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16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现有技术的高效散热结构的半导体照明灯具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光源 基板、反射支撑侧板、光源模块、散热装置等,光源基板、反射支撑侧板、散热装置根据所需 造型采用挤压拉伸工艺形成一体化的铝合金型材结构,再根据需要任意进行切割组成不同 的灯具模块;将LED直接贴装焊接在铝基电路板上制得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安装在光源基 板表面,再将玻璃面罩、密封垫及弹性卡具集成安装在一起。该现有技术的高效散热结构的 半导体照明灯具及其制备方法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使用时不能根据灯的数量调节灯壳 的大小,安装不便、拆卸、组装等都很不方便。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具散热功能的LED照明灯具,包括装有电子元件的电路板、若 干LED光源、导热板,装有电子元件的电路板和若干LED光源设置在导热板上;装有电子元 件的电路板上设有罩盖;导热板的背面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是一排垂直于导热板的 散热片。散热片的高度按低-高-低顺序排列。安装时将高度最高的散热片与天花板或其 他壁面固定连接,其余高度低的散热片暴露在空气中。该现有技术的具散热功能的LED照 明灯具使用时不能改变灯具的大小和形状,不便安装和拆卸。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具。其具有如下文所述之技术特征,以解 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它能通过不同的转角角度及灯壳的长度调节 灯具的大小和形状,以及LED光源在其中的不同排列,既达到了照明效果,也更方便安装, 外形美观。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灯具,包括照明电路,所述的照明电路包括驱动器及与驱动器连接的一组照明灯,所述的驱 动器外接电源。背板,所述的背板罩盖在照明电路的上方。面板,所述的面板与背板对应设置,位于照明电路的下方。一组转接头及一组灯壳,所述的转接头与灯壳对应连接,并设置在背板与面板的 外边沿之间。所述的背板、面板、一组转接头及一组灯壳构成一中空的立体结构,所述的照明电 路设置在该立体结构中。上述的一种灯具,其中,所述的一组照明灯是多个光源,所述的多个光源均勻设置 在背板、面板、一组转接头及一组灯壳构成的立体结构中。上述的一种灯具,其中,所述的背板及面板呈三角形或多边形或圆形,背板及面板的长度及宽度或直径与灯壳的长度相同。上述的一种灯具,其中,所述的面板由玻璃或钢化玻璃或亚克力材料制成;所述的 面板或背板是散热板或散热片,该散热板或散热片为光源散热,该背板固定光源。上述的一种灯具,其中,转接头由转角及分别设置在转角两端的接板构成;所述的 接板中央设有一条纵向凹槽。上述的一种灯具,其中,所述的转角是尖角或圆弧角,所述的尖角或圆弧角的角度 范围是40° -160°。上述的一种灯具,其中,所述的灯壳由外壳及一对拉板构成;该外壳是中空的立体 结构,外壳的整体呈直线形或曲线形或折线形,所述的一对拉板分别设置在外壳内的左右 两端,该拉板向外延伸。上述的一种灯具,其中,所述的拉板与接板中央的纵向凹槽相适配,拉板的外端固 定设置在该凹槽内。上述的一种灯具,其中,所述的灯壳是外表面设有镀层。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 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由于设有不同角度的转角,能拼凑出不同形状的灯具,使 用广泛。2、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由于设有可调节长度的灯壳,能根据LED光源的数量调节 灯具的大小,修理、拆卸、组装方便。3、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成本低,易于普及应用。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可选实 施方式的举例,其所公开的特征仅用于说明及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可参照本说明书援引的以供参考的附图,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的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的转接头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的灯壳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的组装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实用新型内容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具体如下所述。