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571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应用于石油平台、风电海缆等领域,其作用在于保护海缆,海缆在保护管内的中心定位及牵引等。



背景技术:

海洋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铺设在海底用以建立国家与国家之间、岛屿与内陆之间、石油平台与内陆之间、跨海军事设施等场所的重要通信设备。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海洋油气、海上风电开发的力度也迅猛加大。海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媒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石油平台或者海上风电海中海缆是通过刚性护管从海底穿至平台上方,为穿管顺利,海缆护管内径一般是海缆外径的 3 倍左右。因此海缆在护管内会自由摆动,特别是在护管下端出口处,该处海缆受洋流影响最为剧烈,在洋流作用下会不停摆动,同时不断碰撞护管,长时间作用下会造成电缆的疲劳破损,造成电缆无法输电,最终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瘫痪,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常用的保护方法是利用重物把出护管海缆压住,阻止海缆移动,该方法能够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海缆的移动,但是在长期洋流作用下,重物会被冲走,海缆又能够任意摆动。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实现海缆在护管内中心定位,阻止海缆在护管内任意摆动的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能够把海缆限制在电缆管道中心位置,能有效的保护海缆使其避免刚性的碰撞、冲击,以及有利于海缆的牵引,其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耐腐蚀、安装方便、使用年限长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包括聚氨酯主体段和聚氨酯过渡段,所述的聚氨酯过渡段卡接在聚氨酯主体段的尾部,所述的聚氨酯主体段和聚氨酯过渡段均通过中心线分为两半对称结构,所述的聚氨酯主体段包括聚氨酯上壳体和不锈钢内芯,所述的不锈钢内芯完全被包裹在聚氨酯上壳体内部,所述的聚氨酯上壳体的头部为锥形,尾部设置有卡槽,内部设有中心电缆通孔,外周上对称开设有沉头螺栓孔,所述的聚氨酯过渡段包括聚氨酯下壳体和连接法兰,所述的连接法兰分别设置在聚氨酯下壳体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的聚氨酯下壳体的头部通过相配合的连接法兰和卡槽与聚氨酯上壳体的尾部卡接在一起,所述的聚氨酯上壳体和不锈钢内芯的两半对称部分均通过安装在沉头螺栓孔内的螺栓连接,还包括聚氨酯胶垫,所述的聚氨酯胶垫分别套接在聚氨酯上壳体和聚氨酯下壳体的外周上,其中,所述的聚氨酯胶垫与聚氨酯上壳体和聚氨酯下壳体为整体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聚氨酯上壳体和聚氨酯下壳体为硬质聚氨酯;所述的聚氨酯胶垫为弹性聚氨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不锈钢内芯为两半对称结构,包括半圆柱形凹槽板,由两个半圆柱形凹槽板形成电缆通道,所述的半圆柱形凹槽板的两侧边还设有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连接板,所述的半圆柱形凹槽板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长条形通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缆通道的直径小于海缆的外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能够把海缆限制在电缆管道中心位置,能有效的保护海缆使其避免刚性的碰撞、冲击,以及有利于海缆的牵引,其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耐腐蚀、安装方便、使用年限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 是本发明的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一半不锈钢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与海缆配合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螺栓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聚氨酯上壳体,2、不锈钢内芯,3、卡槽,4、沉头螺栓孔,5、中心电缆通孔,6、聚氨酯下壳体,7、连接法兰,8、螺栓,9、聚氨酯胶垫,21、半圆柱形凹槽板,22、连接板,23、长条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包括聚氨酯主体段和聚氨酯过渡段,所述的聚氨酯过渡段卡接在聚氨酯主体段的尾部,所述的聚氨酯主体段和聚氨酯过渡段均通过中心线分为两半对称结构,所述的聚氨酯主体段包括聚氨酯上壳体1和不锈钢内芯2,所述的不锈钢内芯2完全被包裹在聚氨酯上壳体1内部,所述的聚氨酯上壳体1的头部为锥形,尾部设置有卡槽3,内部设有中心电缆通道孔5,外周上对称开设有沉头螺栓孔4,所述的聚氨酯过渡段包括聚氨酯下壳体6和连接法兰7,所述的连接法兰7分别设置在聚氨酯下壳体6的头部和尾部,所述的聚氨酯下壳体6的头部通过相配合的连接法兰7和卡槽3与聚氨酯上壳体1的尾部卡接在一起,所述的聚氨酯上壳体1和不锈钢内芯2的两半对称部分均通过安装在沉头螺栓孔4内的螺栓8连接,还包括聚氨酯胶垫9,所述的聚氨酯胶垫9分别套接在聚氨酯上壳体1和聚氨酯下壳体6的外周上,其中,所述的聚氨酯胶垫9与聚氨酯上壳体1和聚氨酯下壳体6为整体结构。

上述中,所述的聚氨酯上壳体1和聚氨酯下壳体6为硬质聚氨酯;所述的聚氨酯胶垫9为弹性聚氨酯。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不锈钢内芯2为两半对称结构,包括半圆柱形凹槽板21,由两个半圆柱形凹槽板21形成中心电缆通道孔5,所述的半圆柱形凹槽板21的两侧边还设有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连接板22,所述的半圆柱形凹槽板21和连接板22上均设置有长条形通孔23。

如图4所示,安装时,将聚氨酯过渡段的连接法兰7卡在聚氨酯主体段卡槽3内,然后两半抱紧电缆用螺栓8连接,预紧。

如图5所示,螺栓8通过一半的聚氨酯上壳体1上的一侧沉头螺栓孔4延伸至不锈钢内芯2的连接板22,通过两个连接板22的长条形通孔23再延伸至另一半的聚氨酯上壳体1上的另一侧沉头螺栓孔4,使得聚氨酯上壳体1和不锈钢内芯2的两半对称部分均通过安装在沉头螺栓孔4内的螺栓8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心电缆通道孔5的直径小于海缆的外径。所述的聚氨酯主体段和过渡段是分开的两个部分通过法兰和卡槽连接,可自由转动和一定角度的弯曲,该装置还通过中心线分为两半,安装时包住海缆用螺栓预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