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26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通常包括一吸热部、一位于吸热部上方的散热鳍片组、将该散热鳍片组与吸热部热性连接的若干热管及一位于散热鳍片组与吸热部之间的散热器。所述热管包括蒸发部,该散热器为一长条状结构,其横向穿过所述热管并与蒸发部热连接。由于蒸发部的长度相对于吸热部较小,散热器的横向尺寸也相应较小,使得散热装置在横向上散热能力达不到散热要求。然而,吸热部上与散热器未接触的部分(即在散热装置纵向上的部分)并没有布置任何散热元件,使得吸热部上的散热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实有必要对上述散热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用于与一发光源接触的吸热板、位于吸热板上方的散热鳍片组、将吸热板与散热鳍片组热连接的若干热管及位于吸热板与散热鳍片组之间并与热管热连接的散热器,每一热管包括蒸发部,所述热管的蒸发部间隔排列,所述热管的蒸发部夹设于所述吸热板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散热器包括由其中心向外延伸的一对散热翼和一对散热部,散热翼与散热部交替设置,该对散热翼与所述热管的蒸发部热接触,该对散热部位于所述热管的蒸发部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具,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该散热装置给发光二极管散热,且发光二极管与该散热装置的吸热板接触。本发明散热器具有两对交替的散热翼和散热部,散热部在横向上与热管的蒸发部热接触,散热部纵向延伸在热管的蒸发部之间,使得吸热板上的大部分散热面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散热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热效率。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倒置图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的前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发光二极管灯具 100
发光源10基板11发光二极管12透镜13吸热板20凹槽21散热器30板体31鳍片32散热翼33缺口34沟槽35散热部36热管40蒸发部41冷凝部42弯折部43散热鳍片组50散热片501本体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53折边54支撑部55穿孔56开口57折缘58容置空间59风扇固定架 60连接柱61支撑板62通槽63窗口64安装孔65风扇70网罩80螺纹柱81螺孔82网孑L83
锁固件84驱动模组90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和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具100。该发光二极管灯具100 包括一发光源10、一贴置于该发光源10上以吸收该发光源10产生的热量的吸热板20、一贴置于该吸热板20上的散热器30、与吸热板20和散热器30热接触的二热管40,穿设于热管40上的散热鳍片组50、一套设于散热鳍片组50周围的风扇固定架60、一固定于风扇固定架60上的风扇70、一安装于风扇70上方的网罩80及一安装于网罩80上的驱动模组90。所述发光源10包括一基板11、安装于基板11的底面的若干发光二极管12及分别罩设发光二极管12的透镜13。该基板11呈板状。这些发光二极管12布满于基板11上。 可以理解地,本发明的发光源10可以不设置透镜13。所述吸热板2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该吸热板20呈板状。请同时参阅图 3,该吸热板20的项面开设有二凹槽21,以收容所述热管40的底部。该二凹槽21相互平行。每一凹槽21的横截面呈弧形。该吸热板20的外侧面与基板11的外侧面平齐,以使基板11与吸热板20完全贴合。所述散热器30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器30由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挤制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散热器30可由多个片体组成。在本实施例中, 该散热器30呈“十”字形。该散热器30包括一具有平底面的板体31及由该板体31向上延伸的若干鳍片32。该板体31包括由板体31中心向外延伸的一对散热翼33和一对散热部36。该对散热翼33与该对散热部36向外延伸至吸热板20的外侧面,以增大该散热器30 与吸热板20的热接触面积。