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81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多个发光元件的面光源装置、以及将来自该面光源装置的光 照射到被照明部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用于电视或个人计算机等的液晶显示监视器的照明设备,已知 在基板上配置了多个发光装置的面光源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具有点状发光的发光元件 (例如,LED)、以及使来自该发光元件的光向照明范围内均勻地扩散并出射的光束控制 部件。从发光装置出射的光混合,由此该面光源装置从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对显示面板面 状地进行照明。
这样的面光源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即在俯视了基板时,将在特定部位具有问 题(具有与周边不同的发光特性。例如,异常发光或阴暗部等)的发光装置集中在单一 方向上规则性地排列的情况下,在从发光装置出射的光被重叠时,产生亮度不均,降低 照明质量。这里,作为发光装置在特定部位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发光元件中存在问题的 情况,或者控制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光束控制部件中存在问题的情况等。
作为解决发光元件的问题的技术,例如,已知图1所示的技术。图1是表示现 有技术的面光源装置100中的LEDlOl的配置状态的图。在该现有技术的LEDlOl中, 供电用线(wire) 102跨越其发光面。在基板103上规则性地排列了这样的LEDlOl以使供 电用线102的方向都相同时,由于供电用线102跨越发光面的位置排向单一方向,所以若 使从该LEDlOl照射的光重叠,则在屏幕上的特定部位产生阴暗部。因此,存在以下的 现有技术,即通过在俯视了基板103时,使各个LEDlOl随机地旋转而进行安装,使供 电用线102跨越LEDlOl的发光面的位置不排向一定方向,从而在使来自LEDlOl的光重 叠时,在特定部位不产生阴暗部(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7-172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现有技术的发明是解决因作为发光元件的LEDlOl的问题而造成的发光装 置的亮度不均的技术,而不是能够解决因光束控制部件的特定部位的问题而造成的发光 装置的亮度不均的技术。
这里,作为发光装置的亮度不均的原因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特定部位的问题, 可以考虑是在通过将熔融树脂从浇口。ate)射出到型腔(cavity)内成形的光束控制部件中 的、熔融树脂合流之处产生的熔接线(weld line)或凹陷等的成形不良。对应于射出成形 时的浇口在位置大致固定的位置产生这些成形不良。另外,在基板上排列多个这样的在 特定部位存在成形不良的光束控制部件而使用时,若成形不良部位规则地配置,则因成 形不良部位而产生的异常发光或阴暗部规则性地被照射到显示面板的被照射面,由此使面光源装置的发光质量劣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多个在特定部位(对应于浇口位置在大致 固定的位置)存在成形不良的光束控制部件时,发光质量的劣化较少的面光源装置、以 及具备该装置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点状 地发光;多个光束控制部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一对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将来自 所述发光元件的光从光控制出射面扩散并出射;以及光扩散部件,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 的所述光控制出射面出射的光入射到该扩散部件中,并进行扩散和透过。而且,本发明 的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通过从将所述光控制出射面作为正面时的、位于侧面的 浇口向型腔内射出熔融树脂而成形,并以其光轴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的方式安装 在所述基板上。而且,所述多个光束控制部件以在俯视所述基板时与所述浇口对应的部 分相对于所述基板上的单一方向不规则地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面光源装置;以及由来自所述面光源 装置的光照射的被照明部件。
在本发明中,安装了多个光束控制部件,以使在俯视了基板时与浇口对应的部 分相对于基板上的单一方向不规则性地配置。由此,能够使对应于浇口位置在大致固定 的位置产生的成形不良部位,相对于基板上的单一方向不规则地配置。也就是说,能够 使成为异常发光或阴暗部等的原因的光束控制部件的成形不良部位相对于基板上的单一 方向不规则地配置。
由此,与成形不良部位相对于基板上的单一方向规则地配置的情况相比,从光 束控制部件出射的光的异常发光等不显著,能够抑制面光源装置中的发光质量的劣化。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面光源装置的图。
