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77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透镜做成融雪(解冻、防水雾)结构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用灯具一直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2008 - 52919号公才艮)。 以下,对现有的车辆用灯具进行说明。现有的车辆用灯具具备灯透4竟;通过 转印设置在上述灯透镜上的线加热器;以及对上述线加热器供电的供电部。
以下,对现有的车辆用灯具的作用进行说明。当从供电部对线加热器供电 时,则线加热器发热,通过该热融化或者除去附着在灯透镜上的雪、水或水雾。 其结果,能够防止从透镜向外部照射的光的损失。尤其是,作为光源,与卣素 灯和白炽灯相比,在使用了从灯透镜照射的光的温度低的光源,例如LED等 的半导体型光源和HID等的放电灯的车辆用灯具中,是有效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对上述现有的车辆用灯具的改良这一点上。 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通过转印而设置在灯透 镜中的来自光照射部的光透射的部分上的线加热器;自该线加热器一体地设有 规定长度量的延长部;设于该延长部的前端且通过延长部对线加热器供电的供 电部,线加热器构成为包括基体薄膜(加热用薄膜);设置在该基体薄膜的 一面上的粘接剂;以线图形形成在基体薄膜的另 一面上且通过供给电流从而进 行发热的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以覆盖线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的方式设置在基 体薄膜的另一面上的保护膜,且该线加热器是至少基体薄膜切成仿形加热器用 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的图形,使粘接剂粘接在灯透镜上并使线图形的加热器用 导电性部件转印在灯透镜上的转印式线加热器,延长部构成为包括从基体薄 膜一体地设有规定长度量的延长用薄膜;和以线图形形成于该延长用薄膜的一 面上且一端与上述加热器导电性部件电连接的延长用导电性部件,在延长用薄 膜中的与灯透镜相对一侧面的一部分上设有与灯透镜粘接的粘接部,在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中的与灯透镜相对一侧的面、即粘接部以外的部分上设有凹凸
部,供电部构成为包^^: 一体设置在延长用薄膜的前端部上的供电用薄膜;以 线图形形成于该供电用薄膜的一面上且一端与延长用导电性部件电连接的供 电用导电性部件;以及与该供电用导电性部件电连接且与供电用薄膜一起固定 在灯透镜上的连接器。
另外,本发明(涉及方案二)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延长部的粘接部设置在 线加热器侧。
再有,本发明(涉及方案三)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延长部的延长用导电性 部件的线图形以及供电部的供电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与线加热器的加热器 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相比,粗且短。
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在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中 的与灯透镜相对侧的面即、粘接部以外的部分上i殳有凹凸部,所以通过该凹凸 部,能够可靠防止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粘在灯透镜上,能够防止因延长部的延 长用薄膜粘贴在灯透镜上而引起的外观不良的不佳情况,能够提高美观性。
另夕卜,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在延长部的延长用 薄膜中的与灯透镜相对一侧的面的一部分上设有粘接部,所以通过该一部分粘 接部,从而能够将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可靠粘接在灯透镜上,且无损美观和外 观。即、在将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整体粘接在灯透镜的曲面上很困难、有损美 观和外观以及没有将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整体粘接在灯透镜上的场合,担心负 载施加在线加热器的粘接剂上,线加热器剥离。但是,本发明(涉及方案一) 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将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的一部分粘接在灯透镜上,所
以能够将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可靠粘接在灯透镜上,且不会损害美观和外观。 并且,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在线加热器和供电 部的之间设有由延长用薄膜以及延长用导电性部件构成的延长部,所以不要电 气配线。其结果,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与供电部由电气 配线构成的车辆用灯具相比,能够使制造成本廉价。另外,在转印在灯透镜上 的线加热器因电气配线的重量从灯透镜剥离或者负载施加在线加热器上,或者 因电气配线使灯透镜损伤等的耐久性方面没有问题。
5而且,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利用设于线加热器和 供电部之间的延长部,能够将线加热器和供电部维持电连接的同时,分别设置 在灯透镜的别个的分离的位置上。其结果,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 辆用灯具能够将线加热器设置在灯透镜中的光照射的部分上,将供电部设置在 灯透镜中的不显眼的部分(即、不照射光的部分、无需设有线加热器的部分, 例如安装在灯壳体上的側壁和立壁等)上。由此,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 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无需将供电部设置在灯透镜中的显眼的部分上,所以能够 解决美观方面不佳和外观方面不佳等的问题,另外,由于无需将线加热器设置 到灯透镜中的不显眼的部分上,所以还能够解决制造成本和耗电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通过设于线加热 器和供电部之间的延长部,从而能够将线加热器和供电部分别固定在灯透镜的 别个的分离的位置上,因而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将线加热器转印在灯透镜上。即、 将线加热器和具有宽度比该线加热器的宽度宽的供电部邻接并转印在灯透镜 上是困难的。但是,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无需将 线加热器和具有宽度比该线加热器的宽度宽的供电部邻接并固定在灯透镜上, 所以能够将线加热器可靠且容易地转印在灯透镜上。
