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及电子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42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装置及电子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键盘乐器、弦乐器、管乐器等乐器、音乐播放器等音响设备中使用的开关装置以及具有该开关装置的电子乐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对乐音赋予效果的旋转式的开关装置及具有该开关装置的电子乐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用于音乐播放器的旋转式的开关装置中,在特开2010-234012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构造的开关装置在设备壳体中设置旋转轴,在该旋转轴上安装旋转操作部件,在该旋转操作部件上设置滑音(pitch-bend)用的开关部,一边按压该开关部一边使旋转操作部件旋转从而进行滑音操作;不按压开关部而使旋转操作部件旋转从而进行搓盘(scratch)操作。 在这样的旋转式的开关装置中,旋转操作部件具备旋转圆板和基板支撑板。在该情况下,在旋转圆板上设有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设有键顶(key top )。此外,基板支撑板设有开关基板,该开关基板上键顶对应地设有开关部。由此,这种开关装置构成为,在进行滑音操作时,在按压键顶而使旋转操作部件的开关部接通的状态下使旋转操作部件旋转,此外在进行搓盘操作时,在不按压键顶而使旋转操作部件的开关部断开的状态下使旋转操作部件旋转。但是,在这样的旋转式的开关装置中,存在无法同时进行在按压键顶而使旋转操作部件的开关部接通的状态下使旋转操作部件旋转的滑音操作和在不按压键顶而使旋转操作部件的开关部断开的状态下使旋转操作部件旋转的搓盘操作的问题,所以使用便利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用单手同时进行2个开关操作的开关装置及具有该开关装置的电子乐器。本发明是一种开关装置,具有第一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设备壳体的一侧部配置成该第一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从所述设备壳体的上表面突出;以及第二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后方配置成该第二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向所述一侧部的侧面侧露出,而且,该第二旋转操作体配置在当通过单手的拇指对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突出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所述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对所述露出配置的部分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此外,本发明是一种开关装置,具有第一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乐器壳体的一侧部配置成该第一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从所述乐器壳体的上表面突出;以及第二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后方配置成该第二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向所述一侧部的侧面侧露出,而且,该第二旋转操作体配置在当通过单手的拇指对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突出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所述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对所述露出配置的部分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此外,本发明是一种电子乐器,具有键盘部;乐器壳体,容纳所述键盘部;第一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所述乐器壳体的一侧部配置成该第一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从所述乐器壳体的上表面突出;第二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后方配置成该第二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向所述一侧部的侧面侧露出,而且,该第二旋转操作体配置在当通过单手的拇指对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突出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所述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对所述露出配置的部分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以及乐音生成部,容纳在所述乐器壳体内,响应对所述键盘部的按键而生成规定的乐音,并且,响应所述第一及第二旋转操作体的至少一方的操作而对该生成的乐音赋予效果并进行输出。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键盘乐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位于图1所示的键盘乐器的上部壳体的左侧的、侧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表示配置于图2所示的上部壳体的侧部的左手,是表示用该左手的拇指对第一旋转操作体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用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对第二旋转操作体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的各手指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配置于图2所示的上部壳体的侧部内的开关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从上方观察图4所示的开关装置时的放大俯视图。图6表示图4所示的开关装置的第一旋转操作体,图6a是其放大正视图,图6b是其放大俯视图。图7是图6a所示的第一旋转操作体的A-A向视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表示图6a所示的开关装置的第一旋转操作部件的空档(neutral)状态的放大正视图。图9是表示使图8所示的第一旋转操作部件向正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的放大正视图。图10表示图4所示的开关装置的第二旋转操作体,图1Oa是其放大正视图,图1Ob是其放大俯视图。图11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开关装置中使第一旋转操作部件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的间隔变窄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图。图12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键盘乐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3是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 图11、图13,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电子键盘乐器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乐器主体I。该乐器主体I构成为,具备上部壳体2和下部壳体3,在它们的内部设有键盘部4。如图1所示,键盘部4具备由白键和黑键构成的多个键5。该多个键5构成为,在并列地排列在乐器主体I内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旋转。