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55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噪音的处理应用,和噪音消减的一种装置结构,即一种噪音吸 附器结构。
背景技术
噪音在物理学上,我们定义噪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生理 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 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噪音的来源很多。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环境里的说话声、建筑 工地的机械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音。现代大致将噪音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音、固体振动 产生的噪音、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噪声可以引起听力的损伤、心脏血管损伤、生殖能力的影响、睡眠的影响、以及心 理的影响,噪声已经带给人们许多无法弥补的伤害。噪声是多种声音的交合,声音的本质机械波。声音具备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的特 点,在传播的途径中,它会因遇到不同的障碍物而发生不同现象,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衰 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噪音吸附器结 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它主要由吸 音球、以及与吸音球连接的缓音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球的表面至少有两个连接 口以及至少有一个进音孔,所述的缓音棒两端为螺纹口,所述的螺纹口分别与吸音球的连 接口对应相接。可以根据所需控制噪音区域连接成不同面积大小的吸音组合群。吸音球采用中空球体,并在内部设有一个反音板。利用衍射现象使得声音到达吸 音球时可以进入球体内部,为了形成不同方向的反射,因此采用中空球体结构的吸音球装 置。为了减少噪音反射出球体,因此在吸音球的进音口设置一个反音板。反音板的横切面 为三角形,采用倾斜板面,以此增设反射角度,最大的减少噪音的逃逸。缓音棒为中空圆柱体,内设有若干衍射板,衍射板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衍射孔。当噪 音通过衍射、折射以及反射,使其到达缓音棒内。在缓音棒内同过若干衍射涉板,使得噪音 又经过干涉、衍射和反射,从而进一步使噪音衰弱。衍射板呈奇、偶号数分布,奇数号衍射板的衍射孔径大;偶数号衍射板的衍射孔径 小,以此增大或改变噪音的干涉或衍射密度。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1、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2、无维修成本3、可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噪音环境而设计的进音孔不同。4、可根据用与的场所,连接成不同的形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缓音棒的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音球侧视图。图中标号分别是1、吸音球;2、缓音棒;3、进音孔;4、反音板;5、衍射板;6、衍射孔;7、噪音波。 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2、3所示,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它主要由吸音球1、以及与吸音球1连接的 缓音棒2构成,,在吸音球1的表面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口 ;至少有一个进音孔3,缓音棒3的 两端分别与吸音球1的一个连接口相接。缓音棒2为中空圆柱体,内设有若干衍射板5,衍 射板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衍射孔6。现将若干缓音棒2与若干吸音球1体根据所需噪音环境 整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吸音面或吸音体。将进音孔3的一面,面对这噪声发声源。当一列噪音波7到达进音孔3的时候则会发生衍射现象,噪声会穿过进音孔3进 入到吸音球1的内部,利用设置在吸音球1内的反音板4以及吸音球1体的弧线内壁进行 反射。通过吸音球1的衍射与反射后的噪音到达缓音棒2后,会穿过在缓音棒2内设置 的衍射板5,通过前后级衍射板的反射、衍射以及干涉,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干涉、衍射、反射等现象,因而将噪 音导入到特定的空间内,使其在特定的空间内部不断地发生干涉、衍射、反射等现象从而使 其衰减,以此达到降噪减噪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 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它主要由吸音球(1)、以及与吸音球(1)连接的缓音棒(2)组 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球(1)的表面至少有两个连接口以及至少有一个进音孔(3), 所述的缓音棒(2)的两端为螺纹口,所述的螺纹口分别与吸音球(1)的连接口对应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球(1)为中空 球体,内设有一个反音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音板(4)的横切 面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音棒(2)为中空 圆柱体,内设有若干衍射板(5),所述的衍射板中心位置设有一个衍射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板(5)呈奇、偶 号数分布,奇数号衍射板(5)的衍射孔(6)孔径大;偶数号衍射板(5)的衍射孔(6)孔径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噪音吸附器结构,它主要由吸音球、以及与吸音球连接的缓音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球的表面至少有两个连接口以及至少有一个进音孔,所述的缓音棒的两端为螺纹口,所述的螺纹口分别与吸音球的连接口对应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无维修成本、可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噪音环境而设计的进音孔不同。可根据用与的场所,连接成不同的形状。
文档编号G10K11/175GK201918155SQ2010206616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曹长明 申请人:成都青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