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阳极冷却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18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阳极冷却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水套,尤其涉及一种小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阳极冷却水套。
背景技术
微波磁控管是一种用来产生微波能的电子元器件,它是通过磁控管内电子在相互 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 能量转变成微波能量,从而达到产生微波能的目的。阳极是磁控管的主要组成之一,磁控管的阳极对高频电磁场的振荡频率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它与阴极一起构成电子与高频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空间。在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 的作用下,电子在此空间内完成能量转换的任务。由于经过能量转换以后的电子具有一定 的能量,这些电子打上阳极使阳极温度升高。当阳极收集的电子越多,阳极的温度就越高, 能量的转换率就越低,因此,微波磁控管阳极需要良好的散热能力。目前,在小功率微波磁 控管上采用强迫风冷的方法对磁控管阳极进行冷却,但是在微波磁控管长时间、连续工作 的情况下,强迫风冷散热强度比较低,容易形成局部高温,造成过热的现象,从而熔化击穿 微波磁控管,经济损失大。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小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阳极结构的冷却方式存在的缺陷, 而急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水作为冷却介质的小 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阳极冷却水套,可以显著增加冷却效果,提高微波磁控管的工作性能 和使用寿命。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进水接 口 3,出水接口 4,外圈层5,磁控管阳极6,微波磁控管7,环形水腔8,内圈层9。上端盖1, 下端盖2与外圈层5,内圈层9焊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并在内部形成环形水腔,进水接口 3 与外圈层5联接,并与环形水腔连通,出水接口 4与外圈层5联接,并与环形水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内圈层和外圈层直接焊接在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中 间,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整体结构既能很好地实现将冷却水套密封,并能防止漏水的 作用,又能与微波磁控管阳极部分保持良好的接触;内圈层和外圈层之间组成一种环状水 腔,使得换热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增大了换热容量,提高了散热效率,微波磁控管阳极部 分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的带走,确保了微波磁控管在长时间、连续的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中1为上端盖,2为下端盖,3为进水接口,4为 出水接口,5为外圈层,6为磁控管阳极,7为微波磁控管;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8为环形水腔,9为内圈层;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其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进水接口 3,出水接口 4,外圈层5, 磁控管阳极6,微波磁控管7,环形水腔8,内圈层9。上端盖1,下端盖2与外圈层5,内圈层 9焊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并在内部形成环形水腔,进水接口 3与外圈层5联接,并与环形水 腔连通,出水接口 4与外圈层5联接,并与环形水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铝或金属铜 或不锈钢制成。在使用时,当微波磁控管7开始工作后,让冷却水通过进水接口 3流入环形水腔8 中,进行热交换以后,充分带走磁控管阳极产生的热量,并由出水接口 4流出。水流速较均 勻。
权利要求一种小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阳极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进水接口(3),出水接口(4),外圈层(5),磁控管阳极(6),微波磁控管(7),环形水腔(8),内圈层(9),上端盖(1),下端盖(2)与外圈层(5),内圈层(9)焊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并在内部形成环形水腔,进水接口(3)与外圈层(5)联接,并与环形水腔连通,出水接口(4)与外圈层(5)联接,并与环形水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阳极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采 用金属铝或金属铜或不锈钢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阳极冷却水套,其结构主要由内圈层,外圈层,上端盖,下端盖,环形水腔,进水接口,出水接口组成。内圈层,外圈层,上端盖,下端盖焊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并在内部形成环形水腔。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焊接在外圈层上,并与环形水腔保持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微波磁控管阳极的换热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增大了换热容量,提高了散热效率;延长小功率连续微波磁控管使用寿命,降低了损耗。
文档编号H01J25/50GK201570473SQ20092025386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张世敏, 张利波, 张泽彪, 彭金辉, 郭胜惠, 陈菓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