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保持件、背光装置、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58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保持件、背光装置、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保持件、使用灯保持件的背光装置、使用灯保持件的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例如在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液晶面板而言,由于其自身并不发光,所以,需要另外设置背光装置以作为外部灯。该背光装置被设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一侧,大致包括金属制成的、在液晶面板一侧的面形成有开口的基底;作为灯而收容在基底内的多个冷阴极管;以及配置在基底的开口部分、用于使冷阴极管所发出的光有效地向液晶面板一侧射出的多枚光学部件类(扩散片等),同时,还设置有用于相对于基底保持形成为细长管状的冷阴极的灯夹。
作为上述灯夹的一个例子,在下述专利文献中有所揭示。该装置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沿基底的背面配置的安装板;从安装板向着基底侧突出、并插入到基底的安装孔内、且其周缘可被卡止的卡止部;从安装板向着与卡止部相反一侧突出、能够包围冷阴极管的周面而将其保持的灯保持部;以及从安装板向着与灯保持部相同方向突出的销。其中,对于销而言,由于其呈比灯保持部大且突出的形态,所以,在向基底上安装灯夹时,操作者能够把持该销来进行安装操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10126号公报。
然而,在进行安装操作时,必须在把持销的同时将卡止部插入到基底的安装孔内。但是,在上述装置中,由于销被配置在两个卡止部的中间位置,两者相互离开而配置,所以,难以进行卡止部相对于安装孔的定位,而且,在将卡止部插入到安装孔内时,安装板容易发生翘曲变形而使操作不能顺利地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操作性。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手段,本发明的灯保持件是用于相对于灯安装部件安装灯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紧贴在所述灯安装部件上的安装板,从安装板向灯安装部件侧突出、并插入设置在灯安装部件上的安装孔内而卡止于其背侧周缘的卡止部,以及从所述安装板向与灯安装部件相反侧突出、并在相对于灯安装部件进行装卸时能够由操作者把持的把持部,其中,所述卡止部被配置在与所述把持部的背侧对应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
这样,由于卡止部被配置在与把持部的背面对应的位置,或者是其附近的位置,所以与现有技术的两者错开(偏离)配置的情况相比,在把持着把持部而将卡止部插入安装孔内时,容易进行两者的定位,而且在插入时安装板不容易发生翘曲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灯保持件、使用灯保持件的背光装置、使用灯保持件的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操作性。


图1是概略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概略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将灯夹安装于基底之前的状态的正截面图。
图4是灯夹的平面图。
图5是灯夹的底面图。
图6是基底的部分平面图。
图7是将灯夹安装于基底中途的状态的正截面图。
图8是表示将灯夹安装于基底之后的状态的正截面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1)中灯夹的正面图。
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1)中灯夹的平面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2)中灯夹的正面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2)中灯夹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2-背光装置;14-基底(灯安装部件);14a-安装孔;15-光学部件;17-冷阴极管(灯);20-灯夹(灯保持件);21-安装板;22-卡止部;24-销(把持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液晶显示装置10的背光装置12中使用的灯夹20进行示例。其中以下,对于上下方向,以各图为基准,对于左右方向,以图3为基准进行说明。
