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36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在保持件上的照明装置,该保持件将具有光源的光源单元固定在天花板等设置部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以发 光二极管(LED)为代表的固体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代替将白炽电灯、荧光灯等作为光源的以往的照明装置正在广泛普及。作为这种照明装置之一,有设置在居室天花板上使用的照明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照明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埋入并固定在天花板;以及光源单元(器具主体),安装在该支撑框架上。光源单元在矩形的箱体底面上纵横并排配置有作为光源的多个LED,并且由透光板覆盖与所述底面相对的开口。支撑框架具有能够包围光源单元的尺寸。光源单元以如下方式安装:使设置在一侧的卡止片挂钩住支撑框架的一侧边缘,以该挂钩部为中心转动,利用设置在另一侧的止动件在收容于支撑框架内的状态下束缚该光源单元。照明装置在这种状态下使用,光源单元的各LED的发光被箱体的内表面反射,并且还被透光板的内表面部分反射,以在该透光板的整个表面大体均等分散的状态向外部射出。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53314号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可以解除由止动件对光源单元进行的束缚,并且通过与安装时相反的步骤将光源单元从支撑框架上取下。取下光源单元是为了检查修理或更换光源单元。所述止动件是转动轴,在光源单元(或支撑框架)上被支撑成转动自如,并且包括朝向径向外侧突出设置的止动片,通过止动件的转动操作而使移动的止动片与支撑框架(或光源单元)的一部分卡合,得到束缚状态。止动件具有向光源单元(或支撑框架)的外部露出的螺钉头,通过用螺丝刀对螺钉头进行操作,使止动片与止动件一起转动并在卡合位置和非卡合位置之间移动。但是,在具有这种止动件的照明装置中,由于作为操作端的螺钉头处于向外部露出的状态,所以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有可能不慎因外力等的作用使止动件转动而解除了卡合状态,导致光源单元从支撑框架上掉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预防不慎因外力等作用导致光源单元掉落。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光源单元,具有光源;保持件,保持所述光源单元;以及锁定机构,在将所述光源单元保持在所述保持件上的状态下,利用对锁定操作部进行的操作来进行锁定,所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的所述锁定操作部收容在所述装置内部,以防止在锁定状态下不慎因外力等作用导致锁定的解除。
在本发明中,锁定机构的锁定操作部在保持状态下锁定保持在保持件上的光源单元,通过在锁定状态下将锁定机构的锁定操作部收纳在照明装置内部,防止不慎因外力等作用导致解除锁定。此外,本发明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操作部能够直接通过手动进行从锁定解除状态向锁定状态的操作。在上述发明中,所述锁定操作部能够直接通过手动进行从锁定解除状态向锁定状态的操作。由此,当将光源单元保持在保持件上并在保持状态下进行锁定时,不需要使用工具,能够容易地进行作业。此外,本发明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卡止部,利用对所述锁定操作部进行的操作,与所述光源单元或所述保持件卡止;以及限制装置,限制所述卡止部的卡止状态的解除。在上述发明中,通过限制卡止部的卡止状态的解除,能够防止不慎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此外,本发明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枢轴支撑所述操作部,并通过使所述操作部转动来使所述卡止部可动。在上述发明中,通过将操作部和卡止部枢轴支撑在转动轴上,利用简单的机构就可以使操作部和卡止部联动,从而可以在使卡止部与光源单元或保持件卡止的同时,形成将操作部收容在照明装置内部的机构。