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乐器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25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盘乐器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乐器的盖打开/关闭机构,所述键盘乐器包括盖,构造为打开和关闭以便露出和覆盖设置在壳体中的键盘;和连接机构,构造为将盖可运动地连接到壳体。
背景技术
相关领域的描述各种键盘乐器(诸如电子风琴和电子钢琴)具有键盘盖或键盖(fallboard),所述键盘盖或键盖构造为打开或关闭以便露出和覆盖设置在壳体中的键盘。作为用于打开和关闭键盘盖的打开/关闭机构的常规技术,已知的是在以下专利文献I中披露的打开/关闭机构。所披露的打开/关闭机构具有以下结构。即,乐器的主体(乐器主体)和键盘盖靠近其后端部分的部分通过联动构件连接,使得乐器主体和联动构件可枢转并使得键盘盖和联 动构件可枢转。此外,在一位置处设置有引导邻接构件,所述位置与键盘盖的枢转地支撑着联动构件的位置相距合适的距离。当键盘盖打开和关闭时,使引导邻接构件运动,同时保持与引导构件的第一和第二引导部接触,所述引导构件固定地设置在乐器主体中。第一和第二引导部由至少两个相互不同的弯曲表面构成。在所公开的打开/关闭机构中,可以最小化键盘盖和乐器主体的顶板的前端之间的间隙,并减少用于将键盘盖的后部容置在乐器主体中所必需的枢转运动的空间。专利文献I :美国专利No. 5175386专利文献2 JP-HO3-Il989I-U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键盘盖打开/关闭机构需要一空间,用于将键盘盖的后端部容置在乐器主体中,导致妨碍乐器主体缩小尺寸。进一步,由于盖构造为容置在乐器主体中,所以设置在盖和主体之间的连接机构的部件数量会不期望地增加,以及结构会不期望地变复杂。作为键盘盖打开/关闭机构的另一结构,已知的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一种,其中,由单个板形成的键盘盖的后端部枢转地附连到乐器主体。由于枢转的键盘盖是由单个板形成的部件,所以键盘盖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制造。进一步,由于键盘盖在打开时立在乐器主体上,所以没有必需用于将盖容置在乐器主体中的空间,如专利文献I中所需的。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键盘盖打开/关闭机构中,由单个板形成的键盘盖绕键盘盖的后端部枢转,使得盖的远端的位置沿垂直方向变化。相应地,当盖打开和关闭时,重心位置的位移量很大,使得在使用者抓住盖的盖远端的那一部分处重力的变化很大。进一步,盖的姿态忽然或突然地变化,由此导致了使用者的手指被卡在盖的后端部和乐器主体之间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盖打开/关闭机构,所述机构通过简化和紧凑的结构确保了盖的容易打开/关闭的操作,且所述机构确保了当该打开时键盘乐器有良好的外观。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包括主体,包括壳体和键盘,所述键盘设置在壳体中并具有多个琴键;板状盖,附连到壳体,以便可在盖关闭以覆盖键盘的关闭位置和盖打开以露出键盘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和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设置在壳体中的键盘的一侧上的侧壁部和盖的一端部,所述端部位于盖的沿多个琴键排布的琴键排布方向的一端,所述端部对着所述侧部部,其中,连接机构构造为,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的后端部仅 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滑动地运动,或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以及沿向上方向运动。发明形式将说明被认为是可要求保护的发明(下文在适当处称为“可要求保护的发明”)的各种形式。在适当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每一种形式类似于所附权利要求编号并依赖于其他一种或多种形式。这是为了更容易理解可要求保护的发明的目的,并且应理解的是,构成本发明的构成元件的组合不限于以下形式中所描述的那些。即,应理解的是,可要求保护的发明将鉴于各种形式的以下描述和优选实施例而构成。应进一步理解的是,任何形式,在一个或多个元件被添加到以下形式中的任意一个或从中删除的任何形式可以被视为是可要求保护的发明的一种形式。(I) 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包括主体(2),包括壳体(10)和键盘(5),所述键盘设置在壳体中并具有多个琴键(5a、5b);板状盖(20),附连到壳体,以便能在盖关闭以覆盖键盘的关闭位置和盖打开以露出键盘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和连接机构(30、530),用于连接设置在壳体中的键盘的一侧上的侧壁部(6)和盖的一端部(20d),所述端部(20d)位于盖(20)的沿多个琴键排布的琴键排布方向的一端,所述端部对着所述侧壁部,其中,连接机构构造为,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的后端部(20a)仅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滑动地运动,或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以及沿向上方向运动。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盖的打开/关闭操作可被容易地进行,并改善当盖打开/关闭时键盘乐器的外观。(2)根据形式(I)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构件(31),由长板形成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一枢转支撑部(33)枢转地支撑的一端(31a)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31b);和滑动机构(40),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的后端部(20a)沿主体的前后方向滑动地运动,其中,滑动机构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沿多个琴键的纵向方向滑动地运动。(3)根据形式(2)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第二枢转支撑部设置在盖的面向键盘的内表面(20c)上,在盖的端部处。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连接键盘乐器的主体和盖的连接机构的结构可以通过减少的部件数量而得到简化,且同时,可以在盖打开和关闭时抑制盖的重心位置的移位。因此,可以防止在盖的打开/关闭时盖的姿态突然变化,简化盖的打开/关闭操作。(4)根据形式(2)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第一枢转支撑部设置在比第二枢转支撑部更靠近主体的前端部的位置处。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可以将连接机构30制得紧凑,且同时,盖20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平滑地运动。(5)根据形式(2) - (4)中的任一种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中键盘的相对侧的一个和另一个上的一对侧壁,每一个侧壁作为所述侧壁部,其中,连接机构包括一对连接机构(31、31),每一个连接机构均作为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机构的每一个连接侧壁中相应的一个侧壁和盖的端部中相应的一个端部,所述相应的一个侧壁和相应的一个端部位于盖(20)的沿琴键排布方向的相对端中的一个和另一个处,且其中,滑动机构构造为使得,盖的与相应侧壁的上端面(6a、6a)分离地接触的后端部在所述上端面上滑动。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由于滑动机构由侧壁的上端面和盖的后端部构成,所以滑动机构不需要专用的部件,同时确保了盖的平稳打开/关闭操作。因此,可以减少连接机构的部件数量,实现键盘乐器的结构简化和成本减少。(6)根据形式(2)- (4)中的任一种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止动部(37),其构造为在盖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连接构件接触而使盖的运动停止,其中,位于打开位置的盖以一倾斜状态设置在主体的上方,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盖的后端部位于比盖的前端部(20b)沿前后方向更靠前。(7)根据形式(6)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止动部构造为使得,通过与连接构件接触,止动部限制盖沿从主体的前端部朝向其后端部的方向的运动,并限制盖沿向上方向的运动。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止动部与连接构件接触,以便在盖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停止盖的运动,由此盖可以在打开位置以高可靠性被打开,并且使盖的打开/关闭操作稳定。进一步,可以在盖的打开位置处防止盖的后端部和侧壁的上端面运动或彼此分隔开。因此,防止盖在打开位置处向后掉落。进一步,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被卡在盖的后端部和侧壁的前端面之间。当盖位于打开位置时,盖以斜状态设置在主体的上表面上,在该倾斜状态下,盖的后端部定位为比盖的前端部更靠近主体的前端部,从而盖可以高可靠性地被保持位于打开位置处。相应地,可以高可靠性地防止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盖不期望地朝向关闭位置运动和因而造成的关闭。(8)根据形式(2)- (4)中的任一种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滑动机构包括凹入部(43a),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中的一个处并沿主体的前后方向延伸;和突起部(45a),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中的另一个处,突起部构造为可滑动地配合在凹入部中。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突起部装配在凹入部中,使得在盖相对于侧壁的滑动运动过程中突起部和凹入部滑动地运动而不彼此分开或运动离开彼此。相应地,当盖运动时,侧壁的上端面和盖的后端部之间的距离基本上不变,由此确保了盖的进一步平稳的打开/关闭操作。此外,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在盖打开/关闭时被卡在侧壁的上端面和盖的后端部之间。而且,防止了连接盖和侧壁的连接构件遭受扭曲或变形。(9)根据形式(2)- (4)中的任一种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力施加部(60),设置在连接构件和主体之间,所述力施加部构造为向盖施加沿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可以使得使盖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需的力很小,从而盖可以被容易地打开。进一步,可以防止盖在盖的打开/关闭操作中突然地运动,可以使盖的打开/关闭操作稳定。万一使用者的手指等卡在盖和主体之间,也可以使当手指被卡住时作用在手指上的力很小,获得增强的安全性。(10)根据形式(2)_(4)中的任一种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阻力产生部(32),设置在第一枢转支撑部和第二枢转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处,该阻力产生部构造为产生抵抗主体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或盖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11)根据形式(8)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凹入部和突起部之间的阻力产生部(46a、46b),该阻力产生部构造为产生抵抗主体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或盖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由于抵抗主体和连接构件之间或盖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使得盖的打开/关闭操作缓慢,由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卡在盖和主体之间。进一步,由于防止了盖在打开/关闭操作中突然地运动,所以可以使盖的打开/关闭操作稳定。(12)根据形式(I)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由长板形成的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所述长板具有相互不同的长度,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的端部之间,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三枢转支撑部(533)枢转地支撑的一端(531a)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四枢转支撑部(535)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531b),其中,第二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五枢转支撑部(543)枢转地支撑的一端(541a)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六枢转支撑部(545)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531b),其中,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五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侧壁部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而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盖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可相对位移,且