首先,对液晶显示装置10全体的概要加以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大体设置有形成为矩形的液晶面板11以及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装置12,它们由框架(bezel)13等保持为一体而构成。其中,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是使一对玻璃基板在隔开规定间隙的状态下接合、同时在两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而构成。在一侧的玻璃基板上设置有与相互垂直的源极配线和门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在另一侧的玻璃基板上设置有各自为矩阵状态的R、G、B像素电极。
接着,对背光装置12加以说明。背光装置12包括上面侧开口、大体为矩形箱状的金属制的基底14,以覆盖基底14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的多个光学部件15(从图中下侧开始依次为扩散板15a、扩散片15b、透镜片15c、光学片15d),用于使这些光学部件15保持在基底14上的框架16,作为收容于基底14内的灯的冷阴极管17,用于保持冷阴极管17两端部的橡胶制(例如硅橡胶制)的支撑物18,将冷阴极管17与支撑物组18一并覆盖的灯支撑物19,以及用于保持冷阴极管17除两端部以外的中间部分的灯夹20。
冷阴极管17呈单向细长的管状,在其长度方向(轴线方向)与基底14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并且多根(图1中是18根)相互平行排列的状态下,被收容于基底14内。其中,冷阴极管17的外径尺寸,例如为3、4mm左右,但是,也存在因制造上的误差而在公差范围内增减的情况。
灯夹20由合成橡胶制成(例如聚碳酸酯制成),其具有紧贴基底14的底部壁面的安装板21,在该安装板21上设置有卡止部22、灯保持部23以及销24等而构成。灯夹20相对于基底14而安装有多个,能够在长度方向上以不同的两点或者三点保持冷阴极管17。灯夹20全体的表面例如被着色为白色,使得难以对由冷阴极管17发出的光产生遮挡或者反射。
安装板21沿着基底14的短边方向(与冷阴极管17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为细长的矩形。如图3所示,在安装板21的下面21a(与基底14的对面,相对基底14的结合面)上,向下方(基底14一侧)突出地设置有用于使灯夹20相对于基底14进行固定的卡止部22。卡止部22在安装板21上设置有一对,如图3以及图5所示,两卡止部22被配置在安装板21的长边方向仅距安装板21的两端位置大体相等距离的位置,在安装板21的短边方向被配置在中央位置。
卡止部22由从安装板21的下面21a垂直设置的基部25、以及从基部25的前端部向斜上方(从基部25离开并向安装板21侧)延伸的一对弹性卡止片26所构成。基部25在安装板21上沿着短边方向形成为细长的底面视图为矩形(图5),对于连接在安装板21上的下部分,形成为随着接近安装板21而变粗的形状。两弹性卡止片26,形成与基部25的前端部的长边侧的两侧面相连接的悬臂状,能够以其连接部分为支点,沿着相对于基部25离开方向而弹性变形。如图6所示,该卡止部22能够插入到在基底14的对应位置所贯通设置的各安装孔14a内,在弹性卡止片26的前端部形成的台阶部能够相对于安装孔14a背侧的周缘而卡止,其成为相对于基底14的卡止面26a(图8)。此外,各安装孔14a形成圆形。
如图3所示,该弹性卡止片26的卡止面26a与安装板21的下面21a,是以互相离开距离的状态而相对配置,考虑到灯夹20的制造误差,将两面26a与21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基底14的厚度尺寸稍大。详细地说,对于两面26a与21a之间的距离而言,虽然因为灯夹20的制造误差而有可能在公差范围内有所增减,但是通过上述设定,即使两面26a与21a之间的距离是在公差范围内取最小值的情况下,也与基底14的厚度尺寸大体相同,能够容许向基底14进行安装。
在安装板21的上面(冷阴极管17的对面,基底14的开口部一侧的面),向上方突出设置有用于保持冷阴极管17除长度方向两端部之外的中间部分的灯保持部23。如图3以及图4所示,灯保持部23被设置在以下三个位置,即,稍距离安装板21的长边方向两端位置大体相等距离的位置(详细地说,比卡止部22更靠外的位置)、以及大体中央的位置。各灯保持部23相对于安装板21的短边方向均被配置在中央位置。