此外,本发明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包括枢轴支撑部,所述枢轴支撑部在与所述锁定机构所处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枢轴支撑所述光源单元。在上述发明中,具有将所述光源单元枢轴支撑在与所述锁定机构所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枢轴支撑部,由此,即使万一解除了锁定机构,也可以使光源单元悬挂在枢轴支撑部上,从而可以防止光源单元落下。此外,由于可以仅通过锁定机构所处的单侧的锁定操作部的操作来进行锁定,所以照明装置的安装作业性良好。在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中,能够预防不慎因外力等作用导致光源单元掉落。


图1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步骤的说明图。图6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在取下光源单元I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12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I光源单元2支撑框架3止动件4 合叶12凸缘部16卡合爪(卡合装置)25止动凹部26卡合凹部(卡合装置)30操作片31作用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表示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图2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表示从光源单元的表面(发光面)侧观察的状态,图2、图3是从光源单元的背面侧观察的状态。如图1 图3所示,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单元I和作为保持件的支撑框架2,该支撑框架2保持光源单元I。光源单元I包括:外箱10,具有矩形形状,一侧的整个表面开口 ;透光板11,安装成覆盖该外箱10的开口 ;以及凸缘部12,设置在外箱10开口部的周围。在外箱10的内部,多个光源模块(省略图示)纵横并排配置在与开口相对的底面上。光源模块是LED模块,例如由包含荧光体的树脂密封白色LED形成,发出白色 暖白色的光。另外,光源模块也可以将EL (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等、LED以外的固体发光元件或荧光灯等作为光源。如图2和图3所示,在外箱10底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路盒13。外箱10内的光源模块与在电路盒13内构成的电源电路连接,并利用来自该电源电路的电力供给而发光。在外箱10的内表面上覆盖有反射板(省略图不),各光源模块的发光直接射向外箱10的开口或被反射板反射向外箱10的开口。反射板是绝缘性和光反射性兼备的树脂板,例如将调配有氧化钛等白色颜料而成的树脂成形为板状。另外,整个外箱10也可以由具有绝缘性和光反射性的树脂制成,外箱10兼用作反射板。透光板11例如由乳白色的聚碳酸酯树脂制成,被夹持在外箱10的开口部和凸缘部12的内周部之间,并安装成覆盖外箱10开口部的整个表面。光源模块的发光反复进行利用外箱10内表面的所述反射板的全反射和利用透光板11的部分反射,从透光板11的整个表面大体均匀地射出,对周边进行照明。如图1 图3所示,凸缘部12在透光板11的外侧具有适当的宽度,该凸缘部12的外周部设置有竖起部14,该竖起部14通过朝向外箱10的安装侧大体直角地弯折而成。在该竖起部14上、且在从一边中央向两侧分开的位置上,设置有矩形开口的一对窗孔15、15,在各窗孔15、15内侧的凸缘部12上安装有构成后述锁定机构的止动件3、3,此外,在竖起部14的边缘部上、且分别在同侧离开窗孔15、15的位置上突出设置有卡止爪16、16。另外,也可以设置切口代替窗孔15。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表示一个窗孔15的周边部。如本图所示,在凸缘部12的上表面、且在窗孔15的长边方向一侧、接近竖起部14内侧的位置上,以大体垂直竖起的方式将作为构成锁定机构的转动轴的支承轴17设置在止动件3上。止动件3包括:呈矩形棒状的作为锁定操作部的操作片30 ;以及作为卡止部的作用片31,该作用片31朝向与该操作片30中途部大体垂直的方向突出设置,将操作片30的一个端部枢轴支撑在所述支承轴17上,将操作片30安装成在以该支承轴17为中心且与凸缘部12上表面平行的平面内转动,从而使其能够在图中实线所示的锁定状态和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转动。