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366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台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灯,特别涉及一种转动式挤压开关台灯。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出现可折叠式台灯,但是都是需要先将台灯熄灭,然后才将台灯折叠,这 样可能由于疏忽将台灯折叠,但是忘记关掉台灯,从而造成浪费电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台灯,在展开台灯后台灯的发光件通电,在将台灯折叠 后台灯的发光件断电。一种台灯,其包括灯头、支撑臂以及底座,该灯头内安装有发光件,该支撑臂与底 座转动连接,该灯头固定于该支撑臂,该支撑臂包括第一推动部及第二推动部,该底座上设 置有导电触点和导电的弹片;该支撑臂受到外力推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该弹片受到该第 一推动部的推动发生弹性形变而与该导电触点相接触,该发光件由电性断开状态变为电性 导通状态;该支撑臂受到外力推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该弹片受到该第二推动部的推动与 该导电触点脱离,该发光件由电性导通状态变为电性断开状态。本发明通过支撑臂转动带动转轴部转动,从而使弹性臂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 置,在受到第一推动件或第二推动件的作用下,第一动触点与导电触点处于导通或断开状 态,即在在展开台灯后台灯的光源导通,在将台灯折叠后台灯的光源断电,方便用户使用。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台灯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台灯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转轴及底座连接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连接件与PCB板的分解图。图5是图1所示的连接件与转轴在台灯打开时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图。图6是图1所示的连接件与转轴在台灯打开时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图。图7是图1所示的连接件与转轴在台灯关闭时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台灯,其包括灯头、支撑臂以及底座,该灯头内安装有发光件,该支撑臂与底座 转动连接,该灯头固定于该支撑臂,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臂包括第一推动部及第二推动部,该底座上设置有导电触点和导电的弹片;该支撑臂受到外力推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该弹片受到该第一推动部的推动发生弹性 形变而与该导电触点相接触,该发光件由电性断开状态变为电性导通状态;该支撑臂受到 外力推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该弹片受到该第二推动部的推动与该导电触点脱离,该发光 件由电性导通状态变为电性断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臂包括一转轴,该转轴包括一形成于 转轴外表面的凹槽,该第一推动部及第二推动部分别为凹槽的下边缘及上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上还包括一PCB板,该导电触点设置 于该PCB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还包括一本体,该本体设置于该 PCB板上,该弹片固定连接于该本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还包括一设在所述本体外侧边缘 并向与弹片相反方向延伸的弹性臂,该PCB板还包括静触点,该弹性臂与该静触点固定连 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还包括两个定位块,该定位块设置 于本体沿宽度方向延伸边,该PCB板还包括两个定位槽,该两个定位块设置于该两个定位 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该 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相互平行,该第一支撑臂及第二支撑臂均转动连接于该底座,该 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之间的距离大于灯头的宽度。
全文摘要
一种台灯,其包括灯头、支撑臂以及底座,该灯头内安装有发光件,该支撑臂与底座转动连接,该灯头固定于该支撑臂,该支撑臂包括第一推动部及第二推动部,该底座上设置有导电触点和导电的弹片;该支撑臂受到外力推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该弹片受到该第一推动部的推动发生弹性形变而与该导电触点相接触,该发光件由电性断开状态变为电性导通状态;该支撑臂受到外力推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该弹片受到该第二推动部的推动与该导电触点脱离,该发光件由电性导通状态变为电性断开状态。
文档编号F21S6/00GK102095122SQ20091031127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1日
发明者吕文翔, 张立涛, 董婷, 顾怀山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