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琴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79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型琴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族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琴筝类乐器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古筝,其长音共振程序是琴弦→琴码→琴面→框架→琴底,由于琴体边缘受框架制约,琴面、琴底受到限制,发音较木,余韵短,而中间部分处于琴体的中间位置,共振空间大,余韵较长,音色易空,与边缘形成较大反差,由于琴体较厚,延长了声波的传递距离,反射力度衰减,共振频律减弱,共振不均衡,所以音色不协调,由于琴体的厚笨,携带不方便。一般的古筝琴面与琴底之间通过框架上的内、外侧板连接,为了实现低音间区共鸣效果,将两个侧板加宽,制成品约7~8cm,使共鸣箱具有较高的厚度,而且形成沿琴体长度方向上的琴体高度不对称,使整个古筝体积较大,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音区共振相对平衡,音色更为和谐协调的半框架结构,琴身较薄,造型独特的便于携带的新型的薄型琴筝。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琴面和琴底构成的琴体,琴面与琴底两侧分别通过角木相互连接,沿琴面长度方向上的琴体内外两侧的高度为对称设置,琴体的总长和琴体侧面高度比为29.65~54.33∶1。
通过以上设计,本实用新型打破以往古筝结构设计的传统思维,将琴面与琴底之间的距离缩短,改变了目前使用的古筝琴面与琴底的内部结构,增强了声波共振频律,使声波在共振过程中的反射角度更丰富,使琴的音色达到坚实清透,圆润的效果。琴体体积缩减了,共振频律增强了,音色效果更好了,携带方便了,原材料节省了,更具发展前途和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声波的传递速度、力度、共振频律与距离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距离越长,声波的传递速度越弱,力度衰减,振动频律越弱,共鸣效果差,适当缩短共振距离,使声波在短距离内反射条件力度增强,共振频律延长,故能有效改善乐器的音色质量。
另,在琴体内外两侧分别设置镶板,镶板的上边与琴面连接,下边与琴底连接。两块镶板不但加固了琴面和琴底的结合,增强琴体的张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上述镶板的断面为半圆形,也可以为平面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为图中的A-A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由琴面1和琴底2构成的琴体,琴面1与琴底2的两侧分别通过角木3、4相互连接。在琴体内外两侧还分别设置断面呈半圆形的镶板5、6,内侧镶板5的上边与琴面1的内侧连接,下边与琴底2的内侧连接;外侧镶板6的上边与琴面1的外侧连接,下边与琴底2的外侧连接。沿琴面1长度方向上的琴体内外两侧的高度为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如琴体的总长L为163cm,则琴体的侧面高度H可为3cm~5.5cm。
琴面1与琴底2两端由琴头琴尾组成,中间配有弦轴板、音柱、弦轴板上装有弦轴,琴尾处有穿弦孔,琴弦从琴尾穿弦孔处固定,经过后岳山、琴码、前岳山至琴头处弦轴。
权利要求1.薄型琴筝,包括由琴面和琴底构成的琴体,其特征在于琴面与琴底两侧分别通过角木相互连接,沿琴面长度方向上的琴体内外两侧的高度为对称设置,琴体的总长和琴体侧面高度比为29.65~54.3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型琴筝,其特征在于在琴体内外两侧分别设置镶板,镶板的上边与琴面连接,下边与琴底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薄型琴筝,其特征在于所述镶板的断面为半圆形。
专利摘要薄型琴筝,属于民族乐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琴筝类乐器技术,琴面与琴底两侧分别通过角木相互连接,沿琴面长度方向上的琴体内外两侧的高度为对称设置,琴体的总长和琴体侧面高度比为29.65~54.33∶1。本实用新型打破以往古筝结构设计的传统思维,将琴面与琴底之间的距离缩短,改变了目前使用的古筝琴面与琴底的内部结构,增强了声波共振频律,使声波在共振过程中的反射角度更丰富,使琴的音色达到坚实清透,圆润的效果。琴体体积缩减了,共振频律增强了,音色效果更好了,携带方便了,原材料节省了,更具发展前途和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G10D3/02GK2847449SQ20052007785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9日
发明者朱勇 申请人:朱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