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蜂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176发布日期:2018-12-05 19:34阅读:1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电蜂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器件,特别涉及一种压电蜂鸣器。



背景技术:

压电蜂鸣器是一种以压电陶瓷作为电声换能器的发声体,这种器件的核心是以压电陶瓷薄片粘贴在金属片上的换能换件,即压电蜂鸣片。压电蜂鸣器无射频噪声、低功耗等特点使其备受重视,发展非常迅速。压电蜂鸣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压电蜂鸣片,压电蜂鸣片是由金属基片和胶合在金属基片上的压电陶瓷构成,压电陶瓷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有银层电极,压电蜂鸣片上焊接有两个分别与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银层连通的金属导线。

现有的压电蜂鸣片生产中,通常是由人工手动将金属导线焊接在压电陶瓷片上,但是由于金属基片顶面的焊接面积较小,并且金属导线细而小,造成定位不准,金属导线端部易同时压电蜂鸣片的正负极接触,造成焊接短路,进而影响了压电蜂鸣器的使用,从而增大了压电蜂鸣器生产的次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电蜂鸣器,具有方便金属导线安装,降低压电蜂鸣器产品次品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电蜂鸣器,包括顶部开口的外壳和盖板,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发音孔,所述外壳与盖板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设置有压电蜂鸣片,所述压电蜂鸣片包括金属基片和涂覆有银层电极的压电陶瓷片,所述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片上连接有两个金属导线;

所述外壳外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导片,所述金属导片伸入容纳空腔并固定连接有焊盘;所述金属导线的一端与焊盘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压电陶瓷片固定连接;

所述金属导线远离焊盘的一端设置有涂覆在金属基片上的绝缘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电蜂鸣片胶粘固定在容纳空腔内,在金属基片朝向两个焊盘的一侧分别涂覆绝缘胶;在金属基片和压电陶瓷顶部固定连接金属导线。固定在压电陶瓷顶部的金属导线越过绝缘胶并与焊盘导通,绝缘胶减少了金属导线与金属基片接触可能,进而减少短路连线的现象;固定在金属基片上的金属导线远离焊盘的末端与压电陶瓷片之间涂覆绝缘胶,减少了金属导线与压电陶瓷片顶面电极接触的几率,提高了金属导线的连接稳定性,降低了压电蜂鸣器生产的次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线呈波浪形的裸铜线,两个所述金属导线中部分别与压电陶瓷片顶面银层和金属基片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信号通过金属导线输入到压电蜂鸣片上时,导致压电蜂鸣片震动,波浪形设置的金属导线用以减小金属导片对压电蜂鸣片施加的压力,从而使得压电蜂鸣片自由震动,使得压电蜂鸣器发声洪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金属导线中部与压电陶瓷片顶面银层和金属基片均通过导电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胶的设置提高了金属导线与压电蜂鸣片的导电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供压电陶瓷连接的第一阶梯台,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供盖板连接的第二阶梯台;

所述第二阶梯台侧壁向内延伸有限位块,所述盖板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适配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蜂鸣器组装时,在第一阶梯台顶壁涂胶体,然后将压电陶瓷片放置在第一阶梯台上实现其与外壳的胶合固定;在完成金属导线固定后,在第二阶梯台上点胶,然后将盖板放置在第二阶梯台上,并使得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对应,实现盖板与外壳的胶合固定。第一阶梯台和第二阶梯台为压电陶瓷片和盖板的胶合提供了点胶部,方便了二者的连接;限位槽和限位块的设置提高了盖板与外壳对应连接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焊盘与金属导片与外壳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二阶梯台上开设有与焊盘顶壁连通的缺口,所述金属导线远离压电蜂鸣片的一端穿过缺口并与焊盘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压电蜂鸣片上,另一端与焊盘焊接固定,实现了压电蜂鸣片两个电极与金属导片的连通;这样的组装方式方便快捷,提高了压电蜂鸣器的组装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片卡接在外壳上,所述焊盘呈开口向上的U型金属弹片,所述第二阶梯台上开设有供焊盘卡接的卡接槽,所述金属导线远离压电蜂鸣片的一端伸入焊盘内并与焊盘通过导电胶粘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金属导片和焊盘的可拆卸,将金属导片由外壳内部向外卡接,使得焊盘刚好卡接在卡接槽内,然后将金属导线伸入焊盘中部并点导电胶固定;这样的方式方便快捷,减少了点焊连接对焊盘的损坏,并且在金属导片损坏时,可以轻松的将其取下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焊盘相对的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卡接槽侧壁开设有供定位块嵌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和定位槽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焊盘与外壳之间卡接的稳定性,减少了金属导片向容纳空腔位移的可能,从而提高了压电蜂鸣器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片上开设有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的设置方便了外接引线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音孔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发音孔均布在外壳底壁并与容纳空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音孔均布在外壳底壁,使得压电蜂鸣器震动产生的声音向外扩散更加稳定,压电蜂鸣器发声洪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绝缘胶,从而产生降低压电蜂鸣器次品率的效果;

