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84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LCD),特别涉及LCD设备的背光单元的结构。
背景技术
LCD设备已广泛用于所谓的办公自动化(OA)设备、视听(AV)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等的监视器。这是由于LCD设备具有诸如紧凑、轻薄和低功耗等良好特性。
根据照明结构,LCD设备被分为几种类型,诸如直接照明型、侧光型。例如,侧光型LCD设备包括背光单元,其具有作为背光源的荧光灯或灯组、反射器、导光板、反射片等;光学片,用于从背光产生均匀照明光;LCD面板,其具有一对相对的透明基板和插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壳体,用于容纳和固定这些部件;以及由壳体支撑的各种基板。
通常,作为用于背光单元的荧光灯,使用含有汞(Hg)、氩(Ar)及氖(Ne)气的气体混合物的放电管。利用该管,存在于管中的汞原子通过由放电引起的激发而被电离,从而发射紫外(UV)射线。如此发射的紫外射线被辐射到涂覆在管的内壁上的荧光材料,由此激发该材料。因而,可见光通过管壁向外部发射,所述管被点亮。
荧光灯放电的同时,由于电损耗,在荧光灯的每端处,位于放电管中的一对电极(即阳极与阴极)处产生了热量,结果,灯具有如下的温度分布,即温度在其端部处最高。在电极处产生的热量由于热传导而通过形成灯的真空管(valve)的玻璃、连接到电极的电缆或导线等导体向外部流动或散失。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侧光型LCD设备的现有背光单元的荧光灯的连接结构。由图1可以看出,现有背光单元106包括荧光灯110、扁平电缆111、两根铠装线112a与112b。用焊点122将扁平电缆111的一端经由灯110的引线121连接到灯110的一端。扁平电缆111的另一端用焊点123连接到铠装线112a的一端。铠装线112a的另一端连接到连接器124。铠装线112b的一端连接到灯110的另一端。铠装线112b的另一端连接到连接器124。连接器124连接到启动电路113。
扁平电缆111具有图2所示的结构,其包括带状或卷带状(tape-shaped)导体114a和完全包裹导体114a的绝缘体115a。绝缘体115a由位于导体114a的每侧的一对绝缘膜形成。绝缘膜的两个侧边彼此粘接,以将导体114a封闭在其中。导体114a可以通过粘接构图的导体箔(foil)或印刷导体膜来形成。电缆111可以在其厚度方向上弯曲;但是,难以在其宽度方向上弯曲。
铠装线112a与112b具有与图3所示相同的结构,其包括圆形导体114b和完全包裹导体114b的圆形护套或绝缘体115b。导体114b由多个丝状内芯114bb形成。导体114b(即内芯114bb)完全被护套115b包裹。护套115b由管状绝缘树脂形成。
扁平电缆111的导体114a的截面积小于铠装线112a与112b的每一个的导体114b的截面积。
例如,在1997年公布的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9-55112中公开了上述现有背光单元106。
利用如图1所示的现有背光单元106,具有如图2和3所示的不同形状或结构的扁平电缆111与铠装线112b分别连接到荧光灯110的端部。由于电缆111的导体114a的截面积小于铠装线112b的导体114b的截面积,所以电缆111与导线112b之间产生了热导率差异。这意味着灯110的与扁平电缆111连接的电极处的散热特性小于灯110的与铠装线112b连接的电极处的散热特性。结果,在工作中,灯110的与扁平电缆111连接的电极处的温度将高于灯110的与铠装线112b连接的电极处的温度。换句话说,在工作中,在灯110的端部处,灯110的温度不相等。总之,电缆111和导线112b的导体114a和114b之间的截面积差异引起了它们散热特性的差异,这导致了灯110的端部之间的温差。
封闭在荧光灯110中的汞气体具有以下特性。具体地说,当灯110的端部之间发生温差时,由灯110中的放电诱发的汞离子易于向具有较低温度的电极移动。因此,由于灯110的端部之间的温差,汞离子将偏离其均匀分布,导致了如下的汞离子分布具有较低温度的电极附近的汞离子密度高于具有较高温度的电极附近的汞离子密度。在荧光灯110中看到的汞离子分布的这种偏离被称为“电泳现象”。
由于灯110中的汞离子的上述不均匀分布,在汞离子密度低(即汞离子稀薄)的灯110的区域中不能够发生正常的放电。相反,使用与汞离子一起密闭在灯110中的氩离子与氖离子,将在上述区域中发生稀有气体放电。结果,在几千小时的工作或照明之后,LCD设备的显示屏幕上将发射深橙黄色光并且发生色彩不均匀。
例如,当扁平电缆111的导体114a具有0.08mm2的截面积,铠装线112b的导体114b具有0.2mm2的总截面积时,灯110的端部之间的温差Δt将为32℃。灯110的与扁平电缆111(截面积较小)连接的一端处的温度高于灯110的与铠装线112b(截面积较大)连接的另一端处的温度。
对于图1的现有背光单元106,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其导体114a和114b具有不同截面积的电缆111和导线112b分别连接到灯110的端部。因此,在灯110的端部处,散热特性不相等,因而,在这些端部之间将发生相当大的温差。由于该温差,灯110中的汞离子易于向较低温度的端部移动,从而产生了灯110中的汞离子分布的偏离。结果,存在由显示屏幕上的色彩不均匀引起LCD设备的显示质量下降,以及由灯100的工作寿命减少引起LCD设备的长期可靠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考虑上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单元的LCD设备,该背光单元使得能够通过抑制荧光灯或灯组的异常发光来防止LCD设备的显示质量下降,并通过延长荧光灯或灯组的工作寿命来提高LCD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从下面的描述将使上述目的和没有具体提到的其他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更加清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单元,其包括作为光源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荧光灯;连接到该灯的第一端的第一电缆或导线(第一导电线);以及连接到该灯的第二端的第二电缆或导线(第二导电线)。