并且,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线加热器由基体薄膜 (加热器用薄膜)和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构成,另一方面,延长部由延长用薄 膜和延长用导电性部件构成,另外,供电部由供电用薄膜和供电用导电性部件 构成。由此,本发明(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能够用相同工序制造 线加热器的基体薄膜(加热器用薄膜)和延长部的延长用薄膜以及供电部的供 电用薄膜以及线加热器的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和延长部的延长用导电性部件 以及供电部的供电用导电性部件,由于不需要新的制造工序,这样使制造成本 廉价。
另外,本发明(涉及方案二)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延长部的粘接部设 置在线加热器侧,所以利用该线加热器侧的延长部的粘*接部,从而能够减轻施 加在线加热器的粘接剂上的负载,这样,能够可靠防止线加热器从灯透镜剥离。
再有,本发明(涉及方案三)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延长部的延长用 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以及供电部的供电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与线加热器的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相比粗且短,所以延长部的延长用导电性部件的 线图形以及供电部的供电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的电阻值与线加热器的加热 器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的电阻值相比小,这样,在延长部的延长用导电性部 件的线图形以及供电部的供电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中不会升温,能够将电流 供给到线加热器。其结果,本发明(涉及方案三)的发明的车辆用灯具能够实 现省电化,并且即使在线加热器的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上电连接延长部的延长 用导电性部件和供电部的供电用导电性部件,也不会对线加热器的加热器用导 电性部件的线图形(该线图形由于线细且长,所以要将必要场所整体^f故成一体 的电阻值存在限制)的电阻值设计有影响。


图1表示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实施例,是用在汽车的头灯上的状态 的i兌明图。
图2同样是头灯的垂直剖视图(纵向剖视图)。
图3同样是用在头灯上的灯单元的垂直剖视图(纵向剖视图)。
图4同样是表示用在头灯上的灯透镜的立体图。
图5同样是图4中的V部放大图。
图6同样是图5中的VI - VI线剖一见图。
图7同样是表示灯透镜的一部分尤其是供电部和电源侧的布线状态的水
平剖视图(横向剖视图)。
图8同样是表示线加热器和延长部和供电部的俯视图。
图9同样是表示线加热器和延长部和供电部和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0同样是表示转印在灯透镜上的线加热器的制造工序、在灯透镜上转
印线加热器的转印工序的说明图。
图11同样是凸印刷膜图形的说明图。
图中
C-汽车,CL-切断处,W-基体薄膜的宽度,W1-薄膜的宽度, W2 -粘接部的宽度,W3 -凸印刷膜图形的厚度, 1L、 1R-头灯(车辆用灯具),2-灯单元,3-灯壳体,4-灯透镜, 5-线加热器,6-延长部,7-灯室,8-上侧反射器,9-下侧反射器,10-反射面,11-遮蔽件,12-半导体型光源(LED), 13-投影透镜, 14-散热部件,15-托部件,16-散热部件, 17-基体薄膜(加热器用薄膜),18-粘接剂,
19-加热器用导电性膏(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20-保护膜,21-P鬲々反, 22-剥离薄板,23-薄板部件,24-延长用薄膜, 25-延长用导电性膏(延长用导电性部件),26-连接器, 28-阳终端,32-粘4妄剂,33-正面部,34-侧壁部, 35-加热器侧电气配线,36-阴终端,37-加热器侧连接器, 38-防水垫圈,39-电源側电气配线,40-电源侧连4秦器, 41-车辆用零件,49-供电用导电性膏(供电用导电性部件), 50-供电部,51-供电用薄膜,52-粘接层部分,53-非粘接层部分, 54-粘接部,55-凸印刷膜图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涉及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实施例中的一个例子进行详 细说明。再有,本发明不受本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
以下,对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结构进刊H兌明。本实施例的车辆用 灯具是照射规定配光图形例如,交错用配光图形的汽车用的头灯1L、 1R。上 述头灯1L、 1R如图l所示,分别装备在汽车C前部的左右两侧。以下,对左 侧的头灯1L进行说明。再有,右侧的透镜1R与左侧的透镜1L的结构大致左 右相反。
上述头灯1L如图2及图4所示,具备5个灯单元2;灯壳体3;灯透镜 4;线加热器5;延长部6;和供电部50。由上述灯壳体3和上述灯透镜4划 分灯室7。在上述灯室7内在上下两段(在本例中上段为3个,下段为2个) 分别配置上述5个灯单元2。
上述灯单元2构成将光通过上述灯透镜4并照射到外部的光照射部。上述 灯单元2照射规定的配光图形,在本例中照射交错用配光图形。上述灯单元2 如图3所示,是投影类型,做成单元结构。上述灯单元2构成为包括上侧反 射器8以及下侧反射器9;反射面IO以及遮蔽件11;半导体型光源12;投影透镜(凸透镜,聚光透4竟)13;以及散热部件14。
上述灯单元2如图2所示,通过托部件15安装在上述灯壳体3上。在上 述灯壳体3上设有散热部件16。上述灯壳体3侧的散热部件16、上述灯单元 2侧的散热部件14通过上述托部件15以及上述灯壳体3连接。
上述半导体型光源12例如使用LED、 EL (有机EL)等的自发光半导体 型光源(在本实施例中为LED)。由此,虽然上述半导体型光源12自身发热, 但来自上述半导体型光源12的光几乎不发生热。由此,在上述灯透镜4上容 易附着雪、水或水雾。
上述灯透镜4是几乎透明的透镜,是所谓的外罩(外透镜)。上述灯透镜 4在本例中例如由PC (聚碳酸酯)等的合成树脂成形。另外,上述灯透镜4 如图2所示,在纵向剖面(垂直剖面)中,从上直到下从后方向前方倾斜(倾 斜) 再有,上述灯透镜4做成剖面凹形状,并构成为包括从上述灯单元2 照射的光透射的正面部(或者前面部)33;和从上述正面部33的全周边纟彖向 后方一体延长设置的側壁部34。在上述正面部33和上述侧壁部34之间形成 角部。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估丈成曲面。另外,上述侧壁部34做成立壁形状。 再有,上述灯透镜4的材质为PC的场合,上述灯透镜4的耐热温度约为130 。C。
上述线加热器5是转印式线加热器,通过转印设置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 正面部33的内面上。通过转印设置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上 的上述线加热器5如图5、图6、以及图IO所示,构成为包括基体薄膜(加 热器用薄膜)17;粘接剂(粘接层)18;作为加热用导电性部件的加热用导电 性膏19;以及保护膜20。另外,上述线加热器5最好为透光性。
