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回收装置与能量回收方法

文档序号:2945480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量回收装置与能量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能量回收装置与其方法的,更详细地说,就是可以减少制作费用的能量回收回路装置与方法的。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简称为″PDP″)其工作原理是通过He+Xe,Ne+Xe,或是He+Xe+Ne等惰性气体放电时发生的147nm紫外线促使荧光体发光,进而显示文字或图形图像。这种PDP不仅可以制造成大屏幕和超薄型,而且随着最近技术的开发其画面品质有也大幅提高。特别是这种3电极交流面放电型PDP放电时在表面存有壁电荷,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放电时发生的溅射对电极的损伤,可进行低电压驱动并延长使用寿命。
图1是以往等离子显示器放电细胞体的构造示意图。
参照图1的话,3电极交流面放电型PDP的放电细胞体构成主要包括在前玻板10中形成的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在后玻板18形成的寻址电极X。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分别包括透明电极12Y、12Z,比透明电极12Y、12Z的线幅更小且在透明电极的一侧形成的金属汇流(bus)电极13Y、13Z。
透明电极12Y、12Z通常由铟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在前玻板10中形成。金属总线(bus)电极(13Y、13Z)通常由铬等金属在透明电极(12Y、12Z)上形成,减少由于高阻抗的透明电极而引起的电压下降。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并列形成的前玻板10中叠加了上部电介质层14和保护层16。在上部电介质层14中存有等离子放电时产生的壁电荷。保护层16防止等离子放电时因为溅射而对上部电介质层14造成损伤,同时,提高2次电荷放出的效率。保护层16通常是由镁形成。
寻址电极X形成的后玻板18中形成有下部电介质层22和间隔壁24。在下部电介质层22和间隔壁24的表面涂有荧光体层26。寻址电极X按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30Z交叉的方向形成。间隔壁24呈条状或井字形,防止由于放电生成的紫外线和可视光漏向临近的放电细胞体。荧光体层26依据等离子放电时所发生的紫外线,产生红色、绿色、蓝色中任何一种的可视光线。在前、后玻板10.18与间隔壁之间备有的放电空间注入惰性气体。
这种3电极交流面放电形PDP分解为多个子场,并进行时分割驱动。在各子场时间中通过以视频数据加权值为比率的次数的发光来实现灰度。多个子场再次可分为复位期、寻址期和擦除期,并进行驱动。
在这里,复位期是在放电细胞体中均等地形成壁电荷的时期;寻址期是根据视频数据的理论值来发生寻址放电的时期;维持期是寻址放电发生的放电细胞体中维持放电的时期。
与此相同驱动的交流面放电PDP的寻址放电与维持放电,需要数百伏特以上的电压。由此,寻址放电和维持放电所需要的驱动电力为达到最小化,需要利用能量回收回路。能量回收回路是回收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Z之间的电压,并将回收的电压利用为下次放电时的驱动电压。
图2是为回收维持放电电压,在扫描电极Y中形成的能量回收回路的示意图,实际上能量回收装置是以面板电容Cp为中心在维持电极Z中对称设置。
如参照图2,以往能量回收回路其构成包括与面板电容(Cp)和源电容(Cs)之间相连接的感应器(L);与源电容Cs和感应器之间并联的第1和第3开关S1、S3,第1和第3开关与感应器之间设置的二极管D5、D6;与面板电容和感应器之间并联的第2、第4开关S2、S4。
面板电容(Cp)将在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之间形成的静电容量等价地表现出来,第2开关与基准电压源相连,第4开关与基底电压源(GND)相连。源电容回收在维持放电时向面板电容充入的电压,在充电的同时将充入的电压再次提供至面板电容(Cp)。
为此,源电容具有充入与基准电压源一半值相应的Vs/2电压的容量值。感应器与面板电容一同形成共振回路。第1至第4开关控制电流的流动。第5和第6二极管防止电流逆方向流动。与此相同,第1至第4开关中各自设置的二极管(D1到D4)也可防止电流的逆向流动。
图3是图2所示开关的开关定时和面板电容的输出波形的定时与波形图。
T1时间前,我们假设向面板电容充入0伏特电压的同时,向源电容充入Vs/2的电压,进而对动作过程加以详细的说明。
在T1时间中,第1开关(S1)处于接通的状态下,从源电容Cs开始,沿第1开关S1、感应器L和面板电容的路线形成电流通路。如果形成电流通路的话,向源电容充入的Vs/2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这时因为感应器和面板电容形成串联共振电路,所以向面板电容提供源电容电压两倍的Vs电压。
在T2时间中第2开关S2接通。如果第2开关接通的话将基准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即,第2开关如果接通的话,将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提供至面板电容器,防止面板电容的电压值降低到基准电压源以下。由此,可以维持稳定的放电。在这里,面板电容的电压由于在T1时间中已上升至Vs电压,所以在T2时间中,从外部提供的电压值可以达到最小。(即,消费电力可以更为低廉)T3期间中,第1开关处于关闭的状态。此时,面板电容维持基准电压源的电压Vs。T4时间中在第2开关关闭的同时,第3开关接通。第3开关如果接通的话,从面板电容开始,通过感应器与第3开关,与源电容Cs形成电流通路。向面板电容充入的电压回收至源电容。此时,向源电容Cs充入Vs/2电压。
