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组装式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620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套管组装式荧光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荧光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照明设备中,日光灯以其节能、高效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普遍受到用户 的喜爱。传统的日光灯使用电感式镇流器限流,通过起辉器启动,在放电之前将电极的灯丝 预热,通过镇流器产生的高压,点亮日光灯。但是,这种日光灯在使用时容易受到环境的限 制,在电压不稳时,起辉器重复启动,日光灯无法正常发光,而且电感式镇流器也存在损耗 高的问题,日光灯随着时间的延长变黑并损坏。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出现了 一些一体化日光灯装置,包括发光管、电感组件及控制电路板等密封为一体的组件,当其发 光管发生破裂时,管内的汞气也不会释放到一体化日光灯装置的外部,因此提高了日光灯 的使用安全性、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是由于损坏时需要对整个日光灯装置进行回收更 换,无法独立更换,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增加使用成本。为此,人们在传统的日光灯装置 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电感组件及控制电路板与发光管分开设置,以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20055414. X,发明名称为一种组合式日光灯装置,包括套接有发 光管的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两端插接安装有内置主控制线路和电感组件的灯头, 所述外管的两端外部设置有连接发光管的插头,灯头上设置有与插头相对应的插孔,所述 灯头上设置有插入日光灯插座的主控插头。此专利结构虽然在外管内的发光管出现损坏 后,无须对整个日光灯装置进行更换,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但是,由于发光管在生产时已 经固封在外管内,用户更换灯管的同时也必须连同外管一起更换,且生产工艺复杂,造成了 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市场的推广和普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生产工艺简 单、成本低、环保节能,而且更换方便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套管组装式荧光灯,
包括发光体、灯头、主控制线路和电感组件,灯头的端面设有与发光体插脚相配的插孔,发
光体与灯头的外部套接有透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发光
体以及透光管的接插端,该接插端外对应套接有管套连接于透光管与灯头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灯头的接插端与管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
接、卡接、隼接、插接或粘接。 所述管套与灯头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贯通管套以及灯头的螺纹部的散热孔槽, 该散热孔槽通向发光管的端部。 所述发光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灯头,灯头上设置有外接电源电路的插头,主控制 线路和电感组件分设于两端灯头内,并通过导线互相连接。 所述发光体的单侧设置有灯头,主控制线路设置在灯头内,灯头上设置有外接电源电路的主控插头,发光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主控插头相匹配的副控插头; 所述副控插头包括内灯头、内灯头盖与管套相配的灯头固定件,灯头固定件与管
套可设为同一个部件或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组件。 所述主控制线路和电感组件分别设置在透光管内侧。 所述透光管为塑料管或玻璃管,所述发光体外设置有光触媒或负离子发生器。 所述发光体的侧面设置反光片,该反光片连接固定于发光体两端,设于发光体与 透光管之间。 所述灯头的前端面设置有接线孔以及与反光片截面形状一致的嵌槽,灯头的侧面
设置有控制开关,嵌槽呈弧形,反光片插接于该嵌槽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发光体两端连接灯头的位置以螺纹连接、卡接、隼接、插接或 粘接的方式活动安装透光管,可作保护内管,具有恒温、美观作用,且极大的提高了荧光灯 的寿命,而且拆装方便,可以及时更换发光体,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与生产成本,简化制造工 艺。 2、本实用新型内藏负离子产生器及涂上光触媒,以作净化,杀菌,消毒空气作用。 3、由于采用组合安装结构,所以可直接更换管内各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拆装更 为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灯头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光体2、灯头3、插头4、插脚5、插孔6、透光管7、接线孔 8、反光片9、密封端盖10、凹位11、散热槽12、嵌槽13、螺纹部14、副控插头14-1、内灯 头14-2、灯头固定件14-3、内灯头盖15、散热孔槽16、管套17、接插部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3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包括发光体1、灯头 2,本实施例中,发光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灯头2,灯头2上设置有外接电源电路的插头3, 灯头2内置有主控制线路和电感组件,通过导线互相连接。