如图2所示,灯保持部23形成为作为全体能够包围冷阴极管17的周面,且向上方开口、能够容许冷阴极管17装卸的有端环状(非完整环状)。详细地说,如图3所示,灯保持部23具有下部分相互连接的一对臂部27,两臂部27是与从安装板21的上面垂直设置的连接部28相连接的结构,能够将冷阴极管17保持在从安装板21提高到规定高度的位置。两臂部27形成为下部分大体沿水平方向向外侧(或相反侧)突出后、向内侧斜上方(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的悬臂状,呈相互对称的形状。对于两臂部27而言,其前端部与前端部之间的间隔是比冷阴极管17的公差范围的最小外径尺寸更小的间隔,冷阴极管17能够通过该间隙而装卸,同时,伴随着该装卸能够进行弹性的打开而变形(扩大前端部之间间隔的同时弹性变形)。
在两臂部27的前端部的外面,分别设置有相互离开并向外侧斜上方突出的引导部29。在两引导部29的内面,共同形成为锥状的引导面29a,两引导面29a之间的距离,随着向上方而逐渐扩大。就是说,由于灯保持部23中的对于冷阴极管17的接受口靠近安装方向的前面侧而逐渐增大,所以能够容易进行冷阴极管17的安装。此外,两引导面29a相互大体形成为直角。
两臂部27的内周面,设置有与下部分和两前端部接近而形成的三个平缓的圆弧面30、31,连接各圆弧面30、31的假想切线而形成为等边三角形。各圆弧面30、31都比冷阴极管17的周面更加平缓地形成,换言之,各圆弧面30、31的曲率都被设定为比冷阴极管17的周面的曲率要小。在各圆弧面30、31中,相对于两臂部27的前端侧的两圆弧面30,其前端部成为相对于冷阴极管17在周围方向上能够点接触的点接触部32,对于下部侧的圆弧面31,其中央部成为相对于冷阴极管17在周围方向上能够点接触的点接触部33。两臂部27的前端侧的两点接触部32,能够从上方、即从冷阴极管17的取下方向对冷阴极管17进行推压。两臂部27的下部分的圆弧面31,由于其周围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得最深,所以能够将安装的冷阴极管17引导至中央位置。在安装状态下,虽然因冷阴极管17的粗细而不同,但各点接触部32、33是位于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参照图8)。此外,对于臂部27的前端侧的圆弧面30与所述引导面29a的连接部分而言,其形成为圆(被倒角)的形状。
其中,该灯保持部23,其尺寸(大小)这样形成,使得即使是在安装的冷阴极管17的粗细为公差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在安装状态下,两臂部27也能够弹性地张开少许而变形,同时各点接触部32、33能够相对于冷阴极管17的周面紧密接触且没有松动地进行保持。
在两臂部27的内周面(与冷阴极管17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凹部34。详细地说,凹部34被配置于臂部27的内周面中的相邻的各圆弧面30、31之间(臂部27中的前端部与下部、即相对于连接部28的连接部位之间),并且形成为比各圆弧面30、31陡(即曲率较大,曲率半径较小)的圆弧状。凹部34在臂部27的整个宽度上形成,形成为越向周围方向的中央部分越深。臂部27设置有凹部34的部分的外周面(与冷阴极管17的对面相反一侧的面),从臂部27因凹部34而凹下部分的外侧、即从冷阴极管17向离开方向膨出而形成,由此,臂部27大致在全长上形成大体均匀的厚度。臂部27以设置有凹部34的部分中的下部侧的部位为支点而张开变形,即允许前端部从冷阴极管17的周面向离开方向位移而弯曲。由此,与假设未设置凹部的情况相比,臂部27的弹力,换言之使臂部27张开变形所需要的操作力就降低。而且,臂部27从下部到作为自由端的前端部的延面距离(臂长)增大了设置有凹部34的部分向外侧膨胀出的部分。
而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安装板21的上面,向上方(与灯保持部23同方向,与基底14相反的一侧)突出地设置有能够与光学部件15(最下侧的扩散板15a)接触的销24。销24的截面为圆形,形成为随着从下部侧到前端侧(从冷阴极管17离开)其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前端细长状,即大体形成为圆锥状。销24的前端部,形成为球状,这里,能够从下方支撑作为光学部件15的扩散板15a,由此,能够防止扩散板15a的下垂以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偏离。由于销24的高度尺寸比灯保持部23的要大,例如大致设定为3倍,所以,在将灯夹20相对于基底14进行装卸时,操作者能够把持该销24来进行操作。而且,销24的外径尺寸,比卡止部22的基部25的长边长度尺寸小,且比基部25的短边尺寸大。
该销24相对于安装板21的长边方向而配置在左端的灯保持部23与中央的灯保持部23的中间位置,相对于安装板21的短边方向而配置在中央位置。而且,在相对于该销24与安装板21的背面侧相对应的位置,配置有左侧的卡止部22L(以下在区别左右的卡止部时,对左侧的卡止部标注符号L,对右侧的卡止部标注符号R)。这些销24与卡止部22L,虽然相互的中心点C1、C2有少许偏离,但大部分都是相对于安装板21的面方向而相互重合配置。
