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97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
背景技术
计算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许多文件、绘图等多种资料,还可以提供我们观赏影片、上网寻找数据制作教学课件对教学提供帮助。一般在计算机安装前,由于空间的限制,通常都将计算机主机放置在书桌或计算机桌底部,让使用者书桌或计算机桌的桌面有足够空间进行其他事项的处理。由于计算机主机置放的书桌或计算机桌底部通常是外部光线无法照射到的位置,因此在使用者需要连接或拆离某一外部设备传输线时,因为碍于其它外围设备传输线与计算机主机后面连接端口连接的缘故,而无法将整台计算机主机搬出,使用者就必须钻进书桌后部,再加上书桌或计算机后部黑暗无光,因此使用者必须自行拿手电筒照明,才可连接或拆离计算机主机后面板上的传输线,产生诸多不便。鉴于上述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终于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在黑暗处可对计算机主机后面板进行照射,让使用者可进行计算机外设设备传输线的连接或拆离。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安装在适配卡的连接片或计算机主机后的面板上,用来提供计算机主机后的照明,所述备用光源包括安装在连接片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一个固定部,在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光源产生组件,光源产生组件上安装有一对延伸到固定组件外部的导电端子;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前端还连接有罩体,罩体内部设有光源输出部,所述光源输出部通过枢轴连接在固定组件前端的枢接部上。当光源产生组件产生光源时,光源由罩体投射后可照射在计算机主机后面板上,使用者在黑暗无光源情况下仍然可进行计算机外设设备传输线连接或拆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的备用光源便于使用者在黑暗中连接或拆卸传输线且易于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I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A-A剖视图;图4是图I的B-B剖视图;[0014]图5是图I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组件;1_1.固定组件如; 1~2.固定组件后2而;2.光源广生组件;
3.罩体;3-1.罩体;4.固定部;5.组接部;6.枢接部;7.连接片;8.光源输出部;8_1.光源输出部;9.导电端子;10.适配卡;1 1.连接端子;12.传输线;13.蓄电池;14.控制线;15.备用光源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I 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安装在适配卡10的连接片7或计算机主机后的面板上,用来提供计算机主机后的照明,所述备用光源包括安装在连接片7上的固定组件1,所述固定组件I上设有一个固定部4,在所述固定部4上安装有光源产生组件2,光源产生组件2上安装有一对延伸到固定组件I外部的导电端子9 ;在所述固定组件I的前端还连接有罩体3,罩体3内部设有光源输出部8,所述光源输出部8通过枢轴连接在固定组件前端1-1的枢接部6上。罩体3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固定组件I与罩体3枢轴连接,罩体3枢轴连接在固定组件I后形成可转动状态,可以调整光源照射角度或方向。当光源产生组件2产生光源时,光源由罩体3投射后可照射在计算机主机后面板上,使用者在黑暗无光源情况下仍然可进行计算机外设设备传输线连接或拆离。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片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组接固定组件I的组接部5。所述固定组件呈中空状,固定组件前端1-1和固定组件后端1-2均为开放状态。光源产生组件2可由灯泡或发光二极管(LED)中的任意一种构成,所述光源产生组件2上安装有一对导电端子9,所述导电端子与适配卡10上的连接端子11连接;适配卡上还安装有蓄电池13,所述蓄电池通过传输线12与连接端子连接;连接端子、蓄电池分别通过控制线14与主机机箱上的备用光源电源开关15连接。在固定部4组接光源产生组件2后,光源产生组件2的导电端子9由固定组件I的后端1-2延伸到固定组件I的外部。如图3 5所示,固定组件I安装在适配卡10的连接片7时,可按照顺序安装光源产生组件2和罩体3。在安装完成后,光源产生组件2的导电端子9延伸在固定组件I的后端1-2处,并与适配卡10的连接端子11连接,当适配卡10插接在计算机主机板时,主机板所提供的电能经过适配卡10传输至光源产生组件2上,此时光源产生组件2立即点亮,而光源也立即由罩体3的光源输出部8投射出去,光源即照射在计算机主机后面板上。因此,在计算机置放在书桌或计算机桌底下等光线无法照射的位置时,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备用光源提供光源,让使用者在黑暗处仍然可进行计算机外设设备传输线的连接或拆离。此外,当计算机启动后,电能可通过适配卡10存储在蓄电池13中;当计算机断电后,人工开启主机机箱上的备用光源电源开关15,完成蓄电池13对光源产生组件2的供电过程,开启备用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二 如图6所示,当罩体3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态时,可在罩体3-1上预留一光源输出部8-1,让光源输出部8-1可以将光源集中输出,当使用者转动罩体后,可以让光源集中照射在某一区域的连接端口上,让使用者在黑暗处依旧可顺利连接或拆离计算机外设设备的传输线。当光源产生组件损坏时,使用者可以将损坏的光源产生组件拆下,自行购买新的光源产生组件后再安装回原位置,即可再次使用备用光源。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安装在适配卡的连接片或计算机主机后的面板上,用来提供计算机主机后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光源包括安装在连接片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一个固定部,在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光源产生组件,光源产生组件上安装有一对延伸到固定组件外部的导电端子;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前端还连接有罩体,罩体内部设有光源输出部,所述光源输出部通过枢轴连接在固定组件前端的枢接部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与罩体枢轴连接,在罩体上还设有一个与固定组件枢轴连接的枢接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组接固定组件的组接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呈中空状,固定组件前端和固定组件后端均为开放状态。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产生组件为灯泡或发光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产生组件上安装有一对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适配卡上的连接端子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特征在于适配卡上还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传输线与连接端子连接;连接端子、蓄电池分别通过控制线与主机机箱上的备用光源电源开关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透明状态、半透明状态或不透明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上的备用光源,其安装在适配卡的连接片或计算机主机后的面板上,用来提供计算机主机后的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光源包括安装在连接片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一个固定部,在所述固定部上安装有光源产生组件,光源产生组件上安装有一对延伸到固定组件外部的导电端子;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前端还连接有罩体,罩体内部设有光源输出部,所述光源输出部通过枢轴连接在固定组件前端的枢接部上。当光源产生组件产生光源时,光源由罩体投射后可照射在计算机主机后面板上,让使用者在黑暗处仍然可进行计算机外部设备传输线的连接或拆离。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2443371SQ2012200572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孙昌立 申请人:孙昌立, 黑龙江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