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和一种led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4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块和一种led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配件和照明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LED模块和一 种LED模块。
背景技术
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 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 芯线的作用。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η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 导体和η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ρ-η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 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 换为光能。目前,LED模块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当前很多LED模块是由多个LED模块组 装起来做的LED模块,这样组装起来的屏虽然解决了大LED模块要求,但是也存在许多问 题,因为LED模块是由多个LED模块组装起来做的LED模块,在各个小的LED模块连接的部 分会因为间距过大,灯光比较灰暗,会造成LED模块连接的部分出现了黑线班或者部分黑 屏的现象,这些想象的出现会使LED模块的显示效果大大折扣,这些缺陷也影响了 LED模块 的推广与应用。因此,现有的模块和LED模块,在实际生活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便和缺点,有待 加以创新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自由选择组合LED模 块和该LED模块,这个方法可以使LED在出光面上有更大的范围,增加了 LED的亮度和照亮 范围,更容易制造,使用上述方法制作出来的LED模块在组装LED模块的时候,更加方便快 捷,解决了目前行业内存在的黑屏问题,使LED模块更加实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模块,包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间区域的 第二遮光帽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外围区域至少一第一遮光帽沿,第二遮光帽沿与所述第 一遮光帽沿平行设置,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遮光帽沿与第二遮光帽沿之间的基板上,所述 基板的外围区域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第四侧部,在基板的上述四个侧部中, 至少有一个侧部上面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设置在外围区域第一遮光帽沿的高度低于设 置在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其中,所述的模块,基板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第四侧部,全部设置第 一遮光帽沿,基板的中间区域全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其中,所述的模块,基板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基 板的中间区域设置第二遮光帽沿。[0010]其中,所述的模块,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基板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基板的中间区域,基板的第三侧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其中,所述的模块,基板的第一侧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基板的中间区域,基板的 第二侧部,第三侧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其中,所述的模块,第一遮光帽沿与基板的设置角度为10-179度,第二遮光帽沿 与基板的设置角度与基板的设置角度10-179度。一种LED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各个 模块上的各个凹槽中设置一个LED。所述的LED模块,所述模块包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基 板的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外围区域至少一第一遮光帽沿,第二遮 光帽沿与所述第一遮光帽沿平行设置,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遮光帽沿与第二遮光帽沿之间 的基板上,所述基板的外围区域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第四侧部,在基板的上 述四个侧部中,至少有一个侧部上面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设置在外围区域第一遮光帽 沿的高度低于设置在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遮光帽沿与第 二遮光帽沿之间的基板上,每个凹槽中至少设置一个LED。所述的LED模块,各个模块与各个模块相连接的部位是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部 位。所述的LED模块,LED模块上还设置了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感应器、控制单 元、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顺序电连接,用于感 应变化或接收外部指令,并通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定条件时,启动所述控制开关,将预设置的LED控 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各LED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LED控制信号,驱动控制各LED。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LED在出光面上有更大的范围,增加了 LED的亮度和照亮范 围,更容易制造,使用上述方法制作出来的LED模块在组装LED模块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 解决了目前行业内存在的黑屏黑斑的问题,使LED模块更加实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LED模块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块装置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6是是本实用新型LED模块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4[0030]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包括一基板1、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 凹槽9,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18,和设置在基板1上的外围区域至 少一第一遮光帽沿3,第二遮光帽沿18与所述第一遮光帽沿3平行设置,所述凹槽设置在第 一遮光帽沿3与第二遮光帽沿18之间的基板上,所述基板1的外围区域包括第一侧部10、 第二侧部12、第三侧部13第四侧部11,在基板1的上述四个侧部中,至少有一个侧部上面 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设置在外围区域第一遮光帽沿3的高度低于设置在中间区域的 第二遮光帽沿18的高度。