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48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等离子显示器的发明,更详细地说,是有关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以局部放电发生的局部放电领域残留图像改善的发明。
背景技术
图1是一般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般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包括以100至200μm间隔相互平行,并且相对的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的正面基板122和背面基板124。这时,为了与正面基板122维持间隔,背面基板124上平行形成利用厚膜印刷技术的隔墙126。这一隔墙126的间隔为400μm,各个隔墙126的宽度为50μm。
另外,以铝或铝合金制成的X电极的列Xj(j=1、2、…、m)为运行选址(Addressing)功能,在相临隔墙126间以100nm的厚度与隔墙126平行形成。另外,红、绿、蓝荧光体膜以10~30μm厚度覆盖各自的X电极,形成发光层136。
在与背面基板124相对的正面基板122的面上,Y电极和Z电极的行电极Yi、Zi(i=1、2、…、n)垂直于X电极形成。这一Y电极和Z电极因氧化铟锡(ITO)电极或氧化锡等的重叠,以数百nm的厚度平行延长,相临的行电极Yi、Zi以成双组成行电极双(Yi、Zi)。
另外,在各个行电极Yi、Zi,以小于行电极Yi、Zi宽度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总线电极αi、βi被行电极Yi、Zi密封形成。这些总线电极αi、βi作为补助性的电极,是针对补充导电性下降的行电极Yi、Zi。
为了保护这样的行电极Yi、Zi,电介质层约以20~30μm的厚度形成。与这一电介质层130连接,形成约数百nm厚度的以氧化镁(MgO)组成的MgO层132。
形成各电极(Xj、Yi、Zi、αi、βi)、电介质层130和发光层136后,正面基板122和背面基板124被封合,并运行放电空间128的排气。之后,以烘烤消除形成在MgO层132表面的水分。接着,向放电空间128注入包括3%~7%NeXe气体在内的400~600托(Torr)不活性混合气体。
与这一Yi、Zi电极交叉的Xj电极间的交点为中心,单位发光领域被定义为1像素单元P(i、j)。如果这一像素单元P(i、j)被Xj电极和Yi电极之间的选址放电形成壁电压,Yi电极和Zi电极之间就连接维持脉冲,使其维持放电,以此维持荧光体136发光,还以Xj、Yi和Zi电极间的电压连接通过像素单元P(i、j)发光放电的选择、维持和消除,控制发光。
这时,维持脉冲轮流连接Yi电极和Zi电极。即,如果维持脉冲连接Yi电极,Zi电极就不连接维持脉冲;如果维持脉冲连接Zi电极,Yi电极就不连接维持脉冲,以此维持利用交流电的表面放电。
以上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具有利用荧光体激发的显示器通常具有的残留图像相关问题。
图2是为说明现有等离子显示器发生的局部残留图像的图纸。
如图2所述,把一定视窗模式显示在画面中央部份时,视窗模式在面板的显示面200的一部份200a集中引发放电。之后,如果在整个面板200b引发放电,曾显示在面板显示面200一部份200a的视窗模式就显示为残留图像200c。这一残留图像200c根据荧光体的热化、保护膜的表面物质特性变化或等离子显示器的不安全驱动导致错误放电的消除放电,变得更糟糕。
这一残留图像200c是因较高电压和较高温度而发生。即,放电时,较高电压和较高温度产生放电空间内的过剩电荷粒子,被产生的电荷粒子冲击荧光体热化,导致画面上留下残留图像。
等离子显示器是通过红、绿、蓝各个荧光体的激发,再现其色泽,因此,根据电阻变动和电力集中现象,荧光体的发光特点发生变化,并根据这一特点的变化还原速度,决定残留图像的特点。这样,等离子显示器取决于荧光体的发光特点变化和还原特点的原因在于,以液晶显示器为例,利用背光,开/关液晶,并以滤色镜进行色泽体现,因此,相互对比残留图像与只受背光发光的影响。这样,等离子显示器的残留特点是根据红、绿、蓝荧光体种类不同的这一点上,成为热化等离子显示器特点的主要原因。相反,以液晶显示器为例,因色泽均衡是由滤色镜调节,在残留图像发生和消除的过程,亮度变化率对红、绿、蓝起相同作用,没有色坐标特点的变化。等离子显示器的红、绿、蓝荧光体的亮度还原各不相同,因此,在发光过程和残留图像发生和消除的过程,发生色坐标变化。
