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备及其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45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设备及其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及其发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导线分别电连接至插头结构的设计以使发光装置可直接安装在荧光灯座上的照明设备及其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用来照明的灯管设备使用荧光灯管作 为发光光源,但近年来为了符合环保及节能需求,由导光棒与设置在导光棒的两端上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所组成的发光装置已逐渐取代荧光灯管。然而,由于一般传统荧光灯座在两侧分别配置有火线(Live wire)单极插座及中线(Neutral wire)单极插座,以供突光灯管的灯帽插头插入电连接之用,因此,若是要将上述发光装置直接安装在荧光灯座上,就会出现发光二极管因不能同时电连接至火线单极插座及中线单极插座而无法发光的情况,换句话说,上述发光装置仅能安装在具有特定电路配置的灯座上,而无法适用于一般传统的荧光灯座,如此就会大大地限制上述发光装置在实际安装上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一荧光灯座及一发光装置。所述荧光灯座具有一第一插座及一第二插座,用来提供电力。所述发光装置设置在所述荧光灯座上,所述发光装置包括一导光棒、一第一插头结构、一第二插头结构,及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所述导光棒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插座及所述第二插座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插头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第一端上,用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所述第二插头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第二端上,用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座。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内且具有二第一导线,所述二第一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第二插头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接收所述荧光灯座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所述导光棒。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用来设置在一荧光灯座上,所述荧光灯座具有一第一插座及一第二插座,所述发光装置包括一导光棒、一第一插头结构、一第二插头结构,及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所述导光棒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插座及所述第二插座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插头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第一端上,用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所述第二插头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第二端上,用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座。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内且具有二第一导线,所述二第一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第二插头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接收所述荧光灯座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所述导光棒。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可以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及所述二第一导线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包括一灯帽插头及一散热套筒。所述灯帽插头用来插入所述第一插座内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所述散热套筒套接在所述导光棒及所述灯帽插头之间,用来分别容置所述发光二极管及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散热套筒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所述散热套筒可以具有一走线槽孔,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走线槽孔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可以还包括一固定套筒,设置在所述导光棒及所述散热套筒之间且套设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上,用来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所述散热套筒内,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散热套筒及所述固定套筒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所述散热套筒及所述固定套筒可以分别具有一走线槽孔,所述第一导线分别穿过所述散热套筒的所述走线槽孔及所述固定套筒的所述走线槽孔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 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可以还包括一绝缘套筒,设置在所述散热套筒内且套设在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发光装置可以还包括一藏线盖,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所述第二插头结构之间且位于所述导光棒的一侧,用来覆盖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的所述第一导线。所述发光装置可以还包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头结构内且具有二第二导线,所述二第二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第二插头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接收所述荧光灯座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所述导光棒。所述发光装置可以还包括一藏线盖,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所述第二插头结构之间且位于所述导光棒的一侧,用来覆盖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的所述第一导线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的所述第二导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导线分别电连接至设置在导光棒两端的插头结构的方式,以使由发光二极管及导光棒所组成的发光装置可直接安装在荧光灯座上,而无须额外使用具有特定电路配置的灯座。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即可省略需要额外安装具有特定电路配置的灯座的步骤,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提升由发光二极管及导光棒所组成的发光装置在实际安装上的便利性及简化其相关安装流程。

图I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提出的照明设备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I的发光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I的发光装置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散热套筒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及图5为图I的发光装置安装在荧光灯座上的组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照明设备12荧光灯座
14发光装置16第一插座
18第二插座20导光棒
22第一插头结构24第二插头结构
26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 28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
30、32第一导线34、36第二导线
38藏线盖40发光二极管
42驱动装置44灯帽插头
46散热套筒48固定套筒
50绝缘套筒52走线槽孔
