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79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高散热效 率的发光二极管灯。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高效率发光组件,并具有驱动电 压低、反应速度快、耐震性佳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至目前为止,多数人 仍习惯沿用传统的白炽灯,然而,白炽灯有使用寿命短、发光效率差低以及不 环保等缺点,因此习知技艺有提出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设计为传统灯具样 式的发光二极管灯。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剖面图。请参考图1,该发光二极管灯100包括基座110、导热柱120、罩体130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140。这 些发光二极管140是配置在导热柱120上并用以产生光源,而导热柱120的一 端是固定于基座110上,以将发光二极管140所产生的热源传导至外界。此外, 罩体130是与基座110卡合,以使导热柱120与发光二极管140均位于罩体130 中。然而,当导热柱120无法实时排出发光二极管140所产生的热源时,发光 二极管140便会因为过热而大幅降低发光效率。尽管习知技艺有提出增设风扇 150的方式以增加散热效率,但是此配置方式无法达到空气对流的效果,而使散 热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导热柱120 —般乃由实心的铜金属构成,其成本较为昂贵,连带降 低了发光二极管灯100的价格竞争力。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并同时具有较低廉的制作成本。为达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创作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包括基座、管体、 罩体、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风扇。管体是配置于基座上,并具有多个第一开孔, 而管体是部分位于罩体中,且罩体具有多个第二开孔。这些发光二极管是配置 于管体的外侧壁上,而风扇是连接管体。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扇可配置于管体内。或者,风扇也可配置于管体 相对基座的一端上。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罩体可连接基座,且管体是全部位于罩体中。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罩体可连接该管体,且管体是部分位于罩体中。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更可包括散热片,而散热片是连接基 座。此外,散热片例如为散热鳍片以增加散热面积,而其材质例如为铝合金以 增加热传导效率。另外,罩体例如是连接管体。综上所述,在该发光二极管灯中,藉由开设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并配合 风扇转动,可使管体与罩体内的气体产生对流效果,藉以迅速带走发光二极管 所产生的热源,大幅提升散热效果。为让本创作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 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剖面图。图2A 2C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剖面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剖面图。 图3B为图3A的发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剖面图。 图3C为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剖面图。请参考图2, 该发光二极管灯200a包括基座210、管体220、罩体230、多个发光二极管240 以及风扇250。管体220是配制于基座210上,而管体22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 孔222,且这些发光二极管240是配置于管体220的外侧壁上以用于发光照明。 部份管体220是位于罩体230中,而罩体230上也开设多个第二开孔232,其中 第一开孔222与第二开孔232适于让空气从管体220、罩体230与外界之间流通。此外,风扇250是连接管体220,以带动空气流动而迅速将发光二极管240产生 的热源带离。详细而言,当风扇250启动时,外界空气会从第二开孔232a进入罩体230 中(图中以虚线箭头符号概示空气流动路线),再从第一开孔222进入管体220中。 由于发光二极管240所产生的热源会迅速传导至管体220上,而藉由空气与管 体220侧壁的流动接触,空气便可带走管体220上的热源。接着,受热后的空 气会被风扇250抽出于管体220外,并在罩体230中流动而自第二开孔232b离 开罩体230而排放至外界,藉此达到空气循环对流,以大幅提升发光二极管240 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风扇250例如是固定于管体220的一端,并与基座210相 对,不过并不限定风扇250的配设位置。举例而言,风扇250也可配置于管体 220内,而如图2B的发光二极管灯200b所示。此外,也不限定风扇250是正转 吸风或是逆转排风,亦即若风扇250为逆转时,则空气的流动路径即为前述说 明路径的逆转。请在参考图2A,罩体230的材质可为透光玻璃或其它合适的透明材质,而 罩体230例如是与基座210卡合组装,以使全部管体220均位于罩体230中。 在其它实施例中,罩体230也可卡合至管体220上,以裸露出部份管体220而 如图2C的发光二极管灯200c所示。承接上述而在发光二极管灯200c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孔222a也可位于罩体 230外侧,如此一来,风扇250便可将外界空气直接经由第一开孔222a抽入管 体220内带走热源,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请再参考图2A,管体220的材质可为铝合金、陶瓷材料或其它具高导热特 性的材料。此外,由于管体220乃空心结构,因此相较于实心的导热柱120(如 图1所示)而言,管体220的制作费用较为便宜,而使得发光二极管灯200a具有 较低的制作成本。