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270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琴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琴颈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应用于具有琴头、琴弦及琴身的弦乐器的琴颈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具有琴颈及琴弦结构的弦乐器通过手指按压在弦上等方式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能产生各种音符或音阶的变化,因此当演奏者欲演奏一首由多种基础音阶所构成的乐曲时,需要先熟记各种基础音阶的手指按法。

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复杂的基础音阶并不容易记住,在练习途中常会忘记或按错各种基础音阶的手指按法,造成在学习过程事倍功半的现象。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能帮助学习正确的基础音阶手指按法的琴颈,遂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帮助学习正确的基础音阶手指按法的琴颈。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琴颈,应用于具有琴头、琴弦及琴身的弦乐器,该琴颈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连接组件以及多个标记单元,该多个标记单元对应该琴弦设置;以及该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之琴头及琴身连接,且该第二部份具有对应该第一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组件;其中,该第一部分通过该第一连接组件及该第二连接组件,与该第二部分可拆卸地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态样中,该第一部分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以及该第二部分还包括对应该第一定位组件的第二定位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态样中,该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分别为相互对应设置的磁铁、尼龙搭扣、钮扣或卡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态样中,该第一连接组件及第二连接组件分别为相互对应设置的磁铁、尼龙搭扣、钮扣或卡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态样中,该多个标记单元依据默认调性的手指按法位置,对应该琴弦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态样中,该多个标记单元呈几何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态样中,该多个标记单元为立体的凸部或凹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态样中,该多个标记单元具有发光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态样中,该多个标记单元的表层涂布有荧光材料。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琴颈以多个标记单元标示出手指按压的正确位置,能帮助用户熟悉音阶的手指按法以及减少犯错机率,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充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具有的问题。此外,第一部份上的该多个标记单元还可依据各种调性的手指按法位置对应设置,在学习不同调性时更换对应的第一部分;还可附加第一及第二定位组件做为防呆装置并避免该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接合产生偏移;以及该多个标记单元亦可视需要而有各种形式变化。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琴颈实施例拆卸后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琴颈实施例接合时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实施例的正面架构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1 琴颈

10 第一部分

100 第一连接组件

101 多个标记单元

102 第一定位组件

11 第二部分

110 第二连接组件

111 第二定位组件

2 琴头

20 琴弦

3 琴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之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请参阅图1A及图2,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琴颈实施例拆卸后的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部分实施例的正面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琴颈1,应用于具有琴弦20、琴头2与琴身3的弦乐器,举例来说,可为小提琴、大提琴、二胡或吉他等等,但不以此为限,该弦乐器可通过按压琴弦20以改变所发出的音高。琴颈1包括第一部分10及第二部分11,第一部分10及第二部分11的两端可连接至琴头2与琴身3。第一部分10具有第一连接组件100以及多个标记单元101,多个标记单元101对应琴弦20设置。第二部分11的两端分别与琴头2及琴身3连接,且该第二部份11具有对应第一连接组件100的第二连接组件110。

图2显示第一部分10正面所设置的多个标记单元101,多个标记单元101能诱导用户按压琴弦20的正确指法位置,对于初学的用户而言,能帮助使用者熟悉音阶的手指按法以及减少犯错机率,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请参阅图1B,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琴颈实施例接合时的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部分1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00及第二连接组件110,与第二部分11可拆卸地接合。于一实施例中,使用者可准备多个第一部分10,不同的第一部分10上的多个标记单元101具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并藉由更换第一部分10来更换多个标记单元101的配置方式。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还可包括第一定位组件102,以及第二部分11还包括对应第一定位组件102的第二定位组件111。第一定位组件102及第二定位组件111可辅助第一部分10及第二部分11的接合,以避免于接合时产生偏移,此外,亦可作为防呆装置,以固定第一部分10及第二部分11的接合方向。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102及第二定位组件111可分别为相互对应设置的磁铁、尼龙搭扣(又称魔鬼毡)、钮扣或卡榫等可重复拆卸、接合的组件,但不以此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及第二连接组件分别为相互对应设置的磁铁、尼龙搭扣、钮扣或卡榫等可重复拆卸、接合的组件,但不以此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标记单元101可依据默认调性的手指按法位置,对应琴弦20设置。举例来说,多个标记单元101可依据C大调、G大调等预设调性的手指按法位置进行配置,当用户想要练习C大调的乐曲时,可将多个标记单元101是依据C大调设置的第一部分10接合于第二部分11,换句话说,使用者可藉由更换第一部分10以更换依据不同调性配置的多个标记单元101。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标记单元101可呈几何形状,如图2所示,多个标记单元101呈圆形,于其他的实施例中,多个标记单元101可呈椭圆形或方形,但不以此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标记单元101可为立体的凸部或凹部。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标记单元101可具有发光单元,例如LED等,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多个标记单元101的表层可涂布有荧光材料。发光单元以及荧光材料有助于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琴颈1。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琴颈以多个标记单元标示出手指按压的正确位置,能帮助用户熟悉音阶的手指按法以及减少犯错机率,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充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具有的问题。此外,第一部份上的该多个标记单元还可依据各种调性的手指按法位置对应设置,在学习不同调性时更换对应的第一部分;还可附加第一及第二定位组件做为防呆装置并避免该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接合产生偏移;以及该多个标记单元亦可视需要而有各种形式变化。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项技艺之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