上述基体薄膜17由透明例如PET (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等的合成树 脂制的薄膜构成。在上述基体薄膜17的一面上设有上述粘接剂18。
在上述基体薄膜17的另一面上以线图形设有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 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在本例中如图4所示是将相互大致平行的 上下4根横线通过左侧的两根纵线以及右侧的1根纵线,在左右曲折连续的线 图形。两根纵线作为末端部从最上下两根横线的右侧连续地形成。上述加热器 用导电性膏19是导电性墨水,在本例中由银膏、金膏、铜膏、铝膏等的金属膏构成。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通过供给电流从而通过上述导电性膏的电
阻进行发热。
在上述基体薄膜17的另一面上以覆盖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方式设 有上述保护膜20。上述保护膜20对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进行电绝缘的 同时保护免受来自外部的沖击,即、是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表面保护 涂层。上述保护膜20在本例中,由氨基曱酸乙酯系或丙稀系的粘接剂等构成。
上述基体薄膜17或者上述保护膜20中的至少一方被着色。即、在上述基 体薄膜17的一面或者/以及另一面上设有着色层。或者,对上述基体薄膜17 自身或者上述保护膜20自身进行着色。
上述基体薄膜17 (在本例中还包括上述粘接剂18)切成仿形上述加热器 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形。被切后的上述基体薄膜17的宽度W在本例 中约为0.5mm,是与上述保护薄20的宽度大致相等的宽度。并且,如图10 所示,在上述基体薄膜17被切之后,使用配置在上述保护膜20側的隔板21, 使上述粘接剂18与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粘接,使线图形的上 述加热器用导电性糊19转印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上。由此, 上述线加热器5通过转印设置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上。
上述隔板21如图IO所示,在将线图形的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转印 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上之后,从上述保护膜20中剥离。上 述隔板21做成具有能够放置做成仿形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 形形状的上述线加热器5且能够转印在上述灯透4竟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 上程度的大小和形状的薄板形状。另外,上述隔板21为了可追随上述灯透镜 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的曲面,使用挠性的素材在本例中使用氨基曱酸乙 酯等的橡胶系的素材。
在上述线加热器5如图4以及图7~图9所示,设有上述延长部6以及上 述供电部50。上述延长部6以及上述供电部50与上述线加热器5—样,设置 在上述灯透4竟4的上述正面部33以及上述侧壁部34的内面(灯室7侧)上。 另外,上述供电部50设置在对上述灯透镜4的外观影响小的位置即、上述灯 透镜4的上述侧壁部34上。
上述延长部6自上述线加热器5 —体地设有^见定长度的量(即、从在上述
10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设置上述供电部50的上述线加热器5直至充分到达 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侧壁部34的规定长度的量)。上述延长部6构成为包括 延长用薄膜24;和作为延长用导电性部件的延长用导电性膏25。上述延长用 薄膜24自上述线加热器5的上述基体薄膜17 —体设有规定长度的量。上述延 长用导电性膏25在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一面上形成为两根线图形,且一端分 别与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末端部电连接。
如图8所示,在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另一面(即、与上 述灯透镜4相对一侧的面)上设有与上迷灯透镜4粘接的粘接部54。上述延 长部6的上述粘接部54设置在上述线加热器5侧,与上述线加热器5的上述 粘接剂18 —起粘接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上。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 粘接部54的宽度W2在本例中约为1 ~ 5mm。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粘接部54 在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另一面上设有粘接层。其结果,上述 线加热器5的粘接剂18和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粘接部54构成粘接层部件52, 另一方面,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粘接部54以外的部分和上述供电部50构成非 粘接层部件53。再有,还可以将上述供电部50作为粘接层部分。这种场合, 将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粘接部54以外的部分(被图9所示的双点划线包围的 范围的部分)作为非粘接层部分。
如图ll所示,在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一面(即、与上述 灯透镜4相对侧的面)中的除了上述粘接部54的范围,即、图9所示的双点 划线所包围的范围内设有凹凸部。上述凹凸部将进行透明的凸印刷膜图形55 的成膜。上述凸印刷膜图形55最好是以线状进行成膜。另外,上述凸印刷膜 图形55的厚度W3约为30~ 10(Him。
再有,图ll(A)及(B)是表示纵线的凸印刷膜图形的说明图。图11(C) 及(D)是表示横线的凸印刷膜图形的说明图。图11 (E)以及(F)是表示交 错(交错)状的短横线的凸印刷膜图形的说明图。
上述供电部50设置在上述延长部6的前端部,通过上述延长部6对上述 线加热器5供给电流。上述供电部50构成为包括供电用薄膜51;作为供电 用导电性部件的供电用导电性膏49;以及连接器26。上述供电用薄膜51—体 设置在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前端部上。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在上述供电用薄膜51的一面上形成两根线图形,且一端分别与上述延长部 6的两根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的另一端(前端)电连接。上述连"^妄器26与 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电连接,且与上述供电用薄膜51 —起固定在上述灯透 4竟4的上述侧壁部34上。
