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二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7966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音乐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二胡。



背景技术: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二胡揉弦,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二胡的主要结构包括琴筒、琴皮、琴杆、琴轴、琴弦、琴弓、千斤、琴码、琴托等组成,琴筒和琴杆大多都是用紫檀木、乌木、红木等硬质木材制成的,而硬质木材很容易受气候的影响,因此二胡的音色与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空气湿度有一定的关系。硬质木材密度紧密、质地细腻,在一干一湿或一冷一热的环境中,会造成木料内外应力不平衡的情况,严重时会引起琴筒和琴杆的开裂。红木资源珍贵,价格昂贵,不利于传统民乐器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二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二胡,包括琴杆、琴轴、琴筒和琴托,所述的琴杆、所述的琴轴、所述的琴筒及所述的琴托均采用竹子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琴杆由带根紫竹或黄金竹或香妃竹或油竹或苦竹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琴筒和所述的琴托由毛竹或楠竹或厚壁竹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琴筒根据音色调试可设计为4片型或5片型或6片型,4片型琴筒由4片竹子制成,5片型琴筒由5片竹子制成,6片型琴筒由6片竹子制成,竹片厚度8mm-11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琴筒包括筒身、前口、后口,所述的前口呈圆形,外缘口直径80mm-100mm,所述的后口呈方形或圆形,方形边长60mm-70mm,所述的筒身长120mm-135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琴托设计成瓦盖式,切面圆弧最高点与琴筒相切,所述圆弧圆心角为60°~180°。

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多用红木、紫檀或乌木制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长13厘米,前口直径(对边)8.8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细,筒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琴杆也叫“琴柱”,是支撑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长81厘米,直径约为0.55寸。顶端为琴头,上部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头呈弯脖形,也有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形状的。衡量一把二胡的发音纯净与否与琴杆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通常把红木视为上品,乌木的也不错,其它木材的就要逊色一等了。选择时除了要仔细辨别琴杆的制作材料外,还要兼顾到质地紧密。木射线细密而均匀,无节、无疤,无明显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竹二胡琴架均由竹子制成,琴身整体振动效果好,音调根据琴筒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满足不同音色需求;音量大、声音透亮;琴托设计成瓦盖式,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大,拉琴时琴身稳定,不易抖动;更容易与竹笛、笙、葫芦丝等中国民乐融合协调;以竹代木,保护珍贵的红木资源,有利于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由于价廉物美,有利于民乐器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竹二胡中4片筒二胡的正面图。

图中,1-琴杆、2-琴轴、3-琴筒、4-琴托、5-后口、6-前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竹胡,包括琴杆1、琴轴2、琴筒3和琴托4,琴杆由带根紫竹制成,琴筒和琴托由毛竹制成,琴筒由四片竹子制成,竹片厚度9mm,琴筒包括筒身、前口6和后口5,前口呈圆形,外缘口直径80mm,后口呈方形,边长60mm,音色亮且狂野,筒身长125mm,琴托设计成瓦盖式,切面圆弧最高点与琴筒相切,所述圆弧圆心角为60°。

实施例2

一种竹胡,包括琴杆1、琴轴2、琴筒3和琴托4,琴杆由香妃竹制成,琴筒和琴托由厚壁竹制成,琴筒由五片竹子制成,竹片厚度10mm,琴筒包括筒身、前口6和后口5,前口呈圆形,外缘口直径90mm,后口呈近圆形,直径70mm,音色较含蓄,筒身长130mm,琴托设计成瓦盖式,切面圆弧最高点与琴筒相切,所述圆弧圆心角为90°。

实施例3

一种竹胡,包括琴杆1、琴轴2、琴筒3和琴托4,琴杆由苦竹制成,琴筒和琴托由毛竹制成,琴筒由六片竹子制成,竹片厚度11mm,琴筒包括筒身、前口6和后口5,前口呈圆形,外缘口直径100mm,后口圆形,直径80mm,带有混响,筒身长135mm,琴托设计成瓦盖式,切面圆弧最高点与琴筒相切,所述圆弧圆心角为100°。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竹二胡,包括琴杆、琴轴、琴筒和琴托,所述的琴杆、所述的琴轴、所述的琴筒及所述的琴托均采用竹子制成。所述的琴杆由带根紫竹或黄金竹或香妃竹或油竹或苦竹小竹制成;所述的琴筒和所述的琴托由毛竹或楠竹或厚壁竹大型竹制成;琴筒根据音色调试可设计为4片型或5片型或6片型,4片型琴筒由4片竹子制成,音色亮且狂野,5片型琴筒由5片竹子制成,音色含蓄,6片型琴筒由6片竹子制成,带有混响;所述的琴托设计成瓦盖式。本发明提供的竹二胡琴身整体振动效果好,音调根据琴筒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满足不同音色需求,琴托设计成瓦盖式,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大,拉琴时琴身稳定,不易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程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群
技术研发日:2017.05.05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