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键盘乐器的键架前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8005发布日期:2024-05-17 13:0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架前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所述键盘装置具有可摆动的琴键,每个琴键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所述键盘装置具有琴槌,所述琴槌中的每一个根据相关联琴键的运动在该琴键的后端上方执行竖直枢转运动,并且本发明涉及在键盘装置中的琴槌的一部分的结构,当琴槌通过被相关联琴键的后端向上推而向上枢转移动时,该结构与琴键接触,以及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键架前部,所述键架前部被应用于诸如电子钢琴之类的键盘乐器,以便将用于与相关联琴键的前端接合的前部轨道销保持在竖立状态下。


背景技术:

1、常规地,作为上文提到的类型的键盘装置,已知例如在由本技术人已经提交的日本特开no.2013-125236专利公开中公开的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包括:可摆动的琴键,每个琴键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琴槌,每个琴槌竖直可枢转移动地设置在相关联的其中一个琴键的后端上方。琴键中的每一个可摆动地支撑在平衡轨道销上,该平衡轨道销被竖立在位于琴键的大约纵向中心处的位置处。另一方面,琴槌中的每一个包括:琴槌主体,其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状形状;一对配重板,其由金属制成并且附接到琴槌主体的左右侧表面的相应前端;以及绞盘螺钉,其拧入到琴槌主体的下表面的后部部分中。琴槌主体具有形成有弧形轴孔的后端,并且该轴孔与琴槌支撑件的琴槌支点轴接合,借以可枢转移动地支撑琴槌。进一步地,拧入琴槌主体中的绞盘螺钉具有形成有头部的下端,该头部具有形成为球形形状的下表面。绞盘螺钉的头部经由由毡制成的布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

2、进一步地,常规地,作为用于上述类型的键盘乐器的键架前部,已知例如在由本技术人提交的日本专利5797074中公开的键架前部。该键架前部通过将多个键架前部模制品(每个键架前部模制品由合成树脂制成)互连而形成,使得键架前部沿左右方向延伸。键架前部模制品中的每一个包括:侧向地伸长的主体部分,多个前部轨道销沿左右方向以预定隔开的间隔竖立在其上;以及左右连接部分,其从主体部分的相应的左右端突出,以便分别将键架前部模制品自身连接到左右相邻的键架前部模制品。这些左右连接部分在平面图中具有彼此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并且在左连接部分具有被切掉的其上半部分的同时,右连接部分具有被切掉的其下半部分。进一步地,左右连接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竖直地从中延伸穿过的两个螺钉孔,并且沿左右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多个沟槽形成在左连接部分的上表面上,该左连接部分具有被切掉的其上半部。

3、在将相邻的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彼此连接的情况下,首先,键架前部模制品中的一个的右连接部分和另一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左连接部分竖直地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并且相应的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前端和后端彼此拧紧。然后,将粘合剂注入到间隙中,该间隙形成在彼此拧紧的键架前部模制品中的左键架前部模制品的主体部分的右端表面和键架前部模制品中的右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左连接部分的左端表面之间。注入的粘合剂流入形成在右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左连接部分上的沟槽中的每一个中。结果,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彼此连接而处于左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右连接部分和右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左连接部分通过搭叠而联结的状态。

4、进一步地,通过如上所述将多个键架前部模制品互连所形成的键架前部沿着金属键盘底盘的前部轨道安置,并且在多个部分处被螺栓连接到前部轨道,该前部轨道沿左右方向延伸。

5、在如日本特开no.2013-125236专利公开中公开的那样构建的键盘装置中,在琴键释放状态下,琴键保持处于略微向下和向后倾斜的姿态,而琴槌保持处于基本上水平的姿态。绞盘螺钉被保持为其轴线相对于竖直线倾斜。具体地,绞盘螺钉处于这样的姿态,即其中当绞盘螺钉的一部分较低时,该部分定位得更向后,即,绞盘螺钉向下和向后倾斜。在这种情况下,绞盘螺钉头部的下表面的前半部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当琴键的前端在该琴键释放状态下被向下按时,琴键绕平衡轨道销摆动,借以琴键的后端被抬起。根据琴键的这种运动,琴槌经由绞盘螺钉被向上推,由此绕琴槌支点轴向上枢转移动。注意,当琴键被完全按下时,即当琴键的前端被向下按到其最低位置时,琴槌的上表面的前端与琴槌止动件邻接,借以阻止琴槌的进一步枢转运动。然后,当手指从被按下的琴键释放时,向上枢转移动的琴槌通过其自重向下枢转移动,并返回到其原始位置(琴槌在琴键按下之前所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琴键的后端根据琴槌的向下枢转运动经由绞盘螺钉被向下按,并且琴键返回到其原始位置(琴键在琴键按下之前所在的位置)。