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从上述线加热器5的上述基体薄膜17 一体地延长设置。另一方面,上述供电部50的上述供电用薄膜51从上述延长 部6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 —体地延长设置。上述延长用薄膜24以及上述供电 用薄膜51与上述基体薄膜17—样,由透明例如PET(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 等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构成。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宽度Wl相对于上述基体 薄膜17的宽度W(约0.5mm),在本例中约为10mm。另外,上述延长用薄膜 24的长度是上述供电用薄膜51从上述基体薄膜17到达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 侧壁34程度的长度。再有,在图4中,虽然表示的是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左 側端部比上述线加热器5侧位于左侧,但实际上,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左侧 端部和上述线加热器5位于大致相同线上。另一方面,上述供电用薄膜51的 宽度比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宽度W1大。另外,上述供电用薄膜51的长度比 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长度短。
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上述供电部50的上述供电用 导电性膏49与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一样,是导电性墨水,在本例中,由 银膏、金膏、铜膏、铝膏等的金属膏构成。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上述 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宽度比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宽度宽,且上述延长 用导电性膏25以及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长度比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 19的长度短,相比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减少电阻值。上述供电用导电性 膏49的宽度比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的宽度宽,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 长度比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的长度短。
再有,还可以在上述延长用薄膜24以及上述供电用薄膜51的一面上以覆 盖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方式设置保护膜(未 图示)。上述保护膜与上述保护膜20同样地,对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 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进行电绝缘的同时,保护免受来自外部的沖击,即、 是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表面保护涂层。上述保护膜与上述保护膜20 —样,在本例中由氨基曱酸乙酯系或丙稀系等的粘接
剂等构成。
另外,上述延长用薄膜24和上述供电用薄膜51或者上述保护膜中的至少 任意一方被着色。即、在上述延长用薄膜24以及上述供电用薄膜51的一面或 者另一面上设有着色层。或者,对上述延长用薄膜24和上述供电用薄膜51 自身或者上述保护膜自身进行着色。
上述连接器26与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电连接且被固定在上述供电用薄 膜51上。上述连接器26如图4、图7、图9所示,构成为包括由绝缘部件 例如树脂制构成的1个基体(未图示);由导电性部件例如金属构成的两个阳 终端28;以及作为铆接工具的两个扣眼(未图示)。再有,作为连接器,除了 上述连接器26以外,例如还可以是构成为包括组装在上述供电用薄膜51 的一面的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上的终端;铆接上述终端和上述供电部50 的扣眼端子板;以及铆接了上述终端和上述供电部和上述扣眼端子板的树脂板 的连接器,或者是构成为包括组装在上述供电用薄膜51的一面的上述供电 用导电性膏49上的终端;以及铆接了上述终端和上述供电部50的树脂板的连 接器等。
以下,对上述供电部50的上述供电用薄膜51以及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 49和上述连接器26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上述基体的一面上以上述 供电用导电性膏49与上述基体不相对的方式组装上述供电用薄膜51。接着, 在两根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上组装两个上述阳终端28的固定部。然后,将 两个上述扣眼通过上述基体以及上述供电用薄膜51以及两个上述供电用导电 性膏49以及两个上述阳终端28的固定部,铆接两个上述扣眼。其结果,利用 两个扣眼,上述供电用薄膜51以及两根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在上述基体和 两个上述阳端子28的固定部之间被紧固。由此,上述连接器26固定在上述供 电部50的上述供电用薄膜51上,且上述连接器26的上述阳终端28与上述供 电部50的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电连接。
并且,在上述基体的一面上以覆盖两个上述扣眼和两个上述阳终端28的 固定部以及上述供电部50的上述供电用薄膜51以及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 的方式设有例如由硅构成的密封剂(未图示)。上述密封剂覆盖作为电连接部分的两个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以及两个上述阳终端28的固定部以及两个上 述扣眼并进行电绝缘的同时保护免受来自外部的沖击。再有,在上述供电用薄 膜51的一面上设有保护膜的场合,在作为电连接部分的两个供电用导电性膏 49中的组装两个上述阳终端28的固定部的部分上不设有保护膜。由此,组装 上述供电部50的上述供电用薄膜51和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和上述连接器 26。
