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芯灯泡和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2578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芯灯泡和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芯灯泡(管球)和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的技术领域,涉及由导电性树脂形成与上述管芯灯泡的起动电路进行电连接的灯头的螺旋部分的方法。
作为现有的管芯灯泡,例如在电灯泡形荧光灯中,如图13所示那样,在玻璃制成的灯泡11和树脂壳25构成的外周围器91内,收容发光管10、安装起动电路14的印刷电路板13、连接到上述起动电路14供电的2根导线15a、15b。
在上述树脂壳25的一端部螺旋接合灯头5,而且,由敛缝等防松。上述灯头5将形成螺纹部分53的金属顶套5c和在上述金属顶套5c的前端部流入绝缘体即顶环玻璃5b加以固定的顶环5a一体化。该金属顶套5c与顶环5a构成用于向上述起动电路14供电的电极。
上述顶环5a主要镀镍黄铜构成,从该顶环5a的中央孔52将一方的导线15a引出到外部,在顶环5a外面由钎焊连接。图中虽未示出,但在上述导线15a与上述顶环5a的连接中,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也可由不使用钎焊的等离子弧焊连接。
上述金属顶套5c由镀镍黄铜或铝等金属构成,从该金属顶套5c的后端部分将另一方的导线15b引出到外部,在金属顶套5c外面由钎焊连接。图中虽未示出,但在连接导线15b与金属顶套5c时,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也可由电阻焊或TIG焊连接。
这样的现有管芯灯泡制造方法如下。
首先,将发光管10组装在支架12,由硅酮粘合剂等固定。在固定发光管10的支架12,使印刷电路板13接合在与发光管10的安装相反一侧进行固定。在安装发光管10和印刷电路板13的支架12的嵌入树脂壳25。在该支架12的嵌入树脂壳25的位置处的圆弧状间隙充填硅酮粘合剂等,接着在充填了上述粘合剂的圆弧状的间隙中插入并固定灯泡11。在高温炉内干燥硬化充填到上述圆弧状间隙的硅酮粘合剂等,完成树脂壳25和灯泡11在支架12的组装。
接着,将灯头5以螺纹固定到树脂壳25的前端部,然后通过敛缝固定在树脂壳25。当将灯头5组装到树脂壳25时,将导线15a从顶环5a的中央孔52导出,同时,从金属顶套5c的基端部将导线15b导出。
之后,将上述导线15b的导出的部分由钎焊、电阻焊或TIG焊连接到金属顶套5c的外面。同样,从顶环5a的中央孔52导出的上述导线15a由钎焊或等离子弧焊连接到顶环5a的外面。
这样,完成图13所示的管芯灯泡。
可是,在现有管芯灯泡中,树脂壳25单独由树脂成形,灯头5也由专门的制造商用顶环玻璃5b固定顶环5a和金属顶套5c加以制作。为此,为了将灯头5组装进树脂壳25,在管芯灯泡制造时,需要将灯头5插入并拧入到树脂壳25,进行敛缝,加工工序较多。
另外,拧入灯头5时,如由自动机械强有力地把持金属顶套5c的螺纹部分53,则螺纹部分53存在变形或顶环玻璃5b破裂的危险。在灯头5的敛缝不充分的场合,可能因松动产生错位,相反,在敛缝(铆接)过强的场合,可能产生树脂壳25的树脂裂开等问题,敛缝强度的质量管理较难。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芯灯泡组装简单、组装成本低而且质量高的管芯灯泡和该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如下。
首先,本发明的管芯灯泡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管芯灯泡,该管芯灯泡具有发光管、用于使该发光管亮灯的起动电路、收容该起动电路的树脂壳、及安装于该树脂壳的外部成为上述起动电路的电极的灯头;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灯头的螺纹部分的顶套由导电性树脂制成。
这样,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现有的金属顶套同样地构成向起动电路供电的电极。另外,导电性树脂的硬度一般比金属低,所以,可提高使用管芯灯泡时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灯座的阴螺纹部分的螺旋接合紧密度。