详细地说,销24的中心点C1与卡止部22L的中心点C2,被配置成虽然在安装板21的短边方向上为相同位置,但是在其长边方向上有少许偏离。而且,如图4所示,销24的中心点C1在安装板21的面方向上,相对于卡止部22L配置在其外周缘的更内侧(正确地说是在基部25外周缘的外侧,但是在右侧的弹性卡止片26外周缘的内侧)。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卡止部22L的中心点C2在安装板21的面方向上,相对于销24配置在其下部分的外周缘的内侧。而且,销24的下部分的外周缘,相对于安装板21的长边方向,配置在卡止部24L的基部25与右侧的弹性卡止片26的全部区域。即,销24是其大体全部区域在安装板21面方向上与卡止部22L重合配置。通过这样的配置,在作用能够使销24与卡止部22L在上下方向(与安装板21的面方向垂直的方向)相对位移的力、即剪切力的情况下,连接销24以及卡止部22L的安装板21也不会发生弯曲变形。
此外,如图3所示,在安装板21的下面21a(与基底14的相对面)上,向下方(基底14侧)突出设置有能够在安装时相对于基底14的上面(与安装板21的相对面)接触的接触部35、36。该接触部35、36被设置于安装板2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与两端位置附近的三处。各接触部35、36的截面形状均为弓形,换言之,形成相对于安装板21的长边方向,具有中央部分膨胀最显著的圆弧状的外面。此外,各接触部35、36分别被配置在夹着卡止部22的位置,详细地说,中央的接触部35与左端的接触部36被配置在夹着左端的卡止部22的两个位置,中央的接触部35与右端的接触部36被配置在夹着右端的卡止部22的两个位置。
如图3以及图5所示,其中,中央的接触部35相对于安装板21的短边方向被配置在中央位置,同时,形成为相对于基底14能够点接触的球冠状。该接触部35被配置于在安装板21的下面21a上左右并列的两个卡止部22的中间位置,此外,位于上面侧的中央的灯保持部23的背面,而且被配置在与灯保持部23同心的位置。
另一方面,两端的接触部36均形成为在安装板21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压纹(embossed)形,可以相对于基底14在同方向上线接触。两接触部36均具有相当于安装板21全宽度的长度。两接触部36被配置在比安装板21两端的灯保持部23更靠近端部的位置,并且稍距安装板21的两端位置各自等距离的位置。这样,在安装板21的下面21a,各接触部35、36被配置在对称位置,且形成为对称形状。
各接触部35、36从安装板21的突出量大体相同,是基于灯夹20的制造误差而设定的。就是说,由于制造上的误差,对于卡止部22的卡止面26a与安装板21的下面21a之间的距离,在公差范围内每个制品都会产生偏差,但各接触部35、36的突出量被设定为从所述距离的公差范围的最大值减去基底14的厚度尺寸所得到的差值,即,比安装板21与基底14之间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值稍大的值。所以,当将灯夹20安装在基底14上时,即使卡止部22的卡止面26a与安装板21的下面21a之间的距离为公差范围的任意值,各接触部35、36也能够与基底14的上面接触,同时,安装板21能够以设置有各接触部35、36的部分为支点翘曲而弹性变形。
此外,如图3以及图5所示,在左侧的接触部36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在基底14上设置的定位孔14b进行嵌合的定位销37。如上所述,由于在灯夹20的背面侧(与基底14的相对侧)配置的卡止部22以及接触部35、36是对称配置,而表面侧的灯保持部23以及销24是非对称配置,所以有时会担心灯夹20相对于基底14错误逆向安装。然而,对于该定位销37而言,在将灯夹20安装在基底14上时,如果安装板21为正确的取向,则能够嵌入定位孔14b,在逆向的情况下,由于与定位孔14b不匹配而能够限制安装,所以能够防止误安装。
本实施方式具有上述结构,接着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制造液晶面板11,另一方面,进行背光装置12的组装操作。在背光装置12的组装操作中,首先进行相对于基底14安装各灯夹20的操作。
从图3所示的状态,把持灯夹20的销24,同时,使各卡止部22相对于基底14的各安装孔14a、此外使定位销37相对于定位孔14b分别进行匹配,且从基底14的上面压住安装板21。这里,在由操作者把持的销24的背面配置有左侧的卡止部24L,所以容易相对于与卡止部24L对应的卡止孔14a进行定位。如果该卡止部24L被定位,则相对于与右侧的卡止部24R、定位销37分别对应的卡止孔14a、定位孔14b也能够定位,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其后的插入操作。
