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26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模块,尤其涉及该光源模块中的导光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配合参阅图IA及图1B,分别为现有技术的光源模块之立体图及剖面图。该光源模块90包含有一导光板92及复数个发光单元95,该导光板92包含一入光面920、一出光面922、一底表面拟4及一后端面926。该入光面920是供设置该些发光单元95,且该些发光单元95是分别地朝向该入光面920投射光线。该出光面922是邻接于该入光面920,该底表面拟4是邻接于该入光面920且与该出光面922具有一角度倾斜而成楔形,该后端面 926是邻接于该出光面922及该底表面924。该底表面拟4是设置有复数个导光单元925,以将入射于该导光板92之光线有效地引导至该后端面926,其中该导光单元925之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该些发光单元95之光强度成反比,亦即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愈小,则对应该光强度设置之该导光单元925的密度是相对的增加。该导光单元925可以调整该导光板92亮度,并将由该发光单元95入射之光线有效地引导之该导光板92的任一角落,进而使该出光面922得以均勻光亮度的发光。为使得该出光面922均勻光亮度的发光,该导光板92势必将由该发光单元95由该入光面920投射进入该导光板92之光线尽可能地引导该导光板92之邻近于该后端面拟6之位置,由于该后端面926并未设置有该导光单元925以调整光线,因此部份的光线直接地经由该后端面折射出光,使得该后端面拟6的光强度明显地大于该出光面922的光强度,致使一边缘出光亮线的产生;并且,当该导光板92进行拼接时,相邻之该两导光板92的交接处会产生明显可见之一拼接亮线,而影响整体光源模块的出光均勻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光源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还包括一导光组件;该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是与该发光单元共同界定一有效出光区域,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所述的入光面供设置该发光单元,且该发光单元是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之一侧;一底表面;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该底表面在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有复数个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的导光单元;一后端面;所述的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并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及一第一边缘区域;所述的第一边缘区域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且该底表面在对应第一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的第一光学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还包括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包含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是与该些发光单元共同界定一有效出光区域,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所述的入光面供设置该些发光单元,且该些发光单元是分别的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之一侧;一底表面; 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该底表面于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有复数个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的导光单元;一后端面;所述的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并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一第一边缘区域;所述的第一边缘区域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该底表面在对应第一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的第一光学微结构;及一第二边缘区域;所述的第二边缘区域介于该第一边缘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且该底表面在对应该第二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三设置深度之第二光学微结构;该导光本体之该后端面是平贴于邻近的导光组件的该入光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的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光组件是透过在其第一边缘区域设置的该第一光学微结构,以有效地控制该导光组件在其边缘出光的光强度,以有效地避免该导光组件边缘亮线的产生;另外,透过在其第二边缘区域设置的该第二光学微结构,以避免拼接亮线的产生,进而提供一均勻光亮度之面形光源。

图IA为现有技术的光源模块立体图。图IB为图IA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立体图。图3为图2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立体图。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包含至少一发光单元及一导光组件,该导光组件是与该发光单元共同界定一有效出光区域。该导光本体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底表面、一后端面及一第一边缘区域。该入光面供设置该发光单元,且该发光单元是分别的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该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之一侧;该底表面于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有复数个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之导光单元;该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并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该第一边缘区域介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且该底表面在对应第一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之第一光学微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第二设置深度是大于该第一设置深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设置密度大于该导光单元的设置密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些导光单元之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与该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包含复数个发光单元及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包含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是与该些发光单元共同界定一有效出光区域。该导光本体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底表面、一后端面、一第一边缘区域及一第二边缘区域。