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06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整照明角度的 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组装于自行车的车体上的照明装置,大多是借由二个半圆形 环套相向夹套于车架杆上的方式进行固定,且一旦固定于车架杆后, 其照明角度便已固定而无法调整,若要进行调整时,必须先将环套松 离车架杆后才能进行调整,相当麻烦。且目前照明装置与自行车组装 的型态大多只限于上述组装于车架杆的方式,使用者少有其它选择, 且因该照明装置为外加构件,所以该照明装置与车架杆的一体性较差, 而有待改进。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适用于组装在自行车与电动车 上且一体性的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照明角度的照明 装置。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适用于组装在自行车与电动车等车辆上, 包含一个可组装于车辆上的配件单元、 一个组装固定于配件单元上且 界定出一个开口朝前的凹槽的壳体单元,及一个可相对壳体单元上下 枢摆调转地枢设于该凹槽中并可产生向前照明的光线的照明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壳体单元组装于平常就用以 组装在车辆上的配件单元上的设计,可使整个照明装置与车辆间较有 一体性,再加上该照明单元可相对被固定于车辆上的壳体单元调转定 位的设计,还可方便使用者调整该照明装置的照明角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放大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后侧视剖面放大图;图6是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一个照明单元相对一个壳体单元向下 调转一角度的状态;图7是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该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与一个车辆置物架组装 的右侧视图;图IO是该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 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实施例适用于组装在自行车 与电动车上,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组装于上述车辆后方的左右其中一 侧为例进行说明。该照明装置包含一个组装于车辆的配件单元3、 一个 组装于配件单元3上的壳体单元4,及一个组装于壳体单元4中的照明单 元5。本实施例的配件单元3为一个布料袋子,包括一个开口朝上并可用 以容装物品的容装主体31、 一个缝固于容装主体31内侧面且与容装主 体31相配合界定出一个组装空间320的容装袋32,及两个左右间隔地组 装固定于容装主体31外周面后侧而可用以缠绕固定于车辆上的锁接件 33。该容装主体31为双层布料结构,且中间塞有泡棉等软性填充材, 并具有一个贯穿其内外侧面且与组装空间320连通的固定孔310,及两 个分别位于固定孔3IO左右侧的组接孔311 。该容装袋32具有一个可被 翻掀而使组装空间320外露的掀盖部321,而锁接件33为粘扣带。该壳体单元4包括一个向后穿设于该固定孔310中并靠抵于容装主 体31外侧面的前壳盖41、 一个设置于组装空间320中并套置于前壳盖41 上且靠抵于容装主体31内侧面的后壳盖42、两个间隔贯穿后壳盖42及 容装主体31并锁接于前壳盖41上的锁接件43、两个左右相向地穿设于 前壳盖41并与照明单元5枢接的螺栓44,及两个分别套设于螺栓44上且 分别弹性迫抵于该照明单元5的软质定位垫45。在本实施例中,软质弹 性定位垫45为橡胶垫,但是实施时不仅限于此。如图3 5所示,该前壳盖41具有一个穿设于该固定孔310中并界定 出一个开口朝前的凹槽410的中空筒状筒体部411、 一个同体固接于筒 体部411外周面且向后靠抵于容装主体31外侧面的夹接部412,及两个 左右相向地同体突设于筒体部411内周面的定位凸部413。上述两个定 位凸部413相向侧面分别凹设有一个向前延伸至其前端的定位槽414, 上述两个螺栓44是左右相向地向内延伸贯穿夹接部412与筒体部411, 并相向穿出定位槽414,而分别枢接于该照明单元5左、右侧,所述环 状定位垫45是分别塞装固定于定位槽414中且套置于所述螺栓44上。