若安装板21插入到基底14侧,则各卡止部22被插入到对应的各安装孔14a内,同时,定位销37被嵌合在定位孔14b内。在卡止部22插入安装孔14a内的过程中,两弹性卡止片26通过与安装孔14a正面侧的周缘结合而暂时接近基部25并弹性变形。在该过程中,对由操作者所推入的销24、与结合在安装孔14a的正面侧的周缘的卡止部22L之间,施加上下方向上相对逆向的力,即作用剪切力。如果由该力使安装板21产生大的翘曲变形,则推压该部分销24的操作力必须增大,导致操作性恶化。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销24的背面侧配置卡止部22L,使安装板21不产生翘曲变形,所以,将卡止部22L插入安装孔14a时的操作性良好。其中,与上述相反,在把持销24、将灯夹20从基底14取下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而且,如图7所示,在将安装板21推入规定深度时,各接触部35、36相对于基底14的上面接触。在该状态下,在两弹性卡止片26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安装板21处于从基底14少许浮起的位置,在两者14、21之间形成相当于接触部35、36的突出部分的间隙。而且,若进一步推压安装板21,则对于安装板21,相对于设置有各接触部35、36的部分由基底14限制向推压方向的变形,所以该限制部位所夹着的部分以限制部位为支点而翘曲变形为弓形。如图8所示,若两弹性卡止片26的卡止面26a分别到达基底14的背面,则弹性卡止片26复原,同时,其卡止面26a相对于安装孔14a的背面周缘而卡止。此时,在安装板21的下面21a与弹性卡止片26的卡止面26a之间,基底14被夹着而被保持。
在该状态下,安装板21设置有各接触部35、36的部分被支撑在从基底14浮起的位置,相对于此,设置有卡止部22的部分则接近基底14侧而发生翘曲弹性变形,所以两卡止部22弹性地被施加有分别向上方、即拆除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各弹性卡止片26的卡止面26a利用安装板21的弹力而相对于基底14的安装孔14a的背面周缘保持紧密接触的状态,因此,灯夹20相对于基底14保持为上下无障碍的安装状态。而且,由于各接触部35、36的突出量被设定为大于因灯夹20制造时的误差而在安装板21与基底14之间产生的间隙的最大值,所以,即使因制造灯夹20时的误差使弹性卡止片26的卡止面26a与安装板21的下面21a之间的距离偏差为公差范围内的任意值,虽然安装板21的翘曲状况(变形量)多少会发生变化,但各接触部35、36一定与基底14的上面接触,并使安装板21发生翘曲弹性变形,由此,可以不受制造误差的影响,可靠地防止在灯夹20中发生障碍。
在该安装状态下,配置于安装板21两端的两接触部36均相对于基底14的上面在安装板21的短边方向上线接触。因此,虽然安装板21利用各接触部35、36而在基底14部分浮起的状态下被安装,但是,能够防止由该安装板21的浮起部分与基底14之间产生的间隙所引起的相对于短边方向的倾斜变形。
在相对于基底14安装有各灯夹20之后,接着进行安装冷阴极管17的操作。如图1所示,冷阴极管17在其两端部安装有支撑物18,在两条为一组的状态下被保持在灯夹20上。
若将冷阴极管17导向至灯保持部23的两引导部29并向下方对其进行推压,则两臂部27以设置有凹部34部分的下部侧部位为支点发生弹性张开变形,同时两前端部之间的间隙扩大,允许冷阴极管17进入。而且,若阴极管17通过两臂部27的前端部之间,则如图8的虚线所示,两臂部27关闭到规定的位置,同时,各点接触部32、33与冷阴极管17的周面接触,由此冷阴极管17由三点支撑。该冷阴极管17的粗细虽然因制造时的误差而在公差范围内有所增减,但是,由于在两臂部27上、在与冷阴极管17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凹部34,所以能够降低两臂部27产生的弹力。因此,对于较细的冷阴极管17能够无障碍地保持,同时,对于较粗的冷阴极管17,能够减小装卸时所必要的操作力,且在保持状态下,由臂部27的弹力难以将冷阴极管17向外部方向推出,即能够得到良好的操作性与保持性。
如上所述,在安装完全部冷阴极管17之后,安装灯支撑物19,并按照光学部件15、框架16的顺序组装在基底14上,由此形成背光装置12。在该状态下,如图2所示,在光学部件15中最下侧(接近冷阴极管17侧)配置的扩散板15a,其周缘部由基底14所支撑,同时,比周缘部更内侧的部分由各灯夹20的销24所支撑。由此能够防止扩散板15a的下垂以及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离。通过利用框架13将该背光装置12与液晶面板11组装为一体,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参照图1)。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在安装板21上,由于卡止部22L被配置在与销24的背侧相对应的位置,所以与现有技术的两者离开配置的情况相比,在把持销24的同时将卡止部22L插入安装孔14a内时,容易进行两者14a、22L的定位,插入时安装板21不容易发生翘曲。由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此外,卡止部22L由于是在安装板21的面方向上与销24部分重合而配置,所以,在将卡止部22L插入安装孔14a内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安装板21发生翘曲,得到更好的操作性。
