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143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管,特别是涉及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主要适用于大功率音响设备末级的功率放大。
背景技术
现有的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其单管输出功率最大为20瓦,不适用于大功率音响设备末级的功率放大,有待于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单管输出功率达 到40-50瓦的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以满足大功率音响设备末级的功率放大,扩大音响设备的应用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管壳、其中的阴极、阳极、栅极、芯柱、上下陶瓷件、顶云母片、双引出线、消气剂环,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壳为直径87 91M M、长度315 325MM、管壁厚度I. 5-2. 5MM的圆屋顶形玻璃管壳;上述阴极由四组串并联的倒V形钍钨丝及其悬臂式吊钩结构、5个钽铌合金过渡片、阴极连接杆、下陶瓷件、铆钉和阴极连接带构成其四组串并联的倒V形钍钨丝下端分别悬挂在4个悬臂式吊钩上,倒V形钍钨丝上端分别穿过5个钽铌合金过渡片构成四组倒V形钍钨丝,钽铌合金过渡片连接着阴极连接杆上端,其连接杆下部分别穿过下陶瓷件上的通孔,用铆钉固定在下陶瓷件上,阴极连接杆下端奇数端连接阴极连接带构成四组倒V形 土鹤丝串并联;上述悬臂式吊钩结构由4个吊钩、4个匚形弹簧、铆钉、上陶瓷件、支撑杆、顶云母片、云母片小翼构成,4个吊钩一端固定在4个匚形弹簧上部,4个匚形弹簧下部用铆钉固定在上陶瓷件上面,4个吊钩的钩体穿过上陶瓷件中心孔,上陶瓷件两侧有通孔,通孔中插有支撑杆下部并由铆钉固定在上陶瓷件上,支撑杆上部穿过顶云母片侧孔,由铆钉固定在顶云母片上,顶云母片中部穿装有云母片小翼,云母片小翼紧贴上述管壳顶部内璧;上述栅极由上下三边杆和栅极丝组成上下栅极杆两端装有两根短杆,在上下栅极杆间绕有栅极丝;上述阳极由两个两侧有凸耳、铆钉孔的拱形石墨半阳极、铆钉杆、铆钉和阳极边杆组成上述石墨半阳极对合,铆钉杆插入铆钉孔,装上阳极边杆,用铆钉固定为一体;上述芯柱为组合芯柱,由其中的排气管、阴极引出杆、阴极引出线、栅极引出杆、栅极引出线、阳极引出杆和阳极引出线构成两阴极引出杆平行装在玻璃芯柱杯内,其上部露出玻璃芯柱杯,接阴极,其下端分别接阴极引出线,阴极引出线下端露出玻璃芯柱杯,接管基,两阴极引出杆与阴极引出线间有排气管,管下端露出玻璃杯,阳极引出杆与栅极引出杆分别装在玻璃杯下部两侧,其两杆上端露出玻璃杯两侧,其两杆下端分别焊在栅极引出线和阳极引出线上端,栅极引出线和阳极引出线下端露出玻璃杯,分别接管基.上述上下陶瓷件选用“ 95”瓷。[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使电子管音响设备中的单管输出功率达到40-50瓦,以提高音响设备的响度和扩大应用领域。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和说明书摘要附图;图2为图I中栅极组件的放大正视图;图3为图2的左侧视图;图4为图I中阴极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I中阴极的悬臂式吊钩结构的带局部剖面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I中组合芯柱的带局部剖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I中阳极组件的剖面放大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參见上述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输出功率50瓦的具体结构,包括管壳、其中的阴极、阳极、栅极、芯柱、上下陶瓷件、顶云母片、双引出线、消气剂环,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壳为直径89MM、长度320MM、管壁厚度I. 5丽的圆屋顶形硬玻璃真空管壳(34)(图I);上述阴极由四组串并联的倒V形钍钨丝12及其悬臂式吊钩7结构、5个钽铌合金过渡片16、阴极连接杆17、下陶瓷件18、铆钉4和阴极连接带19构成四组串并联的倒V形钍钨丝12下端分别悬挂在4个悬臂式吊钩7上,倒V形钍钨丝上端分别穿过5个钽铌合金过渡片16构成四组倒V形钍钨丝,钽铌合金过渡片16连接着阴极连接杆17上端,其连接杆下部分别穿过下陶瓷件18上的通孔,用铆钉4固定在下陶瓷件18上,阴极连接杆17下端奇数端连接阴极连接带19构成四组倒V形钍钨丝串并联(图4、图I);悬臂式吊钩7结构由4个吊钩7、4个匚形弹簧5、铆钉4、上陶瓷件6、支撑杆3、顶云母片2、云母片小翼I构成4个吊钩7 —端固定在4个匚形弹簧5上部,4个匚形弹簧下部用铆钉4固定在上陶瓷件6上面,4个吊钩7的钩穿过上陶瓷件6中心孔分别悬吊着四组串并联倒V形钍钨丝(图I),上陶瓷件6两侧有通孔,通孔中插有支撑杆3下部并由铆钉4固定在上陶瓷件6上,支撑杆上部穿过顶云母片2侧孔,由铆钉固定在顶云母片2上,顶云母片2中部穿装有云母片小翼1,云母片小翼紧贴管壳34顶部内壁(图5、图I);上述栅极由上下三边杆9、10和栅极丝11组成上下栅极杆10两端装有两根短杆9,在上下栅极杆间绕有栅极丝11(图2、图3);上述阳极由两个两侧有凸耳、铆钉孔的厚度I. 