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58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吊灯(high-mounted lamp)的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在该装置中,移动体与灯一起沿着一个与主体连接的线绳升降,以与主体进行可能的连接,并且,由此使主体和移动体的接触端总能保持稳定的接触而与移动体的转动无关。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钠灯泡和水银灯泡被广泛地用于高处,如宾馆大厅,工厂或街灯上。这些灯泡具有约5000-6000小时的有限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频繁更换和定期维修。当这些灯(如枝形吊灯)被用在宾馆大厅或结婚礼堂时,它们需要特别的维护,包括清洗、打磨、抛光以及更换灯泡,以维持良好的外观。由于维修用梯子进行,因此增加了由于偶然摔落而造成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街灯通常位于7-10米的高度,因此在维修这些安装在高处的街灯时,要使用装有吊蓝支架(basket bracket)的升降机。另外,使用具有大尺寸的升降机或带梯子的车来清洁或更换高吊灯时至少需要三个工人,并需要长时间的组装及非常宽阔的工作区。例如,一个货物升降机一般占用一或两个升降机来用于街灯的维修,从而会造成交通堵塞和/或交通事故。因此,维修必须迅速。
对工厂生产线或体育馆中的高吊灯来说,如果维修正在进行,则生产线和/或所有的活动必须停止,为防止生产和时间的损失,维修必须迅速。
如果对高吊灯的维修未能正确进行,则可能导致下述问题由于使用昂贵设备、大量的人工、材料损失以及暴露于包括电击和摔落在内的各种危险之下的人员伤害而导致的维修费用的增加。
为减少这些问题,已经有了把高吊灯安全地降到地面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这样工人们就无需危险地爬高或被升到灯处。在替换或维护工作完成之后,灯能够被升回到它原先的位置。
作为用于使灯在天花板与地面之间升降的装置,有1)手工操作的带有固定在灯上的线绳的高吊灯升降装置,在该装置中,线绳缠绕在固定在地面的滑轮上,从而利用与与滑轮连接的手柄来来升降高吊灯;2)高吊灯的自动升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马达,用以代替上述手柄。
上述高吊灯的自动升降装置一般由用来安装高吊灯并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插座;插入并与插座电连结的带有安装在插座底部的灯的灯单元;线绳,其一端固定在灯单元的顶部,其另一端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被缠绕在安装于插座的特定位置处的鼓轮(drum)上;以及按照使用者的要求通过缠紧与放松线绳而自动升降灯单元的马达组成。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多种自动的高吊灯升降装置,但其基本结构对上述结构的偏离很小。
高吊灯升降装置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插座与灯单元之间的电接触,除非插座与灯单元精确地电接触,否则电不能被传输到灯泡上,而且作为灯的主要功能的发光也不能进行。
在日本专利未决公开Heisei2-94312中提出了这种高吊灯升降装置的接触部分的一个例子。该文件中所揭示的灯升降装置由两根线组成,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灯单元在升降时发生旋转。这种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防止灯单元自身的旋转。但其缺点在于,它的结构复杂,并且由于需要两套马达、鼓轮以及线绳而造成材料成本的升高。
另外,日本实用新型未决公开Showa59-101313中揭示出了一种公-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插座以一定的角度逐渐变细,用以防止灯单元旋转,这样灯单元可被引导并结合进锥形插座内,但其电接触仍然不够精确与平稳。
在上述传统的高吊灯自动升降装置中,公-母接触点不能彼此平稳接触,所以经常需要升降灯单元多次,直到接触点正确接触为止。
尽管具有有益的功能并可付诸实现,但由于上述问题,因此许多传统的高吊灯升降装置没有被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被设计来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缺点和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装置,该装置通过多个位于主体和移动体上的像圆环状盘一样的接触端,以将装于诸如天花板或街灯的特定高度处的主体与可以沿着线绳竖直地上下移动的移动体连接起来,从而当既使灯罩在处理期间发生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所有的接触端保持稳定的接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它安装在确定高度处,并且具有用来缠绕线绳的鼓轮以及用于转动所述鼓轮的马达;罩壳(CASING