T5时间中在第3开关关闭的同时第4开关接通。第4开关如果接通的话,在面板电容与基底电压源间形成电流通路,面板电容的电压降到0伏特。T6时间中维持一定时间的T5状态,实际上,向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提供的交流驱动脉冲在T1和T6时间周期地反复并得出。
但是,为设置与此相同的以往能量回收装置需要的制造费用比较高。即,以往的能量回收回路所使用的感应器L造价比较高,使得制造费用比较大。

发明内容由此,本发明的能量回收回路装置与方法的目的就是减少其制作的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实例的能量回收装置其构成包括以下部件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等价形成的容性负载;将从容性负载回收的寻址电压再次提供至容性负载,并向容性负载充电的电压充电装置;与容性负载相连,使在维持电压充入的容性负载中稳定放电,提供维持电压的电压维持装置;与电压充电装置与容性负载之间相连,中继维持电压的电压中继装置。
在能量回收装置中上面所说的电压中继装置配备有感应器,它是由至少二个以上线圈通过磁结合的磁感应器。
在能量回收装置中磁感应器配备有与电压充电装置相连接的第1感应器,与容性负载并联的第2感应器。
在能量回收装置中上面所说的电压充电装置其构成包括第1和第2电容器,它与电压中继部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相连接,回收维持电压,并使容性负载充电;第1开关,它与电压中继装置和基底电压之间相连接,并与第1电容器并联,形成与第1感应器和第2电容器的电流通路;第2开关,与电压中继装置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相连,与第2电容器并联,与第1感应器和第1电容器形成电流通路。
上面所说的能量回收装置中其特点之一就是,第1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是按同一方向进行缠绕的。
在能量回收装置中,维持电压向第1感应器的一侧方向提供后,向第2感应器另一侧方向维持,提供至容性负载的扫描电极。
在上面所说的能量回收装置中,一个特点为第1和第2感应器线圈按相反的方向缠绕。
在上面所说的能量回收装置中维持电压在向第1感应器的一侧方向提供后,向第2感应器的一侧方向维持,提供至容性负载的扫描电极。
在能量回收装置中,上面所说的电压维持装置其构成包括提供维持电压的维持电压源;设置在维持电压源和基底电压源之间,当维持电压提供至容性负载的扫描电极时接通的第3开关和第4开关;设置在维持电压源与基底电压源之间,在维持电压提供至容量性维持电极时接通的第5和第6开关。
依据本发明实施事例的能量回收方法指的是利用包括第1和第2感应器的磁感应器,中继电压的能量回收方法的。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向在外部形成的电容充入的维持电压提供至第1感应器;第二步骤,向第1感应器提供维持电压时,将向第2感应器维持的维持电压提供至在放电细胞体中等价形成的容性负载;第三步骤,将向容性负载充入的维持电压回收至电容器。
除了上面的目的以外,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参照所给的图,通过对实施事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加以体现。
与上所述相同,本发明的能量回收装置与方法使用了与面板电容并列设置的变压器来中继能量,所以减少了制造的费用。

图1是以往三电极交流面放电型等离子显示器放电细胞体的构成示意图;图2是以往能量回收装置回路的示意图;图3是如图2所示的能量回收装置所包括的开关开闭定时的过程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事例的能量回收装置的回路图;图5是图4所示的能量回收装置所包括的开关开闭定时的波形图;图6是图5所示的T1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7是图5所示的T2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8是图5所示的T3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9是图5所示的T4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10是图5所示的T6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11是图5所示的T7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12是图5所示的T8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13是依据本发明第2实施事例的能量回收装置的回路图;图14是如图13所示的能量回收装置所包括的开关开闭定时的波形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T1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16是图14所示的T2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17是图14所示的T3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18是图14所示的T4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19是图14所示的T6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20是图14所示的T7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图21是图14所示的T8时间的开关元件的开闭与电流回路的回路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我们参照图4至图21对本发明理想实施事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事例的能量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参照图4,本发明的第1实施事例的能量回收装置其构成包括将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Z之间形成的静电容量等价表现出来的面板电容;向面板电容充入能量(电压和/或电流)的能量充电装置30;维持面板电容能量的能量维持装置;将能量充电装置30的能量中继至面板电容的能量中继装置34。