请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包括一照明电路1、一背板2、一面板3、一 组转接头4及一组灯壳5 ;照明电路1包括驱动器11及与驱动器11连接的一组照明灯12, 驱动器11外接电源,为照明灯12供电,背板2罩盖在照明电路1的上方,面板3和背板2 都可以做成散热板或散热片或其它散热装置,用于为照明电路1散热,背板2并同时固定照 明电路1,面板3与背板2对应设置,位于照明电路1的下方,转接头4与灯壳5对应连接,并设置在背板2与面板3的外边沿之间,一组转接头4和一组灯壳5直接插接紧配组装成 不同的形状的立体结构,并将背板2及面板3设置在该立体结构的上下方构成一个中空的 立体结构,照明电路1设置在该中空的立体结构中,一组照明灯12可采用多个光源,在本实 施例中,优选LED灯,多个光源均勻设置在背板2、面板3、一组转接头4及一组灯壳5所构 成的立体结构中,背板2及面板3呈三角或多边形或圆形等各种不同的形状,也可以根据不 同的要求改变其形状,背板2及面板3的长度及宽度或直径与灯壳5的长度对应相同,面板 3可采用玻璃或钢化玻璃或亚克力等材料制成,便于更好的透光。请参见附图2所示,转接头4由转角41及分别设置在转角41两端的接板42构 成,接板42中央设有一条纵向凹槽421,转角41可以是尖角,也可以是圆弧角,该尖角或圆 弧角的角度范围约是40° -160°,以适应不同的形状要求,在本实施例中,转角41的角度 优选为90°。请参见附图3所示,灯壳5由外壳51及一对拉板52构成;灯壳5可采用铝型材; 该外壳51是中空的立体结构,外壳51俯视呈直线形或曲线形或折线形或弯曲成不同的形 状,以更好的适应转角41的形状,与转角41构成三角形、多边形、圆形等各种组合形状,一 对拉板52分别设置在外壳51内的左右两端,拉板52的形状与外壳51相适配,用于向外延 伸加长、加宽灯壳5的长度或宽度,拉板52与设置在接板42中央的纵向凹槽421相适配, 拉板52的外端固定设置在该凹槽421内,并使多个转接头4与灯壳5构成牢固的四边形或 多边形,以支撑照明灯12及驱动器11,灯壳5的外表面可设有白色粉末镀层,且灯壳5的端 面光滑无毛刺。请参见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的组装方法是步骤1,根据光源的多少调节拉板伸出外壳的长度和宽度,并用转角组装成三角形 或多边形或圆形等形状,组装的图形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要求及照明灯的数量改变。步骤2,将照明电路通过导线设置在上述组装的三角形或多边形或圆形中,LED灯 的组装排列方式可构成不同的形状,驱动器外接电源。步骤3,将相应形状的背板及面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上述组装的矩形或平行四边形 或多边形上,通电即可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由于设有不同角度的转角,能拼凑出不同形状的 灯具,使用广泛;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可调节长度的灯壳,能根据LED灯的数量调节灯具的 大小,修理、拆卸、组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成本低,易于普及应用。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 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权利要求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电路,所述的照明电路包括驱动器及与驱动器连接的一组照明灯,所述的驱动器外接电源;背板,所述的背板罩盖在照明电路的上方;面板,所述的面板与背板对应设置,位于照明电路的下方;一组转接头及一组灯壳,所述的转接头与灯壳对应连接,并设置在背板与面板的外边沿之间;所述的背板、面板、一组转接头及一组灯壳构成一中空的立体结构,所述的照明电路设置在该立体结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照明灯是多个光源,所述 的多个光源均勻设置在背板、面板、一组转接头及一组灯壳构成的立体结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板及面板呈三角形或多边 形或圆形,背板及面板的长度及宽度或直径与灯壳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由玻璃或钢化玻璃或亚 克力材料制成;所述的面板或背板是散热板或散热片,该散热板或散热片为光源散热,该背 板固定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转接头由转角及分别设置在转角两 端的接板构成;所述的接板中央设有一条纵向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角是尖角或圆弧角,所述的 尖角或圆弧角的角度范围是40° -1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壳由外壳及一对拉板构成; 该外壳是中空的立体结构,外壳的整体呈直线形或曲线形或折线形,所述的一对拉板分别 设置在外壳内的左右两端,该拉板向外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板与接板中央的纵向凹槽 相适配,拉板的外端固定设置在该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壳的外表面设有镀层。
专利摘要一种灯具,包括照明电路、背板、面板、转接头及灯壳,照明电路包括驱动器及与驱动器连接的一组照明光源,驱动器外接电源,背板罩盖在照明电路的上方,面板与背板对应设置,位于照明电路的下方,转接头与灯壳对应连接,并设置在背板与面板的外边沿之间;背板、面板、一组转接头及一组灯壳构成一中空的立体结构,照明电路设置在该立体结构中。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具能拼凑出不同的形状,能调节灯具的大小。
文档编号F21V17/00GK201636583SQ20102003335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1日
发明者唐涛, 李海涛, 蒋伶 申请人:上海高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