图2的(a)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图, 并且是表示省略被照明部件、光扩散部件和发光元件而对基板安装光束控制部件的状态 的俯视图,
图2的0))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图, 并且是省略被照明部件、光扩散部件和发光元件而示出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l-Al线切断而示出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4的(a)是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
图4的(b)是沿图4的(c)的A2-A2线切断而示出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剖面图。
图4的(c)是光束控制部件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光束控制部件的脚的变形例,也就是说,表示三个脚的光束控制部 件、四个脚的光束控制部件、五个脚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图,图5(1) (3)的(a)是光束 控制部件的俯视图,图5(1) (3)的(b)是沿(C)的A3-A3线切断而示出的光束控制部 件的剖面图,图5(1) (3)的(c)是光束控制部件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光束控制部件的变形例,图6(1) ( 是表示在一次射出成形中 同时成形的多种光束控制部件的图,图6(1) (5)的(a)是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图6(1) (5)的(b)是沿(C)的A4-A4线切断而示出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剖面图,图6(1) (5)的(c)是光束控制部件的仰视图。
图7是表示在基板相邻地安装了一次射出成形中同时成形的多种光束控制部件 的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显示装置;
2 面光源装置;
3:被照明部件;
4 光扩散部件;
5 发光元件;
6 基板;
7:光束控制部件;
13 凸起部(与浇口对应的部分);
15 光控制出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2至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 显示装置1、以及构成该显示装置1的面光源装置2。其中,图2的(a)是表示能够适用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2和具备该装置的显示装置1的图,并且是表示省略被照明部件3、 光扩散部件4和发光元件5而对基板6安装光束控制部件7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的(b) 是表示能够适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2和具备该装置的显示装置1的图,并且是省略被照 明部件3、光扩散部件4和发光元件5而示出的侧视图。另外,图3是沿图2的Al-Al 线切断而示出的显示装置1的部分剖面图。另外,图4的(a)是光束控制部件7的俯视 图。图4的(b)是沿图4的(c)的A2-A2线切断而示出的光束控制部件7的剖面图。图 4的(C)是光束控制部件7的仰视图。
(面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
如图2至图4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基板6 ;多个发光元件5 (例如,LED), 其被安装在基板上,并且点状发光;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其与发光元件5—对一地被安 装在基板6上,并出射来自发光元件5的光;光扩散部件4,其配置为与各个光束控制 部件7相向;以及被照明部件(例如,液晶面板)3,其配置为与光扩散部件4相向。另 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基板6、发光元件5、光束控制部件7和光扩散部件4构成面光 源装置2。
(基板)
利用图3说明基板6。基板6在其表面上形成了配线图案(未图示)。另外, 该配线图案与安装在基板6的表面上的发光元件5的各个电极连接。另外,在基板6的 表面上,形成用于插入后述的光束控制部件7的脚8的定位凹部10。另外,在基板6的 背面9上,安装用于控制发光元件5的控制电路(未图示)等。
(发光元件)
利用图3说明发光元件5。发光元件5的电极端子(未图示)被焊接在基板6的配线图案上,由此发光元件5被电连接。在基板6的表面上,矩阵状地安装多个发光元 件5,并通过对发光元件5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使该多个发光元件5导通/截止(ON/ OFF)。这里,为了易于说明,将来自发光元件5的立体的出射光束的中心处的光的行进 方向定义为发光元件5的光轴Li。
(光扩散部件)
利用图3说明光扩散部件4。如图3所示,光扩散部件4配置为与光束控制部件 7相向且与基板6平行。该光扩散部件4为使用透光性优异的PMMA或PC等的树脂材料 形成为膜状或平板形状,并形成为与被照明部件3的平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大小(面积)。