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模块,其基板1的第一侧部10A、第二侧部12A、第三侧部 131A,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A,基板的中间区域全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18A ;所述第一遮 光帽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模块,其基板的第一侧部10D、第二侧部13D设置第一遮 光帽沿3D,基板ID的中间区域,基板的第三侧部12D设置第二遮光帽沿18D ;所述第一遮光 帽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模块,其基板IC的第一侧部IOC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C, 基板的中间区域,基板的第二侧部12C,第三侧部13C和设置第二遮光帽沿18C ;所述第一遮 光帽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模块,基板的第一侧部10B、第二侧部12B、第三侧部13B, 第四侧部11B,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B,基板的中间区域全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18B ;所 述第一遮光帽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其中,所述的模块,第一遮光帽沿3与基板的设置角度为10-179度,第二遮光帽18 沿与基板的设置角度与基板的设置角度10-179度。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LED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通 过连接装置连接,在各个模块上的各个凹槽中设置一个LED5。所述的LED模块,包括一基板1、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凹槽9,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 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18,和设置在基板1上的外围区域至少一第一遮光帽沿3,第二遮 光帽沿18与所述第一遮光帽沿3平行设置,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遮光帽沿3与第二遮光帽 沿18之间的基板上,所述基板1的外围区域包括第一侧部10、第二侧部12、第三侧部13第 四侧部11,在基板1的上述四个侧部中,至少有一个侧部上面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设 置在外围区域第一遮光帽沿3的高度低于设置在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18的高度。实施例2如图1、图2、图6所示所述的LED模块,基板1的第一侧部10A、第二侧部12A、第 三侧部13A,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A,基板1的中间区域全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18A,所述 第一遮光帽沿3A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遮光帽沿18A的高度;基板1的第一侧部10A、第二 侧部12A、第三侧部13A和第四侧部组成了 LED模块的外围,在这些地方侧部设置第一遮光 帽沿3A的高度低于设置在基板1中心区域所述第二遮光帽沿18A处是,在用LED模块组装 LED模块的时候,一个LED模块基板1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A的部位与另一个LED模块基板 1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A的部位相连接,在两个LED模块相连接相接触的地方设置的第一遮光帽沿3A都比基板1中心区域所述第二遮光帽沿18A,降低第一遮光帽沿3A高度有利于 LED的发光,增强了 LED的发光,增强了发光就增强了 LED的照亮区域,这样就在两个LED模 块相连接相接触的部位都采用降低第一遮光帽沿3A做法,就可以克服原来LED模块中原来 连接方式出现的部分黑屏或者部分黑斑或着部分黑条。图3、图4、图5中不同的LED模块的设计或者设置方式,在不同的LED模块中主 要是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位置侧部不同,但是在这些不同的LED模块中,至少有一边设置 着第一遮光帽沿,采用这些设置方法,主要是解决两个LED模块相连接相接触的部位出现 的部分黑屏或者部分黑斑或着部分黑条的现象,其主要手段是都采用降低第一遮光帽沿3A 做法,就可以克服原来LED模块中原来连接方式出现的部分黑屏或者部分黑斑或着部分黑
^^ ο图3、图4、图5中不同的LED模块的设计或者设置方式,在不同的LED模块中主要 是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位置侧部不同,但是在这些不同的LED模块中,至少有一边设置着 第一遮光帽沿,采用这些设置方法,主要是解决两个LED模块相连接相接触的部位出现的部分黑屏或者部分黑斑或着部分黑条 的现象,其主要手段是都采用降低第一遮光帽沿3A做法,就可以克服原来LED模块中原来 连接方式出现的部分黑屏或者部分黑斑或着部分黑条。所述的LED模块,LED模块上还设置了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感应器、控制单 元、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顺序电连接,用于感 应变化或接收外部指令,并通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定条件时,启动所述控制开关,将预设置的LED控 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各LED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LED控制信号,驱动控制各LED。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LED在出光面上有更大的范围,增加了 LED的亮度和照亮范 围,更容易制造,使用上述方法制作出来的LED模块在组装LED模块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 解决了目前行业内存在的黑屏黑斑的问题,使LED模块更加实用。实施例3如图1、图2、图6所示,一种LED模块,至少两个模块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组成LED 模块;在基板每个凹槽中至少设置一个LED。一种模块,包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间区域的 第二遮光帽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外围区域至少一第一遮光帽沿,第二遮光帽沿与所述第 一遮光帽沿平行设置,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遮光帽沿与第二遮光帽沿之间的基板上,所述 基板的外围区域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第四侧部,在基板的上述四个侧部中, 至少有一个侧部上面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设置在外围区域第一遮光帽沿的高度低于设 置在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在本实施例子中,所述的LED模块本实施例中两个 LED模块是第一 LED模块IDOl和第二 LED模块1D02,第一 LED模块的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 部位与第二 LED模块的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部位相连接。在两个LED模块相连接相接触的 地方设置的第一遮光帽沿都比基板中心区域所述第二遮光帽沿,降低第一遮光帽沿高度有 利于LED的发光,增强了 LED的发光,增强了发光就增强了 LED的照亮区域,这样就在两个LED模块相连接相接触的部位都采用降低第一遮光帽沿做法,就可以克服原来LED模块中 原来连接方式出现的部分黑屏或者部分黑斑或着部分黑条。在所述的LED模块,两个LED模块即第一 LED模块,第二 LED模块,第一 LED模块的 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部位与第二 LED模块的第四侧部位相连接;或是第二 LED模块的第一 遮光帽沿设置的部位与第一 LED模块的第四侧部位相连接,在本实施例子中,第四侧部位 是没有设置任何遮光帽沿,这样设置也是为了减少两个LED模块在相连接的部位的间距, 增强相邻两行LED发光的强度,就可以克服原来LED模块中原来连接方式出现的部分黑屏 或者部分黑斑或着部分黑条。实施例4如图1、图2、图6所示,一种LED屏,包括至少四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模块 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组成LED模块;当然也可以选择5个LED模块,6个LED模块8个LED模 块10个LED模块16个LED模块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LED模块大小来确定LED模块 的多少。