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04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发光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发光键盘,尤指一种减少粘胶层厚度的薄型化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而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市面上开始将背光模组加入键盘中,使键盘具有背光照明 或指示的特色。这种发光键盘在使用上可以提供使用者在亮度不足的环境中仍能清楚辨识键盘中的每个按键的位置,或借由键盘底部发出光线以提供发光键盘的一种属于高科技的使用体验。目前的发光键盘除了主要包含一般键盘的架构外,背光模组设置在键盘其他元件的底部,主要包含光源、导光板、反射片以及遮光片,而导光板、反射片以及遮光片之间以局部多点粘胶层固定。由于发光键盘属于小尺寸的电子设备,使用在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也具有相对薄化的厚度。在这样的尺寸特性下,导光板、反射片以及遮光片之间的粘胶层所占用的厚度也相当程度影响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粘胶层在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中增加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揭露了一种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包含有反射片、导光板、遮光片以及光源。该反射片具有第一突出部。该导光板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具有第一接着区,该第一接着区具有对应该反射片的该第一突出部凹槽结构,该第一突出部粘贴固定于该凹槽结构内,以将该反射片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面。该遮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该遮光片粘贴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该光源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该第一接着区具有复数个凹槽,分散于该第一面上,且该反射片具有复数个第一突出部,分别对应该复数个凹槽。该遮光片具有第二突出部,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具有第二接着区,该第二接着区具有凹槽结构且对应该遮光片的该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与该第二接着区之间设置粘胶层,以将该遮光片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该第二接着区具有复数个凹槽,分散于该第二面上,且该遮光片具有复数个第二突出部,分别对应该复数个凹槽。该背光模组的厚度为该反射片、该导光板以及该遮光片各自厚度的总和。该第一接着区以及该第二接着区的凹槽结构不穿透该导光板。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揭露了一种发光键盘,包含有键盘本体以及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设置在该键盘本体下方。该键盘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可透光的区域,该键盘本体包含有电路板以及复数个按键结构。该电路板为可透光电路板,该复数个按键结构设置在该电路板上,该可透光的区域设置在其中一个或多个按键结构上。该背光模组包含有反射片、导光板、遮光片以及光源。该反射片具有第一突出部。该导光板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具有第一接着区,该第一接着区具有对应该反射片的该第一突出部的凹槽结构,该第一突出部粘贴固定于该凹槽结构内,以将该反射片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面。该遮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以及该电路板之间,该遮光片粘贴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该遮光片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对应具有该可透光的区域的其中一个按键结构的位置。该光源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用以提供光线给该导光板并经由该可透光的区域自该键盘本体发出。该第一接着区具有复数个凹槽,分散于该第一面上,且该反射片具有复数个第一突出部,分别对应该复数个凹槽。该遮光片具有第二突出部,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具有第二接着区,该第二接着区具有凹槽结构且对应该遮光片的该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与该第二接着区之间设置粘 胶层,以将该遮光片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该第二接着区具有复数个凹槽,分散于该第二面上,且该遮光片具有复数个第二突出部,分别对应该复数个凹槽。该背光模组的厚度为该反射片、该导光板以及该遮光片各自厚度的总和。该第一接着区以及该第二接着区的凹槽结构不穿透该导光板。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应用于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发光键盘在针对导光板处加入凹槽结构,使粘胶层于凹槽结构中与反射片以及遮光片固定,可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降低到实质上等于反射片、遮光片以及导光板各自厚度的总和,达到背光模组具有最小厚度的特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发光键盘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发光键盘局部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中的反射片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发光键盘I的示意图。键盘I具有上盖50以及复数个按键结构3。请参考图2,图2为键盘I的实施例局部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光键盘I包含键盘本体90以及背光模组100。其中键盘本体90包含电路板40、上盖50以及复数个按键结构3,且键盘本体90具有至少一个可透光的区域,较佳地每个按键结构3皆具有可透光的区域。例如在按键结构3的周围与上盖50之间的空间皆为可透光区域,或按键结构3本身即使用可透光材质制成。电路板40亦为可透光材质制成的电路板,而复数个按键结构3设置在电路板40上,且可使用弹性体、剪刀脚结构等常用的按键结构。在图2中则仅显示其中一个按键结构3。背光模组100设置在键盘本体90的下方,其包含有反射片10、导光板20、遮光片30以及光源60。其中导光板20设置在反射片10上方,遮光片30设置在导光板20上方,而光源60则设置于导光板20 —侧。光源60较佳地为发光二极体光源或冷阴极射线管光源,且于导光板20 —侧产生光线进入导光板20后,经由导光板20的导光以及反射片10的反射,将光线平均自导光板20向键盘本体90的方向射出。设置在导光板20上方的遮光片30则依据不同设计需求具有多个开口 31。例如在图2的实施例中,遮光片30的其中一个开口 31与按键结构3彼此对应, 因此导光板20的光线仅能通过遮光片30的开口 31,且由按键结构3射出,且由于按键结构3具有可透光的区域,因此可以在按键结构3上产生发光的效果。