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2036发布日期:2019-02-12 21:36阅读:17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乐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



背景技术:

几千年来古琴为能充分振动,面板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制成。向内外侧呈瓦弧形,与底板胶合而成琴。琴面木材须选料精良,纹理梳直匀称。若能觅得古桐木、古庙大梁悬钟之木,或古代棺椁老木更佳,琴面内腹斫成膛腔。但到现代,传统古琴制作材料很难寻得,即使找到所谓的好原料,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且价格不菲,一般人很难承受。制作工艺上面,传统古琴琴体是由一段半圆整体木料掏空合上底板而成,制作工艺纯手工,由于是一整块木料,加工过程或人为或木料内部有暗伤开裂,树结疤,内应力不均变型等,那整个琴体就报废了。即使工艺弥补也只能是有瑕疵的琴体了。振动方面:传统古琴在选材和制作工艺精良,听感上都是演奏声音偏小,个人在家夜晚演奏,琴体音量免强够用。但在演奏聚会的场合或者户外演奏活动中,由于古琴本身音量小,演奏效果往往不佳,对其推广传播也不利。选材和制作工艺一般的古琴那大范围音乐会上的演奏效果那就更差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演奏声音更响的古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包括指板,所述指板的一侧底部连接有人柱,所述人柱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箱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人柱的一侧设有前岳山,所述前岳山与人柱之间设有琴桥,所述指板远离人柱的一侧设有地柱和天柱,所述地柱和天柱的一侧设有后岳山,所述后岳山与地柱之间设有琴桥,所述前岳山上连接设有琴弦,所述琴弦的一端连接前岳山,另一端连接后岳山,所述前岳山和后岳山与琴弦连接处设有连接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传统古琴为什么声音偏小?它的振动源就是在龙池、风沼处留有微微隆起的纳音。一般常见设有两根音柱(天柱、地柱)连接着面板底板,传导振动。其实就是一个单一震动源,且震动源木材也是一种材质,没有进行各种木材震动频率配伍,音量也就出不来。本专利琴体为双面板,正面板化为演奏指板,和琴体左边弦枕相联,由乌木,红木,花梨木,玫瑰木,或杉木,桐木单独制成,可以纵向拼接。构成第一震动源,指板材料为了得到最大震动效果可以自由组合。第二震动源由传统古琴琴体构成,但选材上就用一般普通木料,仅做一般共鸣腔震动能支撑七根琴弦张力即可。但在琴体右边改固定琴桥为活动琴桥,琴桥上面支撑住绷紧的七根琴弦,琴桥座又放在传统古琴琴体右边第二面板上,构成第二震动源。第三震动源为辅助震动源,由左边弦枕和右边琴桥向外延伸获得,其有效震动弦长还是和传统古琴一样,演奏手法也无需改变,但是指板加左边弦枕的第一震动源,琴桥加传统琴体的第二震动源,还有左右琴体延伸出来的辅助震动源同时工作,音量音色必将得到质的提升。

作为改进,所述箱体前岳山侧可加装左辅振动源,所述箱体后岳山侧可加装右辅振动源。

作为改进,所述前岳山和前岳山侧的琴桥均为斜向,用于补偿空弦音准。

作为改进,所述后岳山侧的琴桥为可活动琴桥,用于补偿空弦音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的主视图。

图3是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的右视图。

如图所示:1、指板,2、人柱,3、箱体,4、前岳山,5、琴桥,6、地柱,7、天柱,8、后岳山,9、琴弦,10、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双面板琴体共振古琴,包括指板1,所述指板1的一侧底部连接有人柱2,所述人柱2连接在箱体3上,所述箱体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人柱2的一侧设有前岳山4,所述前岳山4与人柱2之间设有琴桥5,所述指板1远离人柱2的一侧设有地柱6和天柱7,所述地柱6和天柱7的一侧设有后岳山8,所述后岳山8与地柱6之间设有琴桥5,所述前岳山4上连接设有琴弦9,所述琴弦9的一端连接前岳山4,另一端连接后岳山8,所述前岳山4和后岳山8与琴弦9连接处设有连接扣10。

所述箱体3前岳山侧可加装左辅振动源,所述箱体3后岳山侧可加装右辅振动源。

所述前岳山4和前岳山侧的琴桥5均为斜向,用于补偿空弦音准。

所述后岳山侧的琴桥5为可活动琴桥,用于补偿空弦音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正面为演奏指板,指板左边为弦枕和拓展延伸的辅助震动挂弦系统。中间为传统古琴体,指板左起用立柱胶接到箱体,右边是两根立柱和箱体胶接。指板和箱体留有一到两公分缝隙,让指板充分震动,右边是用琴弦张力压住琴桥在和箱体相联,无需胶接,便于调接有效弦长和音准。工作原理:演奏者右手拨动琴弦,左手按压指板改变有效弦长获得所需要的音高。震动琴弦能量从左边弦枕传到整个指板,震动琴弦能量同时在从右边琴桥向下传到整个箱体和底板,在和左边弦枕传导下来的能量叠加,两边延伸辅助挂弦结构加以助震,达到提高演奏音量,提供给演奏家一个大动态的发音乐器,也改善了延音长度,对各总乐句的滑音力度表达都能把控自如,最终使古琴这一古老的中华国乐展现出她旺盛的生命力。

正面为演奏指板,指板和箱体成9度琴角,左低右高,这样的设计便于演奏者在大量左向右滑音时能准确的找到乐谱所要的音高,这种指板倾斜设计,可以抵消左手滑音运动过程中的惯性,使演奏者能较为顺利的完成演奏。而传统古琴一般演奏时水平放置,在由左向右的急滑音过程中,如果不加以严格演奏训练,往往会滑过,使音偏高,左边为弦枕和拓展延伸的辅助震动挂弦系统。中间为传统古琴体,指板左起用立柱胶接到箱体,右边是两根立柱和箱体胶接。指板和箱体留有一到两公分缝隙,让指板充分震动,右边是用琴弦张力压住琴桥在和箱体相联,无需胶接,便于调接有效弦长和音准。

由于改良后的本专利古琴结构更加立体,几何空间增多,进一步拓展成现代压电式和电容咪头双拾音器电声古琴成为可能,加上现代扩音和周边效果器的运用,古琴曲目演奏和技法必将有质的飞跃。注:电吉他能在这几十年里风靡全球就是典型案例,其产业链创造的价值非常可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广东省移动] 2020年02月25日 15:52
    不知所谓!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