在光扩散部件4的表面形成细微的凹凸(棱柱状突起、通过压纹加工或微珠涂层 的扩散处理形成的凹凸)、或者在光扩散部件2的内部混入扩散材料。
这样的光扩散部件4使从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控制部11出射的光在透过的同时 扩散,并使对被照明部件3照射的光均勻。
另外,也可以将这样的光扩散部件4安装在被照明部件3的发光元件5侧的面 上,或者也可以在与被照明部件3分离的状态下,将其配置在与被照明部件3的发光元件 5相向的面侧。
(光束控制部件)
利用图4说明光束控制部件7。光束控制部件7具有如图4的(a)、(b)和(C) 所示的形状,例如,将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EP(环氧树脂) 等的透明树脂材料作为材料,通过射出成形被一体成形。此时,通过从俯视了光束控制 部件7时的、位于侧面的浇口向型腔内射出熔融树脂,成形光束控制部件7。这里,将从 光束控制部件7出射的光的立体的出射光束的中心处的光的行进方向,定义为光束控制 部件7的光轴L。
该光束控制部件7包括光控制部11,取入来自发光元件5的光,控制并出射 该光;呈大致圆环状的凸缘部12,朝向该光控制部11的径向外侧突出;圆杆状的脚8, 从背面9突出并保持背面9与基板6之间的间隙而支持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 ;以及凸 起部13,形成在凸缘部12。
光控制部11是指,具有从凹部14取入来自发光元件5的光,并从光控制出射面 15扩散并出射该取入的光的功能的部分。光控制出射面15的平面形状呈大致圆形形状, 光控制出射面15不使来自发光元件5的光在发光元件5的正上方等处局部地出射,而使 其朝向照射范围内平滑地扩散而出射,以使其在从光扩散部件4的出射面侧观看的状态 下均勻。然后,从该光控制出射面15出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被控制为与从其他的光束控 制部件7的光控制部11出射的光重叠而被出射。
如图4的(c)所示,凹部14形成在平面形状呈大致圆形形状的背面的中心部。 如图4的(b)所示,凹部14的剖面形状呈沿短轴切断了椭圆的半椭圆形状,其对光束控 制部件7的光轴L呈旋转对称。从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侧所见的该凹部14的中心与 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 一致。然后,若在基板6的表面上相对于发光元件5定位地安 装光束控制部件7,则该凹部14的中心与发光元件5的光轴Ll 一致。然后,该凹部14 取入来自发光元件5的光。
利用图3和图4,说明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上形成的脚8。如图4的(c)所示,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上且比凹部14靠近径向外侧,形成圆杆状的脚8,所述 脚8用于在使光束控制部件7定位于基板6上的状态下安装该光束控制部件。在与光束 控制部件7的光轴L同心的虚拟圆周上等间隔地突出形成六个该脚8。
然后,如图3所示,该脚8在基板6上支撑光束控制部件7,以使在光束控制部 件7的背面9与基板6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形成在基板6上的配线图案与光束控制部件 7的背面9不接触、并且释放从发光元件5产生的热。
该光束控制部件7的六个脚8被插入到基板6的表面(与光束控制部件7相向的 面)侧开口的定位凹部10。在以发光元件5的光轴Ll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等间隔地形成 六个该定位凹部10,以使其与光束控制部件7的脚8对应,并插入光束控制部件7的脚8 并通过热压粘接而将其固定。其结果,光束控制部件7在其光轴L与发光元件5的光轴 Ll 一致的状态下固定在基板6上。
这里,形成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上的六个脚8在与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 L同心的虚拟圆周上等间隔地形成。然后,也在以发光元件5的光轴Ll为中心的同心圆 上,等间隔地形成与六个脚8对应的六个定位凹部10。由此,即使以其光轴L为中心在 圆周方向上按60度间隔地移动光束控制部件7,也能够定位。也就是说,与基板6之间 的关系上,能够采用六种安装位置。
另外,举例说明了光束控制部件7上形成六个脚8的形态,但只要在与光束控制 部件7的光轴L同心的圆周上等间隔地形成脚8,并使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与发光元 件5的光轴Ll 一致而能够将光束控制部件7定位于基板6上即可,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 面9上形成的脚8的个数并不限于此。在光束控制部件7上形成的脚8的个数根据光束 控制部件7的大小、以及在基板6上形成的配线的图案,适当地被变更设计。例如,如 图5(1) (3)所示,脚8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五个。图5(1) (3)的(a)表示光束 控制部件7的俯视图,图5(1) (3)的(b)表示沿(C)的A3-A3线切断而示出的光束控 制部件7的剖面图,图5(1) (3)的(c)表示光束控制部件7的仰视图。
这里,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上形成的脚8的个数越多,能够对基板6采用 越多的安装位置。