背光模组100中的反射片10、导光板20以及遮光片30彼此之间以粘胶层70互相结合。请一并参考图3,图3为发光键盘I的背光模组100中的反射片10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反射片10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突出部11,在图3的实施例中,则具有多个第一突出部11,分散于反射片10面对导光板20的表面上,且第一突出部11可为如图3所示的凸点或其他形式,例如突肋。遮光片30除具有多个开口 31外,亦具有至少第二突出部32,分散于遮光片30面对导光板20的表面上。导光板20具有第一面21以及第二面22,其中第一面21与反射片10接触,第二面20与遮光片30接触。在第一面21上具有第一接着区23,其中第一接着区23具有凹槽231且对应反射片10的第一突出部11的位置。换言之,反射片10上具有多个第一突出部11时,导光板20的第一接着区23就具有多个对应的凹槽231,且分散在第一面21上。导光板20在第二面22上具有第二接着区24,其中第二接着区24也具有凹槽241且对应遮光片的第二突出部32的位置。换言之,遮光片30上具有多个第二突出部32时,导光板20的第二接着区24就具有多个对应的凹槽241,且分散在第二面22上。在各第一突出部11与第一接着区23的凹槽231之间设置粘胶层70,且由于粘胶层70在凹槽231内,因此不会占用反射片10以及导光板20之间额外的厚度空间,粘胶层70则可将反射片10固定在导光板20的第一面21上。遮光片30设置在导光板20的第二面22与键盘本体90的电路板40之间,在各第二突出部32与第二接着区24的凹槽241之间设置粘胶层70,且由于粘胶层70在凹槽241内,因此不会占用遮光片30以及导光板20之间额外的厚度空间,粘胶层70则可将遮光片30固定在导光板20的第二面22上。经由反射片10、导光板20以及遮光片30之间的突出部以及凹槽的相对结构,将粘胶层70设置在突出部以及凹槽之间,可以避免粘胶层70占用背光模组100额外的厚度空间。使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发光键盘I的背光模组100的整体厚度,即为反射片10的厚度H1、导光板20的厚度H2以及遮光片30的厚度H3的总和。可以有效减少背光模组100的厚度,使背光模组100能应用在较小尺寸的键盘设计上。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键盘以及背光模组100中,导光板20的第一接着区23以及第二接着区24的凹槽结构皆不穿透导光板20,因此在形成接着区的凹槽结构的同时,仍可在接着区的位置提供光线经过的路径,因此仍可维持良好的背光特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反射片,具有第一突出部; 导光板,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具有第一接着区,该第一接着区具有对应该反射片的该第一突出部的凹槽结构,该第一突出部粘贴固定于该凹槽结构内,以将该反射片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面; 遮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该遮光片粘贴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以及 光源,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区具有复数个凹槽,分散于该第一面上,且该反射片具有复数个第一突出部,分别对应该复数个凹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具有第二突出部,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具有第二接着区,该第二接着区具有凹槽结构且对应该遮光片的该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与该第二接着区之间设置粘胶层,以将该遮光片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着区具有复数个凹槽,分散于该第二面上,且该遮光片具有复数个第二突出部,分别对应该复数个凹槽。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的厚度为该反射片、该导光板以及该遮光片各自厚度的总和。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区以及该第二接着区的凹槽结构不穿透该导光板。
7.一种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键盘本体,该键盘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透光的区域,该键盘本体包含有 电路板,该电路板为透光电路板;以及 复数个按键结构,设置在该电路板上,该透光的区域设置在其中一个或多个按键结构上;以及 背光模组,设置在该键盘本体下方,该背光模组包含有 反射片,具有第一突出部; 导光板,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具有第一接着区,该第一接着区具有对应该反射片的该第一突出部的凹槽结构,该第一突出部粘贴固定于该凹槽结构内,以将该反射片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面; 遮光片,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以及该电路板之间,该遮光片粘贴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该遮光片具有至少一开口,对应具有该透光的区域的其中一个按键结构的位置;以及 光源,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一侧,用以提供光线给该导光板并经由该透光的区域自该键盘本体发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区具有复数个凹槽,分散于该第一面上,且该反射片具有复数个第一突出部,分别对应该复数个凹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具有第二突出部,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具有第二接着区,该第二接着区具有凹槽结构且对应该遮光片的该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与该第二接着区之间设置粘胶层,以将该遮光片固定于该导光板的该第二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着区具有复数个凹槽,分散于该第二面上,且该遮光片具有复数个第二突出部,分别对应该复数个凹槽。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的厚度为该反射片、该导光板以及该遮光片各自厚度的总和。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着区以及该第二接着区的凹槽结构不穿透该导光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发光键盘,该背光模组包含反射片、导光板、遮光片以及光源,其中,背光模组的反射片、导光板以及遮光片之间设置为突出部以及凹槽的相对结构,将粘胶层设置在突出部以及凹槽之间,可以避免粘胶层占用背光模组额外的厚度空间。使应用在发光键盘的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即为反射片、导光板以及遮光片的厚度的总和。可以有效减少背光模组的厚度,使背光模组能应用在较小尺寸的键盘设计上。
文档编号F21V1/16GK202521384SQ2012200209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何信政, 何宣纬, 姚良瑜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