),它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下方,并且具有开放的底部;上端单元,它安装在所述罩壳之中并与所述主体分开,而且其下端具有至少一个上接触端;移动体,它与可通过所述马达竖直移动的所述线绳连接,所述移动体含有用来安装灯的连接单元以及安装于所述移动体上端的与所述上接触端相对应的下接触端;以及制动器,它被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罩壳上,以通过弹簧来弹性地维持水平状态,其中,在所述移动体一侧与所述制动器部分接触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起,这样,当所述凸起为了将所述移动体固定在一定高度而升至所述制动器上方并随后下降时,所述凸起被所述制动器勾住;当所述凸起为了使所述移动体向下移动而升至所述制动器上方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制动器脱开。
在所述线绳的预定位置上优选地设有接触标记,并且在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限制开关,当所述移动体到达所述上端单元时,所述第一限制开关与所述接触标记相接触,这样,在所述移动体上升期间,当所述第一限制开关检测到所述接触标记后,通过以短的时间间隔重复地连接/断开接所述马达的电源,从而可以缓慢地驱动所述移动体。
另外,可以在线绳的上端设置具有预定长度的附加接触标记,这样,在所述移动体下降期间当所述移动体接近地面时,所述第一限制开关与所述附加接触标记相接触,通过重复地连接/断开马达的电源,就可使所述移动体缓慢下降进而停止。
可在所述主体与所述罩壳之间设置一穿过所述上端单元的导杆,以使所述上端单元可以沿着所述导杆竖直移动,也可在主体与上端单元之间的导杆上安装弹簧,用以下压所述上端单元。
所述罩壳上优选地安装有用来检测所述上端单元上升到预定高度处的第二限制开关,以达到确定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凸起与所述制动器分离的时间点的目的,并且在接到所述第二限制开关的检测信号之后,所述马达停止工作。
由所述第二限制开关的检测信号停止的所述马达还优选地在所述凸起与所述制动器分离的同时被临时反向驱动,以达到使所述移动体轻微下移的目的。
另外,在所述主体下方可以安装一个第三限制开关,如果所述上端单元上升以至于所述制动器与所述移动体的侧壁完全分离,则所述第三限制开关将与所述上端单元相接触,并且,在接到所述第三限制开关的检测信号时,所述马达优选地被反向驱动以使所述移动体下降,在所述上端单元的至少一个上接触端上还优选地装有弹簧,用以将相应的上接触端压向所述移动体。
在这种结构中,所述上端单元上形成的上接触端包括圆环状的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并且所述移动体上形成的下接触端包括与所述上接触端相对应的圆环状的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
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上端单元上形成的上接触端可以包括圆环状的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所述移动体上形成的下接触端还可以包括四个接触点,它们位于与所述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相同的半径处。
在还一种情况下,所述移动体上形成的下接触端包括圆环状的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并且所述上端单元上形成的上接触端包括四个接触点,它们位于与所述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相同的半径处。
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所述上端单元上形成的上接触端包括圆环状的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所述移动体上形成的下接触端包括两个接触点,它们位于与所述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相同的半径处。
另外,所述移动体上形成的下接触端还可以包括圆环状的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并且所述上端单元上形成的上接触端包括两个接触点,它们位于与所述内接触端和外接触端相同的半径处。
附图的简要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优点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