在上述技术手段中,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为与上述树脂壳一体成形的复合部件,不需要组装现有的管芯灯泡时将灯头插到树脂壳、将其拧入、敛缝的工序,所以不会出现组装作业导致螺纹部分变形不良、灯头敛缝不充分而松动错位等问题。
在上述技术手段中,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和构成上述灯头前端部的顶环为与上述树脂壳一体成形的复合部件,这样,树脂壳的树脂部分延伸到现有灯头的顶环玻璃绝缘体部分,由此可取消顶环玻璃,所以,不会出现过去那样的玻璃破裂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手段中,设置将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的一部分凸出到上述树脂壳内部的端子连接部,使上述凸部与上述起动电路连接,以使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电导通,这样,通过将起动电路安装到树脂壳使其与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的端子连接部组装,可将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电导通,从而可取消过去那样的导线的钎焊,所以,不会因顶套部的钎焊错位导致连接不良。
在上述技术手段中,上述端子连接部与上述起动电路中的印刷电路板的电极端子连接,这样,由于使上述端子连接部与上述电极端子连接,所以,可确实地对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进行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手段中,埋入到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的金属端子的一部分露出到上述树脂壳内部,上述金属端子的一部分与上述起动电路连接,使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电导通。这样,通过将起动电路组装到树脂壳并使其与埋入到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的金属端子的一部分连接,使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电导通,所以,可确实地连接使其电连接。
构成上述灯头前端部的金属制成的顶环也可为嵌合到设于上述树脂壳前端部的贯通孔的构造。在该场合,虽然需要将顶环安装到树脂壳的工序,但其它方面起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该管芯灯泡用树脂壳收容用于使管芯灯泡的发光管亮灯的起动电路,并将成为上述起动电路的电极的灯头安装于外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次工序和二次工序;在该一次工序中,将按照上述树脂壳的外部形状并且在上述灯头的螺纹部分即顶套的配置部分设置有凸起的第1型腔模与按照上述树脂壳的内部形状而且设置了可插入上述凸起的凹部的芯模合模并锁紧,形成按照上述树脂壳形状的筒状空隙,在该筒状的空隙中注射熔融树脂,形成一次成形品,该一次成形品设置有由上述凸起形成的电极取出孔;接着,在二次工序中,开模,然后将设置了螺纹筒形成面的第2型腔模嵌入到保持着上述一次成形品的上述芯模中,在上述顶套配置部分的外周面形成包含上述电极取出孔的螺纹筒形状的空隙,在该螺纹筒形状的空隙中注射熔融状的导电性树脂,并使该导电性树脂的一部分通过上述电极取出孔,从而一体成形设置了凸出到树脂壳内部的端子连接部的顶套。
这样,由上述一次工序和二次工序获得将顶套一体化的树脂壳,所以,不需要将现有技术那样的灯头装入到树脂壳的工序。另外,通过将起动电路安装到树脂壳使其与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的端子连接部连接,可将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电导通,所以,起动电路的安装容易进行。