灯头2的端面设有与发光体插 脚4相配的插孔5以及接线孔7,发光体1与灯头2的连接端外部还活动套接有透光管6, 透光管6 —般采用塑料或玻璃材料制成。其中,灯头的前端设有与透光管配合连接的凹位 10,凹位IO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发光体1以及透光管6的接插端,本实施例中,该接插端设 置为螺纹部13,该螺纹部13的前端为与透光管相配的接插部17,透光管6活动套接于该接 插部上,该透光管6与灯头的连接处设置有与螺纹对应连接的管套16。管套16与灯头2的 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贯通管套和灯头2的螺纹部13的散热孔槽15,该散热孔槽15通向发 光管的端部。发光体l的侧面设置反光片8,该反光片8连接固定于发光体两端的透光管6之间,以增强荧光灯的光效,灯头的前端面设有与反光片8截面形状一致的嵌槽12,呈弧 形,反光片插接于该嵌槽17内。灯头2的后部设置有散热槽11,其后端面开口 ,用于安装电 子元件,开口处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密封端盖9,密封端盖9可变换一定角度安装,使出射光 可以变换角度。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发光体的单侧设置 有灯头2,主控制线路设置在灯头2内,灯头2上设置有外接电源电路的主控插头,发光体1 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主控插头相匹配的副控插头14,所述副控插头包括内灯头14-1、内灯头 盖14-3与管套相配的灯头固定件14-2,其中,灯头固定件14-2与管套16也可设置为同一 个部件,为了使生产工艺更加合理,透光管的内径大于内灯头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发光体可采用T5或冷阴极管,或采用多 个LED灯构成的光源,反光片设置在LED灯的上方;灯头与透光管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卡 接、隼接、插接或粘接等方式;灯头侧面设置有功率调节阀,也还可设置控制开关,方便直接 截断电路,或为节约材料成本需要利用原有荧光灯支架中的电子镇流器时而做变换电流方 向使用,另外,所述发光体外还可以增设光触媒或负离子发生器,以实现杀菌、消毒、净化空 气的作用。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做多种修改和变化,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下,都在 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包括发光体、灯头、主控制线路和电感组件,灯头的端面设有与发光体插脚相配的插孔,发光体与灯头的外部套接有透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发光体以及透光管的接插端,该接插端外对应套接有管套连接于透光管与灯头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的接插端与管套 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接、隼接、插接或粘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与灯头的连 接处设置有若干个贯通管套以及灯头的螺纹部的散热孔槽,该散热孔槽通向发光体的端 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的两端分 别设置有灯头,灯头上设置有外接电源电路的插头,主控制线路和电感组件分设于两端灯 头内,并通过导线互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的单侧设 置有灯头,主控制线路设置在灯头内,灯头上设置有外接电源电路的主控插头,发光体的另 一端设置有与主控插头相匹配的副控插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控插头包括内灯头、 内灯头盖与灯头固定件,灯头固定件与管套相互配合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固定件与管套设 为同一个部件。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线路和电感组 件分别设置在透光管内侧。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管为塑料管 或玻璃管,所述发光体外设置有光触媒或负离子发生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的侧面设 置反光片,该反光片连接固定于发光体两端,设于发光体与透光管之间;所述灯头的前端面 设置有接线孔以及与反光片截面形状一致的嵌槽,嵌槽呈弧形,反光片插接于该嵌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组装式荧光灯,包括发光体、灯头、主控制线路和电感组件,灯头的端面设有与发光体插脚相配的插孔,发光体与灯头的外部套接有透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发光体以及透光管的接插端,该接插端外对应套接有管套连接于透光管与灯头之间。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家庭、办公楼、楼梯通道、公园等,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拆装方便、生产与消费成本低、光效高、寿命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F21V7/04GK201507805SQ20092006084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1日
发明者郭德宣 申请人:郭德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