此外,由于销24能够与相对配置于冷阴极管17的光学部件15接触,所以具有装卸时的把持功能,而且具有光学部件15的形状保持与位置保持的功能,能够实现灯夹20的结构简化。
此外,由于销24形成为随着从冷阴极管17离开其径向尺寸减小的前端细的形状,所以能够尽量防止从冷阴极管17发出的光被销24所遮挡。由此,在点亮冷阴极管17,显示液晶显示装置10时,由于销24难以被视听者识别(防止亮度等下降),所以液晶显示装置10的显示性良好。
此外,由于灯夹20是由合成树脂构成,所以能够实现制造容易,成本降低。
此外,由于灯夹20的表面为白色,所以与灯夹20的表面为黑色的情况相比,不容易发生灯夹20自身遮挡或者反射由冷阴极管17所发出的光的情况。由此,在点亮冷阴极管17,显示液晶显示装置10时,由于销24难以被视听者识别(防止亮度等下降),所以液晶显示装置10的显示性良好。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及图面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销24与卡止部22L的中心点C1、C2仅有少许偏差而配置的例子,但是,例如,如图9A、9B所示,销24A与卡止部22LA的中心点C1A、C2A配置于安装板21的面方向上同一位置,即两者24A、22LA同心配置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由此,卡止部22LA相对于卡止部24LA的安装孔14a更容易进行定位,实现操作性的进一步提高。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相对于安装板21的长边方向,销24与卡止部22L的基部25重合配置的情况,但是,例如,如图10A、10B所示,相对于安装板21的长边方向,销24B与卡止部22LB的基部25B偏离配置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卡止部22LB插入安装孔14a时,在安装板21上虽然有产生翘曲的可能性,但该翘曲变形很小,是能够忽视其对操作性的影响的轻微程度。其中,销24B与卡止部22LB即使是比图10A、10B所示情况进一步偏离,但如果两者是接近的位置,则只要安装板的翘曲是能够允许的、不对操作性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3)销24与卡止部22L在安装板21的短边方向上位置偏离地配置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4)除与左侧卡止部22L相对应的销24之外,也可以在对应于右侧卡止部22R内侧的位置,或其附近位置设置销。此外,销的个数为三个以上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而且,对于卡止部22以及灯保持部23的个数都可以任意变更。
(5)对于销24的形状,也可以是圆锥以外的形状。例如棱锥形状。而且,销24也没有必要一定形成前端细状,例如也可以是圆柱状或棱柱状。其中,对于销24的粗细以及高度可以进行任意变更。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销24与光学部件15的扩散板15a接触的情况,但是与其它任一光学部件(扩散片15b、透镜片15c、光学片15d)接触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7)销24没有必要一定与光学部件15接触,仅具有安装时把持功能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8)而且,对于安装板21的形状,也不限于矩形,正方形、圆形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使用冷阴极管17作为灯的情况,但是例如使用热阴极管等其它种类灯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在大体为箱状的基底14上安装有灯夹20的背光装置12的情况,但例如相对于去除了周围壁的板状基底上安装灯夹20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中。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灯夹20为白色的情况,但也可以是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且乳白色。这样,从冷阴极管17发出的光容易透过灯夹20,更难以发生光的遮挡与反射。由此,在点亮冷阴极管17显示液晶显示装置10时,由于销24难以被视听者识别(防止亮度等下降),所以进一步使液晶显示装置10的显示性良好。而且,对于灯夹20的颜色,除上述以外的颜色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对于灯夹20使用作为合成树脂材料的聚碳酸酯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除此之外的合成树脂。而且,灯夹20的材料,也不限于合成树脂,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材料。在使用聚碳酸酯以外的合成树脂材料、合成树脂以外的其它材料的情况下,关于灯夹20的颜色,也可以是白色,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乳白色。