如图4的(a) (c)所示,在凸缘部12上形成的凸起部13是从凸缘部12的外周 面向光束控制部件7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起。在图4的(a) (c)中,夸张在射出成形时 熔融树脂流入的浇口切断痕迹,表示凸起部13作为浇口的一部分。通常,在通过射出成 形而成形时,为了抑制熔接线或凹陷等的成形不良的发生,优选从希望成形的对象的中 心流入熔融树脂。但是,在为光束控制部件7时,在其中心部存在用于取入来自发光元 件5的光的凹部14、以及控制并出射来自发光元件5的光的光控制出射面15,若在其中 心设定浇口位置,则对光学功能造成影响,所以在凸缘部12的外周面设定浇口位置。由 此,从浇口流入的熔融树脂在将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夹在中间的、浇口位置的相反侧 的位置合流,在这样的熔融树脂的合流部16容易产生熔接线。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成 形不良的一例,举出熔接线进行说明。在光束控制部件7取入来自发光元件5的光时, 在该熔融树脂的合流部16产生的熔接线成为产生异常发光或阴暗部等的原因。
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7将射出成形时的浇口的一部分作为凸起部13。因 此,通过从凸起部13的位置确定熔融树脂的合流部16,能够确定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哪儿容易产生问题。假设没有该凸起部13时,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7以其光轴L为 中心呈旋转对称,所以难以确定容易产生问题的位置。
(光束控制部件的安装到基板的安装状态)
利用图2的(a),说明光束控制部件7的安装到基板6的安装状态。如图2的 (a)所示,若俯视基板6,则在基板6的表面上,矩阵状地安装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被 安装的该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为同一形状。另外,在图2的(a)中,为了易于说明,以 实线表示光束控制部件7的脚8,而不是以虚线表示。
如上所述,在通过射出成形而成形出的光束控制部件7中,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 射出成形时的熔融树脂的合流部16(将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夹在中间而与浇口位置相 反的一侧的位置)容易产生成为异常发光或阴暗部的问题的原因的熔接线。
在将具有这样的成形不良部位的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安装在基板6上,而使成形 不良部位排向单一方向(从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连接熔融树脂的合流部16的虚拟线 T的方向(参照图4的(a)),在安装到基板6上的各个光束控制部件7上排向相同方向) 时(未图示),通过光扩散部件4,将因光束控制部件7的成形不良部位产生的异常发光 或阴暗部规则性地照射到被照明部件3的被照射面,产生了面光源装置2中的发光质量的 劣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7对基板6,能够采用使光束控制部件7 的光轴L与发光元件5的光轴Ll 一致的多个安装位置。由此,在将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 安装在基板6上时,能够将其安装在基板6,以使相邻的光束控制部件7的凸起部13的突 出方向为不规则(不排向单一方向)。这样安装在基板6上的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的各个 光束控制部件7的成形不良部位(容易产生异常发光或阴暗部的位置),以光束控制部件 7的光轴L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不规则地分散而安装在基板6上。
这里所谓的不规则是指,相邻的所有光束控制部件7中的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 优选以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偏移,但不需要相邻的所有光束控 制部件7中的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在圆周方向上偏移。也就是说,在使来自多个光束控 制部件7的出射光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通过光扩散部件4出射到面上时,在面光源装置 2中的发光质量的劣化不显著的程度上,各个光束控制部件7的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对 基板6上的单一方向,以光轴L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偏移规定角度(例如,60° )即可。 因此,只要面光源装置2中的发光质量的劣化不显著,相邻的一部分的光束控制部件7的 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也可以集中在单一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7能够安装为,在俯视了基板6时,相邻的光束控制 部件7的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对基板6上的单一方向呈不规则。由此,在基板6的表面 上安装了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时,能够以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为中心,使相邻的光束 控制部件7中的容易产生成形不良的位置(容易产生异常发光或阴暗部的位置)在圆周方 向上分散。