上述基体的另一面上通过具有充足的耐久性的双面胶带(两面粘接带)等 的粘接剂32,被粘接并固定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侧壁34的内面上。除了上 述粘接剂32以外,例如还可以是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等,固定上述基体和 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侧壁34的内面。其结果,上述连接器26在上述供电部 50中,与上述供电用薄膜51 —起固定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侧壁34的内面 上。由此,上述延长部6会设置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以及上述侧 壁部34的内面上,另外,上述供电部50会设置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侧壁 34的内面上。
此时,如图7所示,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两端通过上述 线加热器5以及上述粘接部54和上述连接器26,分别固定在上述灯透镜4的 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和上述侧壁部34的内面上。另外,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 延长用薄膜24的中间部沿着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和上述侧壁部34 之间的角部折弯。其结果,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中间部通过 弹性复原力(参照图7中的实线箭头A),可靠维持沿着上述灯透镜4的角部 折弯的状态。由此,上述延长部6会可靠固定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 33以及上述侧壁部34的内面上。
如图7所示,在上述连接器26上电连接有两根加热器侧电气配线35。即、 在两根上述加热器侧电气配线35的一端上分别安装由导电性部件例如金属构 成的两个阴终端36且进行电连接。两个上述阴终端36分别与上述连接器26 的两个上述阳终端28可装卸地结合。其结果,上述连接器26和上述加热器侧 电气配线35电连接。
如图7所示,在两个上述加热器侧电气配线35的另一端安装加热器侧连 接器37且电连接。两根上述加热器侧电气配线35通过设于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侧壁部34的防水结构在本例中例如是橡胶制的防水垫圏38,从上述灯室7 内引出到上述灯室7外。再有,两根上述加热器侧电气配线35还可以通过设 于上述灯壳体3上的防水结构在本例中例如橡胶制的防水垫圈(未图示),从 上述灯室7内引出到上述灯室7外。
在图7中,符号"39"是一端与电源电连接的两根电源侧电气配线。在两 根上述电源侧电气配线39的另一端安装电源侧连接器40并电连接。上述加热 器侧连接器37可装卸地与上述电源侧连接器40结合。其结果,上述线加热器 5通过上述供电部50以及上述延长部6与电源电连4妄。
上述电源侧连接器40固定在上述灯壳体3的灯室7外。其结果,上述加 热器侧电气配线35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加热器侧连接器37以及上述电源侧连接 器40以及上述电源侧电气配线39位于上述灯壳体3的灯室7外。
在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上述头灯1L的外侧邻接地设有其它车辆 用零件(例如其它车辆用灯具,保险杠、装饰零件等)41。位于上述灯壳体3 的灯室7外的上述加热器侧电气配线35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加热器侧连接器37 以及上述电源侧连4妾器40以及上述电源侧电气配线39位于涉及本实施例的车 辆用灯具的上述头灯1L和其它车辆用零件41之间,因此从外侧看不到,在 美观方面没有问题。
上述线加热器5通过上述延长部6以及上述供电部50与手动开关(未图 示)或者自动开关(未图示)连接。上述手动开关通过手动进行对上述线加热 器5的电流供给的接通或者断开。上述自动开关自动进行对上述线加热器5 的电流供给的接通或者断开。
上述自动开关构成包括ECU等的控制部;以及温度传感器或光传感器 等的检测部。上述检测部检测汽车C的周围环境,例如汽车C外的温度和从 上述灯透镜4照射的光等,并将该检测信号输出到上述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基 于来自上述检测部的检测信号,判断在上述灯透镜4上是否附着有雪或冰或水 雾等,或者,是否是在上迷灯透镜4上附着雪或水或水雾等程度的温度。并且,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为在上述灯透镜4上附着有雪或冰或水雾,或者是在上述 灯透镜4上附着雪或冰或水雾等程度的温度时,则通过上述供电部50和上述 延长部6对上述线加热器5供给电流。另一方面,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为在上述灯透镜4上没有附着雪或冰或水雾等或者不是在上述灯透镜4上附着雪或水或 水雾等程度的温度时,则遮断通过上述供电部50以及上述延长部6向上述线 加热器5的电流供给。
在上述线加热器5的一个末端部设有温度控制部(未图示)。上述温度控 制部控制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发热温度。作为上述温度控制部例如使 用PTC热敏电阻。该PTC热敏电阻具有在温度上升电阻值变高并达到规定的 电阻值时,则不会流动电流的特性。例如,上述灯透镜4的材质是PC的场合, 由于上述灯透镜4的耐热温度约为130°C,所以作为上述温度控制部^f吏用具有 在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发热温度达到约60。C附近的时刻不会流动电流 的电阻特性的PTC热敏电阻。
以下,参照图10,对转印在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头灯1L、 1R的 上述灯透镜4上的上述线加热器5 (再有,虽然包括上述延长部6以及上述供 电部50,但图10中没有表示上述延长部6以及上述供电部50)的制造工序、 和在上述灯透镜4上转印上述线加热器5的转印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在薄膜 中的与上述基体薄膜17对应的部分以及与上述延长用薄膜24的一部分(上述 延长部的上述粘接部54)对应部分的一面(下面)上设有上述粘接剂(粘接 层、粘着层)18以及上述粘接部54 (粘着层),并且制造在上述粘接剂18以 及上述粘接部54上可剥离地粘接剥离薄膜或者剥离纸等的剥离薄板22而成的 薄板部件23 (参照图10 (A))。再有,上述薄板部件23的大小为具有做成仿 形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以及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上述供电用导电 性膏49的线图形的图形形状的并能够形成上述线加热器5以及上述延长部6 以及上述供电部50程度的大小。