5MM、光洁度ΛΛΛ 8的拱形石墨半阳极13、铆钉杆15、铆钉14和阳极边杆30组成两石墨半阳极13对合,铆钉杆15插入在铆钉孔中,装上阳极边杆30,用铆钉14铆住两石墨半阳极13为一体(图7);上述芯柱为组合芯柱(图6),由其中的排气管23、阴极引出杆21、阴极引出线24(多股铜绞线)、阳极引出杆25、阳极引出线28、栅极引出杆26和栅极引出线27构成两阴极引出杆AB21平行装在玻璃芯柱杯22内,其上部露出玻璃芯柱杯22,接阴极,其下端分别接阴极引出线24,阴极引出线24下端露出玻璃芯柱杯22,接管基35 (图I),两阴极引出杆AB21与阴极引出线24间有排气管23,排气管23下端露出玻璃杯31,阳极引出杆25与栅极弓丨出杆26分别装在玻璃杯22两侧,其两杆上端露出玻璃杯22,其下端分别焊在栅极弓I出线27和阳极引出线28上端,栅极弓丨出线27和阳极引出线28下端露出玻璃杯22,分别接管基35,阳极边杆30阳极连接杆32,阳极连接杆32接阳极引出杆25(图I).在空管壳(34)中阳极连接杆32上装有消气剂环20、加强支撑箍29、加强支撑杆31和栅极连接杆33. 上下陶瓷件6、18选用“ 95”瓷,以求提高电极间的绝缘性(图I)。
权利要求1.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包括管壳、其中的阴极、阳极、栅极、芯柱、上下陶瓷件、顶云母片、双引出线、消气剂环,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壳为直径87 91MM、长度315 325MM、管壁厚度I. 5-2. 5MM的圆屋顶形玻璃管壳。
2.根据权利要求I规定的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其特征在于上述阴极由四组串并联的倒V形钍钨丝及其悬臂式吊钩结构、5个钽铌合金过渡片、阴极连接杆、下陶瓷件、铆钉和阴极连接带构成其四组串并联的倒V形钍钨丝下端分别悬挂在4个悬臂式吊钩上,倒V形钍钨丝上端分别穿过5个钽铌合金过渡片构成四组倒V形钍钨丝,钽铌合金过渡片连接着阴极连接杆上端,其连接杆下部分别穿过下陶瓷件上的通孔,用铆钉固定在下陶瓷件上,阴极连接杆下端奇数端连接阴极连接带构成四组倒V形钍钨丝串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规定的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悬臂式吊钩结构由4个吊钩、4个匚形弹簧、铆钉、上陶瓷件、支撑杆、顶云母片、云母片小翼构成,:4个吊钩一端固定在4个匚形弹簧上部,4个匚形弹簧下部用铆钉固定在上陶瓷件上面,4个吊钩的钩体穿过上陶瓷件中心孔,上陶瓷件两侧有通孔,通孔中插有支撑杆下部并由铆钉固定在上陶瓷件上,支撑杆上部穿过顶云母片侧孔,由铆钉固定在顶云母片上,顶云母片中部穿装有云母片小翼,云母片小翼紧贴上述管壳顶部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I规定的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栅极由上下三边杆和栅极丝组成上下栅极杆两端装有两根短杆,在上下栅极杆间绕有栅极丝。
5.根据权利要求I规定的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其特征在于上述阳极由两个两侧有凸耳、铆钉孔的拱形石墨半阳极、铆钉杆、铆钉和阳极边杆组成上述石墨半阳极对合,铆钉杆插入铆钉孔,装上阳极边杆,用铆钉固定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I规定的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芯柱为组合芯柱,由其中的排气管、阴极引出杆、阴极引出线、栅极引出杆、栅极引出线、阳极引出杆和阳极引出线构成两阴极引出杆平行装在玻璃芯柱杯内,其上部露出玻璃芯柱杯,接阴极,其下端分别接阴极引出线,阴极引出线下端露出玻璃芯柱杯,接管基,两阴极引出杆与阴极引出线间有排气管,管下端露出玻璃杯,阳极引出杆与栅极引出杆分别装在玻璃杯下部两侧,其两杆上端露出玻璃杯两侧,其两杆下端分别焊在栅极引出线和阳极引出线上端,栅极引出线和阳极引出线下端露出玻璃杯,分别接管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管,特别是涉及巨型大功率高音质音频功率放大电子管,包括直径87~91mm、长度315~325mm、管壁厚度1.5-2.5mm的圆屋顶形玻璃真空管壳、其中的四组串并联倒V形钍钨丝阴极、由上下三边杆和栅极丝组成的栅极、由两个拱形石墨半阳极合为一体的阳极和组合芯柱,其有益效果是可使电子管音响设备中的单管输出功率可达到40-50瓦,扩大音响设备的音响效果。
文档编号H01J23/14GK202454524SQ2011204535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刘喆甡 申请人:刘喆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