该入光面供设置该些发光单元,且该些发光单元是分别的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该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之一侧;该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该底表面在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有复数个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之导光单元;该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并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该第一边缘区域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该底表面在对应第一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之第一光学微结构;该第二边缘区域介于该第一边缘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且该底表面在对应该第二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三设置深度之第二光学微结构;其中,该导光本体之该后端面是平贴于邻近的导光组件之该入光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第二设置深度是大于该第一设置深度, 该第三设置深度是大于该第二设置深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设置密度大于该导光单元的设置密度,该第二光学微结构的设置密度大于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设置密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第二边缘区域的面积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边缘区域的面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入光面在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侧具有一凹槽,各该导光组件具有该后端面之一侧是对应地迭置于邻近的导光本体之该凹槽,并且该后端面平贴于该凹槽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平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第一边缘区域更包含复数个空白部,该些空白部是对应邻近的导光组件的设置在该入光面的该些发光单元的设置位置而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些导光单元之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与该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成反比。配合参阅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照明模块之立体图及剖视图。该照明模块10包含至少一发光单元12及一导光组件14,该发光单元12是与该导光组件14共同界定一有效出光区域16,该有效出光区域16是指由该发光单元12入射至该导光组件14之光线得以均勻地出光之区域。该发光单元12是提供该光源模块10所需之光源,并分别的朝向该导光组件14之入光面142投射光线。该发光单元12具有一光强度,且该光强度的分布是随着光线的传递距离增加而逐渐地减弱,意即愈接近于该发光单元12出光处的光强度愈大,愈远离于该发光单元12出光处的光强度愈小。其中,该发光单元1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且更佳地,该发光单元12可以为侧射型(edge-type)的发光二极管,以有效地避免光线由不必要的方位出光,进而提升光使用效率。该导光组件14是可以引导由该发光单元12输出之光源,并使该光源均勻地分布于该导光组件14,以将由该发光单元12输出之点状光源转换为一面形光源输出。该导光组件14包含一导光本体140,该导光本体140包含一入光面142、一出光面144、一底表面 146及一后端面148。该入光面142设置有该发光单元12,且该发光单元12是朝着该入光面142投射光线。该出光面144邻接于该入光面142。该底表面146相对于该出光面144 并邻接于该入光面142,并与该出光面144具有一角度倾斜,使该导光本体140成楔形(如图3所示)。该后端面148相对于该入光面142设置,并邻接于该出光面144及该底表面 146。该底表面146在对应于该有效出光区域16处设置有复数个导光单元147,该些导光单元147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D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设置深度Dl是指各该导光单元 147由该底表面146深入该导光本体14内部之距离。该些导光单元147在该有效出光区域16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收到光强度成反比,由上述之发光单元12光强度是随着光线传递距离的增加而其光强度是随之递减可推知,该些导光单元147的分布密度是沿着该底表面146远离于该入光面142之方向递增。更进一步地说明,该些导光单元147的设置位置所接收到之光强度愈大,(意即该导光单元147设置愈接近于该入光面142),则该导光单元147的分布密度是相对地愈疏,以降低该光源被该等导光单元147散射至该出光面144的机会,使该光源有效地被传递至该导光组件14后端。而该导光单元147设置位置所接收到的光强度愈小,(意即该导光单元 147设置愈远离于该入光面142,则该些导光单元147的分布密度相对地愈密,使光源被散射至该出光面144的机会提高,以增加该导光组件14之后端亮度,使导光组件147出光均勻性。换言之,该些导光单元147在该有效出光区域16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与该发光单元12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如此,由该发光单元12出射至该导光组件14的光线可以有效地被引导至该整个导光本体140,使该有效出光区域16均勻。又,该导光组件14更包含有一第一边缘区域150,该第一边缘区域150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16与该后端面148之间,且该底表面146在对应该第一边缘区域150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光学微结构152。在参阅图3,该第一光学微结构152是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D2,其中该第二设置深度D2是指该第一光学微结构152由该底表面146深入该导光本体14内部之距离,且该第二设置深度D2是大于该第一设置深度D1,以减少由该发光单元12出射之部分光线经由全内反射而直接地由该后端面148出光的机率,进而使大部分由该入光面142入射之光线皆由该出光面144出射的,可有效地避免该后端面148光强度过大的问题产生,并进一步地提升该出光面144之辉度。配合参阅图4、图5及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立体图及剖视图。该光源模块20是包含复数个发光单元22及复数个导光组件M,且该些发光单元 22是分别地与各该导光组件M共同界定有一有效出光区域26。该些发光单元22是用以提供该光源模块20所需之一光源,且该些发光单元22是分别的朝向该导光组件M投射光线。该些发光单元22具有一光强度,且该光强度的分布是随着光线的传递距离增加而逐渐地减弱,意即愈接近于该发光单元22出光处的光强度愈大,愈远离于该发光单元22出光处的光强度愈小;其中该些发光单元22是可以为侧射型的发光二极管。该些导光组件M是可以引导由该等发光单元22输出之光线,并使该光线均勻地分布于该导光组件对,以将由该发光单元22输出之点状光源转换为一面形光源输出。各该导光组件24包含一导光本体M0,该导光本体240包含一入光面M2、一出光面M4、一底表面246及一后端面M8。该入光面242是供设置有该些发光单元22,且该些发光单元22是分别地朝向该入光面242投射光线。该底表面246相对于该出光面244并邻接于该入光面M2,且该底表面 246是与该出光面244具有一角度倾斜地使该导光本体240成楔形。该后端面248是相对于该入光面242设置,并邻接于该出光面244及该底表面M6。并且,该入光面242在邻近于该出光面244之一侧具有一凹槽M5,供该些导光组件M拼接组装时使用。在实际拼接时,该导光组件M具有该后端面248之一侧是迭置于邻近的导光组件 24之该凹槽245上,如图5所示,并且该后端面248是平贴于该凹槽245邻近于该出光面 244之一平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M之出光面244可以位于相同的一平面上。另外,该导光组件M之后端面248是可以直接平贴于邻近的导光组件M之该入光面M2,如图6所示,并使该相邻的两导光组件M之出光面244可以位于相同的一平面上。该底表面246在对应于该有效出光区域沈处是设置有复数个导光单元M7,且该些导光单元247是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D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设置深度是可以指各该导光单元M7由该底表面246深入该导光本体M内部之距离。该些导光单元247在该有效出光区域沈的分布密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意即设置邻近于该入光面242之该些导光单元247的分布密度较疏,而设置远离于该入光面242之该些导光单元247的分布密度较密;换言之,该些导光单元247在该有效出光区域沈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与该发光单元22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如此,以有效地将该发光单元22由该入光面242入射之光线引导至该整个导光本体24。又,该导光组件M更包含有一第一边缘区域250,该第一边缘区域250是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沈与该后端面248之间,且紧邻于该有效出光区域沈,该底表面246在对应该第一边缘区域250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光学微结构252。再参阅图5,该第一光学微结构252是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D2,且该第二设置深度 D2是大于该第一设置深度D1,以减少由该发光单元22出射之部分光线经由全内反射而直接地由该后端面M8出光的机率,进而使大部分由该入光面242入射之光线皆由该出光面 244出射的,而提升该出光面244之辉度。