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50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灯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固定式灯具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均需要切断灯具的总供电开关,再由维修 人员将灯具从固定位上拆卸下来,进行开盖维修,维修完毕后再将灯具原位安装,开启总供 电开关,若灯具重新安装后仍存在问题,则需要重复上面的步骤;特别当一条线路上串联多 个灯具,且这些灯具共用一个总供电开关时,这种维修必然带来极大的不便,当一个灯具出 现问题或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切断总供电开关会停止整个现场的工作,增加工业成本;而 为了不影响现场工作,又需要维修人员在现场停工时如夜晚进行维修,这样给维修带来极 大的不便,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现有灯具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方便维修人员 维修,节约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具结构,包括灯头组件、 安装于所述灯头组件上端的顶盖,以及安装于灯头组件下端用于固定透明件的灯圈,所述 灯头组件包括一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光源以及驱动点亮所述光源的电气组件,所述壳体 内设置有一串联在所述电气组件供电回路中的开关按钮,所述灯圈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 接,在所述灯圈上设置有一可与开关按钮对应配合的凸起部,当所述灯圈与所述壳体配合 安装时,所述凸起部对所述开关按钮施压使其闭合;当所述灯圈与所述壳体拆卸分离时,所 述凸起部远离所述开关按钮使其断开。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灯圈安装时相接触的侧壁上设置有相互扣合卡接的卡接 部。具体地,所述卡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壳体侧壁边缘上的第一凸筋和至少 两个设于所述灯圈侧壁边缘上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壳体的侧壁周向均勻分布, 且沿所述壳体径向凸起;所述第二凸筋沿所述灯圈的侧壁周向均勻分布,且沿所述灯圈径 向凸起。进一步地,在所述灯圈上,沿所述第二凸筋的内侧轴向一体成型一套管,且套管的 轴向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筋的端面,所述凸起部轴向设于所述套管的端面上。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一用于纳置所述开关按钮的固定座,所述固 定座的两端穿设有所述电气组件供电回路中的导线。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的长度相匹配。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按钮的中部向两端弧形过渡,所述凸起部的中部向两端弧 形过渡。本发明提供的灯具结构中,由于将开关按扭设于灯头组件的壳体内,且在与壳体配合的灯圈上设有可按压可松开所述开关按钮的凸起部,因此,维修人员在将灯圈与灯头 的壳体拆卸时,凸起部松开所述开关按钮实现单个灯具断电,并可对其进行独立维修,而不 影响其它灯具的使用,这种灯具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有灯具共用一个开关出现的因一 灯损坏、而需关闭所有灯具进行维修所造成的损失;同时,灯具维修完毕后将灯圈与壳体配 合安装后凸起部又可重新按压开关按钮,灯具通电并正常工作,因此,这种灯具使用和维修 都相当方便。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灯具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灯具中灯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灯具中灯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 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 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照图1、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灯具结构,包括灯头组件 1、安装于灯头组件1上端的顶盖2,以及安装于灯头组件1下端用于固定透明件4的灯圈 3,所述灯头组件1包括一壳体11,安装于壳体11内的光源12以及驱动点亮所述光源12的 电气组件13,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一串联在所述电气组件13供电回路中的开关按钮14, 所述灯圈3与所述壳体1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灯圈3上,设有一可与开关按钮14对应配合 的凸起部31,当所述灯圈3与所述壳体11配合安装时,所述凸起部31对所述开关按钮14 施压使其闭合;当所述灯圈3与所述壳体拆卸分离时,所述凸起部31远离所述开关按钮14 使其断开。