接着,在上述薄板部件23的上述基体薄膜17以及从上述基体薄膜17延 长设置的上述延长用薄膜24以及上述供电用薄膜51的另 一面(上面)例如通 过网板印刷或者热印印刷等的方法并以线图形形成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 以及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 (参照图10 (B))。
接着,在上述薄板部件23的上述基体薄膜17的另一面(上面)上将上述 保护膜(绝缘层兼保护膜)20例如通过网板印刷和热印印刷等的方法进行印 刷并以覆盖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方式设置(参照图10 (C))。再有,
16此时,还可以在上述延长用薄膜24以及上述供电用薄膜51的另一面(上面) 上将上述保护膜(绝缘层兼保护膜)例如通过网板印刷或热印印刷等的方法同 时进行印刷并以覆盖上述延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上述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方 式设置。
然后,将上述薄板部件23的上述基体薄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例如通 过沖裁加工并以仿形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形进行切割(参 照图10 (D))。即、将刀具(未图示)从上述保护膜20侧压入上述基体薄膜 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并在上述粘接剂i8和上述剥离薄板22的边界停止,再 切割上述基体薄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再有,在图10(C)中,用实线CL 表示上述基体薄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的切割位置。在将上述工具从上述薄 板部件23离开的同时,将已切割的上述基体薄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中的 仿形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形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从上述剥 离薄板22除去。此时,上述延长用薄膜24也被切成规定宽度Wl以及规定长 度,再有上述供电用薄膜51被同时切成规定宽度以及规定长度。
由此,如图10 (D)所示,剩下未被切割的上述薄板部件23的上述剥离 薄板22、以仿形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形切割后的上述基体 薄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线图形的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设置在仿形 了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形上的上述保护膜20。上述基体薄 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的切割宽度W在本例中为与上述保护膜20的宽度大 致相等的宽度,是上述保护膜20可覆盖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宽度,即、 上述保护膜20密封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并可进行电绝缘的同时保护以免 受来自外部的沖击的宽度。再有,上述基体薄膜17的切割宽度不限于上述切 割宽度W。
并且,用仿形了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形切割了上述薄 板部件23的上述基体薄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之后,使上述隔板21位于上 述保护膜20侧(参照图10 (E))。由此,未被切割的上述薄板部件23的上述 剥离薄板22、用仿形了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形切割后的上 述基体薄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线图形的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设置 在仿形了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图形上的上述保护膜20以上述保护膜20朝下的方式装载在上述隔板21上。其结果,制造上述线加热器5(包 括上述延长部6以及上述供电部50)的单元。上述单元包括由上述基体薄 膜17以及上述粘接剂18以及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以及上述保护膜20 构成的上述线加热器5 (包括上述延长部6以及上述供电部50 );以及上述隔 板21以及上述薄板部件23的上述剥离薄板22。
接着,剥离如上所述制造的上述单元的上述剥离薄板22(参照图IO(F))。 然后,使用配置在上述保护膜20侧的上述隔板21,使上述粘接剂18粘接在 上述灯透镜4的内面上,使线图形的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转印在上述灯 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上(参照图10 (G))。并且,将上述隔板21从 上述保护膜20剥离。由此,如图4~图7以及图12所示,上述线加热器5转 印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的内面上。此时,上述延长部6的上述线 加热器5侧的一部通过上述粘接部54,粘接在上述灯透镜4的上述正面部33 的内面上。
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如上结构构成,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分别对5个灯单元2的半导体型光源12进行点灯。于是,来自5个灯单 元2的半导体型光源12的光被上侧反射器8的反射面10反射,该反射光的一 部分由下侧反射器9的遮蔽件11切断,剩下的反射光透射投影透镜13以及灯 透镜4的正面部33并以具有遮断线的规定配光图形即、交错用配光图形向外 部照射。该交错用配光图形的遮断线由遮蔽件11的边缘形成。另外,通过在 遮蔽件11上设置反射面,从而能够利用来自遮蔽件11的反射光即、用遮蔽件 11的反射面进行反射后的反射光。
这里,转印设置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33上的线加热器5由于由线状的图 形形成,所以在光透射灯透镜4的正面部33时,能够将光的损失和配光的影 响抑制到最小限度。并且,由于使用将半导体型光源12作为光源的灯单元2, 所以从灯单元2照射光的宽度小。由此,宽度小的光通过线加热器5的线状的 图形和图形之间,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光的损失和配光的影响。
并且,来自半导体型光源12的光几乎不发生热,所以在灯透镜4上容易 附着雪或冰或水雾。这种场合,通过手动开关或者/以及自动开关,并借助于 供电部50以及延长部6对转印设置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33上的线加热器5供给电流。