(13)对于使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而且,对于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以外的装置,例如黑白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液晶显示装置,但对于使用液晶以外的背光装置的其它显示装置,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灯保持件,其是用于相对于灯安装部件安装灯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紧贴在所述灯安装部件上的安装板,从安装板向灯安装部件侧突出、并插入设置在灯安装部件上的安装孔内而卡止于其背侧周缘的卡止部,以及从所述安装板向与灯安装部件相反侧突出、并在相对于灯安装部件进行装卸时能够由操作者把持的把持部,其中,所述卡止部被配置在与所述把持部的背侧对应的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被配置在对于所述安装板的而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把持部重合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被配置在与所述把持部同心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能够与相对于所述灯而配置的光学部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能够与相对于所述灯而配置的光学部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能够与相对于所述灯而配置的光学部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灯保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保持件由树脂构成,且表面为白色。
12.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灯保持件与灯的背光装置。
13.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保持件与灯的背光装置。
14.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装置与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15.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装置与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16.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装置与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17.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装置与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保持件,用于相对于灯安装部件安装灯,包括在安装板(21)上设置有向基底(14)突出、同时插入在基底(14)上设置的安装孔(14a)内、并卡止于其背侧周缘部的卡止部(22)。在安装板(21)上设置有向着与基底(14)相反一侧突出、同时在相对于基底(14)装卸时操作者能够把持的销(24)。卡止部(22L)配置于销(24)背侧的对应位置。由此,在把持销(24)的同时将卡止部(22L)插入安装孔(14a)时,能够容易地进行两者卡止部(22L)与安装孔(14a)的定位,因此,在插入时安装板(21)不容易产生翘曲。
文档编号F21Y103/00GK101036023SQ20058003432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鹰田良树, 东洋喜, 久多里竜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