本发明的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该管芯灯泡用树脂壳收容用于使管芯灯泡的发光管亮灯的起动电路,并将成为上述起动电路的电极的灯头配置于外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次工序、插入工序、及二次工序;在该一次工序中,将按照上述树脂壳的外部形状并且在上述灯头的螺纹部分即顶套的配置部分设置有凸起的第1型腔模与按照上述树脂壳的内部形状而且设置了可插入上述凸起的凹部的芯模合模并锁紧,形成按照上述树脂壳形状的筒状空隙,在该筒状的空隙中注射熔融树脂,形成一次成形品,该一次成形品设置有由上述凸起形成的电极取出孔;接着,在插入工序中,开模,然后将金属端子插通到上述一次成形品的电极取出孔,并插入固定到上述芯模的凹部内;在二次工序中,将设置了螺纹筒形成面的第2型腔模的嵌入到保持着上述一次成形品的上述芯模中,在上述顶套配置部分的外周面形成包含上述金属端子一部分的螺纹筒形状的空隙,在该螺纹筒形状的空隙中注射熔融状的导电性树脂,一体成形上述金属端子一部分穿过上述电极取出孔凸出到树脂壳内部的顶套。
这样,与上述一样,不需要将灯头装入到树脂壳的工序。另外,通过将起动电路安装到树脂壳使其与从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凸出的金属端子连接,可将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电导通,所以,起动电路的安装容易进行。
上述技术手段在上述一次工序中,还在上述一次成形品的前端部设置可嵌入构成上述灯头前端部的顶环的贯通孔,并在上述贯通孔的周围设置防止上述顶环脱开的凹部。这样,顶环的安装部也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由顶环玻璃形成,由此相应地减少工序。
在上述技术手段中,也可由二色成形法进行上述一次工序和上述二次工序。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由于一体成形灯头的顶环和导电性树脂顶套,所以,不会出现灯头从树脂壳松动脱开的问题。另外,制造管芯灯泡时,不需要在现有树脂壳中插入灯头、敛缝固定的工序,可大幅度削减组装工序,降低组装成本,而且,不会出现敛缝导致螺旋变形和顶环玻璃破裂这样的问题,可制作高质量的管芯灯泡。
图1为发明一实施形式的电灯泡形荧光灯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2为发明一实施形式的电灯泡形荧光灯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3为发明一实施形式的电灯泡形荧光灯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4为发明一实施形式的电灯泡形荧光灯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5为发明一实施形式的电灯泡形荧光灯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6为发明一实施形式的电灯泡形荧光灯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7为示出最初的树脂成形一次工序中模锁紧后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8为示出最初的树脂成形一次工序中的开模状态的断面图。
图9为示出将芯模回转180度时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10为示出二次工序中合模锁紧后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11示出在二次工序中的开模状态的断面图。
图12为示出完成了的树脂壳的断面图。
图13为现有的电灯泡形荧光灯的断面图。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管芯灯泡)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额定功率为13W的电灯泡形荧光灯的全长为120mm,最大外径为60mm,如图1所示,在由灯泡11和树脂壳20构成的外围器92内,收容荧光管10和该荧光管10的起动电路14。荧光管10和起动电路14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这些荧光管10和起动电路14在外围器92内的安装,通过将上述印刷电路板13保持在支架12、将该支架12保持在外围器92的树脂壳20内而进行。上述灯泡11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树脂制成。
上述荧光管10通过桥接外径为11mm的3根U字管而形成1个放电电路。该荧光管10的一端部的电极端子侧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该荧光管10收容在上述灯泡11内。