能量充电装置30设置与基底电压源和能量中继装置34相连。与此相同的能量充电装置30为向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压充入维持电压而配置有第1和第2开关Q1、Q2以及第1和第2电容C1、C2。此时,第1和第2开关设置在能量中继装置34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第1电容设置在能量中继装置和基底电压源之间,并与第1开关并联设置。第2电容设置在能量中继装置34与基底电压源之间,并与第2开关并联设置。第2开关在将向第1电容充入的维持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时接通。第1开关在将向第2电容充入的维持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时接通。在这里,为防止向第1和第2开关发生逆电流,而设置了内部二极管D1、D2。
能量维持装置32与维持电压源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相连。与此相同的能量维持装置32依靠能量充电装置30为维持向面板电容充入的维持电压而提供维持电压。为此,能量维持装置设置有第3至第6开关(Q1至Q6)。此时,第3至第6开关设置在维持电压源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第4和第5开关设置在维持电压源和基底电压源之间,并与第3和第6开关并联设置。第3和第4开关在向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提供维持电压时接通。第5和第6开关在向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提供维持电压时接通。在这里,为防止第3至第6开关发生逆电流的现象而设置了内部二极管(D3至D6)。
能量中继装置34设置在面板电容与能量充电装置30之间来中继能量。为此,能量中继装置34配备有变压器(transformer)。变压器配备有与能量充电装置连接的第1感应器,与面板电容并联设置的第2感应器。此时,第1感应器的一侧端子与第1开关和第1电容器的共通端子相连。第1感应器的另一侧端子与第2开关和第2电容器的共通端子相连。另一方面,第1感应器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按相同的方向进行缠绕。同时设定第1和第2感应器的绕线比,使能量传达更为顺利。
图5是图4所示开关的开闭定时和面板电容的输出波形的定时图和波形图。
在这里,T1时间前假设向第1电容充入Vs电压,并向第2电容充入Vs电压。从而对操作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
T1时间时第1和第2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第1和第2开关如接通的话,与图6所示相同经由基底电压源、第1开关、第1感应器和第2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由此,向第1感应器提供基底电势(GND)。这时,将提供至第1感应器的基底电势传送至第2感应器。在这里,第1感应器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按同一方向进行缠绕,所以向第2感应器传送的基底电势提供至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Y。由此,在T1时间中,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维持基底电势。
T2时间中,第1开关处于关闭的状态,第2开关维持关闭的状态。第1开关关闭,第2开关如果处于接通的状态,与图7所示相同,经由第1电容、第1感应器和第2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由此,向第1电容充入的Vs电压提供至第1感应器。此时,向第1感应器提供的Vs电压传送至第2感应器。在这里因为第1感应器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按同一方向进行缠绕,所以向第2感应器传向的Vs电压向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提供。由此,在T2时间内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充入Vs电压。另一方面,与此相同的T2时间中设定为至面板电容扫描电极充入Vs电压为此。
T3时间中,第3和第4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第3和第4开关如果接通的话,与图8所示相同,经由维持电压源、第3开关、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第4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通过这种电流通路,Vs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在T3时间中向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提供的Vs电压将面板电容扫描电极的电压维持为Vs电压,引发稳定的维持放电。