2.金属导线采用波浪形的裸铜线,从而使得压电蜂鸣器发声洪亮;

3.采用了连接孔,从而产生方便外接引线与金属导片连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外壳、压电蜂鸣片和上盖连接关系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金属导线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金属导线焊盘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金属导片与外壳连接关系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用于体现卡接槽和定位槽结构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发音孔;12、金属导片;121、连接孔;13、第一阶梯台;14、第二阶梯台;141、限位块;142、缺口;143、卡接槽;144、定位槽;2、盖板;21、限位槽;3、容纳空腔;31、焊盘;311、定位块;4、压电蜂鸣片;41、金属基片;42、压电陶瓷片;43、金属导线;5、绝缘胶;6、导电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一种压电蜂鸣器,如图1所示,包括顶部开口的外壳1和盖板2。外壳1底部均匀设置有四个发音孔11,外壳1与盖板2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空腔3,容纳空腔3内设置有压电蜂鸣片4。压电蜂鸣片4包括金属基片41和涂覆有银层电极的压电陶瓷片42。

如图2所示,金属基片41和压电陶瓷片42上连接有两个由波浪形裸铜线制成的金属导线43,两个金属导线43中部分别与压电陶瓷片42顶面银层和金属基片41抵触并通过导电胶6连接。当电信号通过金属导线43输入到压电蜂鸣片4上时,导致压电蜂鸣片4震动,波浪形设置的金属导线43用以减小金属导片12对压电蜂鸣片4施加的压力,从而使得压电蜂鸣片4自由震动,使得压电蜂鸣器发声洪亮。

如图2所示,外壳1外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导片12,金属导片12上开设有连接孔121,金属导片12伸入容纳空腔3(参见图1)并固定连接有焊盘31,两根金属导线43远离压电蜂鸣片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焊盘31上。金属导线43远离焊盘31的一端设置有涂覆在金属基片41上的绝缘胶5。固定在压电陶瓷片42顶部的金属导线43越过绝缘胶5并与焊盘31导通,绝缘胶5减少了金属导线43与金属基片41接触可能,进而减少短路连线的现象;固定在金属基片41上的金属导线43远离焊盘31的末端与压电陶瓷片42之间涂覆绝缘胶5,减少了金属导线43与压电陶瓷片42顶面电极接触的几率,提高了金属导线43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所示,外壳1底部设置有供压电陶瓷连接的第一阶梯台13,外壳1顶部设置有供盖板2连接的第二阶梯台14,第二阶梯台14侧壁向内延伸有限位块141,盖板2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141适配的限位槽21。蜂鸣器组装时,在第一阶梯台13顶壁涂胶体,然后将压电陶瓷片42放置在第一阶梯台13上实现其与外壳1的胶合固定;在完成金属导线43固定后,在第二阶梯台14上点胶,然后将盖板2放置在第二阶梯台14上,并使得限位块141与限位槽21相对应,实现盖板2与外壳1的胶合固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焊盘31、金属导片12均与外壳1一体注塑成型,第二阶梯台14上开设有与焊盘31顶壁连通的缺口142,金属导线43远离压电蜂鸣片4的一端穿过缺口142并与焊盘31焊接固定,这样的组装方式方便快捷,提高了压电蜂鸣器的组装速率。

实施例2:一种压电蜂鸣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金属导片12卡接在外壳1上,焊盘31呈开口向上的U型金属弹片。第二阶梯台14上开设有供焊盘31卡接的卡接槽143。

如图5所示,焊盘31相对的两侧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11,卡接槽143侧壁开设有供定位块311嵌入的定位槽144。定位块311和定位槽144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焊盘31与外壳1之间卡接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金属导线43远离压电蜂鸣片4的一端伸入焊盘31内并与焊盘31通过导电胶6粘贴固定。由此实现了金属导片12和焊盘31的可拆卸,将金属导片12由外壳1内部向外卡接,使得焊盘31刚好卡接在卡接槽143(参见图5)内,这样的方式方便快捷,减少了点焊连接对焊盘31的损坏,并且方便了金属导片12和焊盘31的更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