第一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者类型上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第一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背光单元,第一电缆或导线连接到荧光灯的第一端,第二电缆或导线连接到该灯的第二端。第一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者类型上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并且第一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因此,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处荧光灯的散热特性(即,散热量)彼此近似相等。
结果,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温差被抑制在允许范围内。这意味着限制了灯中的汞离子分布和导致的异常发光的偏离。因此,能够防止LCD设备的显示质量下降。
此外,由于避免了异常发光,所以能够优化荧光灯的固有的或内在工作寿命,这延长了灯的工作寿命。结果,能够改善LCD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背光单元的优选实施例中,以使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温差是10℃或者更小的方式,第一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背光单元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电缆或导线是具有带状导体的扁平电缆,而第二电缆或导线是具有圆形导体的铠装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背光单元,其包括作为光源的多个荧光灯,其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公共地连接到多个灯的第一端的第一电缆或导线(第一导电线);以及分别地连接到灯的第二端的第二电缆或导线(第二导电线)。第一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者类型上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第一电缆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背光单元,第一电缆或导线公共地连接到各荧光灯的第一端,而第二电缆或导线分别连接到各灯的第二端。第一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者类型上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第一电缆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
因此,由于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背光单元相同的原因,灯的第一端和其第二端之间的温差被抑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这意味着限制了在灯中的汞离子分布和导致的灯的异常发光的偏离。因此,能够防止LCD设备的显示质量下降。
此外,由于防止了异常发光,因此能够优化荧光灯的固有的或者内在的工作寿命,这延长了每个灯的工作寿命。结果,能够改善LCD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者类型上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背光单元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以使灯的第一端和其第二端之间的温差是10℃或者更小的方式,第一电缆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背光单元的再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电缆或者导线是具有带状导体的扁平电缆,而每根第二电缆或导线是具有圆形导体的铠装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LCD设备,其包括LCD面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背光单元之一。


为了可以容易地实现本发明,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意图,示出了用于侧光型LCD设备的现有技术背光单元的荧光灯的连接结构。
图2是放大的示意性剖面图,示出了用在图1的现有技术背光单元中的扁平电缆的结构。
图3是放大的示意性剖面图,示出了用在图1的现有技术背光单元中的铠装线的结构。
图4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侧光型LCD设备的放大透视图。
图5是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荧光灯的连接结构。
图6是放大的示意性剖面图,示出了用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的扁平电缆的结构。
图7是放大的示意性剖面图,示出了用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的铠装线的结构。
图8是放大的示意性剖面图,示出了用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的扁平电缆的导体的宽度和厚度。