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中,第四枢转支撑部的轨迹和第六枢转支撑部的轨迹彼此交叉,且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运动。(13)根据形式(I)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由长板形成的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所述长板具有相互不同的长度,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的端部之间,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三枢转支撑部(533)枢转地支撑的一端(531a)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四枢转支撑部(535)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531b),其中,第二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五枢转支撑部(543)枢转地支撑的一端(541a)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六枢转支撑部(545)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 (531b),其中,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五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侧壁部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而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盖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可相对位移,且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中,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之间的、相对于主体的上下关系和前后关系中至少一种中的位置关系颠倒,且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运动。( 14)根据形式(I)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由长板形成的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所述长板具有相互不同的长度,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设置在侧壁和盖的端部之间,且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三枢转支撑部(533)枢转地支撑的一端(531a)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四枢转支撑部(535)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531b),其中,第二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五枢转支撑部(543)枢转地支撑的一端(541a)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六枢转支撑部(545)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531b),其中,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五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侧壁部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而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盖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可相对位移,且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将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处的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四枢转支撑部相连的线和将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处的第五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相连的线总是不平行于彼此,且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运动。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盖通过使用两个连接构件的四点支撑结构(即,所谓的使用回转对偶的四杆联动支撑结构)而连接到主体。相应地,板状盖的平面在主体上方的窄范围内枢转,由此可以打开/关闭壳体的上部。因此,与传统盖打开/关闭机构相比较,可以使盖枢转的范围更小,从而可以防止当盖打开/关闭时盖部分地突出超过主体的后端部。即使盖部分地突出超过主体的后端部,突出的量也可以被最小化。相应地,包括如上所述的盖打开/关闭结构的键盘乐器确保了空间节省。进一步,盖构造为以一简化结构在主体上方的范围内枢转,在所述结构中,将键盘乐器的主体和盖连接的每一个连接机构的部件的数量被减少。相应地,可以减少当盖打开/关闭时盖的重心位置的位移,由此允许该的打开/关闭操作容易地进行。(15)根据形式(12)- (14)中的任一种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五枢转支撑部设置为使得沿主体的前后方向第三枢转支撑部的位置和第五枢转支撑部的位置相互不同,且其中,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沿盖的表面设置为使得沿前后方向第四枢转支撑部的位置和第六枢转支撑部的位置相互不同。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在通过两个连接构件形成的四点支撑结构中,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一机构,在盖机构中,在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方向的运动以及盖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的运动中,第四枢转支撑部的轨迹和第六枢转支撑部的轨迹彼此交叉;一机构,在该机构中,在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方向的运动以及盖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的运动中,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之间的、相对于主体的上下关系和前后关系中至少一种中的位置关系颠倒;或一机构,在该机构中,在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的运动以及盖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的运动中,当盖打开/关闭时连接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四枢转支撑部的线和在盖打开/关闭时连接第五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的线总是不平行于彼此。进一步,盖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平稳地运动,同时使得连接机构紧凑。(16)根据形式(12)- (14)中的任一种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止动部(537),其构造为在盖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而使盖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的运动停止,且其中,位于打开位置的盖以一倾斜状态设置在主体的上方,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盖的后端部沿前后方向定位为比盖的前端部(20b)更靠前。在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在盖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状态下,止动部允许第一连接构件或第二连接构件与其接触,由此使第一连接构件或第二连接构件的运动停止,从而盖可以以高稳定性保持位于打开位置处。因此,防止了盖在打开位置处向后掉落。进一步,在盖的打开位置处,盖以斜状态设置在主体的上表面上,在该倾斜状态下,盖的后端部定位为比盖的前端部更靠近主体的前端部,由此盖可以以高可靠性被保持位于打开位置处。相应地,可以防止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盖突然地或意外地朝向关闭位置运动。(17)根据形式(6)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面板表面(55b),其在主体上部处设置在键盘的后端部处;和板状乐谱架(51),其被轴部(51a)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部(51a)设置在盖的内表面(20c)上并且所述轴部(51a)设置为在盖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对着面板表面,其中,乐谱架构造为沿盖的内表面折叠到一位置,使得当盖运动到关闭位置时乐谱架的自由端(51b)接触面板表面。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在乐谱架附连到盖的内表面的结构中,当盖关闭时乐谱架可以自动地折叠,且通过打开盖,乐谱架可以自动地置于在乐谱架可接收乐谱的打开位置。此外,乐谱架的打开/关闭可以使用简单的轴承结构而自动地进行,而没有扭矩产生,不使用较昂贵的所谓的扭矩产生型轴承部件,如用于乐谱架的轴部(旋转部)的铰接机构。(18)根据形式(12)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力施加部(60),设置在以下构件之间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和主体或盖;力施加部构造为向盖施加沿盖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由于力施加部施加的力,可以使得使盖 向打开位置运动所需的力很小,由此盖被容易地打开。进一步,可以防止盖在盖的打开/关闭操作中突然地运动,从而使盖的打开/关闭操作稳定。万一使用者的手指等卡在盖和主体之间,也可以使当手指被卡住时作用在手指上的力很小,获得增强的安全性。(19)根据形式(12)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阻力产生部(532、542),设置在以下构件之间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和主体或盖;阻力产生部构造为产生抵抗在以下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主体或盖,和第一连接构件或第二连接构件。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由于抵抗主体或盖与第一连接构件或第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使得盖的打开/关闭操作缓慢,由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卡在盖和主体之间。进一步,可以防止盖在盖的打开/关闭操作中突然地运动,可以使盖的打开/关闭操作稳定。(20)根据形式(I)、(2)和(12)- (14)中的任一种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隐蔽板(56),设置在位于键盘的后部处且位于壳体(10)的后板的前侧上的位置处,其中,隐蔽板沿上下方向设置一高度位置处,该高度位置高于与连接机构的一端(31a、531a)连接的侧壁部的连接部(33、533、543),且其中,当盖位于关闭位置时,与连接机构的另一端(31b、531b)连结的连结部(35、535、545)位于沿上下方向高于隐蔽板并低于盖的高度位置处。上述描述中关联到相应组成元件的括号中的附图标记对应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以标示相应的组成元件。关联到每一个组成元件的附图标记指示每一个元件和其一个示例之间的对应,且每一个元件不限于一个示例。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标、特征、优势与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在与附图一起考虑时,通过阅读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可更好地理解,其中图I是示出键盘乐器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所述键盘乐器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更具体地,图2A和2B每一个是键盘乐器的侧向截面图,而图2C是从前侧观察时键盘乐器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图3A-图3D是用于说明当盖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盖的运动的视图;
图4是示出键盘乐器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所述键盘乐器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更具体地,图5A是示出主体的一侧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5B是示出图5A中部分X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当盖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时盖的运动的视图;图7A和7B是示出设置在滑动机构中的摩擦部分的结构的视图;图8A和S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以及键盘乐器的侧向截面图;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视图,以及键盘乐器的侧向截面图;图10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和示出键盘乐器的主体的一侧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11是示出键盘乐器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所述键盘乐器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图12是示出第五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且示出了键盘乐器的主体的一侧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13A和13B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且是键盘乐器的侧向截面图;图14是用于说明当盖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盖的运动的视图;图15A-图MD是用于说明与盖的打开/关闭操作相关联的乐谱架的运动的视图;和图16A和1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且是键盘乐器的侧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I和2中的每一个是示出键盘乐器I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所述键盘乐器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和键盘乐器I的侧向截面图。在这方面,图2A示出了一状态,在该状态中,盖20 (将被说明)位于打开位置处,而图2B示出了一状态,在该状态中,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图2C是键盘乐器I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用于说明在盖20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连接构件31的端部31b和其他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该视图是从前侧看的横截面。