在该情况下,上部壳体2在位于键盘部4后方(在图1中为上边侧)的部位、以及位于键5的排列方向(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上的键盘部4两侧部的部位,设置在下部壳体3上。由此,键盘部4构成为,除了其后端部以外,不被上部壳体2覆盖而向上侧露出。此外,如图1所示,在上部壳体2上设有扬声器部6、显示部7及开关部8。扬声器部6具备多个扬声器6a 6c,这些扬声器6a 6c分别设置在上部壳体2的后部侧的键5的排列方向的两侧。显示部7由液晶显示面板或EL (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面板等平面型的显示面板构成,配置在上部壳体2的大致中央部,以电光学的方式显示键盘乐器所需的各种息。如图1所示,开关部8具备电源开关、音量开关、音色开关、功能开关等键盘乐器所需的各种开关,除此之外, 如图2所示,还具备旋转式的开关装置10。此外,如图1所示,该开关部8在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分散地设有各种开关。在该情况下,旋转式的开关装置10如图1及图2所示,设置在位于上部壳体2中的键5的排列方向的一侧(在图1中为左侧)的侧部2a上。该旋转式的开关装置10在对键盘部4的各键5进行按键操作而正在演奏时,通过进行开关操作,对演奏中的乐音赋予效果。如图1及图2所示,该开关装置10例如具备赋予滑音效果的第一旋转操作体11和赋予调制(modulation)效果的第二旋转操作体12。图13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键盘乐器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键盘乐器具备CPU100、R0M1101、RAM102、键盘部4、显示部7、包含旋转式开关装置10的开关部8、音源103及扬声器部6。CPU100进行电子键盘乐器整体的控制、开关部8的操作的检测、键盘部4按键 离键的检测及与按键·离键对应的乐音波形数据的生成等各种处理。R0M101保存电子键盘乐器整体的控制、开关部8的操作的检测、键盘部4按键 离键的检测及与按键·离键对应的乐音波形数据的生成等的处理程序。此外,R0M101具有预置(preset)波形数据区域,保存用于生成钢琴、吉他等乐音的预置波形数据。RAM102存储从R0M101读出的程序和在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音源部103从CPU100接收到与键盘部4的被按下的键有关的音符开启事件时,从R0M101的预置波形数据区域读出规定的预置波形数据,生成规定音高的乐音波形数据并输出至扬声器部6。并且,旋转式开关装置10基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及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至少一方的操作,对由音源部103生成的乐音波形数据赋予例如滑音效果、调制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CPU100、R0M101、RAM102、音源部103及扬声器部6构成乐音生成部。
如图2及图4所示,第一旋转操作体11构成为,设置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其上部的一部分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表面突出,该突出的一部分沿着纵向(上下方向)被旋转操作。第二旋转操作体12构成为,在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后侧(在图1中为上边侧)以错开位置的状态设置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侧部的一部分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侧面侧(在图2中为左侧)露出,对该露出的一部分沿着与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平行的横向(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在该情况下,如图2 图4所示,第一旋转操作体11构成为,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表面突出的一部分被演奏者的左手H的拇指Fl沿纵向(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进行开关动作。此外,第二旋转操作体12构成为,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侧面突出的一部分被演奏者的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 (例如食指)沿着与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平行的横向(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进行开关动作。在此,如图4 图7所示,第一旋转操作体11具备第一转动开关13、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及第一弹簧部件15。此外,第二旋转操作体12也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同样,具备第二转动开关16、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及第二弹簧部件(未图示)。该第一旋转操作体11和第二旋转操作体12除了旋转方向不同之外,两者的构成大致相同。在此,首先说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如图6及图7所示,该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第一转动开关13构成为,具备开关主体20和可旋转地安装于该开关主体20的开关轴21,开关主体20电气地检测开关轴21的旋转动作的变化,并输出该检测信号。 如图5 图7所 示,该第一转动开关13构成为,开关主体20安装于第一安装部件22,该第一转动开关13通过该第一安装部件22安装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内的下部壳体3上。此外,如图7所示,该第一转动开关13构成为,在其开关轴21安装有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由此,如图5 图7所示,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构成为,通过第一安装部件22而与第一转动开关13 —起安装于上部壳体2,并在该状态下以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为中心与开关轴21 —起旋转。第一安装部件22如图5及图6所示,用于将第一转动开关13安装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内的下部壳体3上。该第一安装部件22具备安装有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主体20的开关安装部22a、从该开关安装部22a向下侧延伸的延伸部22b、以及安装于乐器主体I的下部壳体3的安装片22c,这些部件由金属板一体地形成。在该情况下,在开关安装部22a的中间部设有供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插入的轴插入孔(未图示)。此外,如图6 图8所示,在延伸部22b的下端部设有朝向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侧(在图7中为左侧)突出的弹簧固定部22d。此外,如图2、图4 图7所示,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具备大致半圆形状的操作主体部23,一部分从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表面设置的长方形状的开口部2b向其上方露出;圆筒部24,设置于该操作主体部23的旋转中心,安装有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 ;以及弹簧操作部25,设置于操作主体部23,对第一弹簧部件15进行推压操作;这些部件由合成树脂一体地形成。在该情况下,如图2、图4 图7所示,操作主体部23构成为,位于其上部侧的大致一半左右从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表面设置的开口部2b向上方突出,在该状态下,以安装有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的圆筒部24为中心沿上下方向旋转。