6、在上述键盘装置中,当根据被按下的琴键的释放而向下枢转移动的琴槌在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之际,由于由琴槌自身的枢转运动所产生的力,琴槌会略微竖直地弹跳。如上文中所描述,琴槌在经由绞盘螺钉而置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上的状态下总是保持与琴键接触,使得当琴槌如上所述弹跳时,琴键根据琴槌的弹跳而摆动。更具体地,假设琴键根据琴槌在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之际发生的弹跳而摆动,这防止被按下的琴键快速返回到其原始位置(琴键在琴键按下之前所在的位置),这有时在音乐表演时会引起麻烦。

7、进一步地,在如上文所描述琴槌根据相关联琴键的琴键按下而向上枢转移动的情况下,保持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的绞盘螺钉的姿态改变。具体地,绞盘螺钉的下端的头部相对于其上端向前移动,借以使绞盘螺钉处于向下和向前倾斜的姿态。在这种情况下,绞盘螺钉头部的下表面的后半部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更具体地,在琴槌根据琴键的按下而向上枢转移动的情况下,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和绞盘螺钉的头部之间的接触点(即,琴键在琴槌上的作用点)不仅向上移动,而且从绞盘螺钉头部的下表面的前半部移位到其后半部。结果,当按下琴键时,枢转地支撑琴槌的琴槌支点轴和上文提到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在这种情况下,从琴槌施加到琴键的载荷逐渐增加。特别是在音乐表演期间表演其中琴键被缓慢地按下的轻柔琴键敲击的情况下,紧接在琴键按下终止之前的载荷的增加可以使演奏者感觉到琴键重。

8、在具有日本专利no.5797074中所公开的类型的键架前部面的电子钢琴中,键架前部可以热膨胀或收缩,例如由于安装电子钢琴的环境的温度变化,这引起键架前部沿纵向方向的膨胀或收缩。一般而言,形成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合成树脂的线性膨胀系数大于形成前部轨道的金属的线性膨胀系数,且因此键架前部的膨胀或收缩程度大于前部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沿纵向方向的拉伸力和压缩力作用在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上,这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在它们各自的端部的连接部分处彼此连接,并且当这些力反复作用时,彼此连接的相应的键架前部模制品的连接部分之间的结合会丧失。

9、当如上文所提到彼此连接的相应的键架前部模制品的连接部分之间的结合丧失时,键架前部模制品中的每一个沿纵向方向的膨胀或收缩幅度变得甚至更大。特别是当键架前部模制品中的每一个收缩时,分别竖立在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上的相邻前部轨道销之间的间距变得大于其他前部轨道销之间的间距。结果,与前部轨道销接合的每两个相邻的琴键之间的间隙变大,这引起电子钢琴键盘上的琴键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

10、进一步地,当将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彼此结合时,如上文所描述,粘合剂被注入到左键架前部模制品的主体部分和右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左连接部分之间的间隙中,以便使粘合剂流入左连接部分上的沟槽中的每一个中。然而,难以使粘合剂流入沟槽中的每一个中,并且当粘合剂的流入不足时,无法长时间地充分保持相应的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的连接部分之间的结合。因此,上文所描述的常规键架前部留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所述键盘装置能够抑制琴槌在相关联琴键的琴键按下之后返回到其原始位置(琴槌在琴键按下之前所在的位置)之际发生的弹跳,因此引起琴键快速返回到其原始位置,由此使得演奏者能够享受电子键盘乐器的出色的可演奏性。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所述键盘装置能够在琴键按下期间抑制来自琴槌的作用在琴键上的载荷的增加,由此使得演奏者能够享受电子乐器的出色的可演奏性,而不会使演奏者感觉到琴键重,即使当琴键被轻柔地按下以进行音乐表演时也如此。

3、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键架前部,所述键架前部使得有可能长时间地保持键架前部模制品之间的牢固连接,由此防止键盘上的琴键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