图9是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荧光灯的连接结构。
图10是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荧光灯的连接结构。
图11是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荧光灯的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附图,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如背景技术所述,例如,侧光型LCD设备1具有如图4所示的结构。具体地,LCD设备1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光学片5;LCD面板3;支撑和固定这些结构部件的壳体;以及安装在单元6的后表面上的电路板。
背光单元6具有作为光源的荧光灯10、反射器6a、导光板6b、和反射片6c。灯10位于导光板6b的外部并沿着板6b的一边延伸。反射器6a位于板6b的外部并沿着灯10延伸,以覆盖灯10。反射片6c叠加在导光板6b上。从灯10发射的光被反射器6a向导光板6b反射。由反射器6a反射的光入射到导光板6b中,然后由反射片6c向LCD面板3反射。从板6b发射的光被用作背光。
从背光单元6发射的背光,光学片5产生了均匀的照明光。然后,如此产生的均匀的光照射到LCD面板3。
LCD面板3具有一对相对基板和被该对基板夹着的液晶层。
作为构成壳体的部件,图4示出了前护罩2、后护罩7及内部底盘4。前护罩2具有框架形状并覆盖设备1的前面。后护罩7具有平板形状并覆盖设备1的后面。内部底盘4用于将面板3固定在预定位置。
作为电路板,图4示出了用于驱动面板3的电路板8和用于驱动灯10的转换板9。
作为背光单元6的荧光灯10,使用了含有汞、氩和氖气的放电管。由灯10中的放电而激发的汞离子发射紫外光。该紫外光照射到灯10的内壁上涂覆的荧光材料,因此从该材料发射可见光。在灯10的放电或工作期间,由于电损耗,位于灯10的每端的电极处产生热量。然后,热量经由灯10的玻璃和连接到电极的电缆或导线向外散失。
在此,当连接到灯10的电极的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类型以及结构上相同时,在电极处产生的热量将会近似相等地传导到各电缆或导线,结果,在电极处的温度将近似相等。但是,当不同的电缆或导线分别连接到灯10的电极时,换句话说,例如,当扁平电缆连接到电极中的一个电极,而圆形铠装线连接到另一个电极时,扁平电缆与铠装线在热导率上将显著不同。因此,在电极处的温度(即在灯10的端部处的温度)将显著地不相等。在该情况中,存在于灯10中的汞离子易于向具有较低温度的电极移动,由此使得在灯10中的汞离子的分布不均匀。
因此,在具有较低温度的电极附近,汞离子稠密,而在具有较高温度的电极附近,汞离子稀薄。在汞离子稀薄的区域中,将不会发生正常的放电,而使用密闭在灯10中的氩和氖离子时,将发生稀有气体的放电(即异常放电)。由于异常放电发射深橙黄色光,所以LCD设备1的显示屏幕上将发生色彩不均匀。
考虑到上述情况,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具有如图5所示的结构。
具体地,背光单元6包括荧光灯10、扁平电缆11、以及两个铠装线12a和12b。用焊点22将扁平电缆11的一端经由灯10的引线21连接到灯10的一端。用焊点23将扁平电缆11的另一端连接到铠装线12a的一端。铠装线12a的另一端连接到连接器24。铠装线12b的一端连接到灯10的另一端。铠装线12b的另一端连接到连接器24。连接器24连接到启动电路13。
扁平电缆11具有图6所示的结构,其包括带状或卷带状导体14a和完全包裹导体14a的绝缘体15a。绝缘体15a由位于导体14a的每侧的一对绝缘膜形成。绝缘膜的两个侧边彼此粘接,以将导体114a密闭在其中。导体14a可以通过粘接构图的导体箔或通过印刷导体膜来形成。电缆11可以在其厚度方向上弯曲,但是,难以在其宽度方向上弯曲。
铠装线12a和12b具有与图7所示相同的结构,其包括圆形导体14b和完全包裹导体14b的圆形护套或绝缘体15b。导体14b由多个丝状内芯14bb形成。导体14b(即内芯14bb)完全被护套15b包裹。护套15b由管状绝缘树脂形成。
背光单元6的上述基本结构与如图1所示的前面描述的现有技术背光单元106相同。但是,与现有技术的单元106不同,以如下方式来确定扁平电缆11的导体14a的截面积与铠装线12b的导体14b的截面积使灯10的电极或端部处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近似相等。具体地说,电缆11的导体14a和导线12b的导体14b分别由具有近似相等的热导率(即,近似相等的导热系数)的适合的传导金属(例如,铜或铜合金)构成。当电缆11和导线12b的长度差异的影响可忽略时,扁平电缆11的导体14a的截面积和铠装线12b的导体14b的截面积被设定为近似相等。
将电缆11连接到连接器24的导线12a与导线12b相同。但是,导线12a与导线12b也可不同。
当使用启动电路13将具有上述结构的背光单元6点亮时,在位于荧光灯10的两端的电极处产生热量。然后,由于热传导,如此产生的热量经由电缆11和导线12b(主要是其导体14a和14b)以及形成灯10的玻璃而向外散失。由于以灯10的两个电极或两端处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近似相等的方式来形成电缆11和导线12b,所以在电极处产生的热量被近似相等地分别传导到电缆11的导体14a和导线12b的导体14b。结果,在两个电极处的温度近似相等。
例如,当扁平电缆11的导体14a的截面积为0.2mm2时,铠装线12b的导体14b的截面积为0.2mm2时,灯10的两端之间的温差Δt为2.5C。这意味着灯10的两端处的温度近似相等。
如上所说明的,对于具有荧光灯10作为光源的LCD设备1,能够使灯10的两端处的温度近似相等,因此,能够抑制由灯10的异常放电引起的显示质量下降。此外,灯10的固有的或内在的工作寿命能够被优化,因此,延长了灯10的工作寿命。结果,能够提高LCD设备1的长期可靠性。
此外,对于本发明,灯10的两端之间的温差Δt为0或近似为0不是必需的。温差Δt在允许范围内对于本发明已经足够。虽然允许范围根据灯10的布局、LCD面板3的尺寸及背光单元6中的其他散热部件而变化,但温差Δt的典型允许范围为10℃或更小,其中Δt可以为0。因此,只要温差Δt限制在10℃或更小的允许范围之内,导体14a和14b的截面积可以不同。
