤后能够达到一个自然平滑的频率响应。内圆斜面5下部设有圆管6,其外径尺寸略小于相位校正装置2的圆孔12内径,与上部法兰盘4和下部法兰盘7为一体,设有向下部扩大的外圆斜面9,其斜面角度在55~60度之间,本实施例57度,其下部法兰盘7内台阶直径略大于相位校正装置2平板面的直径,以便于容置相位校正装置2,外台阶平面等分设有6个螺孔,以利于安装。
相位校正装置2为圆形平板,中间设圆孔12,平板面上等分设有10个长条形通孔11,该通孔11的两端面呈半圆弧形,平板面上一体设有10个三角锥体10,其向内的两个三角接合面为平面,即三角接触面设为平面,该平面依三角锥形下面较宽,越往上越窄,直至顶部合一,这样有利于与内圆斜面间隙5临近处流通;三角锥体10向内角度46~50度,本实施例为48度,向外的三角斜面角度为52~57度,本实施例为55度;平板面的中间圆孔12突出于平面,其外径尺寸略小于线性导声装置3圆孔15的第一阶内径,以便于相位校正装置2嵌置于线性导声装置3,线性导声装置3上部为圆形平板面,平板面靠边沿等分设有6个螺孔,与高音号角铃1下部法兰盘7外台阶平面上等分设置的6个螺孔相一致,平板面中间设有圆孔15,圆孔15设2级台阶,第1级容置相位校正装置2圆孔12突起部,第2阶容置高音号角铃1的圆管6,这样在组装本实用新型产品时,螺旋紧高音号角铃1和线性导声装置3的边沿,圆管6穿过相位校正装置2的圆孔嵌置于线性导声装置3的圆孔15内,整体稳固,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同中心总和排列的设计构想;其下部为圆管14,线性导声装置3的下部为斜面,斜面上等分设置有10个长方形通孔13,这10个通孔13为长条形,两端为半圆弧形,这10个通孔13与相位校正装置2的10个通孔相对应,又与高音号角铃1上的孔相接合,其效果实现了中音和高音使用同一号角、多样的频率抵消和干涉问题发生的设计目标。
权利要求1.一种中、高音同轴转换器,其特征是由同中心总和排列并密切套装的高音号角铃(1)、相位校正装置(2)和线性导声装置(3)组成,所述的高音号角铃(1)为圆形,上部为上法兰盘(4),内缘为圆斜面,该内圆斜面(5)上有10个通孔,内圆斜面(5)下部为圆管形(6),与上、下法兰盘(4)、(7)一体设置有向下部扩大的外圆斜面(9),其下缘内为2层台阶面;所述的相位校正装置(2)为圆形平板,中间设圆孔(12),平板面上等分设有10个长条形通孔(11),与平板面一体设有10只三角锥体(10),其向内的两个三角接合面为平面;所述的线性导声装置(3)上部为圆形平板面,中间设有圆孔(15),下部为斜面,斜面上等分设置有10个长条形通孔(13),其下部为圆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音同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音号角铃(1)的内圆斜面(5)角度为52~57度;相位校正装置(2)的三角锥体(10)向内角度46~50度;向外的三角面斜面角度为55~60度;线性导声装置(3)的内圆斜面角度为52~57度。
3.根据权利要求1及2所述的一种中、高音同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音号角铃(1)的内圆斜面角度为55度,外圆斜面(9)角度为57度;相位校正装置(2)的三角锥体(10)向内角度48度,向外的三角面斜面角度为58度;线性导声装置(3)的内圆斜面角度为5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音同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高音号角铃(1)内圆斜面(5)上的通孔(8)在上部一圈为6个,下部为4个,其上部法兰盘(4)等分设有6个螺孔,其下部法兰盘(7)内台阶直径略大于相位校正装置(2)平板的直径,外台阶内径略大于线性导声装置(3)平板面直径,外台阶平面等分设有6个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音同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高音号角铃(1)内圆斜面(5)下部的圆管形(6)外径尺寸略小于相位校正装置(2)的圆孔(12)内直径;还小于线性导声装置(3)平面端圆孔(15)的第二阶内径;相位校正装置(2)平面端的圆孔(11)突出平面,其外径尺寸略小于线性导声装置(3)圆孔(15)的第一阶内径,线性导声装置(3)的下部圆管形端面设有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高音同轴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音号角铃(1)、相位校正装置(2)、线性导声装置(3)各自为一整体,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整体加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音箱部件,涉及一种应用于音箱的中、高音转换装置。是由中心总和排列并且密切套装的高音号角铃、相位校正装置和线性导声装置组成,高音号角铃为圆形,上部为法兰盘,内缘为圆斜面,该内圆斜面上有10个孔,与法兰盘一体设置有向下部扩大的外圆斜面,相位校正装置为圆形平板,板面上设有10个长条形孔,与板面一体设有10个三角锥体;线性导声装置上部为圆形,内缘为斜面,斜面上设置有10个长方形孔,其下部为圆管形。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三个装置中,相位校正装置与线性导声装置结合在一起成为线性传输中音相位塞,高音号角铃和中音相位塞采用同中心的总和排列方式装载到一个号角上成为一体化的中、高音同轴转换器。
文档编号G10K15/00GK2874710SQ200520058830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0日
发明者巢杰生 申请人:巢杰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