通过使止动件3的操作片30转动而成为锁定状态,能够在将光源单元I保持在作为保持件的支撑框架2上的状态下锁定光源单元I。即,通过利用锁定机构维持锁定状态,可以防止光源单元I离开支撑框架2而脱落。当止动件3处于锁定状态时,操作片30沿竖起部14的内侧收纳在凸缘部12的上部,卡合片31成为在操作片30的中途部朝向内侧延伸的状态。此外,当止动件3处于锁定解除状态时,操作片30经由窗孔15向凸缘部12的外侧突出,作用片31成为在操作片30的中途部沿竖起部14外侧延伸的状态。因此,通过握住从窗孔15突出的操作片30以支承轴17为中心转动、将该操作片30压入窗孔15内的步骤,可以容易地使处于锁定状态的止动件3向卡合位置移动。即,由于可以直接通过手动进行操作,使操作片30从锁定解除状态成为锁定状态,所以当将光源单元I保持并安装在支撑框架2上时,不使用工具就能够容易地进行作业。另一方面,由于处于锁定状态的止动件3的操作片30容纳在形成光源单元I 一部分的凸缘部12的内部,能够对锁定机构施加外力的部分不向外部露出,所以可以防止在凸缘部12的外侧不慎向操作片30施加外力等,从而可以防止锁定被解除。此外,在将操作片30从窗孔15收容在内部的状态下,在窗孔15和操作片30之间不存在人的手直接接触操作片30而使其返回锁定解除状态的间隙,向锁定解除状态的转移例如需要进行如下操作:从窗孔15微小的间隙插入一字螺丝刀等工具,使该工具的前端钩住操作片30并施加力,并以将操作片30从窗孔15取出的方式转动,使用者不能直接通过手动方式容易地解除锁定。即,在锁定状态下,在窗孔15和操作片30之间仅存在一字螺丝刀等工具能够插入程度的间隙。由此,可以降低使用者不慎解除锁定而接触照明装置内部的电活性部的危险性。在另一个窗孔15的内侧也设置有相同的止动件3。该止动件3通过与图4所示的止动件3相反朝向的转动操作,能够实现卡合位置和锁定解除状态。即,图4所示的一个止动件3通过从卡合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转移到锁定解除状态,而另一个止动件3通过从卡合位置沿逆时针方式转动而转移到锁定解除状态。图3中,止动件3、3都处于锁定解除状态,可以看出上述止动件3、3的转动操作方向彼此相反。卡止爪16设置在离开止动件3安装部规定长度的位置上、且如图4所示从竖起部14的上边缘向内侧突出设置,并且具有使前端部朝向凸缘部12的上表面弯折成大体直角的形状。在另一个止动件3安装部的附近也设置有相同的卡止爪16。如图2、图3所示,该卡止爪16相对于对应的止动件3配置在与图4所示的卡止爪16相同一侧、且在离开大体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此外,如上所述,在与图示的凸缘部12—边平行的另一边上设置有完全相同的窗孔15、15、止动件3、3和卡止爪16、16。虽然在另一个窗孔15的内侧也设置有相同的止动件3,但是该止动件3设置成能够通过与图4所示的止动件3朝向相反方向的转动操作,来实现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即,图4所示的一个止动件3通过从锁定状态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转移到锁定解除状态,而另一个止动件3通过从锁定状态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转移到锁定解除状态。这样,通过将操作片30和作用片31枢轴支撑在支承轴17上,可以利用简易的机构使操作片30和作用片31联动,能够形成在使操作片30转动而使作用片30与后述的止动凹部25卡止的同时、将操作片30从窗孔15收容到照明装置内部的机构。另一方面,如图2、图3所示,照明装置的支撑框架2包括:成形为门型的一对支撑脚20、20 ;以及连接片21、21,在沿宽度方向隔开规定长度的状态下连接一对支撑脚20、20。在支撑脚20、20横边的中央部分别形成有安装孔22、22,例如,在嵌入开设在天花板等上的固定用的孔而使设置在该孔内的地脚螺栓通过所述安装孔22、22之后,通过用螺母进行紧固,在使支撑脚20、20的纵边朝向外侧、即与天花板相反一侧的状态下,固定作为照明装置的设置部的支撑框架2。另外,支撑框架2的设置部并不限于上述固定用的孔,可以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上,并且并不限于天花板,还可以安装在墙面上。如图2所示,从支撑脚20横边的两端朝向与横边呈大体直角的方向连接设置的纵边,仅隔开能够容纳光源单元I的外箱10的距离,各纵边的前端部上以弯折成朝向外侧呈大体直角的方式设置有挡板23,该挡板23的前端部进一步竖起成大体直角而连接设置有支撑板24。图4中一同表示了支撑脚20前端的挡板23和支撑板24。