T4时间中第2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第2开关如果接通的话,与图9所示相同,经由第2开关、第1感应器和第1电容器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此时,向面板电容扫描电极充入的Vs电压根据电流的流动放电。在这里,放电的Vs电压提供至第2感应器。向第2感应器提供的Vs电压传送至第1感应器。在这里,因为第1感应器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按同一方向进行缠绕,所以向第1感应器传送的Vs电压根据电流通路向第1电容器回收。T5时间中维持基底电势。
T6时间中第1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如果第1开关接通的话,与图10所示相同,经由第2电容器、第1感应器和第1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由此,向第2电容充入的-Vs电压提供至第1感应器,这时,向第1感应器提供的-Vs电压传送至第2感应器,在这里,第1感应器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按同一方向进行缠绕,所以向第2感应器传送的-Vs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维持电极。由此,T6时间中,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充入Vs电压。在这里,向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充入的-Vs电压是以扫描电极为标准的相对的电压。(实际上向维持电极充入Vs电压)另一方面,与此相同的T6时间设定为向面板电容维持电极充入Vs电压时为止。
T7时间中,第5和第6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如果第5和第6开关接通的话,与图11所示相同,经由维持电压源、第5开关、面板电容维持电极、扫描电极和第6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通过这种电流通路,-Vs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T7时间中向面板电容维持电极提供的-Vs电压使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电压维持为-Vs电压,同时引起稳定的维持放电。在这里,向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提供的-Vs电压是以扫描电极为基准的相对电压(实际上向维持电极提供Vs电压)。
T8时间中,第1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第1开关如果接通的话,与图12所示相同,经由第1开关、第1感应器和第2电容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这时,向面板电容维持电极充电的-Vs电压根据电流流动进行放电。在这里,放电的-Vs电压提供至第2感应器。向第2感应器提供的-Vs电压传送至第1感应器。在这里,第1感应器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按同一方向缠绕,所以向第1传送器传送的-Vs电压根据电流通路回收至第2电容。在这里,从面板电容维持电极回收至第2电容的-Vs电压是以扫描电极为基准的相对电压(实际上向第2电容回收Vs电压)。实际上,面板电容的两侧所设置的本发明能量回收装置反复T1至T8时间,向面板电容提供交流驱动脉冲。
与此相同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事例能量回收装置利用费用较低的变压器来减少费用。
图13是依据本发明第2实施事例的能量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与图13所示相同,本发明的第2实施事例的能量回收装置其构成包括将扫描电极Y与维持电极Z之间形成的静电容量等价表现出来的面板电容CP;向面板电容充入能量(电压和/或电流)的能量充电装置130;维持面板电容能量的能量维持装置132;将能量充电装置130的能量中继至面板电容的能量中继装置134。
能量充电装置130设置与基底电压源和能量中继装置134相连。与此相同的能量充电装置130为向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压充入维持电压而配置有第11和第12开关Q11、Q12以及第11和第12电容C11、C12。此时,第11和第12开关设置在能量中继装置134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第11电容设置在能量中继装置和基底电压源之间,并与第11开关并联设置。第12电容设置在能量中继装置134与基底电压源之间,并与第12开关并联设置。第12开关在将向第1电容充入的维持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时接通。第11开关在将向第12电容充入的维持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时接通。在这里,为防止向第11和第12开关发生逆电流,而设置了内部二极管D11、D12。
