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框架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38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框架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框架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器集轻、薄、省电与无辐射为一体,广 泛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与电视等产业上。不过,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并非自发光型显 示装置,必须配合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才能够显示画面。
图1是一典型液晶显示器1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液晶显示器10有一铁框11、 一显示面板12、 一前框13、 一光学膜片层14、 一灯管组17与一背框结构18。其中,背框结 构18形成一空间用来容纳灯管组17。光学膜片层14装置于灯管组17上方。前框13装置在 背框结构18上,用来承载显示面板12。此外,前框13的边缘处具有挡墙结构13a,以限制 显示面板12水平方向的移动。铁框11设置在前框13上方,为的是限制显示面板12垂直方 向的移动。
为了方便将显示面板12装置在前框13上,在显示面板12的侧边与前框13的挡墙结构 13a间必须预留空隙。其次,为了避免铁框11直接撞击显示面板12而导致显示面板12破裂, 在铁框11下缘与显示面板12相接处贴附有缓冲层lla。不过,若是显示面板12与铁框11 的间隔距离过大,铁框11将无法有效限制显示面板12垂直方向的移动。间隔距离过小,铁 框11又可能压迫显示面板12,造成压迫性露光的现象。
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显示面板12与铁框11间的间隔距离,以有效固定显示面板12并 减少压迫性露光发生的几率是该领域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如下
第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框架,该产品有利于降低组装的难度,并防止漏光,从 而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
第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背光模组框架的液晶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框架包括一个第一胶框与一个第二胶框,其特征在于,第二胶框 具有至少两者可互相分离的侧框,且每一侧框设有一凹槽与一卡合部,凹槽用来容纳一显示 面板,卡合部则与第一胶框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显示面板;一背光模组;
一第一胶框,用来容纳背光模组;
一第二胶框,具有至少两者可互相分离的侧框,且每一侧框设有一凹槽与一卡合部,凹 槽用来容纳显示面板,卡合部则是用来与第一胶框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延伸部,设置在凹槽内侧缘,用来承载显示面 板。并且,延伸部朝向第二胶框内部延伸的距离不小于卡合部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反射板,贴附于第一胶框内侧表面,以提高背 光模组的发光效率。当然,反射板也可以卡合于第一胶框的内侧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二胶框具有四个可互相分离的侧框,分别对应于显示 面板的四个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第二胶框具有两个可互相分离的凹型侧框,对应于液晶 显示面板的相对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第二胶框具有两个可互相分离的L型侧框,各个L型侧 框分别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相邻两侧边。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由以下的所附图示及创作详述得到进一步了解。


图1是一典型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一较好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3A与图3B是图2卡合部的放大示意图4与图5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的组装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合部另一较好实施例的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胶框一较好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8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框架一较好实施例的示意图9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框架另一较好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2,图中展示液晶显示器20具有一显示面板30、 一背光模组与一框架50。 其中,显示面板30装设在框架50的上缘,背光模组则装设在框架50内。因此,图中仅显示 出位于背光模组最上方的光学膜片层40。框架50具有一个第一胶框52与一个第二胶框54。 第一胶框52用来容纳背光模组,第二胶框54则设置在第一胶框52的上方,用来承载显示面板30。
如图2所示,第二胶框54由至少可以相互分离的侧框542、 544所构成。以图中四个可 相互分离的侧框542、 544为例。这四个侧框542、 544分别对应显示面板30的四个侧边,用 来承载显示面板30。同时请参照图3A与图3B,侧框542、 544分别具有一凹槽5422、 5442 与至少一卡合部5424、 5444。其中,凹槽5422、 5442用来容纳显示面板30,并且限制显示 面板30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移动。卡合部5424、 5444则用来将侧框542、 544结合于第一 胶框52。卡合部5424、 5444可以是以弹性材质所制成的扣爪结构,而第一胶框52上则制作 有一个相对应的扣合孔522,利用扣爪结构5424、 5444的弹性变形,就可以将扣爪结构5424 组装并固定于扣合孔522内。