本实施例的键盘乐器I包括主体2,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上的键盘5 ;和盖(键盘盖或键盖)20,附连到主体2的壳体10。在以下描述中,“横向方向(lateraldirection)”或“宽度方向”是指键盘5的琴键5a、5b排布所沿的左右方向。此外,“前”或“后”是指键盘5的前侧(S卩,演奏者侧)或与演奏者侧相反的后侧。而且,“上”或“下”针对
垂直方向使用。键盘5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布的多个黑琴键5a和白琴键5b。下文中,琴键5a、5b排布所沿的方向在适当情况下还将称为“琴键排布方向”。容置键盘5的壳体10包括一对侧板(侧壁部分)6、6,其覆盖键盘5的左和右端部;前板7,其覆盖键盘5的前部;后板8,其覆盖键盘5的后部;和底板9,其覆盖键盘5的底部。壳体10具有横向方向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壳体10在其上部具有开口,键盘5的上表面(演奏侧表面)通过所述开口露出。盖20附连到壳体10,以便可在开口完全关闭的关闭位置和开口完全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盖20由单个板构件形成,其构造为当盖20位于在相应侧板6、6的上端面6a、6a上时关闭开口。盖具有横向方向长的矩形轮廓,遵从壳体10的轮廓。用于覆盖前板7上方的键盘5的前表面的盖前部(盖前板)21附连到盖20的内表面(下表面)20c的前端附近。在该 实施例中,每一个侧板6、6在侧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相应侧板6、6的上端面6a、6a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该主体的前端部的方向基本上水平,即,基本上平行于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以及平行于琴键5a、5b的纵向方向。尽管省略了详细视图,但是每一个侧板6、6在侧视图中可以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相应侧板6、6的上端面6a、6a可以形成为倾斜平坦面,所述倾斜平坦面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向下倾斜。还进一步提供了连接机构30、30,用于将盖20相对于主体2可动地连接。每一个连接机构30设置在覆盖键盘5的左端部和右端部的侧板6、6中相应一个和盖2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20d、20d中与各自侧板6、6相对的相应一个之间。在本实施例的键盘乐器I中,连接机构30、30具有各自的连接构件31、31,成为一对。每一个连接构件31布置在侧板6、6中相应的一个和盖20的沿键盘排布方向对着的端部20d、20d中相应的一个之间。该成对连接构件31、31具有相对于彼此左右对称的构造和附连结构。因此,将参考一个连接构件31进行以下描述。这里,盖20的端部20d、20d是指盖20的一些部分,其包括盖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面以及在宽度方向相对端面附近的盖2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20(8卩,在图中由虚线包围的部分及其附近)。在该方面,盖20的内表面20c是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时盖20的面向主体2的内部并对着键盘5。进一步,盖20的内表面20c是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时盖20的面向下的表面。如图2所示,每一个连接构件31由长板形成,其纵向相对端部中的一个(即,一个端部31a)被第一枢转支撑部33枢转地支撑,所述第一枢转支撑部33设置在侧板6中相应的一个的内侧表面6c处,而其纵向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即,另一端部31b)被第二枢转支撑部35枢转地支撑,所述第二枢转支撑部35设置在盖20的面朝键盘5的内表面20c上,且在盖20的端部20d中相应的一个处。第一枢转支撑部33绕一旋转轴线相对于对应侧板6的内侧表面6c枢转地或旋转地支撑(即,通过联动装置支撑)连接构件31的一个端部31a,所述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与主体2的宽度方向重合。第二枢转支撑部35绕一旋转轴线相对于盖20的内表面20c枢转地或旋转地支撑(即,通过联动装置支撑)连接构件31的另一个端部31b,所述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与盖20的宽度方向重合。更具体地,第一枢转支撑部33通过扭矩产生型轴承32来枢转地支撑连接构件31的一个端部31a,所述扭矩产生型轴承32固定到对应的侧板6的内侧表面6c。扭矩产生型轴承32将之后描述。第二枢转支撑部35通过轴部34b通过支撑件34a枢转地支撑连接构件31的另一端部31b,所述支撑件34a设置在附连板34上,所述附连板34通过旋拧到盖20的内表面20c而被固定。连接构件31具有薄板,所述薄板的纵向方向从第一枢转支撑部33延伸到第二枢转支撑部35,且还在第一枢转支撑部33和第二枢转支撑部35之间的该薄板的中间部分处具有弯折部31c,所述弯折部31c在一个平面中弯曲成双向折弯(dog legged shape)或V形形状。连接构件31被附连为使得其表面平行于侧板6的内侧表面6c和使得弯折部31c的内侧向上。当盖20位于打开位置处时和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时,第一枢转支撑部33位于比第二枢转支撑部35更低和更靠前的位置处。换句话说,当盖20位于打开位置处时和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时,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第一枢转支撑部33定位为比第二枢转支撑部35更靠前,并且沿垂直方向定位为比第二枢转支撑部35更靠下。
尽管省略了设置在第一枢转支撑部33处的扭矩产生型轴承32的结构的详细说明和描述,但是可以使用旋转阻尼机构(油压阻尼机构)作为扭矩产生型轴承32,所述旋转阻尼机构具有填充有工作油的圆柱形外壳和旋转地装配在外壳中的旋转构件,所述旋转阻尼机构构造为使得阻尼力通过由于工作油的液压造成的滑动阻力而针对旋转构件的旋转起作用。例如其可以是在JP-A-2001-349364和JP-A-2008-185215中披露的所使用的轴承,以作为由这样的旋转阻尼机构构成的扭矩产生型轴承32。应注意到,上述扭矩产生型轴承32是用作阻力产生部的部件,所述阻力产生部构造为产生抵抗主体2和连接构件31的相对旋转以及盖20和连接构件31的相对旋转的阻力。代替油压阻尼机构,轴承32可以是构造为通过多个设置在旋转轴线周围的树脂部件的滑动而产生摩擦力的旋转阻尼机构(旋转摩擦机构)。可以采用这样的阻尼机构作为该旋转摩擦机构,所述阻尼机构构造为仅在沿一个方向的旋转中产生非常大的摩擦力,以及所述阻尼机构构造为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而产生非常大的摩擦力。(该阻尼机构称为“单向离合器机构”。)在使用这样的阻尼机构的结构中,其中阻尼机构设置为沿盖20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运动的方向产生大的摩擦力,盖20朝向关闭位置的的运动变慢。因此,当盖20关闭时,可以减少使用者的手指等被卡在盖20和侧板6的上端面6a之间的风险。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具有滑动机构40,所述滑动机构构造为,在盖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过程中,盖20的后端部20a在侧板6的上端面6a上(B卩,在主体2的上表面上)滑动地运动。滑动机构40由侧板6的上端面6a和盖20的后端部20a构成。在滑动机构40中,与侧板6的上端面6a可分离地接触的盖20的后端部20a在侧板6的上端面6a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这里,侧板6的上端面6a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延伸,以便基本上平行于黑琴键5a和白琴键5b的纵向方向,以及平行于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上表面)。因此,在盖20从关闭位置至打开位置运动过程中,盖20的后端部20a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通过滑动机构40沿琴键5a、5b的纵向方向运动,S卩,盖20的后端部20a通过滑动机构40运动,以便平行于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此处使用的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是指一基本上水平的表面,所述表面包括被演奏者的手指触摸的琴键5a、5b的上表面部。取决于键盘5的形状或类型,琴键5a、5b的上表面部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稍微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还是指包括琴键5a、5b的上表面部的基本上水平的表面。如图2B所示,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时,盖20的后端部20a是盖20的后端,而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时,盖20的前端部20b是盖20的前端。此外,盖20的后端部20a可以是指在盖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过程中盖20的与侧板6的上端面6a滑动接触的部分(滑动接触部)。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结构还包括止动部37,所述止动部每一个用于在盖20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状态下使连接构件31的运动停止。止动部37具有杆状接合构件(销)37a,所述接合构件37a设置为从侧板6的内侧表面6c延伸。接合构件37a从侧板6的内侧表面6c突出,使得其轴线方向沿横向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当接合构件37a在盖20的打开位置处(盖20在该处完全打开)邻接接触连接构件31的弯折部31c时,连接构件31绕第一枢转支撑部33的旋转或枢转运动在接合构件37a与连接构件31的弯折部31c邻接接触的位置处受到限制。乐谱架51附连到盖20的内表面20c。乐谱架51是薄板,并附连到内表面20c的靠近盖20后端部20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乐谱架51在其更靠近盖20的端面处被轴部51a相对于盖20的内表面20c枢转地或旋转地支撑。轴部51a支撑乐谱架51,使得乐谱架51 绕沿主体2的横向方向(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可枢转或可旋转。根据该结构,乐谱架51可绕轴部51a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关闭位置处,乐谱架51折叠,使得其表面沿盖20的内表面20c延伸,而在所述打开位置处,乐谱架51打开,使得其表面基本上垂直于盖20的内表面20c延伸。在主体2的壳体10中板状面板构件55设置在键盘5的后部处,即,在白琴键5b和黑琴键5a的可压下部分的后侧上。此外,隐蔽板56附连在面板构件55的后端和壳体10的后板8的前端之间,用于封闭其间的间隙。面板构件55具有面板表面55b,所述面板表面55b在键盘5的后部处覆盖键盘5的上表面。面板表面55b是倾斜弯曲表面,其沿主体
2的前后方向倾斜,同时稍微弯曲。面板表面55b位于与附连到盖20的内表面20c的乐谱架51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如之后将描述的,当盖20运动到键盘5被覆盖的关闭位置处时,乐谱架51的远端部51b与面板表面55b接触,由此乐谱架51自动折叠。第一枢转支撑部33 (沿该第一枢转支撑部的纵向方向连接构件31的一个端部31a被该第一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并且该第一枢转支撑部设置在相对应侧板6的内侧面6c上)沿上下方向设置在低于隐蔽板56的高度位置处。S卩,隐蔽板56沿上下方向设置在高于第一枢转支撑部33的高度位置处。第二枢转支撑部35 (作为连结部的一个示例)沿其纵向方向枢转地支撑连接构件31的另一端部31b并设置在盖20的面朝键盘5的内表面20c上,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时,所述第二枢转支撑部35沿上下方向设置在高于隐蔽板56并且低于盖20的高度位置处,如图2B所示。换句话说,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时,S卩,当盖20的内表面20c面朝下时,第二枢转支撑部35沿上下方向位于低于盖20并且高于隐蔽板56的高度位置处。此外,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时,第二枢转支撑部35沿上下方向设置在隐蔽板56和靠近盖20的后端部20a的盖20的一部分之间。如图I所不,面板构件55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固定到侧板6、6的相应内侧表面6c、6c。如图5B所示,切出部55c分别形成在面板构件55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中。在图5B中,示出了形成在面板构件55的其中一个宽度方向相对端部中的切出部55c。切出部55c与侧板6的内侧表面6c配合,以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允许连接构件31从其穿过。在该布置中,当盖20位于如图2A中所示的打开位置处时,连接构件31从面板构件55的下侧通过切出部55c向上突出,而连接构件31的上端部(即,另一端部31b)连接到盖20的内表面20c。当盖20位于如图2C所示的关闭位置处时,间隙56a形成在隐蔽板56和侧板6的内侧表面6c之间,用于允许连接构件31从隐蔽板56的下侧向上突出,而连接构件31的另一端部31b沿上下方向位于隐蔽板56和盖20之间。在盖2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运动过程中,另一端部31b (第二枢转支撑部35)不在隐蔽板56之下运动,由此可以减少形成在隐蔽板56和内侧表面6c之间的间隙56a的尺寸(宽度),并可以减少连接构件31和隐蔽板56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宽度)。