当对线加热器5供给电流时,则由于线加热器5的电阻,线加热器5发热。 利用该线加热器5的发热作用,从而灯透镜4变暖,防止在灯透镜4上附着雪 或冰或水雾,或者融化或者除去附着在灯透镜4上的雪或水或水雾。其结果, 能够防止从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照射的光的损失。
此时,通过融化灯透镜4的正面部33中的与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对应处 的雪或水,从而该融化了的雪或冰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的表面上滑动,以 所谓的雪崩现象,从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的表面上剥离并使附着在灯透镜4 的正面部33中的与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不对应的位置上的雪和冰落下。其结 果,能够可靠地除去附着在灯透镜4上的雪或冰或水雾。
在线加热器5的发热作用中,当该线加热器5的发热温度达到规定温度, 则利用温度控制部的温度控制作用,控制对线加热器的电流供给,线加热器5 的发热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附近。其结果,能够保护耐热温度低的树脂制的灯 透镜4免受过热影响。
在防止在灯透镜4上附着雪或冰或水雾,以及融化或者除去附着在灯透4竟 4上的雪或冰或水雾后,利用手动开关或者/以及自动开关,遮断对设于灯透镜 4上的线加热器5的电流供给。
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和作用,以下,对其效果。
进行说明。
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在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中的与灯透 镜4相对侧的面、即粘接部54以外的部分设置凹凸部的凸印刷膜图形55,所 以利用该凹凸部的凸印刷膜图形55,从而能够可靠防止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 膜24粘贴在灯透镜4上,能够防止因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粘贴在灯透镜 4上而引起的外观不良的不佳情况,能够提高美观性。
另外,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在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中的 与灯透镜4相对侧的面的一部分上设置了粘接部54,所以利用该一部分的粘 接部54,从而能够将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可靠粘接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 33的内面上,且无损美观性和外观。即、在将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整体 粘接在灯透镜的正面部33的内面曲面上很困难、有损美观和外观,另外没有将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整体24粘接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的内面上的场合, 担心负载施加在线加热器5的粘接剂18上,线加热器5 ,人连续平面的图4的 正面部33的内面剥离。但是,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将延长部6的 延长用薄膜24的一部分粘接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的内面上,所以能够将延 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可靠粘接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的内面上,且不会损 害美观和外观。
并且,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在线加热器5和供电部50的之间 设有由延长用薄膜24以及延长用导电性膏25构成的延长部6,所以不要电气 配线。其结果,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与供电部由电气配线构成的车辆用 灯具相比,能够使制造成本廉价。另外,在转印在灯透镜4上的线加热器5 因电气配线的重量从灯透镜4剥离或者负载施加在线加热器5上,或者灯透镜 4因电气配线受伤等的耐久性方面没有问题。
而且,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利用设于线加热器5和供电部50之 间的延长部6,能够将线加热器5和供电部50维持电连接的同时,分别设置 在灯透镜4的别个的分离的位置上、例如灯透镜4的正面部33和侧壁部34 上。其结果,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能够将线加热器5设置在灯透镜4 中的光照射的部分上即、正面部33上,将供电部50设置在灯透镜4中的不显 眼的部分上,即、不照射光的部分、无需设有线加热器5的部分,例如能够"i殳 于安装在灯壳体上的侧壁34上。由此,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无需 将供电部50设置在灯透镜4中的显眼的部分即、正面部33上,所以能够解决 尤其是灯透镜4主视中的美观不良和外观不良等的问题,另外,由于无需将线 加热器5设置到灯透镜4中的不显眼的部分即、侧壁部34上,所以还能够解 决制造成本和耗电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通过设于线加热器5和供电部 50之间的延长部6,从而能够将线加热器5和供电部50分别固定在灯透镜的 别个的分离的位置上,因而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将线加热器5转印在灯透镜4 上。即、将线加热器5和具有宽度比该线加热器5的宽度宽的供电部50邻接 并转印在灯透镜4上是困难的。但是,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无需 将线加热器5和具有宽度比该线加热器5的宽度宽的供电部50邻接并固定在灯透镜4上,所以能够将线加热器5可靠且容易地转印在灯透镜4上。
并且,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线加热器5由基体薄膜(加热器用薄 膜)17和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构成,另一方面,延长部6由延长用薄膜24 和延长用导电性膏25构成,另外,供电部50由供电用薄膜51和供电用导电 性膏49构成。由此,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能够用相同工序制造线加热 器5的基体薄膜(加热器用薄膜)17和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以及供电部 50的供电用薄膜51,以及线加热器5的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和延长部6的延 长用导电性膏25以及供电部50的供电用导电性膏49,由于不需要新的制造 工序,这样使制造成本廉价。