由此,与成形不良部位相对于基板上的单一方向规则地配置的情况相比,从光 束控制部件7出射的光的异常发光等不显著,能够抑制面光源装置2中的发光质量的劣 化。
(光束控制部件的变形例)
利用图6和图7,说明光束控制部件7的变形例。图6(1) (5)表示使用形成 在同一模具中的多个型腔,通过一次射出成形同时成形的光束控制部件7(7a、7b、7c、 7d、7e),图6(1) (5)的(a)表示光束控制部件7的俯视图,图6(1) (5)的(b)表 示沿(C)的A4-A4线切断而示出的光束控制部件7的剖面图,图6(1) (5)的(c)表示 光束控制部件7的仰视图。图7是表示在基板6相邻地安装了一次射出成形中同时成形 的多种光束控制部件7的状态的俯视图。另外,本变形例的光束控制部件7的基本结构 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7相同,所以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7相同的 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重复的说明。
作为本变形例的光束控制部件7,利用形成有五个型腔的模具,通过一次射出成 形同时成形五个光束控制部件7 (7a、7b、7c、7d、7e)。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例示了通 过一次射出成形同时成形五个光束控制部件7,但一次成形的光束控制部件7之数并不限 于此。
如图6(1) (5)的(c)所示,在通过一次射出成形而成形出的各个光束控制部 件7的背面9上,形成四个脚8(8a、8b、8c、8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光束控制部 件7的光轴L同心的虚拟的圆周上等间隔地形成了脚8。但是,在本变形中,在光束控 制部件7的背面9上且与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同心的虚拟圆周上,以不相等的间隔形 成多个脚8。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的一端侧,在圆周方向上隔开了规定的间隔形 成两个该脚8。然后,与上述的两个脚相比,在圆周方向上隔开了较大的间隔,在将光 轴L夹在中间的另一方侧形成两个脚。将在该一端侧形成的两个脚8的间隔的中心与在 另一端侧形成的两个脚8的间隔的中心连接的虚拟线S,通过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 如上形成的脚8的形成位置以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为中心呈非旋转对称,对虚拟线S 呈线对称。
使光束控制部件7的四个脚8 (8a、8b、8c、8d)与在基板6的表面侧开口的定 位凹部10(10a、10b、10c、IOd)对应而被插入。在以发光元件5的光轴Ll为中心的同 心圆上,与光束控制部件7的脚8 (8a、8b、8c、8d)对应的位置,形成四个该定位凹部 10(10a、10b、10c、10d)。对基板6,以相同的形成图案,矩阵状地形成多个该定位凹部 10(10a、10b、10c、10d)(参照图7)。然后,若光束控制部件7的脚8被插入,并热压 粘接到定位凹部10而被固定,则在其光轴L与发光元件5的光轴Ll 一致的状态下,光束 控制部件7被固定在基板6上。
形成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上的四个脚8以不相等的间隔(以光束控制部件 7的光轴L为中心呈非旋转对称)形成。由此,若光束控制部件7被安装到基板6,则对 基板6唯一地决定以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为中心的在圆周方向上的脚的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脚8与定位凹部10热压粘接而被固定。然而,存在以下的情 况,即基板6和脚8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由于因使发光元件5长时间点亮时流过基 板6的配线图案的电流的电阻所产生的焦耳热等的、脚8间距离的膨胀,脚8从定位凹部 10脱落。但是,本变形例的光束控制部件7的脚8 (8a、8b、8c、8d)与以光轴L为中心而 在其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了相同数的脚8的情况相比,以光轴L为中心的脚8 (8a)和 脚8 (8b)的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以及脚8 (8c)和脚8(8d)的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较窄。由此,与以相同数的脚8等间隔地形成了脚8的情况相比,在间隔较窄的情况下能够将两 个脚8的距离的膨胀量抑制到较小,所以脚8难以从基板6脱落。因此,即使间隔较宽 的一侧的一处脱落,也能够确保较窄的一侧的固定状态,与等间隔地形成了脚8的光束 控制部件7相比,光束控制部件7难以从基板6脱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上且与光束控 制部件7的光周L同心的虚拟圆周上,以不相等的间隔形成了四个脚8的光束控制部件 7,但本发明只要使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与发光元件5的光轴Ll 一致而能够在唯一的 位置进行固定即可,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上形成的脚8的个数并不限于此。在光 束控制部件7上形成的脚8的个数或间隔根据光束控制部件7的大小、以及在基板6上形 成的配线的图案,适当地被变更设计。