因此,可以防止外来物质从壳体10之外进入壳体10的内部。尽管未示出,但可以设置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从内侧表面6c延伸到连接构件31的构件,用于闭合它们之间的间隙;和从隐蔽板56延伸到连接构件31的构件,用于闭合它们之间的间隙,由此更有效地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到壳体10中。图3A-3D是用于说明当盖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盖20的运动的视图。在图3A-3D中,仅示出了与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有关的主要部件,诸如连接构件31和止动部37。参考图3A-3D,还参考图2,将描述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该打开/关闭机构的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起初,在图2B中所示的状态中,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盖20在 关闭位置处关闭,以便完全覆盖键盘5,换句话说,在关闭位置处,壳体10中的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被完全关闭。在该状态下,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端部20d、20d对应的部分位于侧板6、6的上端面6a、6a上。当盖20的前端部20b从该状态向上升起时,盖20以如图3A、3B和3C中所示的顺序相继地枢转,从而壳体10中的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逐渐打开,即,键盘5逐渐露出。在该情形下,连接构件31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一枢转支撑部33向前枢转,而盖20的后端部20a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沿侧板6的上端面6a滑动地运动。结果,盖20的前端部20b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向上枢转。最终,连接构件31和盖20在连接构件31与止动部37的接合构件37a邻接接触的位置处停止运动,如图3D和图2A所示。在该位置处,盖20位于打开位置,盖20在该打开位置处完全打开。在打开位置处,设置在主体2的上表面上的盖20处于一种姿态,在该姿态中,盖20的后端部20a与盖20的前端部20b相比定位为稍微靠前,使得盖20的内表面20c稍微向后倾斜。图2A和3D中所示的盖的位置是打开位置,盖20在该位置处相对于主体2完全打开,换句话说,盖20在该位置处相对于主体2打开到最大程度(即,盖20相对于主体2的打开程度在该位置处最大)。在该情况下,盖20相对于主体2打开至最大程度所在的位置由以下限定止动部37的接合构件37a,所述接合构件37a中的每一个与连接构件31邻接接触;和盖20的与侧板6的上端面6a所滑动接触的后端部20a,如图2A和3D所示。另一方面,当位于图2A和3D中所示的打开位置处的盖20的前端部20b被向前拉动时,盖20朝向关闭位置运动。在该情况下,与盖20的上述朝向打开位置的运动相反,盖20以如图3C、3B和3A中所示的顺序相继地枢转,从而壳体10中的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逐渐关闭,即,键盘5逐渐被覆盖。在该情形下,连接构件31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一枢转支撑部33向后枢转,而盖20的后端部20a沿侧板6的上端面6a从主体2的前端部朝向其后端部滑动地运动。结果,盖20的前端部20b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向下枢转。最终,如图2B所示,盖20位于关闭位置,盖20在该关闭位置处完全关闭,以便覆盖键盘5,而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盖20的端部20d、20d对应的部分被置于或搁在侧板6的上端面6a、6a上。在盖20从图3A所示的状态运动到图2B所示状态的时间中,由于盖20的自重而作用在每一个连接构件30上的负荷变大。为此,优选的是,将每一个轴承32产生的上述范围中的摩擦力设定为大的值。由于由此设定的轴承32,可以使用上述单向离合器机构或被构造为通过多个树脂构件的滑动来产生摩擦力的上述旋转摩擦机构。根据本实施例如上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确保了盖20的方便的打开/关闭操作,并改善了当盖20打开/关闭时键盘乐器I的外观。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具有连接构件31,其每一个用长板形成并且其每一个具有由设置在侧板6处的第一枢转支撑部33可枢转地支撑的一个端部31a和由设置在盖20的内表面20c处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可枢转地支撑的另一个端部31b ;和滑动机构40,其构造为使得,在盖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过程中,盖20的后端部20a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滑动地运动。在盖2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20 的后端部20a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沿琴键5a、5b的纵向方向滑动地运动。根据该结构,连接键盘乐器I的主体2和盖20的连接机构30的结构可以用减少数量的部件来简化,且同时,可以当盖20打开和关闭时抑制盖20的重心位置的位移。因此,可以防止当盖20打开/关闭时盖20的姿态突然变化,简化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在本实施例的连接构件30中,第一枢转支撑部33设置在比第二枢转支撑部35更靠近主体2的前端部的位置处。该结构使得连接构件30紧凑,且同时,确保了盖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平稳运动。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提供了布置在壳体10中的键盘5的相对侧上的一对侧板6、6。进一步,连接机构30、30包括该成对连接构件31、31,所述连接构件31、31中的每一个将侧板6、6中相对应的一个与盖20的端部20d、20d中相对应的一个连接。此外,滑动机构40构造为使得,盖20的与侧板6、6上端面6a、6a可分离地接触的后端部20a在侧板6、6的上端面6a、6a上滑动。如上所述,由于滑动机构40由侧板6的上端面6a和盖20的后端部20a构成,所以滑动机构40不需要专用的部件,同时确保了盖20的平稳打开/关闭操作。因此,可以减少连接机构30的部件的数量,实现键盘乐器I的简化的结构和减少的成本。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包括止动部37 (接合构件37a),在盖2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每一个止动部37构造为通过与对应的连接构件31接触而停止盖20的运动。进一步,位于打开位置的盖20以倾斜状态设置在主体2的上表面上,在该倾斜状态下,盖20的后端部20a比盖20的前端部20b更靠近主体2的前端部。如上所述,在盖20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止动部37的接合构件37a与相应连接构件31接触,以便停止盖20的运动,由此盖20可以在打开位置高可靠性地止动,并且使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稳定。进一步,可以在盖20的打开位置处防止盖20的后端部20a和侧板6的上端面6a运动或彼此分隔开。因此,防止盖20在打开位置处向后落下。进一步,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被卡在盖20的后端部20a和侧板6的前端面6a之间。当盖20位于打开位置时,盖20以斜状态设置在主体2的上表面上,在该倾斜状态下,盖20的后端部20a定位为比盖20的前端部20b更靠近主体2的前端部,从而盖20可以高可靠性地被保持位于打开位置处。相应地,可以高可靠性地防止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盖20不期望地朝向关闭位置运动和因而造成的关闭。第二实施例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和附图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对应的部件,且省去了详细说明。除了下面说明的那些之外的细节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这对于其他实施例也是如此。图4是示出键盘乐器1-2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所述键盘乐器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更具体地,图5A是示出主体2的一侧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5B是不出图5A中部分X的局部放大视图。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构造为使得盖20的后端部20a在侧板 6的上端面6a上滑动的、第一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滑动机构40用图5B中所示的两个滑动机构40-2替代。更具体地,每一个滑动机构40-2包括引导构件43,具有设置在侧板6的一侧上的线性引导沟槽(凹入部)43a ;和滑动构件45,具有设置在盖20的一侧上的滑动突起(凸起部)45a,并且滑动突起45a可滑动地装配到引导沟槽43a中。滑动机构40-2的引导构件43和滑动构件45中的每一个是具有平滑表面的产品并用合成树脂形成。引导构件43是附连到侧板6的内侧表面6c的大致矩形构件。引导沟槽43a是具有大致U形横截面的沟槽,且其纵向方向在主体2的前后方向上沿琴键5a、5b的纵向方向基本上水平地延伸。滑动构件45可枢转地附连到附连板34,所述附连板34固定到盖20。滑动构件45构造为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与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相关联地运动。滑动突起45a是具有大致U形横截面并可滑动地装配在引导沟槽43a中的突起。引导沟槽43a具有一长度尺寸,该长度尺寸允许滑动突起45a在盖2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整个运动范围内配合在沟槽中。图6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当盖20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时盖20的运动的视图。在图6中,顺序示出了当盖20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时所形成的盖20的运动轨迹。起初,当位于图6中关闭位置A处的盖20的前端部20b向上升起时,盖20枢转,且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逐渐打开,即,键盘5逐渐露出。在该情形下,连接构件31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一枢转支撑部33向前和向上枢转。同时,图5B中所示的每一个滑动机构40-2的滑动突起45a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沿引导沟槽43a水平滑动地运动,同时通过滑动沟槽43a防止所述滑动突起45a沿上下方向运动。结果,盖20的后端部20a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沿侧板6的上端面6a滑动地运动。相应地,盖20的前端部20b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向上枢转。最终,连接构件31和盖20在连接构件31与止动部37的接合构件37a邻接接触的位置处停止运动。在该位置处,盖20位于打开位置B,盖20在该打开位置B处完全打开。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打开位置B处,盖20处于一种姿态,在该姿态中,盖20的后端部20a与盖20的前端部20b相比定位为稍微靠前,使得盖20的内表面20c稍微向后倾斜。另一方面,当位于图6中打开位置B处的盖20的前端部20b被向前拉动时,盖20朝向关闭位置A运动,以及壳体10中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逐渐关闭,即,键盘5逐渐被覆盖。在该情形下,连接构件31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一枢转支撑部33向后并向下枢转,而盖20的后端部20a沿从主体2的前端部朝向其后端部的方向沿侧板6的上端面6a滑动地运动。结果,盖20的前端部20b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向下枢转。最终,盖20位于关闭位置A,盖20在该关闭位置A处完全关闭,以便覆盖键盘5,而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盖20的相对端部20d、20d相对应的部分被置于或搁在侧板6、6的上端面6a、6a上。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包括滑动机构40-2,每一个滑动机构具有引导构件43,设置在侧板6上并具有引导沟槽(凹入部)43a ;和滑动构件45,设置在盖20上并具有滑动突起(凸起部)45a,如图5所示。在滑动机构40_2中,滑动突起45a装配在滑动沟槽43a中,使得滑动突起45a滑动地移动,同时防止滑动突起45a和引导沟槽43a彼此分离或运动离开彼此。该结构确保了盖20的进一步平稳打开/关闭操作。此外,在盖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过程中,侧板6的上端面6a和盖20的后端部20a之间的间隔可以保持为基本上恒定,因此可以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卡在其间。而且,防止连接盖20和相对应侧板6的各连接构件31遭受扭曲或变形。 图7示出了设置在滑动机构40-2中的阻力产生部的一个示例。本实施例的滑动机构40-2可以具有形成在引导构件43的引导沟槽43a的内表面中的摩擦表面46a、46b,作为构造为产生抵抗盖20运动的阻力的阻力产生部,如图7A所示。摩擦表面46a、46b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引导构件43的引导沟槽43a的、与相对端部(即,前端部43c和后端部43d)对应的部分处的内表面上及其附近。每一个摩擦表面46a、46b通过对弓I导沟槽43a的内表面进行粗加工而形成。在引导沟槽43a的内表面的、设置了摩擦表面46a、46b的部分处,滑动突起45a的滑动阻力与其他部分相比更大。作为阻力产生部的另一示例,可以设置有倾斜表面47a、47b,所述倾斜表面47a、47b通过使引导沟槽43a的内表面相对于滑动方向稍微倾斜而形成,如图7B所示。通过逐渐减小引导沟槽43a的宽度尺寸而获得倾斜表面47a、47b,所述宽度尺寸是朝向引导构件43的相对端部(前端部43c和后端部43d)沿上下方向测得的。