上述起动电路14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3的与上述荧光管10相反一侧。该起动电路14收容在上述树脂壳20内。从该起动电路14引出导线15a和电极端子40,由该导线15a和电极端子40向起动电路14供给电力。
上述树脂壳20由保持上述支架12的碗状部20a、连接形成于该碗状部20a的筒部20b、及连接形成于该筒部20b的前端部20c构成,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等树脂的成形品构成。
在该树脂壳20的筒部20b的外周形成用于向起动电路14供电的一方电极的导电性树脂顶套30。该导电性树脂顶套30形成具有螺纹部31的螺纹筒状,与上述树脂壳20一体成形。构成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30的导电性树脂采用复合导电材料,该复合导电材料通过在PBT、PPS、或PBT与AS的聚合物等高分子材料中配合碳黑、金属纤维、碳纤维、金属薄片、金属化玻璃空心颗粒(有孔玻璃珠)、金属化玻璃纤维、有机聚合物等导电性材料而获得导电性。
在树脂壳20的上述筒部20b与上述碗状部20a的边界设置电极取出孔20d,从该电极取出孔20d延伸出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30,构成露出到树脂壳20内部的端子连接部30a。该端子连接部30a连接到从上述印刷电路板13引出的电极端子40,从而电连接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30和起动电路14。
安装于印刷电路板13的上述电极端子40如图1所示那样形成为夹子状,以夹子形式夹住从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30延伸的端子连接部30a。这样,不需如图13所示现有的管芯灯泡那样将导线15b引出到树脂壳25外部、对引出的导线15b进行钎焊等工序,所以,起动电路14在树脂壳20的安装容易进行。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在对外围器91的外部进行钎焊的场合,可能因钎焊不良或经时使用等导致钎焊脱开等,从而可能出现起动电路14和顶套5c的连接不良的问题,然而,按照本例,由于在树脂壳20内使端子连接部30a与电极端子40接触,所以,不会产生这些问题。端子连接部30a与电极端子40的电连接可为简单的接触,也可例如由导电性粘合剂接合。
另外,在上述树脂壳20的端部20c安装构成用于向起动电路14供电的另一方电极的顶环50。该顶环50主要由镀镍横铜等金属制成,形成为圆锥状,在树脂壳20的注塑成形时一体形成。该金属制圆锥状的顶环50在中心设置有与树脂壳前端部20c的贯通孔对应的中央孔52。另外,该顶环50在中心和外周形成朝下的凸状接合部51,该凸状接合部51埋设在树脂壳20的前端部20c。从印刷电路板13引出的导线15a通过树脂壳前端部20c的贯通孔和上述顶环50的中央孔52引出到外部,钎焊到顶环50的外部表面,由此将顶环50电连接到起动回路14。顶环50与导线15a的连接除了钎焊以外,也可由等离子焊接(图中未示出)连接。
(管芯灯泡的组装方法)下面简单地说明上述实施形式的管芯灯泡的组装方法。
预先准备灯泡11、树脂壳20、具有荧光管10和起动电路14的印刷电路板13、及支架12。
首先,在支架12保持已安装荧光管10和起动电路14的印刷电路板13,将其组装到树脂壳20内。当组装该支架12时,由夹子式的电极端子40夹住凸出到树脂壳20内部的端子连接部30a。另外,导线15a通过树脂壳前端部20c的贯通孔和顶环50的中央孔52引导至外部。接着,在该树脂壳20中嵌入灯泡11。之后,通过钎焊或等离子弧焊将从树脂壳前端部20c引导出的上述导线15a连接到顶环50的外面。这样,完成图1所示管芯灯泡。
这样,按照上述实施形式的管芯灯泡,不需要在图13所示现有树脂壳25中插入灯头5并进行敛缝固定和导线15b的钎焊等工序,可大幅度改良组装性,削减组装工序,不产生敛缝导致的顶套变形和玻璃顶环破裂这样的问题,所以可大幅度提高质量。
(管芯灯泡的变形例)作为与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30进行电连接的电极端子的形式,除了图1所示夹子式以外,也可构成图2所示那样的板簧式电极端子41,将上述端子连接部30a压接在该板簧式的电极端子41,进行电连接。该板簧式电极端子41与端子连接部30a的电连接虽可为简单的接触,但也可由例如导电性粘合剂进行接合。另外,如图3所示,也可不在导电性树脂顶套33形成上述那样的端子连接部30a,而是在树脂壳21的筒部21b的外面形成槽,在该筒部21b与导电性树脂顶套33之间设置间隙21e,通过树脂壳21的电极取出孔21d将从印刷电路板13导出的具有弹性的电极端子42配置在上述间隙21e,使该电极端子42接触导电性树脂顶套33。该具有弹性的电极端子42与导电树脂顶套33的电连接也可不是简单的接触,而是由例如导电性粘合剂进行接合。