所 述锁接件43是分别向前螺穿后壳盖42与容装主体31,而分别螺接锁固 于前壳盖41的夹接部412,迫使后壳盖42与夹接部412相向夹固于容装 主体31上。该照明单元5包括一个设置于凹槽410中并可产生向前照明的光线 的灯体部51、两个左右相背地突设于灯体部51外周面且分别与螺栓44 枢接的枢轴部52,及多个分别自枢轴部52末端面突伸入定位槽414中并 迫抵于定位垫45上的卡齿53,且卡齿53是分别以枢轴部52中心呈放射 状间隔分布。如图4 6所示,该照明装置组装时,可先将前、后壳盖41、 42组装 固定于容装主体31上,接着便可将照明单元5向后装入该凹槽410中, 使卡齿53分别向后置入定位槽414中,最后便可将螺栓44分别螺设于照 明单元5的枢轴部52上,迫使定位垫45分别弹性靠抵于卡齿53上。当需要上下调整照明单元5的照明方向时,只需相对前壳盖41向上 或向下抵推照明单元5的灯体部51,驱使灯体部51连动枢轴部52以螺栓 44为转轴地相对前壳盖41转动,由于软质定位垫45是分别弹性迫抵于 卡齿53上,所以会分别局部弹性陷入相邻卡齿53间,可在车辆震动时产生摩擦力,使卡齿53难以转动而因此定位,所以当卡齿53被枢轴部 52连动而相对定位垫45转动后,定位垫45会再次局部陷入卡齿53间而 使卡齿53定位,进而使该照明单元5可被无段调转定位于该预定的照明 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该照明单元5作动所需的电源,可以通过外接电池 盒(图未示)的方式提供,也可通过传统的车辆轮毂发电结构(图未 示)来提供,但是实施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该照明单元5是通过螺栓44而可上下调转地枢设于 前壳盖41中,但是因照明单元5与前壳盖41可相对枢转的组接的方式相 当多,因此不仅限于上述枢接方式,而照明单元5与壳体单元4间的相 对调转定位设计,也可通过于定位槽414中突设可与卡齿部53可脱离地 对应啮合的卡齿(图未示)结构,来取代定位垫45,但是实施时不仅 限于上述两种调转定位类型。同样的,前壳盖41与后壳盖42间的组接 方式众多,不仅限于锁接件43锁接方式,也可设计成相互卡扣的结构。如图7、 8所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 差异处只在于该配件单元3结构。为方便说明,在以下说明书中,将 只针对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差异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该配件单元3包括一个可用以容装物品的容装主体 31,及一个嵌装固定于容装主体31上的直立固定板34。该容装主体31 只具有一个朝前固定孔311,该固定板34是嵌装固定于该固定孔311中。 该固定板34具有一个贯穿其前后侧面的嵌装孔341,及两个间隔位于嵌 装孔341左、右侧的组装孔342。在本实施例中,该容装主体31为藤编 物品,而该固定板34是被藤条312嵌穿固定于容装主体31上,但是实施 时,容装主体31材质不仅限于此,另外,该固定板34也可通过螺丝(图 未示)锁固于该容装主体31上,不仅限于上述组装固定。该壳体单元4是先组装于该固定板34后,再借由将固定板34组装固 定于容装主体31上,而使组装于壳体单元4中的照明单元5—起被组装 固定于容装主体3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前壳盖41是向后穿设于该固定板34的嵌装孔341 中,并向后靠抵于固定板34外侧面,该后壳盖42是套置于该前壳盖41 上并靠抵于固定板34内侧面,再通过锁接件43向前贯穿后壳盖42与组装孔342并锁接于前壳盖41上,而使前、后壳盖4K 42相向夹固固定板 34。由于该照明单元5的组装与调转方式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不 再详述。如图9、 IO所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 的差异处只在于该配件单元3只包括一个固定板34。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板34具一个套置于前壳盖41的筒体部41 l上 的环状套接部343,及一个水平突设于套接部341顶缘的固定部344,且 该套接部343具有一个嵌装孔341与两个组装孔342。该后壳盖42与前壳 盖41的夹接部412是相向夹固于该套接部343相反侧面,而该固定板34 的固定部344可被螺丝200锁固于一个车辆置物架1 OO上,连动使组装于 壳体单元4中的照明单元5固定于该置物架100上。