在引导沟槽43a的内表面的设置有倾斜表面47a、47b的部分处,引导沟槽43a (滑动突起45a穿过该沟槽)的宽度尺寸被制成为小于其他部分,因此使得滑动突起45a的滑动阻力更大。对于摩擦表面46a、46b或上述倾斜表面47a、47b来说,可以设置有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摩擦表面46a或倾斜表面47a,其形成在引导构件43的与盖20的关闭位置对应的后端部43d处(S卩,当盖位于关闭位置时,摩擦表面46a或倾斜表面47a作为滑动构件45与引导构件43接触所在区域的一部分);以及摩擦表面46b或倾斜表面47b,其形成在引导构件43的与盖20的打开位置对应的前端部43c处(即,当盖位于打开位置时,摩擦表面46b或倾斜表面47b作为滑动构件45与引导构件43接触所在区域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摩擦表面46或倾斜表面47不形成在引导沟槽43a的与盖20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对应的部分处。即,摩擦表面46或倾斜表面47不形成在当盖20位于中间位置时滑动构件45与引导构件43接触所在的区域中。根据该结构,抵抗盖20的运动的阻力仅在打开位置、关闭位置及其附近形成,在所述位置处,当盖20打开/关闭时,由于盖20的重量而对使用者施加大的负荷。根据本实施例中的滑动机构40-2的由摩擦表面46或倾斜表面47构成的阻力产生部,可以在打开位置、关闭位置及其附近处产生抵抗盖20的运动的阻力,在所述位置处,当盖打开/关闭时,大的负荷作用于使用者。因此,作用于使用者的负荷可以被有效地减少,因此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可以以较小的力平稳地实施。进一步,由于阻力,可以使得当盖20打开/关闭时盖20的运动变慢,由此更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卡在盖20和主体2之间的间隙中。万一使用者的手指被卡住,也可以使得当手指被卡住时作用在手指上的力很小。在滑动机构40-2配备有由摩擦表面46或倾斜表面47构成的上述阻力产生部的情况下,可以省去扭矩产生型轴承32。第三实施例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和附图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对应的部件,且省去了详细说明。除了下面说明的那些之外的细节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且是键盘乐器1-3的侧向横截面图。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构造为产生沿盖20 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的螺旋弹簧(弹性构件)60附连在每一个连接构件31和主体2之间。螺旋弹簧60用作力施加部,其构造为向盖20施加沿盖2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所在的方向的力。螺旋弹簧60具有附连到连接构件31的一个端部60a和附连到侧板6的内侧表面6c的另一个端部60b。相应地,螺旋弹簧60在张紧状态下设置在主体2和连接构件31之间。连接构件31的靠近第一枢转支撑部33的一个端部31a大致形成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所述等腰三角形在弯折部31c处具有顶点。在底边的一个角部处设置有第一枢转支撑部33。在底边的另一个角部处附连有螺旋弹簧60的一个端部60a。螺旋弹簧60的附连到连接构件31的一个端部60a固定在比与主体2的侧板6的内侧表面6c附连的另一端部60b更靠前的位置处。在该布置中,沿盖20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由于螺旋弹簧60的张力被施加到连接构件31。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在盖2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以及在盖2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运动过程中,沿盖20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由于螺旋弹簧60的张力被施加到连接构件31。该结构减少使盖20运动到打开位置所需的力。进一步,与扭矩产生型轴承32的动作一起,产生抵抗主体2和连接构件31之间的相对旋转以及盖20和连接构件31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由此使得盖20在打开/关闭操作中的运动缓慢。因此,更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被卡在盖20和主体2之间的间隙中。万一使用者的手指被卡住,也可以使得当手指被卡住时作用在手指上的力很小。进一步,防止盖20在打开/关闭操作中突然地运动,从而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可以更稳定。螺旋弹簧60与连接构件31的附连位置可以是除上述位置之外的任何位置,主要不在连接构件31中的第一枢转支撑部33和第二枢转支撑部35的位置,并能产生沿盖20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第四实施例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和附图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对应的部件,且省去了详细说明。除了下面说明的那些之外的细节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图9和10中的每一个是示出配备有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键盘乐器1-4的视图。更具体地,图9是键盘乐器1-4的侧向截面图,图10是示出键盘乐器1-4的主体2的一侧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包括附连板38,每一个附连板38固定到盖20的宽度方向端面20e中的对应的一个,代替在第一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每一个都固定到盖20的内表面20c的附连板34。每一个连接构件31的另一端部31b相对于盖20通过附连板38被枢转地支撑。即,第四实施例中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通过支撑件38a枢转地支撑连接构件31的另一端部31b,上述支撑件38a设置在固定到盖20的宽度方向端面20e的附连板38处。更具体地,附连板38具有固定到盖20的宽度方向端面20e的近侧部分和从盖20的内表面20c突出的远侧部分。附连板38的远侧部分用作支撑件38a,如下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的状态下,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盖20的相对端部20d、20d对应的部分被置于侧板6、6的相应上端面6a、6a上。在本第四实施例中,在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的状态下,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盖20的相对端部20d、20d对应的部分被置于盖搁置板39、39的相应上端面39a、39a上,所述盖搁置板39、39附连到侧板6、6的内侧表面6c、6c。在图9和10中,示出了在主体2的左侧端处的附连板38、 盖搁置板39以及侧板6。如图10所示,附连板38是薄板状构件。附连板38的近侧部分通过螺钉(未示出)固定到盖20的宽度方向端面20e,而附连板38的远侧部分形成上述支撑件38a,所述支撑件38a从盖20的内表面20c突出,用于枢转地支撑连接构件31。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凹部形成在盖20的宽度方向端面20e中,并且附连板38装配在该凹部中,以便被固定。该结构防止附连板38从盖20的宽度方向端面20e突出。替换地,尽管未示出,但是细小的间隔可以形成在盖20的宽度方向端面20e和侧板6之间,以及附连板38可以设置在该间隔中。上述支撑件38a的枢转支撑结构和形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支撑件34a的枢转支撑结构和形状。例如,附连到侧板6的内侧表面6c的盖搁置板39是板状构件,其具有与侧板6相同的厚度。盖搁置板39的上端面39a是平表面。盖搁置板39附连到侧板6以便沿琴键5a、5b的纵向方向在一高度位置处延伸,在所述高度位置处,盖搁置板39的上端面39a以与盖20的厚度对应的量低于侧板6的上端面6a。盖搁置板39通过多个螺钉(未示出)固定到侧板6的内侧表面6c。进一步,在侧板6的内侧表面6c和盖搁置板39之间形成有容置部39b,用于容置连接构件31和附连板38的支撑件38a。容置部39b是由侧板6的内侧表面6c和形成在盖搁置板39中的凹部限定的矩形开口,并且向盖搁置板3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打开。容置部39b允许连接构件31插入通过,使得连接构件31从盖搁置板39的下侧朝向其上侧延伸。容置部39b构造为在盖20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容置附连板38的支撑件38a。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侧板6和盖搁置板39构成侧壁部,盖搁置板39的上端面39a对应于本发明的“侧壁部的上端面”。在如上所述构造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在图9B所示的状态下,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在该关闭位置处,壳体10中的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被完全封闭,即,盖20完全关闭以便覆盖键盘5。在该状态下,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盖20的相对端部20d、20d对应的部分被置于盖搁置板39、39的相应上端面39a、39a上,盖20的外表面(上表面)20g与侧板6、6的上端面6a、6a齐平并毗邻该上端面6a、6a。
当盖20的前端部20b从图9B中所示的状态向上升起时,盖20枢转,且壳体10中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被逐渐打开,S卩,键盘5逐渐露出。在该情形下,当连接构件31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一枢转支撑部33向前枢转时,盖20的后端部20a在盖搁置板39的上端面39a上(更具体地,在每一个上端面39a的后侧端部分上)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滑动地运动。结果,盖20的前端部20b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向上枢转。最终,连接构件31的中间部分与止动部37的接合构件37a邻接接触,如图9A所示,且连接构件31和盖20停止运动。在该位置处,盖20完全打开,即,盖20位于打开位置处。第五实施例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和附图中,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对应的部件,且省去了详细说明。除了下面说明的那些之外的细节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图Ila是示出键盘乐器501的整体结构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所述键盘乐器501装配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图12是示出第五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并且是示出键盘乐器501的主体2的一侧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且是键盘乐器501的侧向截面图。图13A示出了盖20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状态,而图13B示出了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的状态。第五实施例的键盘乐器501具有主体2,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上的键盘5 ;和盖(键盘盖或键盖)20,附连到主体2的壳体10。还进一步提供了连接机构530、530,用于将盖20可动地连接到主体2。每一个连接机构530设置以下两者之间侧板6、6中的对应的一个,其覆盖键盘5的左和右端部;和盖20的左右端部20d、20d (它们与相应侧板6、6相对)中对应的一个。在第五实施例的键盘乐器501中,每一个连接机构530设置在以下两者之间侧板6、6中的对应的一个;和盖20的沿排布了琴键5a、5b的琴键排布方向的相对端部(左右端部)中对应的一个。连接机构530、530具有彼此共用的组成部件,并具有相对于彼此左右对称构造和设置结构。因此,将参考一个连接机构530进行以下描述。每一个连接机构530包括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由互相不同长度的相应长板状构件形成并且附连在侧板6和盖20的端部20d之间。如上所述,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由相应的长板状构件形成。第一连接构件531具有纵向相对端部531a、531b。更具体地,在第一连接构件531中,纵向相对端部中的更靠近主体2的一个(即,一个端部531a)由设置在侧板6的内侧表面6c上的第三枢转支撑部533枢转地支撑,而纵向相对端部中的更靠近盖20的另一个(即,另一端部531b)被第四枢转支撑部535枢转地支撑,所述第四枢转支撑部535设置在盖20的面朝键盘5的内表面20c上,在盖20的端部20d中沿宽度方向对应的一个处。第二连接构件541具有纵向相对端部541a、541b。更具体地,在第二连接构件541中,纵向相对端部中的更靠近主体2的一个(S卩,一个端部541a)由第五枢转支撑部543枢转地支撑,该第五枢转支撑部设置在侧板6的内侧表面6c上以便邻近第三枢转支撑部533,而纵向相对端部的更靠近盖20的另一个(即,另一端部541b)被第六枢转支撑部545枢转地支撑,所述第六枢转支撑部545设置在盖20的内表面20c上,在盖20的端部20d中对应的一个上,以便邻近第四枢转支撑部535。第三枢转支撑部533绕一旋转轴线相对于侧板6的内侧表面6c枢转地支撑第一连接构件531的一个端部531a,所述旋转轴 线的轴线方向与主体2的宽度方向重合。类似地,第五枢转支撑部543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侧板6的内侧表面6c枢转地支撑第二连接构件541的一个端部541a。进一步,第四枢转支撑部535绕一旋转轴线相对于盖20的内表面20c枢转地支撑第一连接构件531的一个端部531b,所述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与盖20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重合。类似地,第六枢转支撑部545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盖20的内表面20c枢转地支撑第二连接构件541的另一端部541b。更具体地,第三枢转支撑部533通过扭矩产生型轴承532枢转地支撑第一连接构件531的一个端部531a,所述扭矩产生型轴承固定到侧板6的内侧表面6c,而第五枢转支撑部543通过扭矩产生型轴承542枢转地支撑第二连接构件541的另一端部541a,所述扭矩产生型轴承固定到侧板6的内侧表面6c。