此外,为了组装上的便利,对应于显示面板30短边的两个侧框542具有一延伸部5426。 延伸部5426由凹槽5422的下缘朝第二胶框54的内部延伸以承载显示面板30。如图4与图5 所示,在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过程中,首先将具有延伸部5426的侧框542放置在第一胶框52 上。此时,侧框542的卡合部5424还没完全结合到第一胶框52。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侧框 542间的距离Dl大于显示面板30的宽度,以确保显示面板30可以顺利安置在延伸部5426 上。接下来,如图5所示,再将这两侧框542的卡合部5424完全结合到第一胶框52。这样, 这两侧框542间的距离D2就小于显示面板30的宽度,以确保显示面板30得以顺利固定于凹 槽5422内。最后再将另外两个侧框544装设在第一胶框52上,以固定显示面板30的长边。 其实,延伸部5426制作于对应于显示面板30相对两短边的侧框542。不过本实用新型并不 限于此。用来承载显示面板30的延伸部,也可制作于对应于显示面板30的相对两长边的侧 框544上。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合部另一较好实施例的示意图。相对于图3A与图3B的卡合部5424、 5444,图6的扣爪结构5424,的前端有一导引柱R。这导引柱R的延伸方向是垂直于侧框542 的走向,以引导扣爪结构5424'沿着凹槽5422的开口方向(即图中箭头方向)结合到第一 胶框52。当然,侧框544同样有一扣爪结构5444'(未画出),其结构如前所述。同时请参照 图4与图5,若使用本实施例的扣爪结构5424'、 5444',在图4的组装步骤中,使用者可先 将位于扣爪结构5424,、 5444'前端的导引柱R插入扣合孔522,暂时固定542侧框于第一胶 框52上。然后将显示面板30放置于侧框542的延伸部5426上。如图5所示,最后再将扣爪 结构5424'完全插入扣合孔522内,以完成液晶显示器20的组装。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胶框52 —较好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胶框52的内侧 表面涂有一反射层524,用来反射背光源(例如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提高背光 模组的发光效率。图中的反射层524是涂布在第一胶框52—侧壁的内侧表面。但并不仅限于此,反射层524也可涂布在第一胶框52底部的内侧表面,以背光源的设置位置而定。其次, 本实施例中是涂布反射层524第一胶框52的内侧表面以提高发光效率,当然也不仅限于此。 反射层524也可用一块可分离的反射板所取代。这反射板可以利用贴附的方式或是以卡合方 式装设于第一胶框52的内侧表面。
参照图8,如图所示,框架60具有一个第一胶框62与一个第二胶框64。第二胶框64 是由两者可互相分离的凹型侧框642所构成。这两个凹型侧框642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30的 相对长边。第一胶框62上有两个挡墙结构622,对应于显示面板30的相对短边。并且,每 一凹型侧框642都有一凹槽6422和至少一卡合部6424。凹槽6422用来容纳显示面板30。卡 合部6424则将凹型侧框642结合到第一胶框62上。
再参照图9。如图所示,框架70有一个第一胶框72与一第二胶框74。第二胶框74由 两个可以互相分离的L型侧框742所构成。各个L型侧框742分别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30的 相邻两侧边。并且,每一L型侧框742有一凹槽7422和至少一卡合部7424。凹槽7422用来 容纳显示面板30。卡合部7424则用于将L型侧框742结合到第一胶框72。
相对于图l的液晶显示器,难以有效控制显示面板12与铁框11间的间隔距离,则可 能导致压迫性露光的发生。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20是利用制作 于侧框542的凹槽5422夹持显示面板30,通过准确控制凹槽5422的宽度,就可以避免压迫 性露光的发生,并且可以省略图1中的缓冲层lla的使用。其次,本实用新型的侧框542有 延伸部5426来承载显示面板30,并且,侧框542上有卡合部5424以组合到第一胶框52。因 此,如图2与图3所示,可先将侧框542暂时固定在第一胶框52上,等显示面板30放置在 延伸部5426后,再将侧框542完全组装到第一胶框52。采用这种组装流程,不但可以避免 显示面板30破片的可能性,而且简化了组装难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列举了较好的实施例,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 技术领域都具有高技术人才,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也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 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视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的框架,包括一第一胶框与一第二胶框,其特征在于,第二胶框具有至少两者可互相分离的侧框,每一侧框设有一凹槽与一卡合部,凹槽用来容纳一显示面板,卡合部则用来与第一胶框结合。
2、 根据权利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延伸部,设置在该凹槽的 内侧缘,以承载该显示面板;所述的卡合部是沿着凹槽的开口方向与第一胶框结合。
3、 根据权利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部是一扣爪结构,所 述第一胶框具有一扣合孔以容纳这扣爪结构。
4、 根据权利3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扣爪结构的前端有一导引柱。
5、 根据权利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板,贴附在或卡合 于第一胶框的内侧表面,以提高发光效率。
6、 根据权利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一胶框的内侧表面涂布有一反 射层,以提高发光效率;所述的第二胶框具有四个可互相分离的侧框,其中至少有一对为可互相分离的凹型侧 框,对应于显示面板的相对侧。
7、 根据权利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胶框具有两个可互相分离的 L型侧框,各L型侧框分别对应于显示面板的相邻两侧边。
8、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显示面板; 一背光模组;一第一胶框,用来容纳背光模组;一第二胶框,具有至少两者可互相分离的侧框,且每一侧框设有一凹槽与一卡合部,凹 槽用来容纳显示面板,卡合部则是用来与第一胶框结合。
9、 根据权利8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一延伸部,设置于 凹槽的内侧缘,用来承载显示面板;该延伸部朝向第二胶框内部延伸的距离不小于卡合部的长度; 所述的卡合部沿着凹槽的开口方向与第一胶框结合; 卡合部是一扣爪结构,且第一胶框具有一扣合孔以容纳该扣爪结构; 该扣爪结构的前端还有一导引柱。
10、 根据权利8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板,贴附于或卡合于第一胶框的内侧表面,以提高发光效率;所述的第一胶框的内侧表面涂布有一反射层,以提高发光效率;所述的第二胶框具有四个可互相分离的侧框,其中至少有一对为可互相分离的凹型侧 框,对应于显示面板的相对侧。
11、根据权利8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胶框具有两个可互相分离的 L型侧框,各L型侧框分别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相邻两侧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框架及液晶显示器。所述的背光模组的框架,包括一第一胶框与一第二胶框,其特征在于,第二胶框具有至少两者可互相分离的侧框,每一侧框设有一凹槽与一卡合部,凹槽用来容纳一显示面板,卡合部则用来与第一胶框结合。该产品不仅能降低组装的难度,而且可有效调节边框与显示面板的间距,从而避免发生漏光现象,降低将显示面板设置于前框过程中发生破片的几率。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1392441SQ20092013699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0日
发明者廖文渊, 林文郁, 谢忠志 申请人: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