该对散热翼33与该对散热部36交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对散热翼33与该对散热部36垂直相交而使板体31呈“十”字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对散热翼33与该对散热部36可相交呈一定角度,例如,锐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对散热部36 的二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一缺口 34,以方便所述风扇固定架60安装。该对散热部36位于二热管40之间的间隙内;该对散热翼33的底面分别开设有一沟槽35。该散热器30的板体 31的底面与所述吸热板20的顶面相互贴合,该散热器30的沟槽35与吸热板20的凹槽21 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图未示)以收容所述热管40的底部。所述每一热管40大致呈U形。二热管40相互平行。每一热管40包括水平的蒸发部41、竖直二冷凝部42及连接蒸发部41和冷凝部42的二弯折部43。该蒸发部41容置于所述散热器30的沟槽35与所述吸热板20的凹槽21共同形成的容置槽内。所述散热翼33 插入对应热管40的二冷凝部42之间。所述冷凝部42向上穿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50中。所述散热器30相对于吸热板20的顶面的高度略大于所述热管40的弯折部43相对于吸热板20的顶面的高度,以使该散热器30充分利用热管40的弯折处的空间。所述散热鳍片组50包括若干堆叠的散热片501。每一散热片501包括一本体51, 该本体5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52和若干第二通孔53。该本体51大致呈矩形。这些第一通孔52位于本体51的中部。这些第二通孔53均勻地设置于这些第一通孔52的周围。 每一第二通孔53的周围向前一相邻的散热片501的本体51方向延伸有一折边M。第二通孔53容置所述热管40的冷凝部42。折边M与热管40的冷凝部42结合。该本体51靠近其边缘处向后一相邻的散热片501的本体51方向延伸有若干支撑部55。这些支撑部55均勻地分布于本体51靠近边缘处。请同时参阅图4,每一支撑部55由本体51冲压而成。每一支撑部阳抵靠后一相邻的散热片501的本体51上,以提供相邻散热片501的间隔。每一支撑部阳对应在本体51上形成一穿孔56,以利于气流流通。所述每一散热片501在其边缘处均勻地开设有若干开口 57。每一散热片501于每一开口 57处向前一相邻的散热片501的本体51方向弯折延伸有折缘58。若干散热片501 的同一开口 57处的折缘58相对接而形成一容置空间59。该容置空间59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50的外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鳍片组50的外侧面与所述吸热板20的外侧面平齐。所述风扇固定架60包括安装于所述吸热板20外围的若干连接柱61及一安装于连接柱61项部的支撑板62。所述每一连接柱6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每一连接柱61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通槽63。在本实施例中,该通槽63贯通连接柱61的侧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通槽63可不贯通连接柱61的任何侧面。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连接柱61位于其相对两端的通槽63内攻设有内螺纹。连接柱61对应容置于所述散热鳍片组50的容置空间59 内。每一连接柱61露于容置空间59外的侧面与散热鳍片组50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支撑板62大致呈矩形。该支撑板62于其中部开设一窗口 64,以便于所述风扇70产生的强制气流通过。该风扇70安装于该支撑板62靠近窗口 64的内缘处。该支撑板62于外缘处开设若干安装孔65。该安装孔65与连接柱61的通槽63相对应。所述网罩80通过若干螺纹柱81支撑至所述风扇70的上方。每一螺纹柱81的外侧攻设有外螺纹(图未示)。每一螺纹柱81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一螺孔82。这些螺纹柱 81穿过所述支撑板62的安装孔65后与连接柱61相螺锁。该网罩80的上开设有若干网孔 83,以利于风扇的气流通过。所述驱动模组90安装于所述网罩80的中部。该驱动模组90为发光二极管12提供电压。该网罩80的作用有三,其一是为了支撑驱动模组90 ;其二是为了让风扇气流通过; 其三是为了防止杂物进入风扇70内。在安装过程中,所述热管40的蒸发部41与所述散热器30和吸热板20结合。所述散热鳍片组50穿置于热管40的冷凝部42中。所述发光源10的基板11与吸热板20贴合。若干固定件(图未示)穿过基板11与吸热板20的边缘,进而螺锁入对应连接柱61的通槽63内。此时,连接柱61嵌入散热鳍片组50的外围。所述风扇70安装于所述支撑板 62的内缘。该支撑板62的安装孔65与连接柱61的通槽63相对应。螺纹柱81穿过支撑板62后螺锁于连接柱61上。通过锁固件84螺锁入螺纹柱81的螺孔82内,从而将网罩80 安装于风扇70上方。当发光二极管12工作时,由于发光二极管12均勻地布满于基板11上,发光二极管12产生的热量均勻地分布于基板11上。