扭矩产生型轴承532、542将之后讨论。进一步,第四枢转支撑部535通过支撑件534a枢转地支撑第一连接构件531的另一端部531b,所述支撑件设置在附连板534上,所述附连板534通过旋拧到盖20的内表面20c而被固定,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通过设置在附连板534上的另一支撑件534b枢转地支撑第二连接构件541的另一端部541b。第一连接构件531是薄板,所述薄板的纵向方向从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延伸到第四枢转支撑部535,还在其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四枢转支撑部535之间的中间部分处具有两个弯折部531c、531d,所述弯折部531c、531d在一个平面中沿互相相反的方向弯折。每一个弯折部531c、531d被弯折为弯曲成双向折弯或V形形状。第一连接构件531被附连为使得其表面平行于侧板6的内侧表面6c和使得弯折部531c的更靠近第三枢转支撑部533的内侧向上和向前。第三枢转支撑部533位于比第四枢转支撑部535更低和更靠前的位置处。换句话说,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定位为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比第四枢转支撑部535更靠前,并且定位为沿垂直方向比第四枢转支撑部535更靠下。第二连接构件541是薄板,所述薄板的纵向方向从第五枢转支撑部543延伸到第六枢转支撑部545,还在第五枢转支撑部543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之间的该第二连接构件的中间部分处具有两个弯折部541c、541d,所述弯折部541c、541d在一个平面中沿互相相反的方向弯折。每一个弯折部541c、541d被弯折为弯曲成双向折弯或V形形状。第二连接构件541被附连为使得其表面平行于侧板6的内侧表面6c和使得弯折部541c的更靠近第五枢转支撑部543的内侧向上和向前。第五枢转支撑部543位于比第六枢转支撑部545更低和更靠前的位置处。换句话说,第五枢转支撑部543定位为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比第六枢转支撑部545更靠前,并且定位为沿垂直方向比第六枢转支撑部545更靠下。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沿侧板6的内侧表面6c设置,以便沿主体2的横向方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构件541设置在外侧上(B卩,在更靠近内侧表面6c的一侧上),而第一连接构件531设置在内侧上(即,在远离内侧表面6c的一侧上)。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五枢转支撑部543设置在侧板6的内侧表面6c上,以便沿前后方向布置,它们处于一平面中,所述平面基本上平行于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琴键5a、5b的纵向方向和主体2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枢转支撑部533设置为更靠近主体2的前端部,而第五枢转支撑部543设置为更靠近主体2的后端部。进一步,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设置为沿从盖20的前端部20b朝向后端部20a的方向布置(即,前后方向),处于沿盖20的内表面20c的平面中。在该实施例中,第四枢转支撑部535设置在前侧上(即,在更靠近盖20的前端部20b的一侧上),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设置在后侧上(SP,更靠近盖20的后端部20a的一侧上)。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五枢转支撑部543中的每一个是静止侧枢转点,其相对于主体2的相对位置静止或固定。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中的每一个是可动侧枢转点,其可相对于主体2相对地位移。如上所述,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是指一基本上水平的表面,所述表面包括被演奏者的手指触摸的琴键5a、5b的上表面部。取决于键盘5的形状或类型,琴键5a、5b的上表面部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稍微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还是指包括琴键5a、5b的上表面部在内的基本上水平的表面。设置在第三枢转支撑部533上的扭矩产生型轴承532和设置在第五枢转支撑部543上的扭矩产生型轴承542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轴承32的结构。代替上述油压阻尼机构,每一个轴承532、542可以是构造为通过多个设置在旋转轴线周围的树脂部件的滑动而产生摩擦力的旋转阻尼机构(旋转摩擦机构)。 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结构具有止动部537,在盖20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止动部537每一个用于使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的运动停止。止动部537具有接合部分537a,该接合部分537a设置在面板构件55的切出部55c的前端(前边缘),用于允许相应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531、541的端面与接合部分537a接触。接合部分537a构造为,在盖20位于打开位置处(盖20在该位置处完全打开)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连接构件531的弯折部531c的内面和第二连接构件541的弯折部541c的内面与接合部分537a的接触,来限制或停止第一连接构件531绕第三枢转支撑部533的枢转运动和限制或停止第二连接构件541绕第五枢转支撑部543的枢转运动。即,接合部分537a停止或限制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531、541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531、541接触接合部分537a的位置处的枢转运动。图14是用于说明当盖20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各个部分的运动的视图。在图14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与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有关的主要部分,诸如枢转地支撑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531、541的相对端部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33、535、543、545。进一步,在图14中,连续地示出了当盖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时盖20的轨迹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33、535、543、545的轨迹。除了图12和图13,还将参考图14说明与盖20的打开/关闭相关联的各个部分的运动。起初,在图14中所示的状态A中,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盖20在关闭位置处关闭,以便完全覆盖键盘5,即,在关闭位置处,壳体10中的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被完全封闭。在该状态下,盖20的内表面20c的、对应于盖20的相对端部20d、20d的部分被置于侧板6、6的上端面6a、6a上。当盖20的前端部20b从该状态向上升起时,盖20以图14中从B至I的顺序接连地枢转,使得壳体10中的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逐渐打开,S卩,键盘5逐渐露出。在该情形下,第四枢转支撑部535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向前和向上枢转,第六枢转支撑部545绕作为枢转点的第五枢转支撑部543向前和向上枢转。同时,盖20的后端部20a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运动。盖20如上所述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由此盖20绕靠近后端部20a的作为枢转点的位置在主体2上方的区域中枢转,使得盖20的前端部20b从下前侧朝向上后侧升起。最终,第一连接构件531、第二连接构件541和盖20在图13A所示的位置处停止运动,在该位置处,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与止动部537 (接合部分537a)接触。在该位置处,盖20位于打开位置,盖20在该打开位置处完全打开,如图14中以J示出的。在打开位置处,设置在主体2的上表面上的盖20处于一种姿态,在该姿态中,后端部20a与前端部20b比较定位为稍微靠前,使得盖20的内表面20c稍微向后倾斜。在打开位置处,盖20的前端部20b位于与主体2的后侧端相同的位置处或在其前面,因此盖20的前端部20b不突出超过主体2的后侧端。图13A和图14中J所示的盖20的位置是打开位置,盖20在该位置处相对于主体2完全打开,换句话说,盖20在该位置处相对于主体2打开到最大程度(即,盖20相对于主体2的打开程度在该位置处最大)。在该情况下,盖20相对于主体2打开至最大程度所在的位置由以下限定止动部537的接合部分537a,所述接合部分537a中的每一个与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接触;和附连板534,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附连到每一个附连板534,如图13A和14中J所示。另一方面,当位于图14中J所示的打开位置处的盖20的前端部20b被向前拉动时,盖20朝向关闭位置运动。在该情况下,与盖20朝向打开位置的运动相反,盖20以图14中从I至B的顺序相继枢转,使得壳体10中的在键盘5上方的空间逐渐关闭,即,键盘5逐 渐被覆盖。在该情形下,盖20的前端部20b绕靠近后端部20a的作为枢转点的位置、从上后侧朝向下前侧枢转。进一步,盖20的后端部20a从主体2的前端部朝向其后端部运动。最终,如图14中A所示,盖20位于关闭位置,盖20在该关闭位置处完全关闭,以便覆盖键盘5,而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盖20的相对端部20d、20d对应的部分被置于或搁在侧板
6、6的上端面6a、6a上。在上述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中,第四枢转支撑部535运动所沿的轨迹Rl是圆弧,该圆弧的中心是第三枢转支撑部533,以最短距离连接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四枢转支撑部535的线LI是圆的半径,该圆的中心是第三枢转支撑部533。进一步,第六枢转支撑部545运动所沿的轨迹R2是圆弧,该圆弧的中心是第五枢转支撑部543,以最短距离连接第五枢转支撑部543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的线L2是圆的半径,该圆的中心是第五枢转支撑部543。第四枢转支撑部535的轨迹Rl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的轨迹R2在盖2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中彼此相交。进一步,在盖2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中,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之间的、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这两个方向相对于主体2的位置关系颠倒。而且,连接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四枢转支撑部535的直线LI和连接第五枢转支撑部543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的直线L2在盖2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总是彼此不平行。接下来,将说明与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相关联的乐谱架51的运动。图15是用于说明乐谱架51的运动的视图。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键盘乐器501中,乐谱架51设置为在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的状态下如图13B所示的对着面板表面55b。在盖20到关闭位置的运动中,乐谱架51的远端部(自由端)51b与面板表面55b接触,并且乐谱架51沿盖20的内表面20c自动地折叠到一位置,如图15A-15D所示的。在该结构中,即使当盖20关闭时使用者忘记折叠乐谱架51,也没有盖20由于乐谱架51与面板表面55b的干涉造成的盖20不能关闭的问题。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具有连接机构530、530,每一个连接机构由于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而是四点连杆类型。从打开位置运动到关闭位置的盖20绕作为枢转点的、更靠近后端部20a的位置在主体2上方的区域中枢转。相应地,盖20的内表面20c就在达到关闭位置之前不从沿斜向下方向的上后侧而是从正上方接近面板表面55b以便覆盖键盘5,所述面板表面55b基本上平行于键盘5的演奏侧表面和琴键5a、5b的纵向方向,如图15A-1 所示。根据该结构,就在盖20达到关闭位置之前,附连到盖20的内表面20c的乐谱架51的远端部51b与面板表面55b接触,由此乐谱架51可以高稳定性地枢转。因此,通过使盖20运动到关闭位置,乐谱架51可以自动地折叠。由于乐谱架51构造为通过使用设置在键盘5的后部处的面板表面55b而折叠,所以没有增加键盘乐器501的部件数量,并且键盘乐器501的结构没有变复杂,即使键盘乐器501具有在关闭盖20过程中自动折叠乐谱架51的结构也是如此。此外,乐谱架51的打开/关闭可以使用简单的轴承结构而自动地进行,而没有扭矩产生,不使用较昂贵的所谓的扭矩产生型轴承部件,如用于乐谱架51的轴部51a的铰接机构。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盖20通过使用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531、541的四点支撑结构(即,所谓的使用回转对偶(turning pairs)的四杆联动支撑结构)而连接到主体2。相应地,板状盖20的平面在主体2上方的窄范围内枢转,由此可 以打开/关闭壳体10的上部。因此,与传统盖打开/关闭机构相比较,可以使盖20枢转的范围更小,从而可以防止当盖20打开/关闭时盖20部分地突出超过主体2的后端部。即使盖20部分地突出超过主体2的后端部,突出的量也可以被最小化。相应地,包括如上所述的盖打开/关闭结构的键盘乐器501确保了空间节省。进一步,盖20构造为以一简化结构在主体2的上部的范围内枢转,在所述结构中,将键盘乐器501的主体2和盖20连接的每一个连接机构530的部件的数量被减少。