能量维持装置132与维持电压源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相连。与此相同的能量维持装置132依靠能量充电装置130为维持向面板电容充入的维持电压而提供维持电压。为此,能量维持装置132设置有第13至第16开关(Q13至Q16)。此时,第13至第16开关设置在维持电压源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第14和第15开关设置在维持电压源和基底电压源之间,并与第13和第16开关并联设置。第13和第14开关在向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提供维持电压时接通。第15和第16开关在向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提供维持电压时接通。在这里,为防止第13至第16开关发生逆电流的现象而设置了内部二极管(D13至D16)。
能量中继装置134设置在面板电容与能量充电装置130之间来中继能量。为此,能量中继装置134配备有变压器(transformer)。变压器配备有与能量充电装置130连接的第11感应器,与面板电容并联设置的第12感应器。此时,第11感应器的一侧端子与第11开关和第11电容器的共通端子相连。第11感应器的另一侧端子与第12开关和第12电容器的共通端子相连。另一方面,第11感应器和第12感应器的线圈按相反的方向进行缠绕。同时设定第11和第12感应器的绕线比,使能量传达更为顺利。
图14是图13所示开关的开闭定时和面板电容的输出波形的定时图和波形图。
在这里,T1时间前假设向第11电容充入-Vs电压,并向第12电容充入Vs电压。从而对操作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
T1时间时第11和第12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第11和第12开关如接通的话,与图15所示相同经由基底电压源、第2开关、第11感应器和第11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由此,向第11感应器提供基底电势(GND)。这时,将提供至第11感应器的基底电势传送至第12感应器。在这里,第11感应器和第12感应器的线圈按相反的方向进行缠绕,所以向第12感应器传送的基底电势提供至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Y。由此,在T1时间中,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维持基底电势。
T2时间中,第11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第12开关维持关闭的状态。如果第11开关接通,第12开关处于关闭的状态,与图16所示相同,经由第12电容、第11感应器和第11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由此,向第12电容充入的Vs电压提供至第11感应器。此时,向第11感应器提供的Vs电压传送至第12感应器。在这里因为第11感应器和第12感应器的线圈按相反的方向进行缠绕,所以向第12感应器传向的Vs电压向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提供。由此,在T2时间内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充入Vs电压。另一方面,与此相同的T2时间中设定为至面板电容扫描电极充入Vs电压为此。
T3时间中,第13和第14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第13和第14开关如果接通的话,与图17所示相同,经由维持电压源、第13开关、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和第14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通过这种电流通路,Vs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在T3时间中向面板电容的扫描电极提供的Vs电压将面板电容扫描电极的电压维持为Vs电压,进行稳定的维持放电。
T4时间中第11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第11开关如果接通的话,与图18所示相同,经由第11开关、第11感应器和第12电容器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此时,向面板电容扫描电极充入的Vs电压根据电流的流动放电。在这里,放电的Vs电压提供至第12感应器。向第12感应器提供的Vs电压传送至第11感应器。在这里,因为第11感应器和第12感应器的线圈按相反的方向进行缠绕,所以向第11感应器传送的Vs电压根据电流通路向第12电容器回收。T5时间中维持基底电势。
T6时间中第12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如果第12开关接通的话,与图19所示相同,经由第11电容器、第11感应器和第12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由此,向第11电容充入的-Vs电压提供至第11感应器,这时,向第11感应器提供的-Vs电压传送至第12感应器,在这里,第11感应器和第12感应器的线圈按相反的方向进行缠绕,所以向第12感应器传送的-Vs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维持电极。由此,T6时间中,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充入-Vs电压。在这里,向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充入的-Vs电压是以扫描电极为标准的相对的电压。(实际上向维持电极充入Vs电压)另一方面,与此相同的T6时间设定为向面板电容维持电极充入-Vs电压时为止。
