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套及移动通信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03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套及移动通信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的保护套,尤指一种可于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来电无线讯号时发光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装置(例如手机、个人数位助理等)也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之一。为了防止移动通信装置于使用过程中受外物碰撞而造成损伤,使用者习惯上会将移动通信装置容置于保护套中,藉由保护套来保护移动通信装置的外壳免于被刮伤、碰撞等。然而,习知的保护套是由软性材质(例如橡胶)所组成的薄膜状结构,其仅具有保护移动通信装置外壳的功能。为使移动通信装置的保护套可具有更多的用途(例如具有来电提醒之功能),一种可在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来电无线讯号时发光的保护套遂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于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来电无线讯号时发光的保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套,其用以容置移动通信装置,保护套包含主体以及来电发光装置。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且于对应移动通信装置的背面的位置上具有导光层。移动通信装置容置于容置空间内。来电发光装置设置于主体内,且来电发光装置包含有发光单元、供电单元以及触发控制电路。发光单元设置于导光层的一侧。供电单元电连接于发光单元,且用来提供电力至发光单元。触发控制电路电连接于供电单元,且用来于接收到移动通信装置所传来的来电无线讯号后,控制供电单元驱动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经由导光层射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套,导光层上形成有用来使入射至该导光层内的光线产生反射的透光图纹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套,主体对应导光层的周缘贴附有至少一反射片,该反射片用来反射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以从该导光层射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套,移动通信装置的背面具有透光保护层,发光单元设置于该透光保护层的一侧,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经由该透光保护层而从该导光层射
出ο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套,主体对应移动通信装置的电容式触控操作面的位置上具有导电薄膜层。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套,供电单元为碳锌电池、碱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进一步地,可充电电池为太阳能电池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套,触发控制电路具有印刷天线,用以接收该来电无线讯号。或者,触发控制电路耦接于移动通信装置的天线,藉以接收该来电无线讯号。[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套,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体。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具有来电发光功能的移动通信模组,包含有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保护套。保护套用以容置移动通信装置,且包含有主体以及来电发光装置。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且于对应移动通信装置的背面的位置上具有导光层。移动通信装置系容置于容置空间内。来电发光装置设置于主体内,且来电发光装置包含发光单元、供电单元以及触发控制电路。发光单元设置于导光层的一侧。供电单元电连接于发光单元,且用来提供电力至发光单元。触发控制电路电连接于供电单元,且用来于接收到移动通信装置所传来的来电无线讯号后,控制供电单元驱动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经由导光层射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保护套的主体内设置来电发光装置。当移动通信装置接收到来电无线讯号时,来电发光装置的触发控制电路即会控制供电单元驱动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经由保护套的导光层射出。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即可于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来电无线讯号时产生发光效果,藉以达到来电提醒的功效。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通信模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模组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来电发光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通信模组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通信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通信模组1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模组1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移动通信模组1包含有移动通信装置3以及保护套5。保护套5包含有主体7以及来电发光装置9。主体7具有容置空间70,藉以容置移动通信装置3。如此一来,当移动通信装置3容置于保护套5中时,保护套5即可保护移动通信装置3,使其于使用过程中避免因碰撞而造成外壳的损伤。于此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3较佳地为背面32具有透光保护层30的手机,但不以此为限。透光保护层30可由玻璃材质所组成。举例来说,若移动通信装置3为时下流行的iPhone手机时,其背面即设有以玻璃材质组成的透光保护层30。进一步地,保护套5的主体7于对应移动通信装置3的背面32的位置上具有导光层72。于此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通过移动通信装置3的透光保护层30对应于保护套5的导光层72的方式,将移动通信装置3套入容置空间70,即可完成组装。如图2所示,当移动通信装置3容置于保护套5中时,由于主体7包覆移动通信装置3的电容式触控操作面 34 (即电容式触控面板),故主体7会减弱使用者使用移动通信装置3时,施予电容式触控操作面34的触控操作,进而降低电容式触控操作面34操作上的灵敏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5于主体7对应移动通信装置3的电容式触控操作面34的部份,设计有导电薄膜层74,藉以增加使用者使用移动通信装置3时,电容式触控操作面34的灵敏性。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导电薄膜层74为选择性之设计,意即当移动通信装置3的触控操作面非为电容式(例如移动通信装置3的触控操作面为电阻式)时,即可省略导电薄膜层74的设置。上述的来电发光装置9用来使移动通信模组1具有来电发光的功能。请参阅图2 以及图3,图3为图1中所示的来电发光装置9的功能方块图。如图2所示,来电发光装置 9设置于主体7内且位于透光保护层30的一侧。如图3所示,来电发光装置9包含有发光单元90、供电单元92以及触发控制电路94。供电单元92电连接于发光单元90以及触发控制电路94,且供电单元92用来提供电力至发光单元90。于此实施例中,发光单元90较佳地为发光二极体(LightEmitting Diode,LED),触发控制电路94较佳地内建有印刷天线 96,用以接收来电无线讯号。供电单元92较佳地为一般的电池,例如碳锌电池、碱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等,其中,可充电电池除了可为镍镉、镍氢或锂电池等一般常见的可充电电池外,其亦可为太阳能电池装置。