如图6所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凸缘部12上形成的凸起部13是浇口的一 部分,向光束控制部件7的凸缘部12的圆周方向外侧突出。然后,通过一次射出成形同 时形成的光束控制部件7 (7a、7b、7c、7d、7e)的各个光束控制部件7中形成的凸起部13 的突出方向,以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偏移。若具体地说明,则 如图6(1)的(c)所示,光束控制部件7 (7a)的凸起部13形成在凸缘部12的外周面上且 大致在连接光束控制部件7 (7a)的光轴L和脚8c的延长线上。如图6( 的(c)所示, 光束控制部件7 (7b)的凸起部13形成在凸缘部12的外周面上且大致在连接光束控制部件 7 (7b)的光轴L和脚8d的延长线上。如图6(3)的(c)所示,光束控制部件7(7c)的凸 起部13形成在凸缘部12的外周面上且大致在连接光束控制部件7 (7c)的光轴L和脚8a 的延长线上。如图6(4)的(c)所示,光束控制部件7 (7d)的凸起部13形成在凸缘部12 的外周面上且在连接光束控制部件7 (7d)的光轴L与脚8a和脚8b的中间点的延长线上。 如图6(5)的(c)所示,光束控制部件7(7e)的凸起部13形成在凸缘部12的外周面上且 大致在连接光束控制部件7 (7e)的光轴L和脚8b的延长线上。
如图7所示,在通过这样一次射出成形同时成形的多种光束控制部件7(7a、 7b、7c、7d、7e)中,将一个光束控制部件7 (7a)安装在基板6上,而将其他的光束控制 部件7(7b、7c、7d、7e)安装在与其相邻的位置。于是,在俯视了基板6时,其他的光 束控制部件7(7b、7c、7d、7e)的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对于一个光束控制部件7 (7a)的 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朝向不规则的方向突出。
(本变形例的效果)
作为本变形例中的光束控制部件7,通过射出成形来一次成形多种光束控制部件 7 (7a、7b、7c、7d、7e)。在这样一次形成了的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中,以不相等的间隔 形成了在其背面9上形成的脚8,对基板6仅采取一个安装位置。然后,各个光束控制部 件7将脚8(8a、8b、8c、8d)作为基准,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以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轴L 为中心在其圆周方向上偏移。若在基板6上相邻地安装多个这样的光束控制部件7,则以 使相邻的光束控制部件7中的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不规则(不排向单一方向)的方式, 将其配置在基板6的表面上,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然后,在本变形例的光束控制部件7中,唯一地决定光束控制部件7的对基板6 的安装位置,在安装后,各个光束控制部件7的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变得不规则。因 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光束控制部件7的凸起部13在圆周方向上偏移而省去安装的麻烦。由此,能够提高组装的作业效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光束控制部件7的背面9上等间隔地形成脚 8,并在基板6的表面上形成与其对应的定位凹部10,从而能够采取多个安装位置,但在 基板6的表面上形成配线图案,存在由于脚8的形成个数,脚8对配线图案造成干扰的情 况。但是,在本变形的光束控制部件7中,即使脚8的个数增加,也由于没有等间隔地形 成脚8的条件,所以能够适当地调整脚8的形成间隔,以使脚8对配线图案不造成干扰,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灵活地用于更多的配线图案。