T7时间中,第15和第16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如果第15和第16开关接通的话,与图20所示相同,经由维持电压源、第15开关、面板电容维持电极、扫描电极和第16开关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通过这种电流通路,-Vs电压提供至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T7时间中向面板电容维持电极提供的-Vs电压使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电压维持为-Vs电压,同时进行稳定的维持放电。在这里,向面板电容的维持电极提供的-Vs电压是以扫描电极为基准的相对电压(实际上向维持电极提供Vs电压)。
T8时间中,第12开关处于接通的状态,第12开关如果接通的话,与图21所示相同,经由第12开关、第11感应器和第11电容至基底电压源形成电流通路。这时,向面板电容维持电极充电的-Vs电压根据电流流动进行放电。在这里,放电的-Vs电压提供至第12感应器。向第12感应器提供的-Vs电压传送至第11感应器。在这里,第11感应器和第12感应器的线圈按相反的方向缠绕,所以向第11传送器传送的-Vs电压根据电流通路回收至第11电容。在这里,从面板电容维持电极回收至第11电容的-Vs电压是以扫描电极为基准的相对电压(实际上向第11电容回收Vs电压)。实际上,面板电容的两侧所设置的本发明能量回收装置反复T1至T8时间,向面板电容提供交流驱动脉冲。
与此相同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事例能量回收装置利用费用较低的变压器来减少费用。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因此,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能局限于明细书上的详细说明内容;必须要根据专利申请的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等价形成的容性负载;将从容性负载回收的寻址电压再次提供至容性负载,并向容性负载充电的电压充电装置;与容性负载相连,使在维持电压充入的容性负载中稳定放电,提供维持电压的电压维持装置;与电压充电装置与容性负载之间相连,中继维持电压的电压中继装置。
2.如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能量回收装置中所述电压中继装置配备有感应器,它是由至少二个以上线圈通过磁结合的磁感应器。
3.如权利要求项2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能量回收装置中磁感应器配备有与电压充电装置相连接的第1感应器,与容性负载并联的第2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项3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能量回收装置中所述电压充电装置其构成包括第1和第2电容器,它与电压中继部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相连接,回收维持电压,并使容性负载充电;第1开关,它与电压中继装置和基底电压之间相连接,并与第1电容器并联,形成与第1感应器和第2电容器的电流通路;第2开关,与电压中继装置和基底电压源之间相连,与第2电容器并联,与第1感应器和第1电容器形成电流通路。
5.如权利要求项3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中,第1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是按同一方向进行缠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维持电压向第1感应器的一侧方向提供后,向第2感应器另一侧方向维持,提供至容性负载的扫描电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中,所述第1和第2感应器线圈按相反的方向缠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中维持电压在向第1感应器的一侧方向提供后,向第2感应器的一侧方向维持,提供至容性负载的扫描电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能量回收装置中,所述电压维持装置构成包括提供维持电压的维持电压源;设置在维持电压源和基底电压源之间,当维持电压提供至容性负载的扫描电极时接通的第3开关和第4开关;设置在维持电压源与基底电压源之间,在维持电压提供至容量性维持电极时接通的第5和第6开关。
10.能量回收方法,所述方法是利用包括第1和第2感应器的磁感应器,中继电压的能量回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向在外部形成的电容充入的维持电压提供至第1感应器;第二步骤,向第1感应器提供维持电压时,将向第2感应器维持的维持电压提供至在放电细胞体中等价形成的容性负载;第三步骤,将向容性负载充入的维持电压回收至电容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是按同一方向进行缠绕。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感应器的线圈是按相反的方向进行缠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减少制造费用的能量回收装置与方法。依据本发明的能量回收装置其构成包括以下部件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等价形成的容性负载;将从容性负载回收的寻址电压再次提供至容性负载,并向容性负载充电的电压充电装置;与容性负载相连,使在维持电压充入的容性负载中稳定放电,提供维持电压的电压维持装置;与电压充电装置与容性负载之间相连,中继维持电压的电压中继装置。
文档编号H01J17/49GK1766967SQ200410067450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5日
发明者孔炳球 申请人:南京Lg同创彩色显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