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的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充电的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的手电筒。
实验表明,普通干电池在自身的电能用完之后,其体内的有效成份并未完全耗尽,尚有很大的利用余地,如果能采用一种适当的方法和器具不断向其补充电能,则不但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成倍的延长,使用成本大为降低,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锌、锰等金属原料。但是,普通手电筒在这方面是无能为力的。众所周知,普通手电筒只能用作照明器具,而不具备充电的功能。目前市售的手电筒都是这种电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手电筒。这种手电筒既具备普通手电筒的全部功能,同时又能对装入筒内的一切化学、物理电池尤其是普通干电池充电,使之能够反复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普通手电筒内装入一个桥式整流器,使之和电筒一起构成一个完全的整体,并使其按照一定的方式(下面将要说明)接入交流电路(市电电路),这种电筒即同时又具备充电的功能,能对包括普通干电池在内的一切化学、物理电池充电,实现一物多用,实际试验表明,这种电筒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能使普通干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三至五倍,使用成本降低三分之二以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电气原理图。
参照图1,一个桥式整流器〔5〕被装在一个由防尘玻璃〔1〕,聚光碗〔2〕、聚光碗罩(兼作聚光调节器)〔3〕、灯座〔4〕、交流输入插座〔12〕,筒身〔14〕、后盖〔15〕、控度开关〔17〕组成的电筒内,与电筒一起构成一个完全的整体,这里桥式整流器在电筒内的位置位于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电极〔13〕和灯座〔4〕之间,并且桥式整流器的正负输出电极〔8〕、〔9〕分别与电池组的正负输出电极〔13〕、〔16〕对应电连接,以便于实施充电。为了使用方便和结构紧凑,在筒身靠灯座的部位做有一个交流输入插座〔12〕,这样,一方面能确保需要充电时,能很方便的将电筒接入市电电路;另一方面,又便于交流输入插座的插芯〔10〕、〔11〕直接和桥式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电极〔6〕、〔7〕电连接。控制开关〔17〕的用途在于进行充电--照明转换。聚光碗罩既起着保护聚光碗的作用,同时又用于进行聚光调节。筒身(包括聚光碗罩)、后盖则是用来包容电池组及其内部的零部件。它们可以由金属材料加工成品,也可以由具有一定强度的硬质塑料注塑成型,后者是一种更为可取的办法。
在图2中,〔18〕是手电灯泡,〔19〕是电池组,〔20〕是交流用电负载。
需要充电时,将待充电电池装入电筒内,并将随电筒一起售出的预先接在市电电路内的专用插头插入筒身上的交流输入插座内,当电路内的交流负载运行时,电池即同时被充电。充电时间一般为3至4小时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筒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原理先进,功能齐全,降低使用成本和使用效果好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充电的手电筒,包括防尘玻璃[1]、聚光碗[2]、聚光碗罩[3]、灯座[4]、筒身[14]、后盖[15]和控制开关[17],其特征在于灯座[4]和电池组的正输出电极[13]之间装有一个桥式整流器[5],在筒身的中部靠灯座的部位上装有一个交流输入插座[12]。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说桥式整流器〔5〕的正负输出电极〔8〕、〔9〕分别与电池组的正负输出电极〔13〕、〔16〕对应电连接,而交流输入电极〔6〕、〔7〕则与筒身上的交流输入插座〔12〕的插芯〔10〕、〔11〕电连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的手电筒,这种手电筒既具有普通手电筒的全部功能,同时又能对装入筒内的一切化学、物理电池尤其是普通干电池充电,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H05B37/00GK87204688SQ87204688
公开日1988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87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杨碧君, 费正强, 黄金辉 申请人:杨碧君, 费正强, 黄金辉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