如图7所示,圆筒部24构成为,设置于操作主体部23的旋转中心,在其内部插入安装有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并且在其外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部件15。在该情况下,如图7及图8所示,在圆筒部24的内部沿着轴向设有键部24a。伴随于此,如图7所示,在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的外周面上,沿着轴向设有与键部24a对应的切缺部21a。由此,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构成为,在该切缺部21a与圆筒部24内的键部24a对应的状态下插入而嵌装在圆筒部24内,从而与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 一起一体地旋转。此外,如图7及图8所示,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圆筒部24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减轻与后述的第一弹簧部件15的摩擦阻力的大量凸部24b。此外,如图7所示,该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外周部形成为外周壁部。该外周壁部设置成从操作主体部23的外周部朝向轴向上的与圆筒部24相同的方向(在图7中为右方向)突出的状态。在该外周壁部的外周面形成操作面26。如图7所示,操作面26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轴向上的突出长度形成为与圆筒部24大致相同的长度。此外,在作为该操作面26的外周面的最上部,如图7及图8所示,以朝向拇指Fl的指根侧(在图7中为右侧)而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有用于在用拇指Fl的指尖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进行旋转操作时限制该指尖的位置的第一槽部26a。此夕卜,在该操作面26上设有用于防止指尖滑动的防滑用的凹凸部26b。此外,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操作主体部23形成有向其下侧延伸的延伸部23a,在该操作主体部23的延伸部23a,在圆筒部24的轴向上朝向与圆筒部24相同的方向突出地设置弹簧操作部25。该弹簧操作部25为长方形状的平板,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旋转方向上的长度(宽度)和与其对应的方向上的第一安装部件22的弹簧固定部22d的长度大致相同,或者形成为比其短的长度。

另一方面,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弹簧部件15是线圈状的扭转弹簧,以能够沿其径向位移(可伸缩)的状态卷绕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圆筒部24的外周面上,其两端部15a、15b从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弹簧操作部25的两侧穿过,配置于在第一安装部件22的延伸部22b设置的弹簧固定部22d的两侧。在该情况下,如图7所示,第一安装部件22的弹簧固定部22d构成为,从第一安装部件22的延伸部22b的下端部朝向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下端部侧大致水平地延伸,该延伸的前端部(在图7中为左端部)位于弹簧操作部25的下侧。由此,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安装部件22的弹簧固定部22d位于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弹簧操作部25的下侧,在该状态下,在弹簧固定部22d的两侧配置第一弹簧部件15的两端部15a、15b,从而由第一弹簧部件15的两端部15a、15b弹力地夹持弹簧操作部25。此外,如图8及图9所示,该第一弹簧部件15用于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施加负载,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向正向(在图9中为顺时针方向)或逆向(在图9中为逆时针方向)的某一个方向旋转时,通过弹簧操作部25的旋转方向侧的端部将第一弹簧部件15的两端部15a、15b的一方外推(push outward),从而使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施加的负载随着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旋转而逐渐变大。此外,如图8所示,该第一弹簧部件15构成为,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处于不向任何方向旋转的中立状态(空档状态)时,使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施加的负载成为最小。由此,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从中立状态(空档状态)开始旋转时轻快地旋转,随着旋转的进行而慢慢沉重。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构成为,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处于不向任何方向旋转的中立状态(空档状态)时,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操作面26的中间部位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开口部2b的中间部,在该状态下,操作面26及操作主体部23的各上侧半部向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侧突出。此外,如图8所示,该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构成为,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处于不向任何方向旋转的中立状态(空档状态)时,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操作面26上设置的第一槽部26a位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开口部2b的中间部,通过在该第一槽部26a中配置左手H的拇指Fl并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进行操作,使得操作面26与操作主体部23 一起朝向正向(在图9中为顺时针方向)和逆向(在图9中为逆时针方向)的某一个方向,抵抗第一弹簧部件15的弹簧力而旋转。另外,如图6a所示,第一转动开关13通过连接缆线27与设于乐器主体I内的电路基板(未图示)电连接。在该情况下,连接缆线27构成为,在其一端部与开关主体20连接的状态下,通过固定构件27a固定于第一安装部件22,在该状态下,将另一端部侧引绕到乐器壳体I内而与电路基板连接。在此,如图4及图10所示,第二旋转操作体12具备第二转动开关16、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及第二弹簧部件(未图示),这些部件是沿着与上部壳体的上表面平行的横向(水平方向)进行旋转的结构,除此以外,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第一转动开关13、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及第一弹簧部件15的结构大致相同。S卩,第二转动开关16与第一转动开关13结构相同,开关主体20电气地检测开关轴21的旋转动作的变化,并输出该检测信号。如图1Oa及图1Ob所示,该第二转动开关16构成为,开关主体20安装 于第二安装部件32,通过该第二安装部件32将该第二转动开关16安装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内的下部壳体3上。此外,该第二转动开关16构成为,在其开关轴21安装有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由此,如图1Oa及图10b,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与第二转动开关16 —起通过第二安装部件32安装于上部壳体2,并在该状态下以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为中心与开关轴21 —起旋转。在该情况下,如图4及图5,第二安装部件32用于将第二转动开关16安装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内的下部壳体3上。如图1Oa及图1Ob所示,该第二安装部件32具备安装有第二转动开关16的开关主体20的开关安装部32a、从该开关安装部32a向下侧延伸的延伸部32b、安装在乐器主体I的下部壳体3上的安装片32c,这些部件由金属板一体地形成。如图5所示,该第二安装部件32构成为,在安装有第一安装部件22的下部壳体3的同一平面上,与第一安装部件22沿前后方向错开位置地安装该第二安装部件32。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安装部件22的安装片22c上形成有用于调整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间隔的长孔即调整孔33。在第二安装部件32的安装片32c上设有供螺钉(未图示)插入的安装孔34。