如本图所示,支撑板24的端缘反向弯折重叠,在该端缘上横跨适当宽度切除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而形成有止动凹部25,此外,横跨适当宽度切除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而形成有卡合凹部26、26。上述止动凹部25和卡合凹部26、26分别同样设置在一对支撑脚20、20的各两个纵边前端部的支撑板24上。如后述所述,在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作用片31与止动凹部25卡止。接着,对将照明装置设置到天花板等设置部的设置方法和将光源单元I保持到支撑框架2的保持方法进行说明。照明装置将光源单元I安装在如上所述固定的支撑框架2上。当安装光源单元I时,如图4所示,在支撑框架2的下方将光源单元I定位成使外箱10 —侧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使外箱10嵌入支撑脚20、20的纵边之间。如图4所示,光源单元I的定位在使设置有止动件3、3和卡合爪16、16的凸缘部12的两边与支撑脚20、20的纵边位置一致的状态下进行,光源单元I的嵌入直到进行至使止动件3、3为锁定解除状态、且凸缘部12与支撑脚20、20下端的挡板23抵接为止。图5是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步骤的说明图,表示光源单元I嵌入完成后的状态。如上所述,直到凸缘部12与挡板23抵接为止,使光源单元I嵌入支撑脚20、20之间,此时,如图所示,设置在凸缘部12上的卡合爪16、16分别仅离开大体相等距离位于支撑脚20、20的一侧。挡板23的宽度与凸缘部12的宽度相比足够小,处于锁定解除状态的止动件3、3收容在凸缘部12的竖起部14和挡板23前端的支撑板24之间。由此,光源单元I成为保持在作为保持件的支撑框架2上的状态。如图5中箭头所示,将完成嵌入后的光源单元I的卡合爪16、16的突出设置部朝向接近支撑脚20、20的方向滑动。通过上述移动,如图4所示,卡合爪16与设置在支撑板24同侧端部上的卡合凹部26卡合。在卡合爪16产生了卡合的状态下,对止动件3的操作片30进行转动操作而使其转移到锁定状态。此时,如图4所示,设置在支撑板24中央部的止动凹部25位于止动件3的内侧,从而使转移成锁定状态的止动件3的朝向内侧延伸的作用片31成为与止动凹部25卡止的状态。另外,优选的是,在止动凹部25上具有未图示的限制装置,该限制装置限制解除作用片31的卡止状态。作为限制装置可以例举小突起状的凸部或在止动凹部25上形成台阶的凹部。在图4实线所示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作为限制装置的凸部设置成比作用片31靠向解除作用片31卡止状态的转动方向一侧(图4中顺时针方向一侧)。当将凸部设置在止动凹部25上时,通过从锁定解除状态向锁定状态转移时对操作片30进行转动操作,与该操作片30的转动操作联动的作用片31转动而与所述凸部抵接时、进一步向操作片30施加力,作用片31越过凸部并与止动凹部25卡止。由于在作用片31的卡止状态下,因光源单元I自重产生的重力从作用片31作用于止动凹部25,所以作用片31不能容易地越过所述凸部而向解除卡止状态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将凸部设置在止动凹部25上,能够进一步防止不慎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即,即使因地震产生的振动等施加了作用于操作片30的外力以外的力,也可以预防锁定的解除。另外,凸部的尺寸和形状是通过使作用片31与止动凹部25卡止或解除卡止时施加力而能够被越过的程度。例如可以设置具有曲面的半球状、锥形或三角锥等锥体或山状突起部等。此外,作为限制装置的凹部设置成进一步在止动凹部25上成为台阶。凹部的宽度是与作用片31嵌合程度的尺寸。此外,凹部的高度为如下尺寸:当解除作用片31的卡止时,用工具向止动部3施加力时与凹部嵌合的作用片31能够越过凹部的台阶。此外,通过将凹部的侧面形成为相对于底面倾斜,当使用工具等向止动部3施加力时,作用片31容易越过台阶。由于通过使作用片31与凹部嵌合,利用凹部的台阶来限制作用片的卡止的解除,所以可以进一步防止不慎解除锁定状态。此外,限制装置并不限于所述凹部或凸部,可以在与止动凹部25的作用片31的抵接面上进行提高摩擦系数的加工(例如喷砂加工等),从而利用摩擦力来限制作用片31的卡止解除。上述方式的止动件3的卡止和卡合爪16的卡合完全相同地产生在支撑框架2的一对支撑脚20、20的各两个前端部上,可以利用在周向四个部位的锁定机构的锁定,在将光源单元I保持在支撑框架2上的状态下进行安装。卡合爪16利用支撑脚20两侧上的卡合,限制光源单元I沿支撑脚20横边的长边方向的移动,此外,利用双重重叠的卡合凹部26的弹性,起到限制光源单元I沿支撑脚20宽度方向移动的作用。