比如,红30cd/m2、绿60cd/m2、蓝10cd/m2的全部白色(总共为100cd/m2)产品被视窗模式替换为红60cd/m2、绿120cd/m2、蓝20cd/m2的全部白色(总共为200cd/m2)的产品后,重新还原时,如果成为红22cd/m2、绿105cd/m2、蓝13cd/m2的全部白色(总共为140cd/m2),这就体现为明显的亮度残留图像。于是,如果减少亮度还原时间,就可以容易解决其残留图像。但如果重新替换为红26cd/m2、绿59cd/m2、蓝9cd/m2的全部白色(总共为94cd/m2),用肉眼可能无法察觉6cd/m2的差距。这时,红、绿、蓝荧光体的亮度还原率分别为86.7%、98.3%、90%。也就是说,亮度还原率均达到100%,才能维持色泽均衡,但因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实际上的色泽均衡大受损失。于是,因现在等离子显示器产品发生的残留图像因红、绿、蓝荧光体的亮度的还原率互不相同,其色泽均衡受损的这一点上,其问题更加突出。
图3是为说明受现有等离子显示器荧光体影响发生的残留图像原理的截面图。一般来说,给荧光体亮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分为源于荧光体自发光的特点和源于荧光体形象的特点,源于荧光体自发光特点的是应替换荧光体物质,才能得到解决的这一点上,可以从材料的观点接近;源于形象的观点是可以结合为结构性问题。如图所示,图3是表示接近荧光体的结构性观点的原理。
初期全部白色时,荧光体的发光参与层310以相当于发生真空紫外线射入厚度,荧光体放射光线301,但从全部白色转到视窗模式时320,因真空紫外线的强度较大,荧光体的发光体参与厚度302变得更大。再次从视窗模式还原到全部白色模式时330,视窗模式时参与的荧光体发光层307就不能还原到正常状态。比如,最初全部白色时,如果发生的真空紫外线射入到荧光体的厚度为约5μm以下,荧光体就在约5μm的厚度放射其光线。但从全部白色转到视窗模式时,真空紫外线的强度变强,这时,假设真空紫外线的射入厚度上升为7μm,荧光体的发光体参与厚度就达到7μm。从视窗模式重新还原为全部白色模式时,约7μm的参与发光的荧光体只以约5μm厚度参与发光,关键是此前参与的2μm左右的荧光体厚度与没有参与的2μm的荧光体厚度相比,其特点不同。这给荧光体亮度还原产生影响,并根据物质特性或结构性问题,其程度有可能很严重。
图4是在全部白色,从外部把温度强行上升为55度后,切断温度时发生的亮度变化的图表。图4是在全部白色,从外部把温度强行上升为55度后,切断温度时,表示切断温度的起点(0分钟)到过30分钟之间的温度和红、绿、蓝荧光体的亮度还原。如图4所示,从切断温度的起点(0分钟)开始,进行各个荧光体的亮度还原。但过30分钟后,以温度上升前的红、绿、蓝荧光体的正常状态的亮度线为标准观察,就可以得知红、绿、蓝荧光体的色泽平衡不够正确,这就是残留图像的原因。
图5是表示为说明错误放电原因的色坐标的图表。如图5所示,如果以绿荧光体为中心观察,就可以得知,温度上升(RTRise Temperature)前的绿荧光体的色坐标因温度下降,变为y轴减少,x轴增加的色坐标,导致错误放电。
图6是扩大图5所示的蓝荧光体的色坐标变化,表示色平衡变化的图纸。图6是在全部白色,从外部强行把温度上升为55度后,切断温度时,把蓝荧光体的色泽平衡变化表示在色坐标的图纸。如图6所示,从常温提升温度后,切断温度时,从切断温度开始,时间越久,其色坐标的变化也就越大。另外,过30分钟后的色坐标与常温下的色坐标存在较大差距。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因放电时的温度上升,使红、绿、蓝的亮度的还原率互不相同,提供残留图像问题得到改善的等离子显示器。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就具有相对的正面基板和背面基板,还包括如下部份的等离子显示器,将以如下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红、绿、蓝荧光体形成为实际粒度均匀的大小,以此扩大荧光体的密度,并进行涂抹为特点。这些部份是所述正面基板的对面形成的一双放电维持电极、各自形成在所述放电维持电极的总线电极、覆盖所述放电维持电极和总线电极的电介质层、涂抹在所述电介质层的保护膜、形成在所述背面基板对面的地址电极、覆盖所述地址电极的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的隔墙、以所述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荧光层。
说明本发明的荧光体加工和涂抹方法之前,先说明一般的方法。