由此,如图5所示,第一、第二安装部件22、32构成为,第一安装部件22的一个(在图5中为上部侧)安装片22c与第二安装部件32的一个(在图5中为下部侧)安装片32c重叠,在该状态下使设于各安装片22c、32c的调整孔33与安装孔34对应,并在该调整孔33和安装孔34中插入螺钉,从而将各安装片22c、32c安装于下部壳体3。此外,如图11所示,该第一、第二安装部件22、32构成为,若将插入在第一安装部件22的各安装片22c的各调整孔33中的螺钉松缓,并在该状态下通过调整孔33使第一安装部件22滑动移动,则第一安装部件22相对于下部壳体3的安装位置被变更,由此来变更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间隔。另一方面,在第二安装部件32的开关安装部32a的中间部,设有供第二转动开关16的开关轴21插入的轴插入孔(未图示)。此外,如图1Oa及图1Ob所示,在延伸部32b的下端部,设有朝向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侧、即朝向上部壳体的上表面突出的弹簧固定部32d。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与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结构大致相同,构成为将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操作主体部23配置成能够沿水平方向旋转。第二弹簧部件虽然未图示,但是结构与第一弹簧部件15相同,构成为将第一弹簧部件15及其两端部15a、15b朝向水平方向 配置。在该情况下,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如图1及图2所示,以在侧部2a的上表面及侧面开放的状态设有切缺部28。如图2所示,在该切缺部28的立起面设有供位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主体部23左侧的侧部的一部分插入的长方形的开口部28a。由此,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主体部构成为,位于其左侧的侧部的一部分从开口部28a向切缺部28内突出,并向上部壳体2的外部露出。此外,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主体部的外周部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操作主体部23同样,形成为外周壁部。该外周壁部被设置成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主体的外周部朝向轴向上的与圆筒部相同的方向突出的状态。在该外周壁部的外周面,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操作面26同样地形成有操作面29。如图2所示,该操作面29在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轴向上的突出长度形成为与圆筒部大致相同的长度。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作为该操作面29的外周面的最外侧部,以从下侧朝向上侧而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有第二槽部29a,该第二槽部29a用于在用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 (例如食指)的指尖对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进行旋转操作时对该指尖进行位置限制。此外,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如图1及图2所示,设有用于对左手H的一部分、例如左手H的手掌的一部分进行位置限制而配置的位置限制凹部30。该位置限制凹部30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部边缘部形成为从该下部侧至上表面侧以圆弧状弯曲的凹槽状。由此构成为,位置限制凹部30在配置有左手H的一部分时,自然地拇指Fl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对应,另一手指F2与第二旋转操作体12对应。此外,如图2所示,在上部壳体2的左侧的一侧部2a设置的切缺部28,沿着从切缺部28内突出的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面29而设有用于表示操作位置的刻度部31。该刻度部31为多个凹部,在位于切缺部28的底部的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面29的外周侧的部位,以规定间隔沿着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面29而设置。接着,说明将这样的旋转式的开关装置10组装到乐器主体I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首先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开始说明。在该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上安装第一弹簧部件15。此时,将设于旋转操作部件11旋转中心的圆筒部24相对地插入第一弹簧部件15的扭转部分,并且将该第一弹簧部件15的两端部15a、15b配置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弹簧操作部25的两侧。在该状态下,将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安装到第一转动开关13上。此时,预先将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插入第一安装部件22的轴插入孔22c,在该状态下,将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主体20安装到第一安装部件22上。此外,此时将连接缆线27的一端部与开关主体20连接并通过固定构件27a固定到第一安装部件22。然后,将可旋转地安装在开关主体20上的开关轴21插入到设于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旋转中心的圆筒部24内。此时,在使设于圆筒部24内的键部24c与开关轴21的切缺部21a对应的状态下,将开关轴21插入圆筒部24内。由此,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被安装于开关轴21,使伴随着该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旋转而第一转动开关13的开关轴21旋转。此外,在圆筒部24内插入开关轴21时,将在第一安装部件22的延伸部22b设置的弹簧固定部22d插入配置至第一弹簧部件15的两端部15a、15b 之间。与该第一旋转操作体11同样地将第二旋转操作体12组装到乐器主体I上。在该情况下,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同样地,在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安装第二弹簧部件(未图示),并且将该第二旋转 操作部件17安装到第二转动开关16上。在该状态下,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情况同样,将第二转动开关16的开关主体21安装到第二安装部件32上,并且将连接缆线的一端部与开关主体21连接并通过固定构件固定在第二安装部件32上。然后,将第一安装部件22以纵向状态(垂直状态)配置在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左侧的侧部2a内的下部壳体3上,并且将第二安装部件32以与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平行的横向状态(水平状态)配置在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左侧的侧部2a内的下部壳体3上。