此外,利用与止动凹部25抵接并卡止的作用片31,止动件3支撑光源单元I的自重,并且起到限制光源单元I相对于支撑框架2从天花板等设置部朝相反方向离开的作用。即,防止光源单元I从支撑框架2上脱落而掉下。如上所述,可以在限制向全部方向移动的状态下,以保持在支撑框架2上的状态安装光源单元1,照明装置用于利用该光源单元I的上述发光对周边进行照明。在这种安装状态下,如上所述,由于止动件3的操作片30收纳在形成光源单元I一部分的凸缘部12的内侧,向锁定解除状态的转移操作需要将螺丝刀等工具插入窗孔15内来实施,该止动件3在通常使用状态下不会因不慎从外部施加的外力的作用而转移到锁定解除状态,所以能够防止在使用状态下光源单元I意外掉落,从而能够安全使用。此外,由于处于锁定状态的止动件3没有朝向光源单元I外部的突出部分,所以不会有损于使用状态下的外观。由于在光源单元I外侧、且仅在凸缘部12的竖起部14上开设窗孔15,从照明装置的照射方向侧不会看到止动件3和窗孔15等锁定机构,所以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在使用状态下外观美观。此外,如上所述,由于通过分别将与支撑脚20、20对应的止动件3、3向相反方向转动来转移到锁定解除状态,所以即使例如因地震等的振动作用有朝向对处于锁定状态的光源单元I的一个止动件3的作用片31的卡止进行解除的方向的力,也不会向另一个止动件3的作用片31施加朝向解除卡止方向的力,因此能够维持锁定状态,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光源单兀I掉落。此外,在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中,可以使光源单元I与支撑框架2完全分离,照明装置的设置例如仅将轻量的支撑框架2嵌入并固定在设置于天花板上的固定用的孔内,相对于上述支撑框架2对光源单元I进行定位可以通过向规定方向滑动的步骤容易地实施,特别是在天花板埋入型的照明装置中,能够减轻设置作业的劳动负担。图6、图7是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上述照明装置与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相同,具有光源单元I和支撑框架2。在光源单元I和支撑框架2的结构中,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结构要素采用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实施方式2与照明装置与实施方式I的不同点在于光源单元I和支撑框架2的连接结构。图6表示从支撑框架2的长边方向一侧观察的状态,图7表示从支撑框架2的长边方向另一侧观察的状态。在图6所示的支撑框架2的一侧,光源单元I利用止动件3的作用片31的卡止与呈门型的支撑脚20、20的前端部连接,另一方面,在图7所示的支撑框架2的另一侧,利用枢轴支撑各个光源单元I的作为枢轴支撑部的合叶4、4来进行连接。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表示设置在凸缘部12的竖起部14上的窗孔15的周边部。止动件3与实施方式I的止动件3相同,其包括:呈矩形棒状的作为锁定操作部的操作片30 ;以及作为卡止部的作用片31,朝向与该操作片30中途部大体垂直的方向突出设置,在窗孔15的长边方向一侧,止动件3安装成:将操作片30的一端枢轴支撑在作为转动轴的支承轴17上,该转动轴17构成与凸缘部12上表面大体垂直地直立设置的锁定机构,该止动件3能够在图中实线所示的锁定状态和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转动。虽然在支撑脚20的前端设置有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挡板23和支撑板24,但是仅在该支撑板24的端缘设置有止动凹部25,该止动凹部25横跨适当宽度切除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而成,使转移为锁定状态的止动件3的朝向内侧延伸的作用片31与止动凹部25卡止。支撑脚20、20在图7所示另一侧的前端部也具有挡板23和支撑板24,合叶4、4安装在支撑板24、24和凸缘部12的竖起部14之间。通过以上述方式连接的光源单元I解除基于止动件3、3的锁定,利用合叶4、4作为枢轴的转动,可以相对于支撑框架2装拆其一侦U。图9是表示将光源单元I的一侧从支撑框架2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光源单元I将合叶4、4作为枢轴从图9的状态朝向接近支撑框架2的方向转动,在使设置有止动件3、3 —侧的凸缘部12与同侧的支撑脚20、20的挡板23抵接之后,通过将止动件3、3的操作片30向锁定状态进行转移操作,可以使作用片31与各止动凹部25卡止,从而在保持于支撑框架2上的状态下锁定光源单元I。