4、为了实现以上第一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所述键盘装置包括:琴键,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被配置成可绕琴键支点摆动,该琴键支点位于琴键沿其纵向方向的大约中心处;琴槌,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被配置成可沿竖直方向绕琴槌支点在初始位置和枢转移动位置之间枢转移动,该琴槌支点设置在琴键的大约后端处,该琴槌经由第一接触部分从上方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而置于琴键上,以用于根据琴键的摆动来枢转移动;以及琴槌弹跳抑制构件,其在第一接触部分的前侧的预定位置处设置在琴键的上表面和琴槌的下表面中的一个上,并且被配置成通过在琴槌根据被按下琴键的释放从枢转移动位置返回到初始位置时与琴键的上表面和琴槌的下表面中的另一个接触来抑制琴槌的弹跳。

5、利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构造,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琴键被配置成能够绕琴键支点摆动,该琴键支点位于琴键沿纵向方向的大约中心处,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琴槌被配置成能够沿竖直方向绕琴槌支点在作为琴键按下之前的位置的初始位置和作为琴键按下之后的位置的枢转移动位置之间枢转移动,该琴槌支点设置在琴键的大约后端处。进一步地,琴槌经由第一接触部分从上方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而置于琴键上,以用于根据琴键的摆动来枢转移动。进一步地,琴槌弹跳抑制构件在第一接触部分的前侧的预定位置处设置在琴键的上表面和琴槌的下表面中的一个上。

6、当琴键的前端在琴键释放状态下被向下按时,琴键绕琴键支点摆动,使得琴键的后端向上移动。根据琴键的这种运动,琴槌在其初始位置中经由第一接触部分被向上推,以绕琴槌支点向上枢转移动到在初始位置上方的枢转移动位置。然后,当手指从被按下的琴键释放时,琴槌绕琴槌支点向下枢转移动并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琴键的上表面和琴槌的下表面中的一个与设置在琴键的上表面和琴槌的下表面中的另一个上的琴槌弹跳抑制构件邻接,借以抑制琴槌的弹跳。因此,可以抑制琴槌在琴键按下之后返回到初始位置之际发生的弹跳,这使得琴键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返回到其原始位置(琴键在琴键按下之前所在的位置)。结果,演奏者变得有可能快速演奏电子乐器并享受其出色的可演奏性。

7、优选地,琴槌包括设置在第一接触部分的紧前侧的第二接触部分,并且琴槌弹跳抑制构件设置在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上,并且当琴槌处于初始位置中时,第二接触部分从上方与琴槌弹跳抑制构件邻接。

8、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琴槌设置有第二接触部分,并且琴槌弹跳抑制构件设置在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上。因此,在被按下的琴键释放之后,使琴槌的第二接触部分从上方与琴槌弹跳抑制构件邻接,之后琴槌返回到初始位置。这使得有可能稳定且有效地抑制琴槌在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之际发生的弹跳。进一步地,由于琴槌的与琴槌弹跳抑制构件邻接的第二接触部分设置在与琴键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的紧前侧,因此不仅有可能在琴槌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之前在比第二接触部分设置在琴槌的下表面的前端上的情况下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第二接触部分与琴槌弹跳抑制构件邻接,而且有可能减少琴槌弹跳抑制构件上的冲击。因此,有可能在琴槌返回到其原始位置时获得在相对宽的枢转运动范围内抑制琴槌的弹跳的效果、以及长时间地使用琴槌弹跳抑制构件。

9、优选地,琴槌弹跳抑制构件由具有预定弹性的聚氨酯泡沫制成。

10、利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由于琴槌弹跳抑制构件由具有相对低的弹性的聚氨酯泡沫制成,因此有可能有效地抑制琴槌在返回到初始位置之际发生的弹跳。进一步地,作为聚氨酯泡沫,有可能采用软质聚氨酯泡沫,其不仅弹性低,而且重量轻并且冲击吸收和缓冲性质出色。

11、为了实现以上第二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所述键盘装置包括:琴键,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被配置成可绕琴键支点摆动,该琴键支点位于琴键沿其纵向方向的大约中心处;以及琴槌,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使其后端被支撑成使得琴槌可沿竖直方向绕琴槌支点枢转移动,该琴槌支点设置在琴键的大约后端处,该琴槌置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上,以用于根据琴键的摆动来枢转移动,其中,琴槌包括:琴槌主体,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使其后端可绕琴槌支点枢转移动;以及琴键接触部分,其设置成使得琴键接触部分从琴槌主体的下表面的后端向下突出,并且被配置成从上方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其中,琴键接触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在琴槌的枢转运动期间,琴键接触部分中的与琴键的上表面接触的接触部分和琴槌支点之间的距离近似恒定。