另外,导电性树脂顶套30与起动电路14的电连接也可如图4所示那样,将作为另一构件的金属端子43的一端部埋设在导电性树脂顶套32,使其另一端部露出到树脂壳22的内部,由从印刷基板13导出的夹子式的电极端子44(图6中的电极端子45也相同)夹入该露出的金属端子43部分,对导电性树脂顶套32与印刷电路板13进行电连接。
另外,也可不将顶环50与树脂壳前端部20c一体成形,而是如图5所示那样,采用推杆形的顶环54,仅将树脂壳23与导电性树脂32一体成形,从树脂壳前端部23c的贯通孔将导线15a引导至外部,将该导线15a插入到顶环前端部54a的孔,压接后,将该顶环54配置到树脂壳前端部23c,在树脂壳前端部23c的贯通孔嵌合顶环前端部54a,同时,在形成于该贯通孔周围的凹部接合顶环54的外周部。作为上述顶环54的材质,除象上述顶环50那样可由黄铜制外,也可由铜制成。另外,也可如图6所示那样,预先在印刷电路板16安装断面为匚字状的顶环55,使其与起动电路14进行电连接,当安装起动电路14时,将顶环55从树脂壳24的内部垂直插入固定到前端部24c。在该场合,对顶环55和起动电路14进行电连接时由于不用导线,所以,不需导线的钎焊工序,可进一步实现管芯灯泡组装的简单化。作为上述顶环55的材质,不限于黄铜或铜这样的金属,只要为可进行板金成形的金属即可。
(树脂壳的制造方法)下面,参照图7-图11说明上述构造的树脂壳20的制造方法。在本例中,说明由二色成形法制造上述树脂壳20的方法。在二色成形法中,在具有与一次成形品和二次成形品对应的型腔(空隙)的一面金属模中,将由2根螺杆可塑化了的2种熔融树脂材料注射到各型腔中,获得成形品。
首先,如图7所示,将芯模6和型腔模7合模并锁紧。上述芯模6具有成为树脂壳20本体的一次成形品侧的芯模6a和成为树脂壳20的二次成形品侧的芯模6b,这些芯模6a、6b具有相同形状。另外,上述型腔模7具有上述一次成形品侧的第1型腔模7a和二次成形品侧的第2型腔模7b。由此,形成一次成形品侧的空隙8a和二次成形品侧的空隙8b。
在上述一次成形品侧的第1型腔模7a设置用于在一次成形品200(导电性树脂顶套30未成形的树脂壳20参照图8)成形上述电极取出孔20d和端子连接部30a的凸起75。在上述芯模6a、6b形成可插入上述凸起75的凹部76。另外,在上述型腔模7分别形成与上述各空隙8a、8b连通的喷嘴71a、71b。这些喷嘴71a、71b分别连接到具有2个缸的注塑成形机(图中未示出)的各缸。然后,如图7所示那样,为了在一道工序中从图中未示出的注塑成形机通过喷嘴71a形成一次成形品200,在空隙8a中注射充填上述熔融树脂材料R1。在图7中,由于示出第1次的成形循环,所以,不从二次成形品侧的喷嘴71b注射熔融树脂材料。当充填到上述空隙8a的熔融树脂材料R1冷却硬化时,制作出一次成形品200,该一次成形品200具有碗状部20a、筒部20b、及前端部20c,在上述碗状部20a与上述筒部20b的边界设置了电极取出孔20d(参照图8)。
然后,如图8所示那样,作为二次工序,先开模。此时,形成于芯模6a的上述一次成形品200不被顶出地在原来的状态下保持于芯模6a上。在状态下,将芯模6回转180度。
这样,如图9所示,保持一次成形品200的芯模6a配置在与另一方的第2型腔模7b对应的位置。该第2型腔模7b具有金属模面的一部分形成为螺纹槽形的螺纹筒形成面7c。
接着,如图10所示那样,合模并锁紧,在保持着上述一次成形品200的芯模6a嵌入上述第2型腔模7b。这样,由第2型腔模7b的螺纹筒形成面7c在上述一次成形品200的筒部20b的外周面形成包含上述电极取出孔20d的螺纹筒形的空隙8c。同时,在另一芯模6b中嵌入第1芯模7a,形成与一次成形品200对应的空隙8a。然后,从图中未示出的注塑机通过另一方的喷嘴71b注射导电性树脂的熔融树脂材料R2,在空隙8c中充填上述熔融树脂材料R2。这样,在上述电极取出孔20d中也埋入导电性树脂。当该充填了上述熔融树脂材料R2冷却硬化时,在筒部20b的外周一体成形导电性树脂顶套30。该导电性树脂顶套30在外周具有螺纹部分53,并在一次成形品200的内侧具有一部分露出的端子连接部30a(参照图1)。另外,在由另一方的芯模6b和第1型腔模7a形成的空隙8a中从喷嘴71a注射熔融树脂材料R1,制作一次成形品200。
如图11所示那样开模后,形成于芯模6b的一次成形品200保持在原状态下,将形成于芯模6a的二次成形品201顶出。
由以上的工序获得图12所示的树脂壳20。之后,再次使芯模6回转180度,反复进行与图7-图11所示同样的注塑成形,逐一获得树脂壳20。