由于基板11与吸热板20完全贴合,基板11上的热量传递至吸热板20上并均勻地分布于吸热板20上。热管40的蒸发部41吸收吸热板 20的热量并传递至散热鳍片组50中,并由散热鳍片组50传递至周围空气中。在热管40的蒸发部41吸热过程中,蒸发部41首先迅速吸收吸热板20的凹槽21处的热量。蒸发部41 吸收的热量中的一部分直接通过冷凝部42传递至散热鳍片组50中,另一部分热量通过沟槽35传递至散热器30上。吸热板20未与蒸发部41接触的部分吸收热量后,一部分热量传递至传热较快的蒸发部41上;一部分热量直接传递至散热器30上。该散热器30两对散热翼延伸至吸热板20的外侧面,充分利用吸热板20的散热区域,以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另外,散热器30设置于热管40的弯折处,在不增加整体散热装置的尺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热管40的折弯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例如,所述热管40可以为除两个之外的其他的数量,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用于与一发光源接触的吸热板、位于吸热板上方的散热鳍片组、将吸热板与散热鳍片组热连接的若干热管及位于吸热板与散热鳍片组之间并与热管热连接的散热器,每一热管包括蒸发部,所述热管的蒸发部间隔排列,所述热管的蒸发部夹设于所述吸热板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由其中心向外延伸的一对散热翼和一对散热部,散热翼与散热部交替设置,该对散热翼与所述热管的蒸发部热接触, 该对散热部位于所述热管的蒸发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翼与散热部由所述散热器的中心向外延伸至所述吸热板的外缘,以增大该散热器与吸热板的热接触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散热翼和一对散热部呈“十” 字形交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热管还包括由所述蒸发部相对两端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延伸的二冷凝部,所述散热器的每一散热翼穿置于相应一个热管的二冷凝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热管还包括连接所述蒸发部与所述冷凝部的弯折部,所述散热器相对于所述吸热板靠近所述散热鳍片组的表面的高度略大于该弯折部相对于吸热板的该表面的高度,以使该散热器充分利用热管的弯折处的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一风扇及一将风扇固定至所述散热鳍片组上的风扇固定架,该风扇固定架包括一承载风扇的支撑板及安装于所述吸热板外围以将支撑板支撑于散热鳍片组上方的若干连接柱,这些连接柱嵌入该散热鳍片组的外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露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之外的侧面与该散热鳍片组的外侧面平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的外侧面、所述风扇固定架的支撑板的外侧面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外侧面平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风扇上方的网罩以及安装于该网罩上的驱动模组。
10.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若干发光二极管及给发光二极管散热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是权利要求第1项至第9项中任意一项中的散热装置,且发光二极管与吸热板接触。
全文摘要
散热装置包括用于与发光源接触的吸热板、位于吸热板上方的散热鳍片组、将吸热板与散热鳍片组热连接的热管及位于吸热板与散热鳍片组之间并与热管热连接的散热器,热管蒸发部间隔排列,蒸发部夹设于吸热板与散热器之间,散热器包括由其中心向外延伸的一对散热翼和一对散热部,散热翼与散热部交替设置,散热翼与热管蒸发部热接触,散热部位于热管蒸发部之间。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散热装置给发光二极管散热,且发光二极管与吸热板接触。本发明散热器具有两对交替的散热部和散热翼,散热翼在横向上与热管蒸发部热接触,散热部纵向延伸在热管蒸发部之间,使得吸热板上的大部分散热面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2454966SQ201010516268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余光, 向乾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