12、利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构造,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琴键被配置成能够绕琴键支点摆动,该琴键支点位于琴键沿纵向方向的大约中心处,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琴槌使其后端被支撑成使得琴槌可以沿竖直方向绕琴槌支点枢转移动,该琴槌支点设置在琴键的大约后端处。琴槌具有琴键接触部分,该琴键接触部分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琴槌主体的下表面的后端向下突出,并且被配置成从上方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该琴键接触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在琴槌的枢转运动期间,琴键接触部分中的与琴键的上表面接触的接触部分和琴槌支点之间的距离近似恒定。因此,与常规的键盘装置(其中琴槌经由绞盘螺钉而置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上)不同,根据第二方面的键盘装置使得有可能在琴槌根据琴键按下而枢转移动时抑制来自琴槌的施加到琴键的载荷的增加。结果,即使当表演轻柔琴键按下(其中琴键被缓慢地按下)以进行音乐表演时,演奏者也不会感觉到琴键重,且因此有可能享受电子乐器的出色的可演奏性。

13、优选地,琴键接触部分具有在侧视图中形成为近似弧形形状的底部,并且该底部包括:前底部部分,其形成底部的前半部并且可以与琴键接触;以及后底部部分,其形成底部的后半部并且无法与琴键接触。

14、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琴键接触部分的在侧视图中形成为近似弧形形状的底部具有:前底部部分,其形成底部的前半部,其可以与琴键接触;以及后底部部分,其形成底部的后半部,其无法与琴键接触。因此,当琴槌根据琴键的按下而向上移动时,只有琴槌的琴键接触部分的前半部的前底部部分仅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使得与常规的键盘装置(其中绞盘螺钉头部的后半部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接触)不同,本优选实施例的键盘装置使得有可能相对容易抑制琴键接触部分中的与琴键的上表面接触的接触部分和琴槌支点之间的距离的减小,借以有可能容易地实现上文所描述的作用和效果。

15、更优选地,键盘装置还包括琴槌缓冲垫,该琴槌缓冲垫设置在位于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上的琴键接触部分的紧前侧,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在琴键释放状态下,琴槌的下表面的预定部分从上方与琴槌缓冲垫邻接,并且前底部部分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弧形形状,以便在琴槌缓冲垫经历老化变形之前和之后使琴槌在琴键释放状态下保持处于基本上相同的姿态。

16、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琴槌缓冲垫在琴键接触部分的紧前侧的位置处设置在琴键的上表面的后端上,并且在琴键释放状态下,琴槌的下表面的预定部分从上方与琴槌缓冲垫邻接。这使琴槌在被按下的琴键释放之后返回到初始位置之际与琴槌缓冲垫邻接,借以有可能抑制在琴槌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之际发生的琴槌上的冲击以及琴槌的弹跳。

17、进一步地,长时间使用电子钢琴有时会使琴槌缓冲垫逐渐被压垮并由于受到琴槌从上方反复按压而经历老化变形,从而导致琴槌缓冲垫的上表面的水平面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琴键接触部分的前底部部分形成为具有相对小的曲率半径的弧形形状,则在琴键释放状态下,与在发生老化变形之前的正确姿态相比,琴槌处于向下和向前倾斜的姿态,这可以使例如电子键盘乐器中的乐音产生定时和音量不同于正确的定时和正确的音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琴键接触部分的前底部部分形成为具有相对大的预定曲率半径的弧形形状,以便在琴槌缓冲垫发生老化变形之前和之后使琴槌在琴键释放状态下保持处于基本上相同的姿态。这使得即使当琴槌缓冲垫经历老化变形时也有可能长时间地使琴槌在琴键释放状态下保持处于其正确姿态,由此防止出现上述不便。

18、优选地,琴键接触部分包括:接触突起,其与琴槌主体一体地形成并且具有向下突出的突出形状;以及突起盖,其具有前底部部分和后底部部分并且可移除地安装在接触突起上。

19、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通过将具有前底部部分和后底部部分的突起盖安装在与琴槌主体一体地形成的接触突起上,有可能相对容易形成具有前底部部分和后底部部分的琴键接触部分。进一步地,突起盖能够从琴槌主体的接触突起移除,使得例如在改变前底部部分和后底部部分的设计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仅改变突起盖而不改变整个琴槌而容易地改变设计。