由于该照明单元5的组装与角度调整方式都和第二实施例相同,因 此不再赘述。综观上述,借由该壳体单元4可对应组装于本来就用以固设在自行 车或电动车等车辆上的配件单元3上的设计,可使得照明装置与车辆间 具有的一体感,除了可提供照明装置与自行车或电动车组装的另一种 组装型态供消费者选择外,可利用壳体单元4的定位垫45可弹性迫抵于 照明单元5的卡齿部53上,而使该照明单元5可相对前壳盖41上下调转 定位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可依照明需求来调整该照明单元5的照明角 度,相当方便实用,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适用于组装在自行车与电动车等车辆上,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包含一个用以组装于车辆上的配件单元、一个组装固定于配件单元上且界定出一个开口朝前的凹槽的壳体单元,及一个设置于上述凹槽内并与壳体单元枢设的照明单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单元包括一 个界定出该凹槽的前壳盖,及一个与前壳盖组接的后壳盖,该配件单 元是被前、后壳盖夹设其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件单元包括一 个可组装于车辆上且开口朝上而可用以容装物品的容装主体,及一个 组装固定于容装主体内侧面的容装袋,该容装主体前侧面穿设有一个 供壳体单元组装固定的固定孔,该容装袋与该容装主体相配合界定出 一个组装空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装袋具有一个 可被翻掀打开而使该组装空间外露的掀盖部。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壳盖包括一个 界定出该凹槽的中空筒状筒体部、 一个同体固接于筒体部外周面而与 后壳盖组接夹固配件单元的夹接部,及两个左右间隔地相向突设于筒 体部内周面的定位凸部,该照明单元是可调转定位地枢设于定位凸部 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壳盖的定位凸 部相向侧面分别凹陷有一个延伸至其前端的定位槽,该照明单元包括 一个设置于该凹槽中并可产生照明的灯体部、两个左右相背地分别自i灯体部朝定位凸部突伸的枢轴部,及多个分别自枢轴部末端面分别突 伸入定位槽中的卡齿,该壳体单元还包括两个间隔穿设于前壳盖且分别枢设于枢轴部上的螺栓,及两个分别设置于定位槽中且分别弹性迫 抵于卡齿的软质定位垫。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后壳盖是呈开口 朝前的盖体状且套置于该筒体部,该壳体单元还包括两个穿设于后壳 盖上并向前延伸贯穿配件单元且螺接锁固于该夹接部的锁接件。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件单元包括一 个可组装于车辆上且呈开口朝上而可用以容装物品的容装主体,及一 个组装固定于容装主体上并与壳体单元组接的固定板,且该容装主体 前侧面穿设有一个固定孔,该固定板是组装固定于固定孔中,该固定 板具有一个供前壳盖嵌置的嵌装孔,及两个分别位于嵌装孔两侧的组 装孔,该壳体单元还包括两个穿设于后壳盖上并分别向前延伸贯穿组 装孔且螺接锁固于前壳盖的锁接件。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配件单元包括一 个与该壳体单元组接且可组装于车辆上的固定板,该固定板具有一个 套接部,及一个水平突设于套接部顶端并可组装固定于车辆上的固定 部,该套接部具有一个供前壳盖嵌置的嵌装孔,及两个分别位于嵌装 孔两侧的组装孔,该壳体单元还包括两个穿设于后壳盖上并分别向前 延伸贯穿组装孔且螺接锁固于前壳盖的锁接件。
专利摘要一种照明装置,适用于组装在自行车与电动车等车辆上,包含一个可组装于车辆上的配件单元、一个组装固定于配件单元上且界定出一个开口朝前的凹槽的壳体单元,及一个可相对壳体单元上下枢摆调转地枢设于该凹槽中并可产生向前照明的光线的照明单元。通过将壳体单元组装于平常就组装在车辆上的配件单元上的设计,可使整个照明装置与车辆间较有一体性,再加上该照明单元可相对被固定于车辆上的壳体单元调转定位的设计,还可方便使用者调整该照明装置的照明角度。
文档编号F21S8/10GK201093293SQ20072017490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薛志成 申请人:盟立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