又,为更有效地解决拼接式导光组件M之拼接亮线的问题,该导光组件M更包含有一第二边缘区域254,该第二边缘区域2M是设置位于该第一边缘区域250与该后端面 248之间,且该第二边缘区域2M之面积是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边缘区域250之面积。该第二边缘区域250是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光学微结构256,该第二光学微结构256具有一第三设置深度D3,其中该第三设置深度D3是大于该第二设置深度D2。又,为使得拼接式导光组件M在拼接处之发光单元22的光线致使相邻的导光组件M的该第一边缘区域250与对应该发光单元22设置处出现明显的光点;因此,各该导光组件M在该第一边缘区域250设置有复数个空白部253,该些空白部253是对应该些发光单元22设置,即空白部253下方设有发光单元22。该些空白部253是未布设该导光单元 M7、该第一光学微结构252或该第二光学微结构256,以避免由该发光单元22输出的光源被大量地散射而造成对应于该发光单元22设置位置之光点的产生。由该些发光单元22经由该入光面242入射于该导光本体M的部分光线是经由该些导光单元247散射而由该出光面244折射出光,部份之光线是经由该些导光单元247散射后而朝向该后端面248传递,或部分光线是在该导光本体M以全内反射地传递至该第一光学微结构252或该第二光学微结构256,并经由该第一光学微结构252或该第二光学微结构256散射而由该出光面M4出光。由于该第一光学微结构252及该第二光学微结构256 之设置深度皆较该些导光单元M7的设置深度来得高,且该导光单元247的设置深度是与其设置位置与该发光单元22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如此,可有效地避免大量的光线由该后端面248出光,而达到避免边缘亮线及拼接亮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透过在该导光组件远离于入光面之一侧之一第一边缘区域内部设有该第一光学微结构,其设置深度大于导光单元之设置深度,以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的单一导光组件与发光单元组合之光源模块之边缘亮线而导致出光面出光不均勻的问题;又,可在一相邻于该后端面之一第二边缘区域设置二光学微结构,其设置深度大于上述第一光微结构之设置深度,更可以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的导光组件在拼接时产生之拼接亮线,以增加增整体光源模块之出光均勻度。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意图的保护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光组件;该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是与该发光单元共同界定一有效出光区域,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所述的入光面供设置该发光单元,且该发光单元是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 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之一侧;一底表面;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该底表面在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有复数个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的导光单元;一后端面;所述的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并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及一第一边缘区域;所述的第一边缘区域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且该底表面在对应第一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的第一光学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设置深度是大于该第一设置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设置密度大于该导光单元的设置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导光单元的设置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与该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5.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包含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是与该些发光单元共同界定一有效出光区域,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所述的入光面供设置该些发光单元,且该些发光单元是分别的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之一侧;一底表面;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该底表面于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有复数个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的导光单元;一后端面;所述的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并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一第一边缘区域;所述的第一边缘区域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该底表面在对应第一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的第一光学微结构;及一第二边缘区域;所述的第二边缘区域介于该第一边缘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且该底表面在对应该第二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第三设置深度之第二光学微结构;该导光本体之该后端面是平贴于邻近的导光组件的该入光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的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设置深度是大于该第一设置深度,该第三设置深度是大于该第二设置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设置密度大于该导光单元的设置密度,该第二光学微结构的设置密度大于该第一光学微结构的设置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二边缘区域的面积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边缘区域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入光面在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侧具有一凹槽,且各该导光组件具有该后端面之一侧是对应地迭置于邻近的导光本体的该凹槽,并且该后端面平贴于该凹槽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平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边缘区域更包含复数个空白部,该些空白部是对应邻近的导光组件的该些发光单元的设置位置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导光单元的设置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与该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一导光组件;该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是与该发光单元共同界定一有效出光区域,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入光面供设置该发光单元,且该发光单元是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一出光面;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之一侧;一底表面;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该底表面在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有复数个具有一第一设置深度的导光单元;一后端面;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并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及一第一边缘区域;第一边缘区域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后端面之间,且该底表面在对应第一边缘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具有一第二设置深度的第一光学微结构。
文档编号F21V8/00GK202040745SQ20112013059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刘煌竣 申请人: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