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5717阅读:19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小提琴练习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



背景技术: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小提琴由30多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面板、侧板、音柱等。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为:1弦(E弦)、2弦(A弦)、3弦(D弦)和4弦(G弦)。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传统的调音方式往往需要有经验的调音师人耳听音,判断频率,进而调整琴弦松紧程度。小提琴调音常常是困扰初学者的难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辅助使用者进行调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小提琴调音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主要包括控制模块、声音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声音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

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主要包括控制模块、声音采集模块、显示模块,声音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的电路由电阻R1、R2、R3、R4、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滑动变阻器R5、R17、R18,电容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运放U1、U2、U3,处理器U4,开关KEY1,晶振Y1、Y2,麦克风MIC1、数码管LE1组成,运放U1的型号为TLC2252,运放U2的型号为LM358,运放U3的型号为LM324,处理器U4的型号为ATMEGA128,数码管LE1的型号为ARK SN420362N,

电阻R1一端连接运放U1的2引脚,另一端连接电容C1,

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阻R4与滑动变阻器R18,滑动变阻器R18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麦克风MIC1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1与电源负极,

电阻R2一端连接运放U1的3引脚,另一端连接2.5V电源正极,

电阻R3一端连接运放U1的2引脚,另一端连接运放U2的第3引脚,

运放U2的第1、2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8、滑动变阻器R5,

电阻R7、电容C2、电阻R5、电阻R6串联后,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运放U2的第1引脚,

电阻16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4、10引脚,电阻R17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9引脚,

电阻R5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引脚,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电容C6,

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4引脚,电容C6另一端连接电阻R13与运放U3的第13引脚,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

电阻R14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15、运放U3的第13引脚,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4引脚,

电阻R8一端连接运放U2的第1引脚,另一端连接电容C3、电阻R9,电容C3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引脚,电阻R9另一端连接电容C4、运放U3的第3引脚,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

电阻R10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2引脚、电阻R11,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引脚,

电阻R20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4的第1引脚,

电容C10、C11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24、23引脚,

晶振Y1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24、23引脚,

电容C8、C9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19、18引脚,

晶振Y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19、18引脚,

电阻R19与二极管D1并联后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4的第20引脚,

电容C1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21、22引脚,

电容C7与开关KEY1并联后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4的第20引脚,

数码管LE1的第5、10、3、9、8、6、7、4、1、2引脚分别与处理器U4的第6、7、44、45、46、47、48、49、50、51引脚。

通过声音采集模块采集拉动琴弦时产生的单音,控制模块判断该单音的音名,控制模块通过显示模块显示音名,提示使用者调节琴弦松紧进行音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能够显示音名;2.能够辅助校准音调。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本发明系统简图

图2本发明电路图

图中:1-控制模块 2-声音采集模块 3-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主要包括控制模块1、声音采集模块2、显示模块3,声音采集模块2与控制模块1电信号连接,显示模块3与控制模块1电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用于小提琴的调音器的电路由电阻R1、R2、R3、R4、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滑动变阻器R5、R17、R18,电容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运放U1、U2、U3,处理器U4,开关KEY1,晶振Y1、Y2,麦克风MIC1、数码管LE1组成,运放U1的型号为TLC2252,运放U2的型号为LM358,运放U3的型号为LM324,处理器U4的型号为ATMEGA128,数码管LE1的型号为ARK SN420362N,电阻R1一端连接运放U1的2引脚,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阻R4与滑动变阻器R18,滑动变阻器R18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麦克风MIC1两端分别连接电容C1与电源负极,电阻R2一端连接运放U1的3引脚,另一端连接2.5V电源正极,电阻R3一端连接运放U1的2引脚,另一端连接运放U2的第3引脚,运放U2的第1、2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8、滑动变阻器R5,电阻R7、电容C2、电阻R5、电阻R6串联后,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运放U2的第1引脚,电阻16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4、10引脚,电阻R17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9引脚,电阻R5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引脚,另一端连接电阻R12、电容C6,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4引脚,电容C6另一端连接电阻R13与运放U3的第13引脚,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14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15、运放U3的第13引脚,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4引脚,电阻R8一端连接运放U2的第1引脚,另一端连接电容C3、电阻R9,电容C3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引脚,电阻R9另一端连接电容C4、运放U3的第3引脚,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10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2引脚、电阻R11,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运放U3的第1引脚,电阻R20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4的第1引脚,电容C10、C11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24、23引脚,晶振Y1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24、23引脚,电容C8、C9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19、18引脚,晶振Y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19、18引脚,电阻R19与二极管D1并联后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4的第20引脚,电容C12两端分别连接处理器U4的第21、22引脚,电容C7与开关KEY1并联后一端连接电源负极,另一端连接处理器U4的第20引脚,数码管LE1的第5、10、3、9、8、6、7、4、1、2引脚分别与处理器U4的第6、7、44、45、46、47、48、49、50、51引脚。

本发明工作过程是:首先将声音采集模块放置在琴头附近,保证拉动琴弦时,麦克风MIC1能够采集到单音。调音器上电工作时,麦克风MIC1将采集得到的声压信号转变为模拟电信号,通过运放U1、U2、U3的放大、带通滤波、比较等处理,输入处理器U1的第9引脚。如果,该单音频率为440Hz,处理器U1内置的音名A的标准频率与第9引脚输入的信号频率相近。处理器U1通过第6、7、44、45、46、47、48、49、50、51引脚控制数码管LE1显示音名“A”,提示使用者被校准琴弦的发音频率,实现辅助调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