本发明提供的灯具结构中,由于将开关按扭14设置于灯头组件1的壳体11内,且 在与壳体11配合的灯圈3上设有可按压可松开所述开关按钮14的凸起部31,因此,维修人 员在将灯圈3与壳体11拆卸时,凸起部31松开所述开关按钮14实现单个灯具断电,并可 对其进行独立维修,而不影响其它灯具的使用,这种灯具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有灯具 共用一个开关出现的因单个灯损坏而需关闭所有灯具进行维修造成的损失;同时,灯具维 修完毕后将灯圈3与壳体11安装后凸起部31又可重新按压开关按钮14,灯具通电并正常 工作,因此,这种灯具使用和维修都相当方便。为了方便凸起部31的定位,以及安装拆卸壳体11与灯圈3,本实施例在壳体11与 灯圈3安装时相接触的侧壁上,设置有相互扣合卡接的卡接部,用于引导壳体11与灯圈3 的安装位,并保证在壳体11与灯圈3安装定位时凸起部31正好抵压开关按钮14。比如可 以采用以下方式设置卡接部。如图3所示,在上述壳体11上,一端具有开口部111,且内部中空,用以容置电器设 备。具有开口部111的一端与所述灯圈3适配可拆卸连接,为方便凸起部31的定位 以及 安装拆卸壳体11与灯圈3,可在此位置设置相互扣合卡接的卡接部。以下具体说明卡接部是如何设置,并且壳体11与灯圈3是如何安装拆卸的。如图3所示,上述卡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设于壳体11侧壁边缘上的第一凸筋112 和至少两个设于灯圈3侧壁边缘上第二凸筋32,如图2所示,第一凸筋112和第二凸筋32 之间形成相互扣合卡接。如图3所示,在所述壳体11开口部111的端面内侧壁边缘,沿开口部111的径向 凸出有至少两个第一凸筋112(图3中为三个),所述三个第一凸筋112沿开口部111的端 面内侧壁边缘周向均勻分布,相邻凸筋112之间留有一定空隙1121,用于在安装初始位置 时作为第二凸筋32的入口。参照图4,所述灯圈3 —端安装有一透明件32。灯圈3与壳体11相连接的端面侧 壁内侧径向凸出有至少两个第二凸筋32(图3中为三个),三个第二凸筋32沿灯圈3的端 面侧壁周向均勻分布,相邻第二凸筋32之间留有一相适应的空隙,用于在安装初始位置时 作为第一凸筋112的入口。在本实施例中,将灯圈3上的第二凸筋32由相邻第一凸筋112之间的空隙1121 伸入壳体11内,并旋转所述灯圈3使第二凸筋32转至第一凸筋112上方并卡接于第一凸 筋112上,拆卸时再旋转灯圈3使第二凸筋32旋转至空隙1121处,再向外拔出灯圈3即可 实现灯圈3与壳体11的拆卸。本实施例中,于所述壳体11及灯圈3上分别设置三个凸筋来实现二者之间的可拆 卸连接,当然,壳体11及灯圈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于此,此处二者也可以采用螺纹 连接或卡扣连接的方式,或者直接采用滑槽的形式来实现。但是本实施例中,设置凸筋的方 式更易于壳体11或灯圈3结构进行一体加工成型,同时第一凸筋112及第二凸筋32均设 置三个,这样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也更牢固。另外,为了保证凸起部31正好抵压开关按钮 14,避免旋转过度,可在壳体1上的其中一个凸筋112上设置限位部,用于在壳体11和灯圈 3进行旋转安装、且凸起部31正好抵压开关按钮14时,阻止壳体11和灯圈3继续相对旋 转。此限位部可以是在凸筋112沿侧壁周向一端上设置凸台,用于在凸筋112和凸筋32 进行适配时进行限位。参照图2、图3,上述壳体11的内侧壁上设置一固定座113,开关按扭14置于固定 座113内,此固定座113在壳体11侧壁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应当适配凸起部31的位置,用 于在壳体11和灯圈3进行旋转安装后,凸起部31正好抵压开关按钮14。固定座113的两 端穿设有所述电气组件13供电回路中的导线131。参照图4,在所述灯圈上,沿所述第二凸 筋32的内侧轴向一体成型一套管33,所述套管33的轴向高度高于第二凸筋32的端面,所 述凸起部31轴向设于所述套管33的端面上,所述凸起部31在所述灯圈3侧壁圆周方向上 处于两个第二凸筋32之间,由于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1与开关按扭14是在灯圈3与壳体 11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发生相互的配合或脱离,而灯圈3与壳体11采用三个凸筋旋转卡合的 方式来安装或拆卸,故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31与所述第二凸筋32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对 位置与所述开关按钮14与所述第一凸筋112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相同,这样才能保证 第一凸筋112与第二凸筋32相互重叠卡合时,凸起部31与开关按钮14处于相对应的配合 位置。所述开关按钮14也可以设于所述壳体11内的其它位置,相应地,所述凸起部31的 位置也需相应地进行调整。当然,所述开关按钮14也可以采用其它的配合方式,只需满足 灯圈3与壳体11安装或拆卸过程中,所述开关按钮14能被动地被按压和松开以使其与电
