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琴体结构的古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404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三层琴体结构的古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拨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三层琴体结构的古琴。



背景技术: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现有古琴普遍由面板和底板两层结构构成,只有一个音腔,限制了古琴音色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双层结构形成的单一音腔限制古琴音色提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层琴体结构的古琴,通过在古琴体的面板和底板之间增设分音板来实现双音腔,从而利用两个音腔的共鸣提高古琴的音色。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层琴体结构的古琴,包括面板和底板,面板和底板中间设有分音板,分音板和面板之间形成上音腔,分音板和底板之间形成下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分音板中部设有弧形突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分音板外围设有宽边,面板和底板在宽边处拼合将分音板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通过分音板将琴体内部分隔成两个音腔,从而利用两个音腔的共鸣提高古琴的音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中1.面板,2.底板,3.分音板,4.上音腔,5.下音腔,6.弧形突起,7.宽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三层琴体结构的古琴,包括面板1和底板2,面板1和底板2中间设有分音板3,分音板3和面板1之间形成上音腔4,分音板3和底板2之间形成下音腔5,分音板3中部设有弧形突起6,分音板3外围设有宽边7,面板1和底板2在宽边7处拼合将分音板3固定住。

该古琴在传统的单层琴体中部增设带有弧形突起6的分音板3将琴体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音腔,宽边7利于分音板3的有效固定,在演奏过程中,上下两个音腔产生共鸣,有效提高了古琴音色。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