此时,将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上部侧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内部插入到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设置的开口部2b内,并使其向侧部2a的上表面侧突出。此外,将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外周部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内部插入到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设置的切缺部28的开口部28a内,并使其向切缺部28内突出。在该状态下,如图5所示,使第一、第二安装部件22、32的相互接近的第一安装部件22的一个安装片22c与第二安装部件32的一个安装片32c重叠,使设置于各安装片22c、32c的调整孔33与安装孔34对应。在该状态下,将螺钉插入调整孔33和安装孔34并紧固。由此,第一、第二安装部件22、32的各安装片22c、32c被安装在下部壳体3上的同一平面上。在该情况下,对第一、第二安装部件22、32的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将插入在第一安装部件22的各安装片22c的各调整孔33中的螺钉松缓,在该状态下,如图11所示,使第一安装部件22沿着调整孔33向接近或远离第二安装部件32的方向滑动移动。由此,第一安装部件22相对于下部壳体3的安装位置被变更,由此变更了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间隔。
然后,将一端部连接固定于第一、第二各转动开关13、16的各连接缆线27的另一端部与设于乐器主体I内的电路基板(未图示)电连接。由此,将第一、第二旋转操作体11、12组装到乐器主体I内。接着,说明使用这样的电子键盘乐器进行演奏的情况。在使用该电子键盘乐器进行演奏时,对从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向上方露出的键盘部4的多个键5进行按键操作。这样,从扬声器部6发出与演奏相对应的乐音。在这样的演奏中,若对旋转式的开关装置10的第一、第二旋转操作体11、12分别进行旋转操作,则与该第一、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1、12的旋转操作相对应地对发出的乐音赋予效果。即,若将演奏者的左手H的一部分配置于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的上侧边缘部设置的位置限制凹部30,则通过该位置限制凹部30将左手H相对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进行位置限制。由此,左手H的拇指Fl与从上部壳体2的侧部2a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的第一旋转操作体11对应,并且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 (例如食指)与向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切缺部28内突出的部分的第二旋转操作体12对应。在该状态下,若通过拇指Fl使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旋转,则能够与该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旋转相对应地对乐音赋予使声音的音高(高低)变化的滑音效果。此外,若通过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使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旋转,则能够与该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旋转相对应地对乐音赋予颤音等使声音振动的调制效果。在该情况下,在将左手H配置在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侧部2a的上侧边缘部时,通过将左手H的一部分配置于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侧边缘部设置的位置限制凹部30,能够将左手H的位置正 确且可靠地限制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规定位置。由此,能够将左手H的拇指Fl限制在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操作面26对应的位置,并且能够将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限制在与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操作面29对应的位置。在该状态下,能够通过左手H的各手指F1、F2使第一、第二旋转操作体11、12分别单独地旋转。例如,若通过左手H的拇指Fl使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正旋转(顺时针方向),则伴随于此,弹簧操作部25抵抗第一弹簧部件15的弹簧力而向相同方向旋转移动。此时,如图9所示,第一弹簧部件15的一个端部15b与第一安装部件22的弹簧固定部22d抵接而被保持,在该状态下,第一弹簧部件15的另一个端部15a被弹簧操作部25外推。因此,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进行旋转操作时,作为负载,对拇指Fl的指尖施加第一弹簧部件15的弹簧力。然后,若使拇指Fl的指尖从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操作面26离开,则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弹簧操作部25被第一弹簧部件15的另一个端部15a向逆时针方向推回,如图8所示,第一弹簧部件15的弹簧力使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回到中立状态(空档位置)。此外,若使该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向逆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第一弹簧部件15的一个端部15a与第一安装部件22的弹簧固定部22d抵接而被保持,在该状态下,第一弹簧部件15的另一个端部15b被弹簧操作部25外推。因此,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进行旋转操作时,作为负载而对拇指Fl的指尖施加第一弹簧部件15的弹簧力。此时也是,若使拇指Fl的指尖从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操作面26离开,则通过第一弹簧部件15的弹簧力使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回到中立状态(空档位置)。同样地,若通过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例如食指使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正旋转(顺时针方向),则伴随于此,弹簧操作部抵抗第二弹簧部件的弹簧力而向相同方向旋转移动。此时也是,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同样,第二弹簧部件的一个端部(相当于第一弹簧部件15的端部15a)与安装部件的弹簧固定部抵接而被保持,在该状态下,第二弹簧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相当于第一弹簧部件15的端部15b)被弹簧操作部外推。因此,在对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进行旋转操作时,作为负载而对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的指尖施加第二弹簧部件的弹簧力。然后,若使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的指尖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面29离开,则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弹簧操作部被第二弹簧部件的另一个端部向逆时针方向按回,如图8所示,通过第二弹簧部件的弹簧力使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回到中立状态(空档位置)。