红荧光体主要使用Y2O3:Eu、(Y、Gd)BO8:Eu、绿荧光体主要使用Zn2SiO4:Mn、BaAl12O9:Mn、蓝荧光体主要使用BaMgAI10017:Eu,分别使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Sol-Gel)法、共沉淀法或Flux Aided Solid State Reaction法进行加工。
另外,现在使用的荧光体涂抹方法有丝网印刷、喷砂法、影印法、电池电沉积法。其中,丝网印刷和喷砂法用得较为普遍。根据本发明的荧光体的加工和涂抹方法可以用所述任何一种方法进行。
根据本发明,使荧光体的密度扩大,以此减少荧光体发光厚度的偏差,提高亮度的还原率。
另外,提高荧光体密度的同时,把三氧化钛的反射板适用为亮度损耗补偿用,消除不参与发光的不必要荧光体的厚度,以此可以降低荧光体厚度,并减少亮度损耗。可以最小限度地控制等离子显示器产品产生的残留图像,具有改善产品质量的效果。
另外,提高荧光体密度的同时,把荧光体涂抹厚度设置为各个不同的红、绿、蓝荧光体厚度,使发光参与后的还原所需时间相似,可以最小限度地控制等离子显示器产品产生的残留图像,具有改善产品质量的效果。

图1是一般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的结构图。
图2是等离子显示器残留图像的现象图。
图3是为说明因现有等离子显示器荧光体的影响发生的残留图像原理的截面图。
图4是在全部白色,从外部把温度强行上升为55度后,切断温度时发生的亮度变化的图表。
图5是表示等离子显示器的错误放电原因的图表。
图6是扩大图5所示的蓝荧光体的色坐标变化,表示色平衡变化的色均衡变化图。
图7是扩大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荧光体密度时,大致表示荧光体发光厚度的偏差。
图8是扩大根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荧光体密度,并表示适用三氧化钛反射板的荧光体发光参与层的还原状态概略图。
图9是扩大根据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荧光体密度,并以不同厚度设置红、绿、蓝荧光体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比现有密度,提高荧光体的涂抹密度,以此可以实现所述目的。为了比现有密度提高荧光体的涂抹密度,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使用粒度均匀的荧光体。
现在荧光体的粒度为1~5μm,并且集中了各自具有不同大小粒度的荧光体,因此,当涂抹荧光体时,涂抹密度相当低下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本发明为了提高荧光体的涂抹密度,使用区分荧光体粒度均匀的荧光体(即,分级荧光体),并进行加工的荧光体为一个特点。比如,对1μm的粒度,只集中1μm;对3μm的粒度,只集中3μm,并制作荧光体。只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密度较大的荧光体使用荧光体的密度为1μm以下的分级荧光体比较合理。
图7是扩大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器荧光体密度时,大致表示荧光体发光厚度的偏差。
如图7所示,初期全部白色时,荧光体的发光参与层710以相当于发生的真空紫外线射入的厚度,荧光体放射光线701;从全部白色转到视窗模式时720,因真空紫外线的强度较强,荧光体的发光体参与厚度702扩大,但荧光体的粒度因均匀的分级荧光体705,重新从视窗模式还原全部白色模式时730,参与视窗模式时的荧光体发光层707不能正常还原的厚度小于图3所示的未还原发光层307的厚度。
<第2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扩大荧光体密度的同时,为了补偿由此导致的亮度损耗(Loss),把三氧化钛反射板作为亮度补偿用进行涂抹,以此可以改善残留图像问题。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荧光体和三氧化钛的涂抹工程。