另外,本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延长部6的粘接部54i殳置在线 加热器5侧,所以利用该线加热器5侧的延长部6的粘"l妄部54, A/v而能够减 轻施加在线加热器5的粘接剂18上的负载,这样,能够可靠防止线加热器5 从灯透镜4剥离。
再有,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由于延长部6的延长用导电性膏25 的线图形以及供电部50的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线图形与线加热器5的加热器 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相比粗且短,所以延长部6的延长用导电性膏25的线 图形以及供电部50的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线图形的电阻值与线加热器5的加 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的电阻值相比小,这样,在延长部6的延长用导 电性膏25的线图形以及供电部50的供电用导电性膏49的线图形中不会升温, 能够将电流供给到线加热器5。其结果,涉及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能够实现 省电化,并且即使在线加热器5的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上电连接延长部6的 延长用导电性膏25和供电部50的供电用导电性膏49,也不会对线加热器5 的加热器用导电性膏19的线图形(该线图形由于线细且长,所以要将必要场 所整体做成一体的电阻值存在限制)的电阻值设计有影响。
以下,对上述实施例以外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线加热器 5设置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的内面上。但是,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将线加 热器5设置在灯透镜4的外面或者内外两面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线加热器5设置在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的内 面上。但是,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在线加热器中形成高温发热部和^f氐温发热部的至少两个发热部。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用在汽车C的头灯1L、 1R的灯透镜4中的例 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还可以用在汽车C的透镜1L、 1R以外的 车辆用灯具例如,停车灯等的信号灯,转向灯等的照明灯、前组合灯、后组合 灯等的灯透镜中。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将光通过上述灯透镜4的正面部33照射到 外部的光照射部,对将半导体型光源12作为光源的投影类型的灯单元2进行 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光照射部,还可以是上述灯单元2以外的光 照射部,例如光源为半导体型光源或HID等的^:电灯或卣素灯或白炽灯,即 投影类型或反射类型及直射类型的灯单元,或者,在投影类型或反射类型或直 射类定的车辆用灯具中,组合半导体型光源或HID灯的放电灯或者卤素灯或 白炽灯的光源、以及该光源和反射面。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灯具,灯透镜做成融雪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划分灯室的灯壳体以及上述灯透镜;配置在上述灯室内且将光通过上述灯透镜照射到外部的光照射部;通过转印而设置在上述灯透镜中的来自上述光照射部的光透射的部分上的线加热器;自上述线加热器一体地设有规定长度量的延长部;设于上述延长部的前端且通过上述延长部对上述线加热器供电的供电部,上述线加热器构成为包括基体薄膜;设置在上述基体薄膜的一面上的粘接剂;以线图形形成在上述基体薄膜的另一面上且通过供给电流从而进行发热的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以覆盖上述线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基体薄膜的另一面上的保护膜,且该线加热器是至少上述基体薄膜切成仿形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的图形,使上述粘接剂粘接在上述灯透镜上并使线图形的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转印在上述灯透镜上的转印式线加热器,上述延长部构成为包括自上述基体薄膜一体地设有规定长度量的延长用薄膜;和以线图形形成于上述延长用薄膜的一面上且一端与上述加热器导电性部件电连接的延长用导电性部件,在上述延长用薄膜中的与上述灯透镜相对一侧的面的一部分上设有与上述灯透镜粘接的粘接部,在上述延长部的上述延长用薄膜中的与上述灯透镜相对一侧的面、即上述粘接部以外的部分上设有凹凸部,上述供电部构成为包括一体设置在上述延长用薄膜的前端部上的供电用薄膜;以线图形形成于上述供电用薄膜的一面上且一端与上述延长用导电性部件电连接的供电用导电性部件;以及与上述供电用导电性部件电连接且与上述供电用薄膜一起固定在上述灯透镜上的连接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长部的上述粘接部设置在上述线加热器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长部的上述延长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以及上述供电部的上述供电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形与上述线加热器的上述加热器用导电性部件的线图 形相比,粗且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灯具,目的在于提高美观性。本发明具备线加热器(5)、延长部(6)、以及供电部(50)。在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的一面的一部分上设有粘接部(54)。在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的一面中的除去粘接部(54)的范围内设有凹凸部的凸印刷膜图形(55)。其结果,本发明利用凹凸部的凸印刷膜图形(55)能够可靠防止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粘贴在灯透镜(4)上,能够防止因延长部(6)的延长用薄膜(24)粘贴在灯透镜(4)上而引起的外观不良的不佳情况,能够提高美观性。
文档编号F21S8/10GK101629689SQ20091015980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井上寿佳, 德永裕人, 村桥克广 申请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