至于太阳能电池装置的元件配置及其作用原理,常见于习知技术中,故于此不再赘述。以下针对移动通信模组1的来电发光机制进行详细的说明。当移动通信装置3利用其无线讯号接收模组(例如天线模组)接收到来电无线讯号时,触发控制电路94可藉由印刷天线96接收此来电无线讯号。接着,触发控制电路94便会发出控制讯号,以控制供电单元92驱动发光单元90发光。于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发控制电路94亦可以耦接于移动通信装置3的天线的方式,接收移动通信装置3所传来的来电无线讯号。如图2所示,由于发光单元90设置于透光保护层30的一侧,故发光单元90所发射的光线可射入透光保护层30,经由透光保护层30折射后进入导光层72,从而自导光层72 投射出保护套5。藉此,可使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模组1具有来电发光的功能。进一步地,于此实施例中,导光层72上可形成有透光图纹结构36 (Pattern),用来使入射至导光层 72的光线产生反射,从而使透光图纹结构36可更清楚地于导光层72中显示出来。于实际应用中,透光图纹结构36可以网版印刷(Screen fainting)、雷射雕刻(Laser Engraving) 的方式形成于导光层72上。或者是,透光图纹结构36亦可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与导光层 72—体成型。至于网版印刷、雷射雕刻或射出成型技术,其为常见于习知技术中,故于此不再赘述。除此之外,为加强发光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5的主体7对应导光层72的周缘可贴附有至少一反射片38 (于图1中绘示两个反射片38,贴附于主体7的两相对内侧壁)。反射片38用来反射发光单元90发射的光线,以使发光单元90发射的光线可更加集中地投射至透光保护层30以及导光层72,藉以加强发光单元90发射的光线从导光层72射出的发光效果。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一般常见不具有上述的透光保护层30的移动通信装置。请参阅图4,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通信模组100的组合剖面示意图。移动通信模组100与上述的移动通信模组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移动通信模组100的移动通信装置103的背面32不具有上述的透光保护层30。因此,移动通信模组100的来电发光装置9设置于导光层72的一侧,以使发光单元90所发射的光线直接进入导光层72中。藉此,发光单元90所发射的光线可直接经由导光层72的折射而自导光层 72投射出保护套5。需注意的是,图4与图2中相同标号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0028]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与移动通信装置的组装方式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之方式,其组装方式可因保护套的开口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请参阅图5,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移动通信模组300的爆炸示意图。移动通信模组300 的保护套305与上述的保护套5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保护套305的容置空间70的开口位于保护套305的上侧。因此,移动通信装置303需由图5所示的保护套305之上侧套入容置空间70,以完成移动通信装置303与保护套305的组装。当移动通信装置303容置于保护套305的容置空间70中时,移动通信装置303的操作介面(例如按键、触控面板等)外露于保护套305,以供使用者进行操作。需说明的是,于此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303可为具有透光保护层30的移动通信装置3(如图1与图2所示),亦可为不具有透光保护层30 的移动通信装置103 (如图4所示)。此外,来电发光装置9的设置方式如上所述,故在此不再赘述。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于保护套的主体内设置来电发光装置。当移动通信装置接收到来电无线讯号时,来电发光装置的触发控制电路即会控制供电单元驱动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经由保护套的导光层射出。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即可于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来电无线讯号时产生发光效果,藉以达到来电提醒之功效。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保护套,其用以容置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套包含主体,其具有用以容置该移动通信装置的容置空间,且该主体于对应该移动通信装置的背面的位置上具有导光层;以及来电发光装置,其设置于该主体内,该来电发光装置包含发光单元,其设置于该导光层的一侧,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经由该导光层射出;供电单元,其电连接于该发光单元,该供电单元用来提供电力至该发光单元;以及触发控制电路,其电连接于该供电单元,该触发控制电路用来于接收到该移动通信装置所传来的来电无线讯号后,控制该供电单元驱动该发光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层上形成有用来使入射至该导光层内的光线产生反射的透光图纹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对应该导光层的周缘贴附有至少一反射片,该反射片用来反射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以从该导光层射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装置的该背面具有透光保护层,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透光保护层的一侧,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经由该透光保护层而从该导光层射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对应该移动通信装置的电容式触控操作面的位置上具有导电薄膜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供电单元为碳锌电池、碱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可充电电池为太阳能电池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触发控制电路具有印刷天线,用以接收该来电无线讯号;或者,该触发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移动通信装置的天线,藉以接收该来电无线讯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体。
10.一种具有来电发光功能的移动通信模组,包含移动通信装置以及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套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护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套及移动通信模组。保护套用以容置移动通信装置,保护套包含主体以及来电发光装置。主体具有容置空间且于对应移动通信装置背面的位置上具有导光层。来电发光装置设置于主体内,且来电发光装置包含有发光单元、供电单元以及触发控制电路。发光单元设置于导光层的一侧,供电单元电连接于发光单元且用来提供电力至发光单元。触发控制电路电连接于供电单元且用来于接收到移动通信装置所传来的来电无线讯号后,控制供电单元驱动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所发射光线经由导光层射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可于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来电无线讯号时产生发光效果,以达到来电提醒的功效。
文档编号F21V13/00GK202035620SQ20112002864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2日
发明者江治湘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