20、为了实现以上第三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键架前部,所述键架前部通过将多个键架前部模制品的端部互连而形成以沿左右方向延伸,每个键架前部模制品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用于分别与多个琴键的前端接合的多个前部轨道销竖立在该键架前部上以处于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的状态,其中,每两个相邻的键架前部模制品中的一个键架前部模制品使其一端设置有朝向与其相邻的另一键架前部模制品突出并且在平面图中具有预定形状的连接接合突起,并且另一键架前部模制品使其一端设置有连接接合凹部,该连接接合凹部形成为可与连接接合突起的平面中的形状配合的凹陷形状,并且接合连接接合突起而处于沿左右方向相对于连接接合突起不可移动的状态。

21、利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构造,通过将多个键架前部模制品的端部彼此连接,形成了键架前部,每个键架前部模制品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该键架前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多个前部轨道销竖立在该键架前部上以处于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的状态。进一步地,每两个相邻的键架前部模制品中的一个键架前部模制品的一端形成有在平面图中具有预定形状的连接接合突起,并且另一键架前部模制品的一端形成有与连接接合突起接合的连接接合凹部。该连接接合凹部形成为能够与连接接合突起的平面中的形状配合的凹陷形状,并且接合连接接合突起以处于沿左右方向相对于连接接合突起不可移动的状态。通过因此将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彼此配合成处于彼此不可移动地接合的状态,有可能将相邻的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通过它们自己的机械连接而彼此连接,使得即使当这些键架前部模制品由于热膨胀或收缩而膨胀或收缩时,也可以保持相应的两个键架前部模制品的端部之间的牢固连接。如上文所描述,根据本发明,有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每两个相邻的键架前部模制品之间的牢固连接,由此防止键盘上的琴键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

22、优选地,连接接合突起包括:第一突起,其沿前后方向具有预定宽度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达预定长度;以及第二突起,其设置在第一突起的尖端上并且至少沿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中的一个突出达预定长度。

23、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包括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连接接合突起在平面图中形成为l形状或t形状,并且接合连接接合凹部以处于彼此配合的状态,借以有可能相对容易且稳定地将相邻的键架前部模制品彼此连接以处于沿左右方向相对于彼此不可移动的状态。

24、优选地,键架前部包括固定器件,以用于将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彼此固定以处于沿竖直方向保持彼此紧密接触的状态。

25、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不仅彼此接合,而且通过固定器件彼此固定以处于沿竖直方向保持彼此紧密接触的状态,且因此相邻的键架前部模制品可以更牢固地彼此连接。

26、更优选地,固定器件包括粘合剂,以用于沿竖直方向将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彼此结合。

27、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通过使用粘合剂作为固定器件,有可能将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彼此固定以处于沿竖直方向结合的状态。

28、进一步优选地,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中的一个具有形成为沿竖直方向从中穿过的至少一个粘合剂注入孔,并且具有形成在其平坦表面上的多个沟槽,该平坦表面与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中的另一个接触使得所述多个沟槽与粘合剂注入孔连续并且从其径向地延伸。

29、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中的一个具有形成为沿竖直方向从中穿过的至少一个粘合剂注入孔、以及形成在其上的多个沟槽,所述沟槽与粘合剂注入孔连续并且从其径向地延伸。当通过粘合剂结合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时,这两者彼此配合并且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并且粘合剂从外部被注入到粘合剂注入孔中,借以粘合剂流入从粘合剂注入孔径向地延伸的沟槽中。这使得有可能以总的来说很平衡的方式在一个叠置在另一个上的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之间的相当宽的范围内稳定地供应粘合剂,从而使得有可能将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彼此牢固地结合。

30、进一步优选地,固定器件还包括固定螺钉,以用于利用型锻件(swaging)将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彼此拧紧而处于沿竖直方向固定的状态。

31、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通过粘合剂彼此结合的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利用型锻件彼此拧紧而处于沿竖直方向固定的状态,且因此不仅有可能更牢固地结合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而且有可能长时间地稳定地保持该状态。

32、此外优选地,连接接合突起具有螺钉突起,该螺钉突起形成为沿竖直方向突出的形状并且具有形成在内部的螺钉孔以用于使固定螺钉拧入其中,并且连接接合凹部具有形成为沿竖直方向从中穿过的插入孔以用于使螺钉突起插入其中。

33、利用该优选实施例的构造,在连接接合突起形成有螺钉突起的同时,连接接合凹部形成有插入孔,使得通过将连接接合突起配合在连接接合凹部中、同时将螺钉突起插入到插入孔中,可以相对容易实施用于组装键架前部模制品的工作。进一步地,通过除了在连接接合突起和连接接合凹部之间进行配合之外还将螺钉突起插入到插入孔中,有可能更牢固地将键架前部模制品连接成处于沿左右方向相对于彼此不可移动的状态。

34、从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