(其他的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元件5,例示LED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 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是点状地发光的部件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光束控制部件7的材料,例示PMMA(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EP(环氧树脂)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中的材料并不限 于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光束控制部件7的脚8被插入到基板6的定位凹部 10并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脚8的对基板6的固定方法并不限 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对没有凹部10的平坦的基板6的表面直接粘接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光束控制部件7在与基板6之间保持间隙 的状态下进行安装,但本发明例如在基板6的背面上形成配线图案,并使用散热性优良 的部件作为基板6的情况等,不需要保持保持间隙而进行支撑,也可以是省略脚8而直接 与基板6粘接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光束控制部件7的凸缘部12上形成的凸起作为浇 口的一部分,但本发明只要能够确定容易产生成形不良的位置即可,该成形不良的位置 不对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学功能造成影响。例如,也可以在与浇口位置相反的一侧形成 凸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从光束控制部件7出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 重叠的形态,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使来自光束控制部件7的出射光重叠的形态。例如,即 使是来自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不重叠的形态,也就是说,来自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的 光照射的被照射区域不重叠而被配置为无间隙的形态,也能够对基板6上的单一方向不 规则地配置成为异常发光或阴暗部等的原因的光束控制部件7的成形不良部位,与对基 板6上的单一方向规则地配置成形不良部位的情况相比,从光束控制部件7出射的光的异 常发光等不显著,从而能够抑制面光源装置2中的发光质量的劣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能够广泛地用于电视监视器或个人计算机的监视器的背光 等的用途。
权利要求
1.一种面光源装置,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点状地发 光;多个光束控制部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一对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将来自所述 发光元件的光从光控制出射面扩散并出射;以及光扩散部件,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所 述光控制出射面出射的光入射到该光扩散部件中,进行扩散和透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控制部件通过从将所述光控制出射面作为正面时的、位于侧面的浇口向型 腔内射出熔融树脂而成形,并以其光轴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 板上;所述多个光束控制部件以在俯视所述基板时与所述浇口对应的部分相对于所述基板 上的单一方向不规则地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所述光束控制部件中的与所述浇口对应的部分,相对于所述基板上的单一方 向以所述光轴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偏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光束控制部件的与所述浇口对应的部分,以所述光轴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偏移。
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以及 由来自所述面光源装置的光照射的被照明部件。
全文摘要
提供了使用在特定部位具有问题的多个光束控制部件时,发光质量的劣化不显著的面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显示装置。面光源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安装在基板(6)上;光束控制部件(7),以与发光元件成对的方式安装在基板(6)上,并从光控制出射面扩散并出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以及光扩散部件,扩散和透过从光束控制部件(7)的光控制出射面出射的光。通过从将光束控制部件作为正面时的、位于侧面的浇口向型腔内射出熔融树脂来成形光束控制部件(7)。然后,以在俯视基板(6)时凸起部(13)的突出方向相对于基板(6)的单一方向呈不规则的方式安装多个光束控制部件(7)。
文档编号F21V5/00GK102022642SQ20101028707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
发明者平石文纪, 竹内洋一 申请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