本实施方式提供由6个LED模块组成的LED模块,第一 LED模块IDOl,第二 LED模 块1D02,第三LED模块1D03,第四LED模块1D04,第五LED模块1D05,第六LED模块1D06,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LED模块,包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 第一遮光帽沿,第二遮光帽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第四侧部和中 间区域,所述的LED模块基板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3, 基板的中间区域全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18,所述第一遮光帽沿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遮光 帽沿18的高度,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遮光帽沿3与第二遮光帽沿18之间的基板上,每个凹 槽中至少设置一个LED;在LED模块中,第一 LED模块IDOl,第二 LED模块1D02,第三LED模块1D03,第四 LED模块1D04,第五LED模块1D05,第六LED模块1D06的连接方式如下,在LED模块中,第 一 LED模块IDOl的第一侧部与第二 LED模块1D02的第一侧部相连接,第三LED模块1D03 的第一侧部与第四LED模块1D04的第一侧部相连接,第一 LED模块IDOl的第二侧部与第 三LED1D03的第二侧部相连接,第二 LED模块1D02的第二侧部与第四LED模块1D04的第 二侧部相连接,在此基础上,第五LED模块1D05第二侧部与第六LED模块1D06第三侧部相 连接,第六LED模块的第一侧部与第四LED模块1D04的第四侧部位相连接,第三LED模块 1D03的第四侧部位与第五LED模块1D05第一侧部相连接,形成连接的部位25,连接的部位 26,以上各个模块相连接的部位都是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部位,这样在各个LED模块相互 连接的地方都设置了第一遮光帽沿,在两个LED模块相连接相接触的地方设置的第一遮光 帽沿都比基板中心区域所述第二遮光帽沿,降低第一遮光帽沿高度有利于LED的发光,增 强了 LED的发光,增强了发光就增强了 LED的照亮区域,这样就在两个LED模块相连接相接 触的部位都采用降低第一遮光帽沿做法,就可以克服原来LED模块中原来连接方式出现的 部分黑屏或者部分黑斑或着部分黑条。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LED在出光面上有更大的范围,增加了 LED的亮度和照亮范 围,更容易制造,使用上述方法制作出来的LED模块在组装LED模块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 解决了目前行业内存在的黑屏黑斑的问题,使LED模块更加实用。LED模块上还设置了一控 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感应器、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
7[0059]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顺序电连接,用于感 应变化或接收外部指令,并通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定条件时,启动所述控制开关,将预设置的LED控 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各LED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LED控制信号,驱动控制各LED。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外围区域至少一第一遮光帽沿,第二遮光帽沿与所述第一遮光帽沿平行设置,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遮光帽沿与第二遮光帽沿之间的基板上,所述基板的外围区域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第四侧部,在基板的上述四个侧部中,至少有一个侧部上面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设置在外围区域第一遮光帽沿的高度低于设置在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基板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第 四侧部,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基板的中间区域全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基板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设 置第一遮光帽沿,基板的中间区域设置第二遮光帽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基板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设置第一遮光 帽沿,基板的中间区域,基板的第三侧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基板的第一侧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基板 的中间区域,基板的第二侧部,第三侧部设置第二遮光帽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遮光帽沿与基板的设置角度为 10-179度,第二遮光帽沿与基板的设置角度与基板的设置角度10-179度。
7.—种LED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通过连接装置连 接,在各个模块上的各个凹槽中设置一个LE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基 板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外围区域至 少一第一遮光帽沿,第二遮光帽沿与所述第一遮光帽沿平行设置,所述凹槽设置在第一遮 光帽沿与第二遮光帽沿之间的基板上,所述基板的外围区域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 侧部、第四侧部,在基板的上述四个侧部中,至少有一个侧部上面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 设置在外围区域第一遮光帽沿的高度低于设置在中间区域的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所述凹 槽设置在第一遮光帽沿与第二遮光帽沿之间的基板上,每个凹槽中至少设置一个LED。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模块,其特征在于,各个模块与各个模块相连接的部位是 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模块,其特征在于,LED模块上还设置了一控制装置,控 制装置包括感应器、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和控制模块;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顺序电连接,用于感应变 化或接收外部指令,并通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预设定条件时,启动所述控制开关,将预设置的LED控制信 号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各LED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LED控制信号,驱动控制各LE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和一种LED模块,模块包括一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凹槽,设置在基板上的至少一第一遮光帽沿,至少一第二遮光帽沿,基板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第一连接部和中间区域,在基板的上述三个侧部中,至少有一个侧部上面全部设置第一遮光帽沿,在基板的中间区域至少设置一第二遮光帽沿,第一遮光帽沿的高度低于第二遮光帽沿的高度,每个凹槽中至少设置一个LED。在不同的LED装置中主要是第一遮光帽沿设置的位置侧部不同,但是在这些不同的LED装置中,至少有一边设置着第一遮光帽沿,采用这些设置方法,使用上述方法制作出来的LED模块在组装LED屏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实用。
文档编号F21S2/00GK201636569SQ2009202622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于德海 申请人:深圳市华海诚信电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