图1是灯在下降状态下被安装至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具有升级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主体与移动体在分离状态下的正视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主体与移动体在结合状态下的正视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主体与移动体在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主体与移动体在结合状态下的侧视剖面图;图6是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主体的内部结构平面图;图7是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上端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上端单元的仰视图;图9是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制动器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制动器被安装至主体的罩壳的平面图;图11示出了图9所示制动器的旋转范围;图12是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移动体的立体图;图13到图15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中各单元随着移动体的高度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图16a至16e示出了在移动体上升时制动器与移动体的相对移动;图17a至17g示出了在移动体下降时制动器与移动体的相对移动;图18a至图20b示出了被应用于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各种接触端的多个例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这种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高吊灯装置包括安装在一定高度处(例如建筑物的天花板、街灯)的主体100,以及通过线绳140与主体100连接的移动体400,移动体400能够竖直移动,并且装有灯10。主体100与支撑架110结合在一起。支撑架110的一端被固定于一个外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被安装在一定的高度处,如建筑物的天花板或街灯上。在图中,H型横梁被采用作为外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移动体400根据使用者的操纵而沿着线绳140竖直移动,并且可能与主体100相结合。灯10安装在移动体400上,这时,用来勾住灯10的连接单元440被安装在移动体400的下端,并且用于为灯供电的导线14与移动体400相连接。另外,还可以在灯10的周围安装灯罩12来调节光的方向,并且可以增加稳定器(stabilizer)14。在图中,参考序号900代表了一个用来操纵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控制器。
图2到图5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中配置的主体100和移动体400的内部结构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其中,图2和图4示出了主体100与移动体400分离的状态,图3和图5则示出了主体100与移动体400相互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参照这些图,主体100通过支撑架110被安装在工厂的天花板上,其中,支撑架110通过螺钉112与安装在天花板上的H型横梁相结合,并且从支撑架110延伸出的副支架114通过另一个螺钉116而与主体100的侧面结合。此时,如图4和图5所示,虽然支撑架110是装在倾斜的天花板上,但通过调整主体100与副支架114之间的角度,也可使主体100不被倾斜地安装。
主体100具有一个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安装有用来升降移动体400的驱动装置。更具体地说,马达120被安装在主体100的内部,并且与马达120同轴结合的鼓轮130也被装在主体100内。鼓轮130在马达120的驱动力作用下旋转,从而使线绳140在鼓轮130上被放开或缠紧。另外,齿轮盒125(见图6)被安装在马达120和鼓轮130之间,用以调整鼓轮130的转速。
在主体100内至少装有一个导轮150(见图6),导轮150引导缠绕在鼓轮130上的线绳140的方向,以使其从主体100的中心竖直向下。导轮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并不仅限于某一特定的例子。
具有一定形状的罩壳160被固定在主体100的下方。罩壳160具有开放的底部,从而使移动体400可以进入或离开罩壳160。将在下文描述的上端单元200被安装在罩壳160内,将在下文描述的制动器300也被安装在罩壳160内。在罩壳160上形成有一个凹槽161,用以确保使制动器300能够旋转。制动器300和凹槽161将在下文得到更加详细的描述。
上端单元200处于罩壳160内,因为这个原因,罩壳160的下部比其上部窄,并且罩壳160具有一个凸起162,上端单元200就位于凸起162上。另外,导杆211被安装在罩壳160的凸起162与主体100的下部之间,并且有一个导向槽210被形成于上端单元200,以使导杆211插入其中。如仅仅用来描述上端单元200的图7和图8所示,在上端单元200上以近似90°的角度形成有4个导向槽210。如图所示,上端单元200具有向四方伸展的突出的支撑架212,导向槽210被形成在各个突出的支撑架212的一端附近。在各个突出的支撑架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空间213,从而使制动器300被安装在空间213内并在其中活动。另外,上端单元200的下表面的中心被平坦地形成,以具有带有一定直径的圆盘的形状,并且在上端单元200的中心处形成有一个通孔220,用以使线绳140可以竖直地穿过上端单元200。