如在型腔模7中制作可事先插入顶环50的槽,在该槽中放置顶环50进行成形,则获得的二次成形品201成为图1所示那样的将顶环50一体成形的树脂壳20。
按照这样制造的树脂壳20,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30的全体由导电性树脂形成,所以,可与金属制的灯头一样地进行电灯泡的电连接,另外,由于在该导电性树脂顶套30的外周具有螺纹部分31,所以,可与过去一样地以螺纹固定在灯座。另外,由于在一次成形品200设置电极取出孔20d,从该电极取出孔20d朝一次成形品200内侧露出导电性树脂,将其作为端子连接部30a,所以,可通过上述端子连接部30a容易地与起动电路14的电极端子40进行电极连接,这样,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30可起到与现有金属顶套5c相同的作用。
如上述那样,在进行上述二次工序时,在保持着上述一次成形品200的芯模6a嵌入二次成形品201侧的第2型腔模7b,所以,不需取出上述一次成形品200和装到金属模,可简化二次工序。另外,如由上述第2型腔模7b形成螺纹筒状的空隙8c,在该空隙8c注射导电性树脂的熔融树脂材料R2,则可由导电性树脂形成与现有金属顶套5c相当的顶套。这样,不需现有的灯头5,所以,不需要将现有的灯头5安装到树脂壳25的工序。另外,通过由二色成形法进行上述一次成形工序和上述二次成形工序,可由1个成形循环制造一体成形导电性树脂顶套30的树脂壳20,所以可提高生产率。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虽是由二色成形法进行一次工序和二次工序,但也可由分别进行各工序的嵌入成形进行。另外,本发明的方法不限于如上述实施形式那样具有碗状20a、筒部20b、及前端部20c的形状的树脂壳20,也可适用于不为碗状部20a形状的筒状的场合。端子连接部30a如与构成导电性树脂顶套30的导电性树脂连接着形成,则可在树脂壳20的内部中的任何场所成形。
(其它制造方法)在上述制造方法(图7-图11)中,说明了将导电性树脂顶套30的端子连接部30a插入到树脂壳20成形、直接与起动电路14的电极端子40连接的构造的场合,下面说明在图4所示那样的导电性树脂顶套33埋入金属端子43的场合。大体成形方法与上述完全相同,不同点在于,上述一次工序后,开模,然后使金属端子43插穿上述一次成形品200的电极取出孔20d,进行插入固定到上述芯模的凹部76内的端子插入工序。通过与上述同样地进行二次工序,可成形插入了金属端子43的树脂壳22。由此,可获得图4所示树脂壳22。
另外,在制造图3所示树脂壳21的场合,可不设置上述第1型腔模7a的凸起75和芯模6a、6b的凹部76,而是在芯模6a、6b设置与上述树脂壳21的筒部21b的间隙21e对应的凸起,在该情况下进行上述一次工序和二次工序。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说明了电灯泡形荧光灯的场合,但不限于此,可与上述同样地应用于一般的白炽灯、反射形电灯泡、利用高压放电灯等的灯头的管芯灯泡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管芯灯泡,具有发光管、用于使该发光管亮灯的起动电路、收容该起动电路的树脂壳、及安装于该树脂壳的外部成为上述起动电路的电极的灯头;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灯头的螺纹部分的顶套由导电性树脂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芯灯泡,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为与上述树脂壳一体成形的复合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芯灯泡,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和构成上述灯头的前端部的顶环为与上述树脂壳一体成形的复合部件。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管芯灯泡,其特征在于设置将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的一部分凸出到上述树脂壳内部的端子连接部,使上述端子连接部与上述起动电路连接,以使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电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芯灯泡,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连接部与从上述起动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导出的电极端子连接。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管芯灯泡,其特征在于埋入到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的金属端子的一部分露出到上述树脂壳内部,上述金属端子的一部分与上述起动电路连接,使上述导电性树脂顶套与上述起动电路电导通。