即使在利用合叶4、4将光源单元I保持在支撑框架2并利用锁定机构进行锁定后的状态下,万一不慎解除了锁定机构,由于合叶4、4使光源单元悬挂在支撑框架2上,所以也可以预防光源单元I落下。此外,由于利用合叶4、4支撑光源单元I的单侧,并且可以仅通过对设置在与设置有合叶4、4 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的锁定机构的操作片30进行操作,将光源单元I安装在支撑框架2上,所以照明装置的安装作业性良好。如图8所示,止动件3、3向锁定状态的转移操作可以利用如下步骤容易地实施,上述步骤为握住从窗孔15向外部突出的操作片30,以支承轴17为中心转动并将其压入窗孔15内。即,可以直接通过手动对操作片30进行操作使其从锁定解除状态变为锁定状态。另一方面,由于转移成锁定状态的止动件3收纳在凸缘部12的内侧,并且能够施加外力的部分不向外部露出,所以可以防止在凸缘部12的外侧不慎向操作片施加外力等,从而可以防止锁定的解除。此外,向锁定解除状态的转移需要进行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使用螺丝刀等工具的操作,使用者不容易直接通过手动解除锁定。由此,可以降低使用者不慎解除锁定而接触到照明装置内部的电活性部的危险性。由于光源单元I 一侧的止动件3、3和另一侧的合叶4、4都收纳在形成光源单元I一部分的凸缘部12的内侧而没有向外部的突出部分,所以不会有损于使用状态下的外观。在光源单元I外侧、且仅在凸缘部12 —侧的竖起部14上开设窗孔15,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在使用状态下外观美观。图10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立体图。上述照明装置与实施方式
1、2的照明装置相同,其包括光源单元I和保持该光源单元I的作为保持件的支撑框架2。图10、图11分别从支撑框架2的不同侧表示安装有光源单元I的状态,此外,图12、图13分别从支撑框架2的不同侧表示取下光源单元I后的状态。光源单兀I与实施方式1、2相同,其包括:夕卜箱10,内置有光源模块;透光板11(参照图12),覆盖外箱10—侧的开口 ;以及凸缘部12,设置在外箱10开口部的周围。支撑框架2与实施方式1、2不同,具有一侧整个表面开口的矩形箱形的形状。凸缘部27以向外侧伸出的方式设置在支撑框架2开口部的周围,在该凸缘部27的外周大体直角弯折而形成有竖起部28。在支撑框架2的底面上贯通形成有一对安装孔22、22,支撑框架2嵌入固定用的孔内,该固定用的孔开设在作为照明装置设置部的天花板等上,并通过拧紧穿过安装孔22、22的安装螺钉来进行固定。另外,支撑框架2的设置部并不限于上述固定用的孔,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上。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如图13所示,用于向外箱10内的光源模块供电的电源电路设置在电路盒13内,该电路盒13固定在支撑框架2的内部底面上,各光源模块通过省略图示的供电线与电路盒13内的电源电路连接。支撑框架2具有能够收容光源单元I的外箱10的尺寸,此外,支撑框架2的凸缘部27比光源单元I的凸缘部12宽度窄,如图10、图11所示,在将外箱10收纳在支撑框架2内的状态下,在凸缘部12的内侧收容凸缘部27,凸缘部27外周的竖起部28与凸缘部12外周的竖起部14的内侧相对。如图11所示,上述结构的光源单元I和支撑框架2在支撑框架2的一侧,利用安装在竖起部14和竖起部28的相对部间的合叶4、4连接在一起,光源单元I能够通过将合叶4、4作为枢轴的转动来相对于支撑框架2装拆。此外,在支撑框架2的另一侧,在竖起部14和竖起部28的相对部间配置有止动件
3、3。上述止动件3具有与实施方式1、2所示的止动件3相同的结构,并且如上所述安装成能够在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之间进行转动操作。在竖起部14上、且在与止动件3、3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窗孔15、15,此外,在竖起部28上、且在与止动件3、3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止动凹部29、29 (参照图13)。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将光源单元I安装在支撑框架2上,即,将光源单元I从图12、图13所示的取下状态把合叶4、4作为枢轴朝向接近支撑框架2的方向转动,并使操作片30,30转动,将止动件3、3转移操作为锁定状态,从而使作用片31、31分别与对应的止动凹部29,29卡止。