相应地,可以减少在盖20的打开/关闭时盖20的重心位置的位移,由此允许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容易地进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每一个连接机构530中,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五枢转支撑部543设置为沿前后方向相对于主体2位于互相不同的位置处,而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设置为沿盖20的前后方向沿盖20的表面位于互相不同的位置处。相应地,在通过两个连接构件531、541形成的四点支撑结构中,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这样的机构在盖20的后端部20a沿从主体2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运动以及盖2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的运动中,第四枢转支撑部535的轨迹Rl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的轨迹R2彼此交叉。进一步,盖20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平稳地运动,同时使得连接机构530紧凑。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在盖20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状态下,每一个止动部537允许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与其接触,由此使第一连接构件531和第二连接构件541的运动停止,从而盖20可以以高稳定性保持位于打开位置处。相应地,防止了盖20在打开位置处向后落下。进一步,盖20的打开位置处,盖20以斜状态置于主体2的上表面上,在该倾斜状态下,盖20的后端部20a定位为比盖20的前端部20b更靠近主体2的前端部,由此盖20可以被保持为以高可靠性保持位于打开位置处。相应地,可以防止位于打开位置处的盖20突然地或意外地朝向关闭位置运动以及相应的关闭。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扭矩产生型轴承532、542分别设置在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五枢转支撑部543处,每一个作为阻力产生部,用于产生抵抗主体2和第一连接构件531或第二连接构件541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根据该结构,由于抵抗主体2和第一连接构件531或第二连接构件541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而使得当盖20打开/关闭时盖20的运动缓慢,由此可以有效地阻止使用者的手指等被卡在盖20和主体2之间。进一步,由于防止了盖20在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中突然地运动,所以可以使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稳定。在本实施例中,轴承532、542 (每一个作为阻力产生部)分别设置在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五枢转支撑部543上。任一个轴承532、542均可以被设置。尽管未给出解释和详细说明,但是扭矩产生型轴承可以设置在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中的至少一个处,代替设置在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处的轴承532、542。第六实施例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第六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和附图中,与在第五实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对应的部件,且省去了详细说明。除了下面说 明的那些之外的细节与第六实施例中的相同。 图16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详细结构的视图,且是键盘乐器501-2的侧向截面图。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在每一个第一连接构件531和主体2之间附连有螺旋弹簧(弹性构件)560,所述螺旋弹簧560构造为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531产生沿盖20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螺旋弹簧560用作力施加部,其构造为向盖20施加沿盖2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螺旋弹簧560具有附连到第一连接构件531的一个端部560a和附连到侧板6的内侧表面6c的另一个端部560b。相应地,螺旋弹簧560在张紧状态下设置在主体2和第一连接构件5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主体2的侧面上第三枢转支撑部533设置在比第一连接构件531的一个端部531a更靠近主体2的后端部的位置处,即,更靠近第四枢转支撑部535。进一步,第一连接构件531的一个端部531a远离第三枢转支撑部533。螺旋弹簧560的一个端部560a附连到第一连接构件531的一个端部531a,螺旋弹簧560的一个端部560a固定在比附连到主体2的螺旋弹簧560的另一端部560b更靠前的位置处。在该结构中,沿盖20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由于螺旋弹簧560的张力被施加到第一连接构件531。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中,在盖20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以及在盖20在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运动过程中,沿盖20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由于螺旋弹簧560的张力而被施加到第一连接构件531。由于螺旋弹簧560产生的力,使得将盖20运动到打开位置所需的力很小。进一步,与扭矩产生型轴承532、542的动作一起,产生有抵抗主体2和第一连接构件531之间的相对旋转以及盖20和第一连接构件531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由此使得盖20在打开/关闭操作中的运动缓慢。因此,更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被卡在盖20和主体2之间。万一使用者的手指被卡住,也可以使得当手指被卡住时作用在手指上的力很小。进一步,防止盖20在打开/关闭操作中突然地运动,从而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可以更稳定。若排除连接构件531中的第三枢转支撑部533和第四枢转支撑部535的位置,并且产生沿盖20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则螺旋弹簧560到第一连接构件531的附连位置可以是除上述位置之外的任何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弹簧560附连到第一连接构件531。用于产生沿盖20朝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方向的力的这种螺旋弹簧可以附连在第二连接构件541和主体2之间。根据本实施例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具有摩擦产生机构70,每一个摩擦产生机构70设置在主体2和对应的第一连接构件531之间,作为阻力产生部,用于产生抵抗盖20的运动的阻力。摩擦产生部70包括滑动构件71,附连到对应的侧板6的内侧表面6c并构造为沿主体2的前后方向滑动地运动;和联动构件72,其在弯折部531c附近枢转地连接或联接(用于联动连接)滑动构件71和第一连接构件531的侧表面。滑动构件71构造为产生与其沿前后方向的滑动运动相关联的合适的摩擦力。根据该布置,当盖20打开/关闭时,第一连接构件531运动,由此滑动构件71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运动,以便产生抵抗第一连接构件531的运动的阻力。如上所述构造的摩擦产生机构70可以构造为在盖20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及其附近产生非常大量的摩擦力。由摩擦产生机构70构成的阻力产生部可以在盖20的打开位置、关闭位置及其附近处产生抵抗盖20的运动的阻力,在所述位置处,当盖打开/关闭时,大的负荷作用于使用者。因此,当盖20打开/关闭时作用于使用者的负荷可以被有效地减 少,因此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可以以较小的力平稳地执行。进一步,由于阻力,可以使得当盖20打开/关闭时盖20的运动缓慢,由此更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卡在盖20和主体2之间的间隙中。万一使用者的手指被卡住,也可以使得当手指被卡住时作用在手指上的力很小。此外,由于防止了盖20在打开/关闭操作中突然地运动,所以可以使盖20的打开/关闭操作稳定。在盖打开/关闭机构配备有由摩擦产生机构70构成的上述阻力产生部的情况下,可以消除扭矩产生型轴承532、542。尽管已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可以以另外的方式通过各种其它变化和修改在限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本发明范围内以及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描述的技术内容的范围内实现。例如,在所述实施例中,应用了本发明的盖打开/关闭机构的键盘乐器是便携式键盘乐器。根据本发明的盖打开/关闭机构,除了便携式键盘乐器之外,可以应用到具有腿部的立式(大型)键盘乐器。在所述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设置在盖20的沿盖2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端部20d中对应的一个处的第二枢转支撑部35位于盖20的内表面20c中更靠近后端部20a的位置处或位于盖20的内表面20c中更靠近盖20的端面20e的位置处。第二枢转支撑部35可以设置在除所述实施例中的位置之外的任意位置处,只要每一个第二枢转支撑部35设置在盖20的沿盖20的宽度方向(即,琴键排布方向)的相对端部20d中对应的一个处。例如,第二枢转支撑部35可以设置在盖20的内表面20c中在后端部20a和前端部20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处,或设置在盖20的端面20e中在后端部20a和前端部20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处。在所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每一个连接机构30、30设置在壳体的侧板6、6的对应一个和盖20的沿盖20宽度方向的相对端部20d、20d中对应的一个之间。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构件30可以仅为盖的沿盖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只要盖可滑动地运动即可。在所述实施例中,引导沟槽(凹入部)43a可以代替侧板6而设置在盖20处,滑动突起(凸起部)45a可以代替盖20而设置在侧板6处。在所述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设置在盖20的沿盖20宽度方向的相对端部20d、20d中对应的一个处的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盖20的内表面20c中更靠近后端部20a的位置处。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除所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位置之外的任意位置处,只要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设置在盖20的沿盖20宽度方向(即,琴键排布方向)的相对端部20d中对应的一个处。例如,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可以设置在盖20的内表面20c中在后端部20a和前端部20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处、在盖20的端面20e中处于后端部20a的位置处、在盖20的端面20e中在后端部20a和前端部20b之间的中间的位置处。在所述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时,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盖20的沿盖20宽度方向的相对端部20d、20d对应的部分构造为置于侧板6、6的上端面6a、6a上。尽管未示出,用于使盖搁在其上的构件(盖搁置构件)可以附连到侧板6、6的内侧表面6c、6c,且当盖20位于关闭位置处时,盖20的内表面20c的、与盖20的沿盖20宽度方向的相对端部20d、20d对应的部分可以置于相应的盖搁置构件的上端面上。在该情形下,每一个盖搁置构件可以附连到对应的一个侧板6的内侧表面6a,使得盖搁置构件的上端面平行于侧板6的上端面6a,并使得盖搁置构件的上端面以与盖20的厚度对应的量位于低于侧板6的上端面6a的高度位置处。根据该结构,位于关闭位置处的盖20的外表面 (上表面)可以制成与侧板6的上端面6a齐平,即,可以设置在相同高度位置处的一个连续平面内。因此,可以增强在盖20关闭状态下键盘乐器的外观。在所述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每一个附连板534(第四枢转支撑部535和第六枢转支撑部545被其支撑)附连到盖20的内表面20c。尽管未示出,代替附连板534,附连板可以附连到盖20的沿盖20宽度方向(即,键盘排布方向)的端面(外侧表面),而不是盖20的内表面20c。在该情形下,附连板可以构造为容置在沿盖20的宽度方向的端面和侧板6的面向盖20端面的内侧表面6c之间的间隙中。替换地,盖20的沿盖20宽度方向的端面可以轻微地凹陷,且附连板可以固定在所述凹陷部分中,由此附连板不与位于关闭位置处的盖20和侧板6干涉。进一步,阶梯部可以形成在盖20的沿盖20宽度方向的端面处,使得与盖20的端面的外表面侧部分相比较,盖20的端面的内表面侧部分沿宽度方向向内凹陷,并且附连板可以设置在所述凹陷或阶梯部中。在该结构中,附连板的端部部分(端面)在盖20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不暴露于盖20的外表面(上表面)。