7.如权利要求1、2、4、5或6所述的管芯灯泡,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灯头前端部的金属制成的顶环也可为嵌合到设于上述树脂壳前端部的贯通孔的构造。
8.一种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该管芯灯泡用树脂壳收容用于使管芯灯泡的发光管亮灯的起动电路,并将成为上述起动电路的电极的灯头安装于外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次工序和二次工序;在该一次工序中,将按照上述树脂壳的外部形状并且在上述灯头的螺纹部分即顶套的配置部分设置有凸起的第1型腔模与按照上述树脂壳的内部形状而且设置了可插入上述凸起的凹部的芯模合模并锁紧,形成按照上述树脂壳形状的筒状空隙,在该筒状的空隙中注射熔融树脂,形成一次成形品,该一次成形品设置有由上述凸起形成的电极取出孔;接着,在二次工序中,开模,然后将设置了螺纹筒形成面的第2型腔模嵌入到保持着上述一次成形品的上述芯模中,在上述顶套配置部分的外周面形成包含上述电极取出孔的螺纹筒形状的空隙,在该螺纹筒形状的空隙中注射熔融状的导电性树脂,并使该导电性树脂的一部分通过上述电极取出孔,一体形成设置了凸出到树脂壳内部的端子连接部的顶套。
9.一种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该管芯灯泡用树脂壳收容用于使管芯灯泡的发光管亮灯的起动电路,并将成为上述起动电路的电极的灯头配置于外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次工序、插入工序、及二次工序;在该一次工序中,将按照上述树脂壳的外部形状并且在上述灯头的螺纹部分即顶套的配置部分设置有凸起的第1型腔模与按照上述树脂壳的内部形状而且设置了可插入上述凸起的凹部的芯模合模并锁紧,形成按照上述树脂壳形状的筒状空隙,在该筒状的空隙中注射熔融树脂,形成一次成形品,该一次成形品设置有由上述凸起形成的电极取出孔;接着,在插入工序中,开模,然后将金属端子插通到上述一次成形品的电极取出孔,并插入固定到上述芯模的凹部内;在二次工序中,将设置了螺纹筒形成面的第2型腔模的嵌入到保持着上述一次成形品的上述芯模中,在上述顶套配置部分的外周面形成包含上述金属端子一部分的螺纹筒形状的空隙,在该螺纹筒形状的空隙中注射熔融状的导电性树脂,一体形成上述金属端子一部分穿过上述电极取出孔凸出到树脂壳内部的顶套。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次工序中,还在上述一次成形品的前端部设置可嵌入构成上述灯头前端部的顶环的贯通孔,并在上述贯通孔的周围设置防止上述顶环脱开的凹部。
11.如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管芯灯泡用树脂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二色成形法进行上述一次工序和上述二次工序。
全文摘要
在管芯灯泡中,作为灯头5的螺纹部31的顶套30由导电性树脂制成。导电性树脂顶套30和构成灯头5的前端部的顶环50为与树脂壳20一体成形的复合部件。设置使导电性树脂顶套30的一部分凸出到树脂壳20内部的端子连接部30a,端子连接部30a与从起动电路14的印刷基板13导出的电极端子40连接,将导电性树脂顶套30和起动电路14电导通。这样,可简化管芯灯泡的组装,降低组装成本,制造高质量的管芯灯泡和该管芯灯泡用树脂壳。
文档编号H01J61/56GK1319875SQ01112029
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7日
发明者松叶徹夫, 石塚真一郎, 柴田武德, 广川晴之, 宫田庸生, 有川知孝, 川濑正人 申请人: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新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