为验证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的散热效果,进行下列试验。
具体地,荧光灯10具有291mm的长度、2.0mm的外径、1.6mm的内径。扁平电缆11的绝缘体15a由聚酰亚胺或聚酯膜制成,其导体14a由轧制退火铜线(rolled annealed copper wire)形成。铠装线12b的绝缘体15b由交联聚乙烯制成,其导体14b由与AWG(美国线材号数)#24(即,#24AWG)一致的退火铜线形成。
用于现有技术的背光单元106和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的扁平电缆和铠装线的绝缘体和导体的结构在下表1中示出。扁平电缆的导体宽度W与导体厚度T如图8所示来定义。
表1

用启动电路13或113将电源提供到背光单元6或106,从而以5mA(rms)的交流电流过灯10或110的方式来点亮灯10。然后,测量插入灯10或110的端部的其两个电极处的灯10或110的表面温度。该测量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具有显著不同的截面积的导体(扁平电缆111的导体114a的截面积为0.08mm2,铠装线112b的导体114b的截面积为0.2mm2)的现有技术的背光单元106,灯110的两端之间的温差Δt是32℃。另一方面,对于具有近似相等的截面积的导体(扁平电缆11的导体14a的截面积为0.201mm2,铠装线12b的导体14b的截面积为0.2mm2)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对于结构1,灯10的两端之间的温差Δt为2.5℃,对于结构2,为5.5℃。因此,证实了温差Δt被限定在10℃或更小的允许范围之内。
第二实施例接着,将参照图9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A。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A的两个荧光灯的连接结构。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中,扁平电缆11和铠装线12b分别连接到荧光灯10的两端。这意味着如果背光单元6使用两个或更多的荧光灯,则扁平电缆11和铠装线12b将分别连接到每一个荧光灯的两端。
另一方面,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A中,如图9所示,结合地使用两个荧光灯10a1与10a2。铠装线12b1连接到荧光灯10a1的一端,铠装线12b2连接到荧光灯10a2的一端。铠装线12c经由引线21和焊点22公共地连接到灯10a1和灯10a2的另一端。导线12b1、12b2、和12c分别具有与图7所示的导线12a和12b相似的结构。
在图9所示的连接结构中,如果导线12a、12b及12c相同,则导线12c(公共地连接到灯10a1与10a2)的导体的有效截面积是导线12b1和12b2(分别连接到灯10a1与10a2)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的一半(1/2)。如果荧光灯的数量为n,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则导体截面的比率将为(1/n)。因此,在灯10a1和10a2的每一个的两端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将不相等,从而引起灯10a1和10a2的每一个的两端之间的相当大的温差。该温差使灯10a1和10a2中的汞离子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在灯10a1和10a2中将发生光的异常发射。
因此,在根据图9的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A中,以使导线12c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近似等于导线12b1和12b2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之和的方式,来确定导线12c的导体14b的截面积。具体地说,导线12b1和12b2的导体由合适的传导金属(例如,铜或铜合金)制成,该传导金属具有与导线12c的导体近似相等的热导率。当导线12c和导线12b1及12b2之间的长度差异的影响可忽略时,导线12c的导体的截面积被设置为近似等于导线12b1和12b2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
对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A,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灯10a1和10a2的端部处产生的热量将近似相等地传导和散失到各电缆12b1、12b2和12c的导体。因此,灯10a1和10a2的每一个的两端之间的温差Δt将最小化。因此,由灯10a1和10a2的异常放电引起的显示质量下降可得到抑制。
此外,灯10a1和10a2的固有的或内在的工作寿命能够被优化,因此,延长了灯10a1和10a2的工作寿命。结果,能够提高LCD设备1的长期可靠性。
第三实施例对于根据图9的上述第二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A,铠装线12a1、12a和12c具有相同的形状或类型以及结构。但是,如图10所示,铠装线12c可以具有与铠装线12a1和12a2不同的形状或类型或结构。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B的两个荧光灯10a1和10a2的连接结构。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B,扁平电缆11a用于替代铠装线12c。电缆11a具有与图6所示的扁平电缆12a或12b的相似的结构。以使电缆11a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近似等于导线12b1和12b2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之和的方式来确定电缆11a的导体的截面。当电缆11a与导线12b1和12b2之间的长度差异的影响可忽略时,电缆11a的导体截面被设置为近似等于导线12b1和12b2的导体截面之和。