此外,使该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4向逆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也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同样,第二弹簧部件的一个端部与安装部件的弹簧固定部抵接而被保持,在该状态下,第二弹簧部件的另一个端部被弹簧操作部外推。因此,在对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进行旋转操作时,作为负载而对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的指尖施加第二弹簧部件的弹簧力。然后,若使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的指尖从将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面29离开,则通过第二弹簧部件的弹簧力使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回到中立状态(空档位置)。这样,根据该键盘乐器中的开关装置10,具备第一旋转操作体11,配置于乐器主体I的一侧部2a,一部分从乐器主体I的上表面突出,通过左手H的拇指Fl对该突出的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进行开关动作;以及第二旋转操作体12,配置于乐器主体I的一侧部2a的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后方,一部分向一侧部2a的侧面侧露出,通过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对该露出的部分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进行开关动作;由此,能够以单手同时进行2个开关操作。即,在该开关装置10中,能够基于人体工学将第一旋转操作体11和第二旋转操作体12配置在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一侧部2a,所以若左手H触碰位于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左侧的一侧部2a,则能够使该左手H的拇指Fl与从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一侧部2a的上表面突出的部分的第一旋转操作体11对应,并且能够使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与向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一侧部2a的侧面侧露出的部分的第二旋转操作体12对应。因此,能够仅以左手H这一只手对第一、第二旋转操作体11、12分别单独地进行旋转操作,能够以单手同时进行2个开关操作。此时,能够通过第一旋转操作体11的旋转操作来对乐音赋予使音高变化的滑音效果,并且能够通过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旋转操作来对乐音赋予颤音等使声音振动的调制效果。在该情况下,第一旋转操作体11具备旋转式的第一开关部13,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乐器主体I沿上下方向旋转;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使该第一开关部13与上下方向(纵向)的旋转操作相对应地进行开关动作;以及第一弹簧部件15,在该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旋转时,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施加负载;因此,在通过左手H的拇指Fl使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旋转时,能够通过第一弹簧部件15的弹簧力对该拇指Fl施加负载,由此,能够使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良好地旋转,从而对乐音赋予滑音等效果。此外,第二旋转操作体12具备旋转式的第二开关部16,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乐器主体I沿水平方向旋转;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使该第二开关部16与水平方向(横向)的旋转操作相对应地进行开关动作;以及第二弹簧部件(未图示),在该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旋转时,对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施加负载;因此,在通过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使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旋转时,能够通过第二弹簧部件的弹簧力对该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施加负载,由此,能够使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良好地旋转,从而对乐音赋予颤音等调制效果。此外,在该开关装置10中,具备第一安装部件22,具有用于将第一旋转操作体11安装到乐器主体I上的第一安装片22c ;以及第二安装部件32,具有用于将第二旋转操作体12安装到乐器主体I上的第二安装片32c ;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安装部件22将沿乐器主体I的上下方向被进行旋转操作的第一旋转操作体11可靠且良好地安装到乐器主体1,并且能够通过第二安装部件32将沿乐器主体I的水平方向被进行旋转操作的第二旋转操作体12可靠且良好地安装到乐器主体I。在该情况下,第一安装部件22的第一安装片22c和第二安装部件32的第二安装片32c安装在乐器主体I的同一平面上,所以无论是第一旋转操作体11沿上下方向旋转的结构,还是第二旋转操作体12沿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正交的水平方向旋转的结构,都能够通过第一安装部件22和第二安装部件32将第一、第二旋转操作体11、12可靠且良好地安装到乐器主体I。此外,在该开关装置10中,在第一安装片22c和第二安装片32c中的至少第一安装片22c上,设有用于调整第一旋转操作体11与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间隔的调整孔33,由此,能够使第一安装部件22沿着调整孔33向接近或远离第二安装部件32的方向滑动移动。由此,能够变更第一安装部件22相对于乐器主体I的安装位置,所以能够容易且良好地调整第一旋转操作 部件14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间隔。因此,无论是手较大的成年人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还是手较小的孩子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都能够将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间隔调整到最佳。进而,在该开关装置10中,在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的操作面26上,以随着朝向拇指Fl的指根侧而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有用于配置拇指Fl的第一槽部26a,所以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将拇指Fl配置在操作面26的第一槽部26a中,由此,能够通过拇指Fl可靠且良好地对第一旋转操作部件14进行旋转操作。同样,在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面29上也是,以随着从下侧朝向上侧而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有用于配置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的第二槽部29a,所以对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将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配置在操作面29的第二槽部29a中,由此,也能够通过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可靠且良好地对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进行旋转操作。