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弦瑟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6541阅读:863来源:国知局
十弦瑟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琴,尤其涉及一种十弦瑟琴。



背景技术: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目前,古琴多是七弦琴,所弹奏出的声音很小,在表演中需要借助扩音器才能使听众听清楚。且其出音孔很小,比例也不准确,致使古琴的声音无法达到古人所说“绕梁三日”的优美乐感。而古代的“瑟”也未真正的流传下来,更没有人能演奏瑟这种乐器。《诗经》中记述“琴”的诗句很多:“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定之方中》“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鸡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乐记》里也记有:“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琴与瑟在古代文献中多是同时出现,故古人曰:琴瑟和鸣,今人多不解其意。本实用新型十弦瑟琴真正做到了琴瑟合一,

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易学的思想而设计出的琴体出音孔的尺寸比例及琴体腔体的构造和纳音的尺寸、面板与底板的厚度等等具体尺寸,使十弦瑟琴的音色与音感产生了不同于传统七弦琴的效果,音域宽广,音色丰富,音响恢宏。演奏及定弦方法并不繁琐,易于掌握,但所演奏的声音效果却发生了变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演奏出来的音乐动人心。这样的古琴的好声音,使人感受到了中国音乐真正的魅力所在。

在原始初民那里,凡行大事,必得事先占卜以预知吉凶,必得求神灵相助以达其成功。许慎《说文》释“琴”字说:“琴者,禁也。”段玉裁注云:“禁者,吉凶之忌也。”如将这两个命题结合起来,就可得出古人对琴的定义,即:“琴是判断吉凶的工具。”荀子说:“为之钟鼓管磬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欢定和而已,不求其余。”(《荀子·富国》)有研究者据以提出琴起源于“巫术”之说,认为“琴最早可能是巫师手中一种能发声的法器,所弹的琴曲也不是音乐,而是神的语言或意志、愿望的反映。”《周礼》云:“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祇。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伏羲乃中华文化始祖,远在6000多年前既削桐为瑟琴,开启了数千年的瑟琴文化史。昔者,伏羲氏旣画八卦,又制雅琴。卦所以推天地之象,琴所以考天地之声也。由此得知,瑟琴与八卦及易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有的古琴,不能使得琴瑟合一,不能够很好的表达琴瑟合体,不能让人感到琴瑟完美,存在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琴瑟合一的十弦瑟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琴体、琴弦和琴徽,其特征是所述琴体正面设置十根琴弦和十三个琴徽,所述琴体的背面设置有长出音孔和短出音孔,所述琴体的腔体是空心结构,所述腔体内有与长出音孔和短出音孔长度相同的凸起,所述凸起为长纳音和短纳音。所述琴体长出音孔与短出音孔长度比例是3:1。

所述琴弦分别为一弦、二弦、三弦、四弦、五弦、六弦、七弦、八弦、九弦和十弦,琴弦一端安装在琴头的弦眼上,另一端安装在琴底雁足上。

所述琴徽分别为一徽、二徽、三徽、四徽、五徽、六徽、七徽、八徽、九徽、十徽、十一徽、十二徽和十三徽构成,所述一徽、二徽、三徽、四徽、五徽、六徽、七徽、八徽、九徽、十徽、十一徽、十二徽和十三徽依次设置在琴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十弦瑟琴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十弦瑟琴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十弦瑟琴腔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十弦瑟琴,包括琴体1、琴弦和琴徽,所述琴体1正面设置十根琴弦和十三个琴徽,所述琴体1的背面设置有出音孔9、出音孔10。所述琴弦分别为一弦21、二弦22、三弦23、四弦24、五弦25、六弦26、七弦27、八弦28、九弦29和十弦20,琴弦一端安装在琴头6的弦眼11上,另一端安装在琴底雁足13上。所述琴徽分别为一徽31、二徽32、三徽33、四徽34、五徽35、六徽36、七徽37、八徽38、九徽39、十徽40、十一徽41、十二徽42和十三徽43构成,所述一徽31、二徽32、三徽33、四徽34、五徽35、六徽36、七徽37、八徽38、九徽39、十徽40、十一徽41、十二徽42和十三徽43依次设置在琴体1上。所述琴头6上分别设置二个护轸11和轸池12,所述琴尾8靠近琴身7的部位上分别设置二个雁足13,每个雁足13装有五个琴弦。所述琴尾8的另一侧设置有冠角14和龙龈1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