因此,可以改善在盖20关闭状态下键盘乐器的外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包括 主体,包括壳体和键盘,所述键盘设置在壳体中并具有多个琴键; 板状盖,附连到壳体,以便能在盖关闭以覆盖键盘的关闭位置和盖打开以露出键盘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和 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设置在壳体中的键盘的一侧上的侧壁部和盖的一端部,所述端部位于盖的沿多个琴键排布的琴键排布方向的一端,所述端部对着所述侧壁部, 其中,连接机构构造为,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的后端部仅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滑动地运动,或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以及沿向上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 其中,连接机构包括 连接构件,由长板形成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一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一端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二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和 滑动机构,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的后端部沿主体的前后方向滑动地运动, 其中,滑动机构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沿多个琴键的纵向方向滑动地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第二枢转支撑部设置在盖的面向键盘的内表面上,在盖的端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第一枢转支撑部设置在比第二枢转支撑部更靠近主体的前端部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中键盘的相对侧的一个和另一个上的一对侧壁,每一个侧壁作为所述侧壁部, 其中,连接机构包括一对连接机构,每一个连接机构均作为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机构的每一个连接侧壁中相应的一个侧壁和盖的端部中相应的一个端部,所述相应的一个侧壁和相应的一个端部位于盖的沿琴键排布方向的相对端中的一个和另一个处,且 其中,滑动机构构造为使得,盖的与相应侧壁的上端面可分离地接触的后端部在所述上端面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止动部,其构造为在盖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连接构件接触而使盖的运动停止, 其中,位于打开位置的盖以一倾斜状态设置在主体的上方,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盖的后端部位于比盖的前端部沿前后方向更靠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止动部构造为使得,通过与连接构件接触,止动部限制盖沿从主体的前端部朝向其后端部的方向的运动,并限制盖沿向上方向的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滑动机构包括凹入部,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中的一个处并沿主体的前后方向延伸;和突起部,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中的另一个处,突起部构造为可滑动地配合在凹入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力施加部,设置在连接构件和主体之间,所述力施加部构造为向盖施加沿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
10.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阻力产生部,设置在第一枢转支撑部和第二枢转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处,该阻力产生部构造为产生抵抗主体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或盖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凹入部和突起部之间的阻力产生部,该阻力产生部构造为产生抵抗主体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或盖和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 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由长板形成的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长板具有 相互不同的长度,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的端部之间, 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三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一端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四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 其中,第二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五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一端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六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 其中,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五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侧壁部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而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盖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可相对位移,且 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中,第四枢转支撑部的轨迹和第六枢转支撑部的轨迹彼此交叉,且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 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由长板形成的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长板具有相互不同的长度,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的端部之间, 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三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一端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四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 其中,第二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五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一端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六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 其中,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五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侧壁部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而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盖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可相对位移,且 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中,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之间的、相对于主体的上下关系和前后关系中至少一种中的位置关系颠倒,且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 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分别由长板形成的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长板具有相互不同的长度,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设置在侧壁部和盖的端部之间,且 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三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一端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四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其中,第二连接构件具有被设置在侧壁部处的第五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一端和被设置在盖的端部处的第六枢转支撑部枢转地支撑的另一端, 其中,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五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侧壁部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而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中的每一个作为枢转点,所述枢转点设置在盖处并且其相对于主体可相对位移,且 其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构造为使得,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将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处的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四枢转支撑部相连的线和将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构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处的第五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相连的线总是不平行于彼此,且盖的后端部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中,第三枢转支撑部和第五枢转支撑部设置为使得沿主体的前后方向第三枢转支撑部的位置和第五枢转支撑部的位置相互不同,且 其中,第四枢转支撑部和第六枢转支撑部沿盖的表面设置为使得沿前后方向第四枢转支撑部的位置和第六枢转支撑部的位置相互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止动部,其构造为在盖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而使盖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的运动停止,且 其中,位于打开位置的盖以一倾斜状态设置在主体的上方,在所述倾斜状态下,盖的后端部沿前后方向定位为比盖的前端部更靠前。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面板表面,其在主体上部处设置在键盘的后端部处;和板状乐谱架,其被轴部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轴部设置在盖的内表面上并且所述轴部设置为在盖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对着面板表面, 其中,乐谱架构造为沿盖的内表面折叠到一位置,使得当盖运动到关闭位置时乐谱架的自由端接触面板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力施加部,设置在以下构件之间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和主体或盖;力施加部构造为向盖施加沿盖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所沿的方向的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阻力产生部,设置在以下构件之间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和主体或盖;阻力产生部构造为产生抵抗在以下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阻力主体或盖,和第一连接构件或第二连接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2和12-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盖打开/关闭机构,还包括隐蔽板,设置在位于键盘的后部处且位于壳体的后板的前侧上的位置处, 其中,隐蔽板沿上下方向设置一高度位置处,该高度位置高于与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的侧壁部的连接部,且 其中,当盖位于关闭位置时,与连接机构的另一端连结的连结部位于沿上下方向高于隐蔽板并低于盖的高度位置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盖打开/关闭机构,其通过简化和紧凑的结构确保了盖的容易打开/关闭的操作,且其确保了当该打开时键盘乐器有良好的外观。该机构包括主体,包括壳体和键盘,键盘设置在壳体中并具有多个琴键;板状盖,附连到壳体,以可在盖关闭以覆盖键盘的关闭位置和盖打开以露出键盘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和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设置在壳体中的键盘的一侧上的侧壁部和盖的一端部,端部位于盖的沿多个琴键排布的琴键排布方向的一端,端部对着侧部部。连接机构构造为,在盖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盖的后端部仅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滑动地运动,或沿从主体的后端部朝向其前端部的方向以及沿向上方向运动。
文档编号G10H1/34GK102867504SQ20121023680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
发明者土本纱代, 中屋博喜, 根木裕巳 申请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