此外,在该开关装置10中,在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一侧部2a、例如位于上部壳体2左侧的上侧边缘部,设有对左手H的一部分进行位置限制而配置的位置限制凹部30,由此,在将左手H配置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侧边缘部时,能够将左手H的一部分配置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侧边缘部的位置限制凹部30中。由此,能够将左手H的拇指Fl可靠地限制在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对应的位置,并且能够将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可靠地限制在与第二旋转操作体12对应的位置。进而,在该开关装置10中,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面29的一部分向在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一侧部2a设置的切缺部28内突出,在该状态下,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配置成能够沿着与上部壳体2的上表面平行的横向(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所以能够使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穿过上部壳体2的一侧部2a的切缺部28而可靠且良好地与第二旋转操作体12对应,在该状态下,能够通过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可靠且良好地对第二旋转操作体12进行旋转操作。在该情况下,在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左侧的一侧部2a设置的切缺部28,沿着从该切缺部28内突出的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面29设有用于表示操作位置的刻度部31,由此,在通过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对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进行旋转操作时,通过该手指F2的指尖与凹部形状的刻度部31接触,使得演奏者不用观看刻度部31也能够通过指尖的感触来确认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旋转量,由此,能够使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细微地旋转,从而正确且良好地对乐音附加颤音等调制效果。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向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设置的切缺部28内突出,并且仅该突出的部分向上部壳体2的外部露出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2所示的变形例那样构成。即,在该变形例中,使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向在上部壳体2的侧部2a设置的切缺部28内突出,并且使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上表面整体向上部壳体2的侧部2a的上表面侧露出。在该情况下,构成为在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外周部的操作面29的一部分设置用于配置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例如食指的第一槽部29a,并且在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上表面设置从第一槽部29a向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旋转中心连续的第二槽部29b即可。若这样构成,则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从上部壳体2露出的面积增加,所以能够使左手H的拇指Fl以外的其他手指F2更加容易与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除此之外,在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上表面上从第一槽部29a至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旋转中心连续地设有第二槽部29b,因此也能够提高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操作性。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上部壳体2的左侧的一侧部2a设置的切缺部28的底面,以凹部形状设置用于表示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旋转位置的刻度部31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上部壳体2左侧的一侧部2a设置的切缺部28的底面,以突起形状设置用于表示第二旋转操作部件17的旋转位置的刻度部。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一安装部件22的第一安装片22c设置作为长孔的调整孔33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第二安装部件32的第二安装片32c设置作为长孔的调整孔,并且也可以在第一、第二安装部件22、32的第一、第二安装片22c,32c上分别设置作为长孔的调整孔。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第一旋转操作体11对乐音赋予滑音效果,通过第二旋转操作体12对乐音赋予调制效果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第一旋转操作体11对乐音赋予调制效果,通过第二旋转操作体12对乐音赋予滑音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上部壳体2的一侧部2a的上部边缘部,作为用于限制左手H的位置的位置限制部而设置有以凹部形状凹陷的位置限制凹部30的情况,但是位置限制部并一定要凹陷形成为凹部形状,也可以设置以凸部形状突出的位置限制凸部。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乐器主体I的上部壳体2的左侧的侧部2a设置第一、第二旋转操作体11、12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上部壳体2的右侧的另一侧部设置第一 、第二旋转操作体11、12。在该情况下,在上部壳体2的另一侧部配置右手时,右手的拇指与第一旋转操作体11对应、右手的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与第二旋转操作体12的对应即可。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了应用于键盘乐器的情况,但并不必须是键盘乐器,例如可以应用于电吉他等电子弦乐器、萨克斯管等电子管乐器等各种电子乐器,而且不限于电子乐器,也可以广泛应用于音乐播放器或合成器等音响设备等。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包含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 。