因扩大荧光体的密度,真空紫外线导致的荧光体的发光参与厚度减少。于是,产生亮度损耗,为了补偿这些,本发明把三氧化钛反射板作为亮度补偿用进行涂抹为特点。现在荧光体的涂抹方法在形成隔墙的下板,定位旨在涂抹红荧光体的印网掩模后,印刷红荧光体,并进行干燥,以此涂抹红荧光体。然后,与所述相同的方法,依次涂抹绿、蓝荧光体即可。相反,根据本发明的三氧化钛的涂抹法是共知的技术,下面将简单说明这些。在下部基板依次重叠地址电极和下部电介质层以及隔墙的下板上,定位印网掩模后,利用以一定压力施加的挤压仪,在设置印网掩模的下板上印刷三氧化钛物质。之后,解除三氧化钛物质,三氧化钛物质就成为涂抹在下板上的状态。另外,如果干燥涂抹三氧化钛物质的下板,就形成只涂抹在三氧化钛隔墙表面的三氧化钛反射板。在这里,利用所述荧光体的涂抹法,涂抹荧光体。
图8大致表示,所述图7所示的粒度分布因使用均匀的分级荧光体,发生损耗,为了补偿这些,适用三氧化钛反射板时,荧光体的发光参与层还原状态。对此的详细说明与图7的说明相同,因此,将省略。只是,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把荧光体的厚度设置为10μm以下较为合理。
<第3实施例>
另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扩大荧光体密度的同时,设置不同的红、绿、蓝荧光体厚度,以此可以改善残留图像问题。
因红、绿、蓝荧光体的亮度还原所需时间不同,设置均不同的红、绿、蓝荧光体的涂抹厚度为特点。
图9表示以这样的方法涂抹荧光体的图纸。即,因红、绿、蓝荧光体亮度还原所需时间不同,把还原所需时间最长荧光体的涂抹厚度设置为最小的方法。也就是说,厚度最大的荧光体经过发光参与后,其还原所需时间变得最短;厚度最小的荧光体经过发光参与后,其还原所需时间变得最长。这样,使各个荧光体发光参与后的还原时间变得相似,可以消除残留图像产生的原因。通过所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各个荧光体的厚度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权利要求
1.等离子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相对的正面基板和背面基板,还包括所述正面基板的对面形成的一双放电维持电极;各自形成在所述放电维持电极的总线电极;覆盖所述放电维持电极和总线电极的电介质层;涂抹在所述电介质层的保护膜;形成在所述背面基板对面的地址电极;覆盖所述地址电极的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的隔墙;所述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荧光层;将以所述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红、绿、蓝荧光体形成为实际粒度均匀的大小,以此扩大荧光体的密度,并进行涂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红、绿、蓝荧光体之前,涂抹三氧化钛反射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红、绿、蓝荧光体的厚度是1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红、绿、蓝荧光体的厚度是相互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红、绿、蓝荧光体的粒度是1μm以下的分级荧光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等离子显示器。更详细地说,是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的局部放电导致的局部放电领域的残留图像改善相关的发明。就具有相对的正面基板和背面基板,还包括如下部份在内的等离子显示器,将以如下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红、绿、蓝荧光体形成为实际粒度均匀的大小,以此扩大荧光体的密度,并进行涂抹为特点。这些部份是所述正面基板的对面形成的一双放电维持电极、各自形成在所述放电维持电极的总线电极、覆盖所述放电维持电极和总线电极的电介质层、涂抹在所述电介质层的保护膜、形成在所述背面基板对面的地址电极、覆盖所述地址电极的电介质层、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的隔墙、以所述隔墙划分的领域内涂抹的荧光层。
文档编号H01J17/04GK1770367SQ200410067679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日
发明者李炳俊 申请人:南京Lg同创彩色显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