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音域新竹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3000发布日期:2018-11-30 23:2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音域新竹笛,属于吹管类民族乐器制作改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笛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流传历史,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乐器。竹笛在中国民族音乐、西洋交响音乐、现代音乐中的应用极为广泛。随着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竹笛作为幽扬婉转,携带方便的传统乐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学习竹笛吹奏的人也越来越多。

传统竹笛存在的问题:传统竹笛标准调性最低音至低音5,音域限制,乐曲表现力受到限制因而需要变指法来调整演奏;传统在膜孔与第六指孔或吹孔与膜孔间加以铜制插管,通过拔开或缩短管径有效长度调节音高,破坏原有竹子内膛完整性管径的统一度,影响乐器发音;铜制插管易于生锈不利于保存长久。

并且传统竹笛直接使用天然材料制作使用,因受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影响,易于造成管径开裂,缩短了乐器寿命。自然生长材料难以符合乐器制作规格,影响了发音准确性,且不利于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材料决定音准音色,因此乐器主观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音域新竹笛。在传统竹笛的尾部出音孔加以控制,使得原有乐器最低音5拓宽至低音3,增加了(#4.4.3)三个音,在制作上采用加键的办法控制以拓宽的音域;用吹孔移动的办法,调整音高的标准。把传统竹笛尾部几个出音孔加以利用,使其变为该笛的有效实音分别为#4、4、3,因此扩大了音域,填补了传统竹笛在低音区域的空白。在演奏上解决了因作品音域造成的换笛演奏,或提高、降低了一个八度,及变换指法等诸多不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宽音域新竹笛,在传统竹笛尾部增加活动套管、端套管和按键三部分;

传统竹笛本体尾部出音孔的附近设置固定有螺钉,每个出音孔的外套装有对应的活动套管,活动套管上开设与出音孔相同的基音孔,活动套管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凸起;弹簧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另一端通过活动套管内壁的凸起限位;当不转动活动套管时,弹簧处于松弛状态,基音孔与出音孔重合;当转动活动套管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出音孔被活动套管覆盖,而后弹簧自动复位;

活动套管外部套装有对应端套管,端套管外壁上设置按键,按键与活动套管外壁上的凸起配合卡位;当按动按键时,按键使活动套管上的外壁凸起移动,从而带动活动套管相对于传统竹笛本体转动,实现切换出音孔的开合,并迫使螺钉与内壁凸起之间的弹簧压缩;当按键抬起时,压缩的弹簧自动将内径壁凸起弹回,从而活动套管回归原位;

所述的按键整体呈阶梯排布,后一按键压到前一按键上,当按动某一按键时,其之前的所有按键均被按下,从而切换当前按键及之前按键对应出音孔的开合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竹笛的使用方面,本发明拓宽竹笛音域采用转动式按键,打破原有上下活动按键模式,且按键互相制约,使得方便演奏;颠覆拓宽了原有乐器的表现力;采用吹孔移动调节的方式,因而调整音高标准关系;摒弃传统竹笛接插管的模式,保留了竹管完整性;方便实用易于保存;表面只有三个按键使得美观;

在竹笛的制作方面,本发明合理利用已有竹子,根据所需竹笛尺寸进行拼接制作,打破了传统竹笛制作受竹子自然生长条件制约选择符合乐器制作规格材料难的问题;按照不同吹管乐自身需求制作其胚胎,使得内外径标准统一,可规范化生产作业;材料上采用了优质成材的竹子通过机械加工制成乐器所需标准的若干竹条,而后分瓣胶合,解决了传统竹制乐器随温度湿度变化易于开裂的问题;根据乐器需要可调整内外径大小,在不失去原有的基础上,音调的准确性提升,利于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作业,扩大了竹制材料在吹管类乐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宽音域新竹笛的主视图。

图2(a)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2(b)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3是宽音域新竹笛拼接示意图。

图4是宽音域新竹笛的局部侧视图。

图中:1外套管;2内套管;3封闭塞;4吹孔;5吹孔外套盖;6笛管;

7出音孔;8活动套管;9端套管;10按键;11弹簧;12螺钉;

13按键;14活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宽音域新竹笛,在传统竹笛尾部增加活动套管8、端套管9和按键13三部分;

传统竹笛本体尾部出音孔的附近设置固定有螺钉12,每个出音孔7外套装有对应的活动套管8,活动套管8上开设与出音孔7相同的基音孔,活动套管8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凸起;弹簧11一端通过螺钉12固定,另一端通过活动套管8内壁的凸起限位;当不转动活动套管8时,弹簧11处于松弛状态,基音孔与出音孔7重合;当转动活动套管8时,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出音孔被活动套管8覆盖,而后弹簧11自动复位;

活动套管8外部套装有对应端套管9,端套管9外壁上设置按键10,按键10与活动套管8外壁上的凸起配合卡位;当按动按键10时,按键10使活动套管8上的外壁凸起移动,从而带动活动套管8相对于传统竹笛本体转动,实现切换出音孔7的开合,并迫使螺钉12与内壁凸起之间的弹簧11压缩;当按键10抬起时,压缩的弹簧11自动将内径壁凸起弹回,从而活动套管8回归原位;

所述的按键10整体呈阶梯排布,后一按键10压到前一按键10上,当按动某一按键10时,其之前的所有按键10均被按下,从而切换当前按键10及之前按键10对应出音孔7的开合状态。

所述的宽音域新竹笛的笛身是由若干竹条胶黏贴合而成,不受竹子本身的尺寸限定,且确保竹笛尺寸的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吹管类民族乐器制作改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宽音域新竹笛,在传统竹笛尾部增加活动套管、端套管和按键。在竹笛的使用方面,本发明拓宽竹笛音域采用转动式按键,打破原有上下活动按键模式,且按键互相制约,使得方便演奏;颠覆拓宽了原有乐器的表现力;采用吹孔移动调节的方式,因而调整音高标准关系;摒弃传统竹笛接插管的模式,保留了竹管完整性;方便实用易于保存;表面只有三个按键使得美观;在竹笛的制作方面,本发明合理利用已有竹子,根据所需竹笛尺寸进行拼接制作,打破了传统竹笛制作受竹子尺寸的限制的缺点。根据乐器需要可调整内外径大小,在不失去原有的基础上,音调的准确性提升,利于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蔡公勇;付晏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付晏铭;蔡公勇
技术研发日:2018.09.07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