在上端单元200下表面的圆盘状平面部分上形成有上接触端240,它具有一定的尺寸和面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接触端200具有两个圆环状接触端241,242,它们分别被称为内接触端241和外接触端242。该内和外接触端241、242被一端弯曲地插入到上端单元200内,然后被组合构件(combining member)260固定。尽管在图中未被标明,但该内和外接触端241、242是与电源电连接的。
另外,在内和外接触端241、242上可以安装弹簧250。如下文所述的那样,当移动体400升起并随后被固定以向上推动上端单元200时,弹簧250将下压上接触端240,从而维持与将下文中得到更加严格描述的下接触端420的接触。此时,弹簧250可被安装在内和外接触端241、242两者上,或者被安装到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上。在图13到图15中,弹簧250仅仅被安装在内接触端241上,并且弹簧250被插入至形成于上端单元200的下表面之上的弹簧槽252中。
上端单元200的上表面与主体100以预定的距离隔开,并且上端单元200可以沿着导杆211竖直地移动。具有一定弹性的弹簧230安装在位于主体100和上端单元200之间的导杆211的周围,用以将上端单元200弹性地向下压。因此,当移动体400上升时,上端单元200被安装于移动体400的上表面的上接触端420推动以向上移动,并且上端单元200被弹簧230向下压以维持上和下接触端240,420的接触状态。
制动器300在由上端单元200的突出的支撑架212形成的空间213内被装在罩壳160的内壁上,从而可以有选择地勾住或脱开移动体400。
参照图9和图10,在上端单元200的突出的支撑架212之间形成的所有空间内,制动器400被分别与安装在罩壳160上的支架310结合在一起。此时,制动器300和支架310通过一个铰轴连接,从而使制动器300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旋转。而且,在铰轴330上安装有弹簧330,以使制动器300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维持在水平状态。弹簧300的一端被固定到支架310上,其另一端被固定到制动器300上。
此时,在安装制动器300的区域内,罩壳160的上部有足够的空间,但其下部具有较窄的宽度,这样可能妨碍制动器300的旋转。因此,在位于制动器300下方的罩壳160上(也就是凸起162上)形成有一个槽161。这样,制动器300就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旋转,另外,制动器300的一端优选地为圆形,这样制动器300可以自然地被移动体400的侧部推动。图11中很好地示出了制动器300和槽161的形状以及制动器300的旋转范围。
另一方面,尽管本发明利用与弹簧一起工作的制动器300来固定移动体400的位置,但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结构,只要它适于固定移动体400即可。例如,可以采用螺线管型的驱动装置(它通过电磁场使凸起伸出或缩回)来代替制动器,从而使凸起在移动体400上升时伸出以勾住移动体400,并且在试图降低移动体400时,使凸起缩回以与移动体400脱开。
通过线绳140与主体100一起工作的移动体400可以从与上端单元200完全接触的位置移动到地面。参照图2以及图5到12,移动体400的上表面具有一个下端单元410。下端单元410在其与上端单元200的上接触端240相对应的上表面上包括一个下接触端。此时,与上接触端240相类似,下接触端420也具有圆环状的内和外接触端421、422。内和外接触端421、422被一端弯曲地插入到下端单元410内,并且每个接触端421、422插入的部分都通过一个单独的组合构件被与下端单元410结合在一起。
在移动体400外周将与制动器300接触处形成有凸起430。凸起430可以推动制动器300旋转,并通过被制动器300勾住而起到固定移动体300的作用。
用来安装灯的连接单元440被安装在移动体400的下方,该连接单元440可以是钩状、螺旋状或其他形状。而且,在移动体400上形成有线槽450,用以将与灯连接的导线引向下接触端420。
另一方面,线绳140的一端被固定至移动体400的上部中心。此时,线绳140应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上升下降过程期间的移动体负荷。并且考虑到灯所安装的环境,线绳140应具有合适的长度以能够降到地面附近,而且线绳140应该具有柔韧性,以使其能够在导轮150的引导下被缠绕在鼓轮130上。另外,考虑到工作位置的环境,特别是灯所安装的高度,待由第一限制开关500(将在下文描述)检测的接触标记141被安装在线绳140的预定位置处。接触标记141是通过将线绳140的某一部分的表面打结或用橡皮包装起来而被制作出的。当移动体400升到预定高度时,接触标记141与第一限制开关500接触。如果接触标记141与第一限制开关500接触,则马达120的电源将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被接通和断开,用以将缓慢地卷起线绳140。