图10表示使一侧的止动件3 (图的左侧)为锁定状态,使另一侧的止动件3 (图的右侧)为锁定解除状态。从锁定解除状态转向锁定状态而对止动件3进行的操作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容易地实施,即,握住来自窗孔15的突出部,并使止动件3转动而直接通过手动将其压入窗孔15内。另一方面,由于处于锁定状态的止动件3收纳在凸缘部12的内侧,所以可以预防在使用状态下因施加的外力作用不慎使光源单元I掉落。向锁定解除状态的移动需要进行使用上述螺丝刀等工具的操作,使用者不能容易地将光源单元I取下。由于在光源单元I的安装状态下,止动件3、3和合叶4、4都收纳在凸缘部12的内侧而没有朝向外部的突出部分,所以不会有损于使用状态下的外观。在光源单元I外侧、且仅在凸缘部12—侧的竖起部14上开设有窗孔15,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在使用状态下外观美观。另外,以上实施方式的止动件3通过以支承轴17为中心的转动,来实现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轴向的移动等转动以外的动作,来实现锁定状态和锁定解除状态。具体地说,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机构:设置在锁定解除状态下从窗孔15突出的棒状或板状的止动部,以在窗孔15内侧滑动的方式将所述止动部向窗孔15 —侧按压,并且使向窗孔15内侧推动的止动部的卡止部与光源单元或支撑框架卡止。在上述机构的锁定状态下,锁定解除状态下突出的止动部从窗孔15收容到照明装置内部。因此,在上述机构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3的结构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使光源单元I的凸缘部12位于支撑框架2的支撑板24外侧的方式,将光源单元I保持在支撑框架2上,并且在凸缘部12上设置止动部3和窗孔15等,但是也能够以使光源单元I的凸缘部12位于支撑框架2的支撑板24内侧的方式,将光源单元I保持在支撑框架2上,并且在支撑板24上设置止动部3和窗孔15等,并使作为卡止部的作用片与光源单元I卡止。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止动部3设置在位于支撑板24外侧的凸缘部12上,但是也可以将止动部3设置在位于凸缘部12内侧的支撑板24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 光源单元,具有光源; 保持件,保持所述光源单元;以及 锁定机构,在将所述光源单元保持在所述保持件上的状态下,利用对锁定操作部进行的操作来进行锁定, 所述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的所述锁定操作部收容在所述装置内部,以防止在锁定状态下不慎因外力等作用导致锁定的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操作部能够直接通过手动进行从锁定解除状态向锁定状态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卡止部,利用对所述锁定操作部进行的操作,与所述光源单元或所述保持件卡止;以及 限制装置,限制所述卡止部的卡止状态的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枢轴支撑所述操作部,并通过使所述操作部转动来使所述卡止部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包括枢轴支撑部,所述枢轴支撑部在与所述锁定机构所处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枢轴支撑所述光源单J Li 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单元,具有光源;保持件(支撑框架),保持光源单元;以及锁定机构,在将光源单元保持在支撑框架的状态下,通过对操作片的操作来进行锁定,锁定机构的操作片收容在照明装置内部。由于在锁定状态下,施加有外力的操作片收容在照明装置内部,所以可以预防锁定的解除,从而可以预防不慎因外力等作用导致光源单元的掉落。
文档编号F21S8/02GK103154603SQ20118004821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山下尊史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