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装置,其中,具有 第一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设备壳体的一侧部配置成该第一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从所述设备壳体的上表面突出;以及 第二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后方配置成该第二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向所述一侧部的侧面侧露出,而且,该第二旋转操作体配置在当通过单手的拇指对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突出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所述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对所述露出配置的部分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具备 第一安装部件,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安装到所述设备壳体上的第一安装片;以及 第二安装部件,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二旋转操作体安装到所述设备壳体上的第二安装片; 所述第一安装片和所述第二安装片被安装在所述设备壳体的同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片和所述第二安装片中的至少一方设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与所述第二旋转操作体的间隔的调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具有相对于所述设备壳体的上表面沿上下方向旋转的第一旋转操作部件,在该第一旋转操作部件的操作面上,以随着朝向所述拇指的指根侧而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有用于配置所述拇指的第一槽部; 所述第二旋转操作体具有沿着与所述设备壳体的上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旋转的第二旋转操作部件,在该第二旋转操作部件的操作面上,以从下侧朝向上侧而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有用于配置所述其他手指的第二槽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 在所述设备壳体的所述一侧部的上侧边缘部,设有用于对所述单手的一部分进行位置限制而配置的位置限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旋转操作部件配置为,在其所述操作面的一部分向在所述设备壳体的所述一侧部设置的切缺部内突出并向所述设备壳体的外部露出的状态下,能够沿着与所述设备壳体的上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 在设置于所述设备壳体的所述一侧部的所述切缺部,沿着从该切缺部内突出的所述第二旋转操作部件的所述操作面设有用于表示操作位置的凹凸形状的刻度部。
8.一种开关装置,其中,具有 第一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乐器壳体的一侧部配置成该第一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从所述乐器壳体的上表面突出;以及 第二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后方配置成该第二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向所述一侧部的侧面侧露出,而且,该第二旋转操作体配置在当通过单手的拇指对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突出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所述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对所述露出配置的部分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
9.一种电子乐器,其中,具有 键盘部; 乐器壳体,容纳所述键盘部; 第一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所述乐器壳体的一侧部配置成该第一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从所述乐器壳体的上表面突出; 第二旋转操作体,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后方配置成该第二旋转操作体的一部分向所述一侧部的侧面侧露出,而且,该第二旋转操作体配置在当通过单手的拇指对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的突出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能够通过所述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对所述露出配置的部分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以及 乐音生成部,容纳在所述乐器壳体内,响应对所述键盘部的按键而生成规定的乐音,并且,响应所述第一及第二旋转操作体的至少一方的操作而对该生成的乐音赋予效果并进行输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具备 第一安装部件,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安装到所述乐器壳体上的第一安装片;以及 第二安装部件,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二旋转操作体安装到所述乐器壳体上的第二安装片; 所述第一安装片和所述第二安装片被安装在所述乐器壳体的同一平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片和所述第二安装片中的至少一方设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与所述第二旋转操作体的间隔的调整孔。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操作体具有相对于所述乐器壳体的上表面沿上下方向旋转的第一旋转操作部件,在该第一旋转操作部件的操作面上,以随着朝向所述拇指的指根侧而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有用于配置所述拇指的第一槽部; 所述第二旋转操作体具有沿着与所述乐器壳体的上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旋转的第二旋转操作部件,在该第二旋转操作部件的操作面上,以从下侧朝向上侧而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地形成有用于配置所述其他手指的第二槽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在所述乐器壳体的所述一侧部的上侧边缘部,设有用于对所述单手的一部分进行位置限制而配置的位置限制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所述第二旋转操作部件配置为,在其所述操作面的一部分向在所述乐器壳体的所述一侧部设置的切缺部内突出并向所述乐器壳体的外部露出的状态下,能够沿着与所述乐器壳体的上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旋转。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乐器,其中, 在设置于所述乐器壳体的所述一侧部的所述切缺部,沿着从该切缺部内突出的所述第二旋转操作部件的所述操作面设有用于表示操作位置的凹凸形状的刻度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开关装置及具有该开关装置的电子乐器。开关装置具备第一旋转操作体,配置于乐器主体的一侧部,一部分从乐器主体的上表面突出,通过左手(H)的拇指对该突出的部分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进行开关动作;以及第二旋转操作体,配置于乐器主体的一侧部的第一旋转操作体的后方,一部分向一侧部的侧面侧露出,通过左手(H)的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对该露出的部分沿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进行开关动作。因此,当左手触碰位于乐器主体的上部壳体左侧的一侧部时,该左手的拇指与第一旋转操作体对应,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与第二旋转操作体对应,所以能够仅以左手这一只手对第一、第二旋转操作体分别单独地进行旋转操作。
文档编号G10H1/34GK103050313SQ2012103854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
发明者中村真, 阪下彰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