接触标记141与第一限制开关500相接触的时间是当移动体400的下接触端420到达上端单元200的上接触端240附近时,这样,从此刻起,移动体400将缓慢上升,以使下接触端420与上接触端240平稳接触。像上述内容那样缓慢地驱动马达120仅需通过在很短的时间内接通和断开电源就可实现,而无需使用任何电流调节设备。因此,这种驱动方法不需任何辅助设备(如编码器、反相器)来控制马达120的转速。这样就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并使设备会因为不使用常出现故障的编码器、反相器而变得更加稳定。
这种接触标记也可被安装到线绳140的最上部。当移动体400处于高的位置时,接触标记142被缠绕在鼓轮130上,而在移动体400降到地面附近的预定高度时,接触标记142将被展开并被第一限制开关500检测到。从那时起,马达120的电源会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被断开和接通,以使灯缓慢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移动体400在靠近地面的位置移动的更加缓慢,因此可以防止灯与安装在地面上的其他结构发生碰撞。
参照图4、图5及图13到15,第二限制开关510被安装在罩壳160侧壁的确定位置处。第二限制开关510检测到上端200的上升,并起到停止对马达120的驱动及对灯供电的作用。也就是说,当移动体400上升时,上端200向上移动一点,这样下接触端420与上接触端240相接触。并且第二限制开关510检测到这种接触并停止驱动马达120。
另外,第三限制开关520被安装在主体100的下部,它检测下降移动体400的点。为使移动体400下降,勾住凸起430的制动器300应被松开。为此,移动体400应预先向上移动到一个预定的高度。此时,上端单元200被一起升起,并压缩装在导杆211上的弹簧230。此时,如果上端单元200的上表面到达第三限制开关520,移动体400的侧面将与制动器300彻底分离,随后,第三限制开关传送一个信号以反向驱动马达120,从而使移动体400向下移动。
图16a到图16e及图17a到图17g分别示出了移动体400上升到被制动器勾住的过程及移动体从制动器300上松脱下降的过程。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每一个限制开关和制动器的操作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在上升过程中,移动体400连续上升直到线绳140的接触标记141与第一限制开关500相接触为止。并且从这时起,马达120的电源将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被反复接通与断开,以使移动体400缓慢上升。如果移动体400再上升一些,移动体400的凸起430将与处于水平状态的制动器300相接触,如图16a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6b所示,移动体400再上升一些,这样凸起430将制动器300推起,并且下端单元410的下接触端420将与上端单元200的上接触端240相接触。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6c所示,移动体400持续上升并向上推动上端单元200。恰在凸起430与制动器300分离之前,第二限制开关510进行检测并停止驱动马达120。此时,如图16d所示,凸起430由于自身惯性而与制动器300分离。然后,马达120被即时地反向驱动,以使凸起430向下移动并如图16e所示勾住制动器300。之后,上端单元200被装在导杆211上的弹簧230向下压,从而使上、下接触端240、420彼此紧密地接触在一起。由于此时上、下接触端240、420保持处于接触状态,所以电源将根据第二限制开关510的信号并通过接触端240、420而被提供给灯10,从而点亮灯10。
现在将对移动体400下降时的操作说明如下。
首先,当接到下降的信号时,灯10的供电将被断开。然后,如图17a所示,在移动体400的凸起430勾住制动器300的状态下,马达120被驱动以使移动体400上升(见图17b)。接下来,马达120持续升高移动体400直到制动器300与移动体400的侧部完全分离为止,并且上端单元200也一起升高至几乎与主体100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位置。此时,制动器300与移动体400的侧部彻底分离,并且由于弹簧330的作用而恢复至水平状态。这时,上端单元200与装在主体100下表面的第三限制开关520相接触,并且从此时起,马达120将根据第三限制开关520的检测信号而被反向驱动,以使移动体400向下移动。此时,上端单元200也在导杆211的引导下通过弹簧230的恢复力而一起向下移动。因此,如图17d所示,移动体400下降并且移动体400的下端将与制动器400接触。在这种状态下,马达120被连续驱动,以使线绳140从鼓轮130上展开进而使移动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因此移动体400的侧部和凸起430经过制动器300,并且制动器300被推动以向罩壳160的槽161枢轴地(pivotally)移动。此时,上端单元200被置于罩壳160的凸起162上的预定位置处,由此使上端单元200的上接触端240与下端单元410的下接触端420分开。此后,如果移动体400的凸起430与制动器300彻底分离,则制动器300将因弹簧330的恢复力而恢复至水平状态。