5气组件13供电回路接通或断开即可。参照图3、图4,所述第一凸筋112与所述第二凸筋32与的长度相匹配。本实施例 中,由于灯圈3与壳体11的连接是通过第二凸筋32重叠勾于第一凸筋112上方来实现,故 将第一凸筋112与所述第二凸筋32设置相匹配的长度,使第一凸筋112与所述第二凸筋32 之间为最大面积重叠卡接,从而使灯圈3的安装更牢固。进一步地,请再参照图3、图4,由于所述凸起部31是随灯圈3的旋转来旋转按压 或松开所述开关按钮14,故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钮14的中部向两端弧形过渡,所述凸 起部31的中部向两端弧形过渡,这样在灯圈3旋转过程中,所述凸起部31在开始按压所述 开关按钮14和离开所述开关按钮14时二者之间的相对滑动都可以顺畅进行,这样更省力。请再参照图2,本发明中,所述灯圈3与所述壳体11安装时,将所述灯圈3具有套 管33的一端垂直伸入壳体11内,且使灯圈3上的第二凸筋32与壳体11上的第一凸筋112 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即第二凸筋3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凸筋112之间的空隙1121处,继 续向内伸入所述灯圈3,当第二凸筋32由所述空隙1121伸入到第一凸筋112上方位置时, 旋转所述灯圈3,使第二凸筋32位于所述第一凸筋112的正上方处,停止旋转并松开所述 灯圈3,此时第二凸筋32勾于所述第一凸筋112处,灯圈3不会掉下来,实现灯圈3与壳体 11的固定连接。同时,由于所述凸起部31与所述第二凸筋32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与 所述开关按钮14与所述第一凸筋112在圆周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相同,故当第二凸筋32与 所述第一凸筋112重叠卡合时,凸起部31与开关按钮14也处于相对的位置,此时凸起部31 向上按压开关按钮14,开关按钮14被压入所述固定座113内,并与固定座113两端穿入的 导线131接通,此时所述光源12被供电而点亮,灯具正常工作。当灯具发生故障时,旋转灯 圈3,使灯圈3的第二凸筋32转至壳体11上的相邻第一凸筋112之间的空隙1121处,此时 由于灯圈3的旋转,凸起部31也发生转动,脱离开关按扭14,开关按钮14被松开并弹出固 定座113内,此时开关按钮14与导线131之间断开,灯具无供电而熄灭,此时向下拔出灯圈 3,即可使灯圈3完全脱离壳体11,此时可对灯具进行维修,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灯具结构,包括灯头组件、安装于所述灯头组件上端的顶盖,以及安装于灯头组件下端用于固定透明件的灯圈,所述灯头组件包括一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光源以及驱动点亮所述光源的电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串联在所述电气组件供电回路中的开关按钮,所述灯圈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灯圈上设置有一可与开关按钮对应配合的凸起部,当所述灯圈与所述壳体配合安装时,所述凸起部对所述开关按钮施压使其闭合;当所述灯圈与所述壳体拆卸分离时,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开关按钮使其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灯圈安装时相接触的 侧壁上,设置有相互扣合卡接的卡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 述壳体侧壁边缘上的第一凸筋和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灯圈侧壁边缘上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 筋沿所述壳体的侧壁周向均勻分布,且沿所述壳体径向凸起;所述第二凸筋沿所述灯圈的 侧壁周向均勻分布,且沿所述灯圈径向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圈上,沿所述第二凸筋的 内侧轴向一体成型一套管,且套管的轴向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筋的端面,所述凸起部轴向 设于所述套管的端面上。
5.如权利要求1、2、3或4中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侧壁上 设置一用于纳置所述开关按钮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端穿设有所述电气组件供电回路 中的导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的 长度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2、3、4或6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的中部 向两端弧形过渡,所述凸起部的中部向两端弧形过渡。
全文摘要
一种灯具结构,包括灯头组件、安装于灯头组件上端的顶盖,以及安装于灯头组件下端用于固定透明件的灯圈,所述灯头组件包括一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光源以及驱动点亮光源的电气组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串联在所述电气组件供电回路中的开关按钮,灯圈与壳体可拆卸连接,在灯圈上设置有一可与开关按钮对应配合的凸起部,当灯圈与壳体配合安装时,凸起部对开关按钮施压使其闭合;当灯圈与壳体拆卸分离时,凸起部远离开关按钮使其断开。本发明提供的灯具结构,维修人员在将灯圈与灯头的壳体拆卸的同时即可将单个灯具进行断电,因此可随时对单个灯具进行独立维修,而不影响其它灯具的使用,从而避免了单个灯损坏而需关闭所有灯具造成的损失。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1886775SQ20101019633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周明杰, 梁校津 申请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