第四实施例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C的两个荧光灯10a1和10a2的连接结构。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B中,扁平电缆11a用于将灯10a1和10a2的端部连接到连接器24。在根据图11的第四实施例的单元6C中,与此不同,扁平电缆11b与铠装线12a结合使用,以将灯10a1和10a2的公共连接的端部连接到连接器24。铠装线12a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背光单元6中使用的铠装线相同。用焊点25将扁平电缆11b与铠装线12a彼此相互连接。
以使电缆11b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近似等于导线12b1和12b2的散热量或散热特性之和的方式来确定电缆11b的导体的截面积。当电缆11b与导线12b1和12b2之间的长度差异的影响可忽略时,电缆11b的导体的截面积被设置为近似等于导线12b1和12b2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
其它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任何其它修改可适用于这些实施例。
例如,对于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本发明被应用于侧光型LCD设备。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任何其他类型的LCD设备,诸如直接发光型LCD设备。
此外,扁平电缆和/或铠装线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荧光灯或灯组的导线或连接线。但是,任何其他类型的电缆或导线也可用于此目的。
本发明可应用于除了LCD设备的背光单元之外的任何其它的显示设备或装置,只要其包括至少一个灯且该灯的发光状态随灯的两端之间温差而变化。此外,本发明可应用于其发光状态随元件的两端之间的温差而变化的任何其他加热元件。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例,但是应该理解,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范围只由权利要求来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作为光源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荧光灯;连接到该灯的第一端的第一电缆或导线;以及连接到该灯的第二端的第二电缆或导线;其中第一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者类型上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并且第一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单元,其中以使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温差为10℃或更小的方式,第一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单元,其中第一电缆或导线是具有带状导体的扁平电缆,而第二电缆或导线是具有圆形导体的铠装线。
4.一种背光单元,包括作为光源的多个荧光灯,其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公共地连接到多个灯的第一端的第一电缆或导线;以及分别地连接到多个灯的第二端的多根第二电缆或导线;其中第一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者类型上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并且第一电缆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多根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单元,其中第一电缆或导线在形状或者类型上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单元,其中以使灯的第一端与其第二端之间的温差为10℃或更小的方式,第一电缆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多根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4的单元,其中第一电缆或导线是具有带状导体的扁平电缆,而每根第二电缆或导线是具有圆形导体的铠装线。
8.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或4的背光单元。
全文摘要
一种背光单元防止了LCD设备的显示质量下降,并且提高其长期可靠性。该单元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至少一个荧光灯;连接到该灯的第一端的第一电缆或导线;以及连接到该灯的第二端的第二电缆或导线。第一电缆或导线具有与第二电缆或导线不同的形状或类型。第一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当使用两个或多个荧光灯时,公共地连接到各灯的第一端的第一电缆的导体的截面积近似等于分别连接到其第二端的第二电缆或导线的导体的截面积之和。
文档编号H01J61/00GK1815334SQ20061000685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榊荣信 申请人: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