图18a到图20b示出了装在上端单元200上的上接触端240和下端单元410上的下接触端420的多个例子。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上和下接触端240,420被描述为分别带有两个相应的圆环状接触端241,242和421,422。由于每个圆环状接触端241,242和421,422都是面接触的,所以这种结构将能确保各端之间的稳定接触。但是,下接触端420也可以具有4个接触点600,它们被置于与上接触端240相对应的半径位置处。由于在将移动体400拉起时,移动体400和上端单元200通过线绳140来匹配他们的中心。形成在移动体400的下端单元410上的接触点600与距线绳140同样距离的上接触端240相接触。通过使移动体以线绳140为中心旋转就可以得到这种结果。与此相反,如图18b所示,也可以使上接触端240带有四个接触点600,并使下接触端420具有两个圆环状的端。
另外,也可以对接触端240,420的这种结构进行修改,以使其中一个接触端具有两个圆环状端而另一个接触端具有两个接触点600,每个接触点600都被置于与圆环状端相对应的半径上,如图19a和图19b所示。作为另一个例子,如图20a和图20b所示,还可以使一个接触端具有两个圆环状端而另一个接触端具有一个圆环状端(图20a中的421及图20b中的241)和一个接触端600。当然,接触端240,420的结构也可被改变为任何与上述例子不同的形状,只要能够确保稳定的接触即可。例如,上和下接触端240,420也可有多角形的形状(如六角形)以取代环形形状,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方案。
本发明的上述高吊灯装置可被安装在如体育馆、工厂、结婚礼堂、旅馆大厅等建筑物以及街灯等之上。在这种情况下,依据环境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灯。在某些情况下,数千只灯被安装在一起,因此用来操纵本发明所述高吊灯装置的控制器900优选地被配置成能够让使用者同时操纵多个高吊灯装置。例如,可以这样,在为每个灯装置赋予一个序列号后,使用者选择一个所需的高吊灯装置,然后仅仅对该装置进行处理。另外,控制器900也可具有处理安装在同一建筑物上的所有高吊灯装置的功能。这种控制器90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操作。在使用无线控制器的情况下,控制器900上应配有发射器,而每个高吊灯装置上则应配有用来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器。
工业应用本发明的上述高调灯装置可以只用一根线绳把装在高处(如建筑物的天花板或街灯)的灯移动到地面,从而具有易于维修和更换的优点。
另外,由于移动体的凸起可以通过与制动器一起工作而与主体结合和脱开,并且当制动器与主体结合在一起时制动器可以稳定地支持移动体,因此,本发明的高吊灯装置结构稳定并且少有故障。
更进一步讲,上和下端单元可以在没有端分离的情况下稳定地面接触,并且端间的接触可以通过弹簧对端的推压而被稳定地保持。
本发明已经得到了详细的描述。然而,应该理解到,以上为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给出的详细描述和特定的例子只起到了说明性的作用,因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以上的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换和更改都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包括主体(100),它安装在确定高度处,并且具有用来缠绕线绳(140)的鼓轮(130)以及用于转动所述鼓轮(130)的马达(120);罩壳(160),它安装在所述主体(100)的下方,并且具有开放的底部;上端单元(200),它安装在所述罩壳(160)之中并与所述主体(100)分开,而且其下端具有至少一个上接触端(240);移动体(400),它与可通过所述马达(120)竖直移动的所述线绳(140)连接,所述移动体(400)含有用来安装灯的连接单元(440)以及安装于所述移动体上端的与所述上接触端(240)相对应的下接触端(420);以及制动器(300),它被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罩壳(160)上,以通过弹簧(330)来弹性地维持水平状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体(400)一侧与所述制动器(300)部分接触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起(430),这样,当所述凸起(430)为了将所述移动体(400)固定在一定高度而升至所述制动器(300)上方并随后下降时,所述凸起(430)被所述制动器(300)勾住,当所述凸起(430)为了使所述移动体(400)向下移动而升至所述制动器(300)上方时,所述凸起(430)与所述制动器(300)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绳(140)的预定位置上设有接触标记(141),并且在所述主体(100)上设有第一限制开关(500),当所述移动体(400)到达所述上端单元(200)时,所述第一限制开关(500)与所述接触标记(141)相接触,这样,在所述移动体(400)上升期间,当所述第一限制开关(500)检测到所述接触标记(141)后,通过以短的时间间隔重复地