另外,为增加管体22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该发 光二极管灯更可于管体220的内外侧壁上再增设多个鳍片(未绘示)或是刻划多个 气道凹纹。熟悉此技术者可依据前述说明而再修改管体220的样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一开孔222是开设于管体220的上半位置附近,而 第二开孔232是开设于罩体230的上半与中间位置附近,以搭配风扇250造成 空气循环对流的效果,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这些开孔的开设位置。举例来说,某些第二开孔也可开设于罩体230的正下方位置处而与风扇250相对,如 此一来,风扇250从管体220内所抽出的热气便可直接向下由这些第二开孔排 放至外界。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10的规格例如是E26/E27规格,以兼容于当前普遍 使用的白炽灯插座。此外,多条导线(未绘示)是将基座210电性连接至发光二极 管240与风扇250,以使基座210所接收的外界电源可供给发光二极管240与风 扇250作动。图3A为依据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图,而图3B为图3A的发 光二极管灯的侧视剖面图。请参考图3A 3B,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300与 前述的发光二极管灯200a(如图2A所示)相似,而主要差异在于发光二极管灯300 更包括散热片360以进一步提升发光二极管240的散热效果,其中散热片360 是卡合于基座210上,以使发光二极管240所产生的热源能迅速经由管体220 与基座210传导至散热片360。由于散热片360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故可迅速将 热源透过空气带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类似前述,散热片360可为散热鳍片或于散热片360上刻划风道凹纹以增 加散热片360接触空气的表面积。此外,散热片360的材质例如为铝合金或其 它具高导热特性的材料而有利散热。另外,散热片360的表面可用微弧氧化阳 极处理(Micro Arc Oxidation, MAO)的特殊表面处理形成绝缘,以避免使用者误触 散热片360而触电。请再参考图3A 3B,本实用新型更可于散热片360的内表面上再形成反射 层(未绘示)。如此一来,发光二极管240所产生水平或向上的光线便会被反射层 反射向下,以达到集中光源效果而提升光源的使用效率。附带一提的是,本实 用新型并不限定散热片360的形状,举例而言,散热片360的形状可为抛物面 状、椭圆面状或其它合适的形状以利反射层集中反射光源。再者,尽管本实施例的罩体230是连接散热片360,但在其它实施例中,罩 体230也可连接管体220而如图3C的发光二极管灯300a所示。另外还可任意 组合罩体230于基座210、管体220或散热片360上。综上所述,该发光二极管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一、 藉由开设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可使空气产生对流效果,以迅速带走 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源,大幅提升散热效果。二、 管体为空心结构而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三、藉由增设散热片与反射层,可更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与光源的使用效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管体,配置于该基座上,而该管体具有多个第一开孔;罩体,而该管体是部分位于该罩体中,且该罩体具有多个第二开孔;多个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管体的外侧壁上;以及风扇,连接该管体。
1.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管体,配置于该基座上,而该管体具有多个第一开孔;罩体,而该管体是部分位于该罩体中,且该罩体具有多个第二开多个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管体的外侧壁上;以及 风扇,连接该管体。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该风扇配置于 体内;或者该风扇配置于该管体相对该基座的一端上。
3.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位于灯更 热鳍 散热 管体 层,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该罩体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 体,且该管体是部分位于该罩体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 包括一散热片,而该散热片连接该基座。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 片。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 片。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征在于该罩体连接在于该管体是全部 在于该罩体是连接在于该发光二级管 在于该散热片为散 在于该罩体连接该 在于该罩体连接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反射 配置于该散热片相对该发光二极管的表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包括基座;管体,配置于该基座上,而该管体具有多个第一开孔;罩体,而该管体是部分位于该罩体中,且该罩体具有多个第二开孔;多个发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管体的外侧壁上;以及风扇,连接该管体。本实用新型可使管体与罩体内的气体产生对流效果,藉以迅速带走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源,大幅提升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F21S2/00GK201363578SQ200920003288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卢裔大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