接通/断开接所述马达(120)的电源,从而缓慢地驱动所述移动体(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绳(140)的上端设置有具有预定长度的附加接触标记(142),这样,在所述移动体(400)下降期间当所述移动体(400)接近地面时,所述第一限制开关(500)与所述附加接触标记(142)相接触,通过重复地接通/断开所述马达(120)的电源,从而使所述移动体(400)缓慢下降进而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00)与所述罩壳(160)之间装有一穿过所述上端单元(200)的导杆(211),以使所述上端单元(200)沿着所述导杆(211)竖直移动,并且在所述主体(100)与所述上端单元(200)之间的导杆(211)上装有弹簧(230),用以下压所述上端单元(2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60)上装有用来检测所述上端单元(200)上升到预定高度处的第二限制开关(510),用以达到确定所述移动体(400)的所述凸起(430)与所述制动器(300)分离的时间点的目的,并且在接到所述第二限制开关(510)的检测信号之后,所述马达(120)停止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二限制开关(510)的检测信号停止的所述马达(120)在所述凸起(430)与所述制动器(300)分离的同时被临时反向驱动,用以使所述移动体(400)轻微下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00)下方装有第三限制开关(520),如果所述上端单元(200)上升以至于所述制动器(300)与所述移动体(400)的侧部完全分离,则所述第三限制开关(520)将与所述上端单元(200)相接触,并且在接到所述第三限制开关(520)的检测信号时,所述马达(120)被反向驱动以使所述移动体(400)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单元(200)的至少一个上接触端(240)上装有弹簧(250),用以将相应的上接触端压向所述移动体(4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单元(200)上形成的上接触端(240)包括圆环状的内和外接触端(241,242),并且所述移动体(400)上形成的下接触端(420)包括与所述上接触端(240)相对应的圆环状的内和外接触端(421,4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单元(200)上形成的上接触端(240)包括圆环状的内和外接触端(241,242),并且所述移动体(400)上形成的下接触端(420)包括四个接触点(600),所述接触点(600)位于与所述内和外接触端(241,242)相同的半径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400)上形成的下接触端(420)包括圆环状的内和外接触端(421,422),并且所述上端单元(200)上形成的上接触端(240)包括四个接触点(600),所述接触点(600)位于与所述内和外接触端(421,422)相同的半径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单元(200)上形成的上接触端(240)包括圆环状的内和外接触端(241,242),并且所述移动体(400)上形成的下接触端(420)包括两个接触点(600),所述接触点(600)位于与所述内和外接触端(241,242)相同的半径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升降功能的高吊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400)上形成的下接触端(420)包括圆环状的内和外接触端(421,422),并且所述上端单元(200)上形成的上接触端(240)包括两个接触点(600),所述接触点(600)位于与所述内和外接触端(421,422)相同的半径处。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灯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含有马达(120)的主体(100);安装在主体(100)下方的罩壳(160);含有上接触端(240)的上端单元(200),它安装在罩壳(160)之中并与主体(100)分开;移动体(400),它通过与主体(100)相连的线绳(140)竖直地移动,并且具有与端(240)相对应的下接触端(420);以及制动器(300),它装在罩壳(160)上,以弹性地维持其水平状态。在移动体(400)一侧与制动器(300)部分接触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起(430),这样,当凸起(430)升至制动器(300)上方并随后下降时,移动体(400)将被制动器(300)在一定高度处勾住,当移动体(400)的侧部升过制动器(300)时,移动体(400)可以向下移动。
文档编号F21Y101/00GK1484745SQ02803621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2日
发明者申正勋 申请人:申正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