Pl第一端P2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照明设备10的部分爆炸不意图,照明设备10包括一突光灯座12及一发光装置14。突光灯座12具有一第一插座16及一第二插座18,突光灯座12可为一般常见具有火线插座及中线插座以供突光灯管的灯帽插头插入电连接之用的灯座,其相关电路设计常见于现有技术中,于此不再赘述。发光装置14设置在荧光灯座12上且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插座16及第二插座18,以通过第一插座16及第二插座18接收从突光灯座12所传来的电力而发光。接着,请参照图I及图2,图2为图I的发光装置14的爆炸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光装置14包括一导光棒20、一第一插头结构22、一第二插头结构24、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26,及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28。导光棒20具有分别对应第一插座16及第二插座18的一第一端P1及一第二端P2。第一插头结构22设置在导光棒20的第一端P1上,第一插头结构22用来电连接于第一插座16 (如图I所示),第二插头结构24设置在导光棒20的第二端P2上,第二插头结构24用来电连接于第二插座18。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26设置在第一插头结构22内且具有二第一导线30、32,第一导线30、32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以通过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建立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26与第一插座16及第二插座18之间的电性连接,以使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26可接收荧光灯座12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导光棒20 ;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28设置在第二插头结构24内且具有二第二导线34、36,二第二导线34、36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以通过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建立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28与第一插座16及第二插座18之间的电性连接,以使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28可接收荧光灯座12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导光棒20。借此,照明设备10就可以利用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26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28所产生的光线从导光棒20射出的设计,以提供充足且均匀的照明。另外 ,发光装置14可还包括一藏线盖38,如图I所示,藏线盖38连接于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之间且位于导光棒20的一侧,用来覆盖电连接于第二插头结构24的第一导线32及电连接于第一插头结构22的第二导线34,以供美观与保护导线之用。至于藏线盖38与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的连接,其可使用常见的接合设计,例如藏线盖38可在分别插入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后,再利用黏胶接合或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上。以下针对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26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至于第二插头结构24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28的结构设计,其可以此类推,故于此不再赘述。请参照图2及图3,图3为图I的发光装置14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为清楚显示第一导线32与散热套筒46及固定套筒48之间的配置,在图3中省略导光棒20及藏线盖38的绘示。由图2及图3可知,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26包括一发光二极管40及一驱动装置42,第一插头结构22包括一灯帽插头44、一散热套筒46、一固定套筒48,及一绝缘套筒50。驱动装置42电连接于发光二极管40及第一导线30、32,用以驱动发光二极管40发光。灯帽插头44电连接于第一导线30 (如图3所示),灯帽插头44用来插入第一插座16内以电连接于第一插座16。散热套筒46套接在导光棒20及灯帽插头44之间,用来分别容置发光二极管40及驱动装置42,其中散热套筒46优选地由导热材质(如金属等)所组成且其外周缘可具有散热鳍片(但不受此限)以供散热之用。固定套筒48设置在导光棒20及散热套筒46之间且套设在发光二极管40上,用来将发光二极管40固定在散热套筒46内。绝缘套筒50设置在散热套筒46内且套设在驱动装置42上,以防止驱动装置42及散热套筒46接触,从而达到使驱动装置42及散热套筒46彼此电性绝缘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使用第一导线32直接穿过散热套筒46及固定套筒48以电连接至第二插头结构24的设计,举例来说,请参照图2、图3及图4,图4为图2的散热套筒46沿首I]面线B-B’的首I]面不意图,如图2及图4所不,散热套筒46及固定套筒48可分别具有一走线槽孔52,借此,第一导线32就可以分别穿过散热套筒46的走线槽孔52及固定套筒48的走线槽孔52 (如图3所示)以电连接至第二插头结构24。通过上述配置,当使用者想要选用发光装置14以取代传统荧光灯管进行照明时,使用者仅须直接将第一插头结构22及第二插头结构24分别插入电连接于荧光灯座12的第一插座16及第二插座18内(如图5所示,其为图I的发光装置14安装在荧光灯座12上的组合示意图),如此就可以完成照明设备10的组装。此时,由上述可知,在将发光装置14安装在荧光灯座12上之后,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26及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28就可以接收从荧光灯座12所传来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导光棒20并经由导光棒20射出,借此,照明设备10可提供充足且均匀的照明。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由导光棒及发光二极管所组成的发光装置无法直接安装在传统荧光灯座上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发光二极管组件与插头结构的结构设计及组件配置可不受限于上述实施例,换句话说,只要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导线分别电连接至设置在导光棒两端的插头结构的方式以使发光装置可直接安装在荧光灯座上而发光的设计,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照明设备10在发光二极管组件的配置上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将发光二极管组件分别设置在导光棒的两端的设计,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亦可使用仅在导光棒的一端配置有发光二极管组件的设计,以简化照明设备10的组件配置及相关电路走线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导线分别电连接至设置在导光棒两端的插头结构的方式,以使由发光二极管及导光棒所组成的发光装置可直接安装在荧光灯座上,而无须额外使用具有特定电路配置的灯座。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由发光二极管及导光棒所组成的发光装置仅能安装在具有特定电路配置的灯座上而无法适用于传统荧光灯座的问题,此外,由于可省略需要额外安装具有特定电路配置的灯座的步骤,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提升由发光二极管及导光棒所组成的发光装置在实际安装上的便利性及简化其相关安装流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设备包括 一荧光灯座,具有一第一插座及一第二插座,用来提供电力;及 一发光装置,设置在所述荧光灯座上,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一导光棒,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插座及所述第二插座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一插头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第一端上,用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一第二插头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第二端上,用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座;及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内且具有二第一导线,所述二第一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第二插头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接收所述荧光灯座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所述导光棒。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头结构内且具有二第二导线, 所述二第二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第二插头结构,以 使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接收所述荧光灯座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所述导光棒。
3.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用来设置在一荧光灯座上,所述荧光灯座具有一第一插座及一第二插座,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一导光棒,具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插座及所述第二插座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一插头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第一端上,用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一第二插头结构,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所述第二端上,用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座;及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内且具有二第一导线,所述二第一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第二插头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接收所述荧光灯座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所述导光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及所述二第一导线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包括 一灯帽插头,用来插入所述第一插座内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座;及一散热套筒,套接在所述导光棒及所述灯帽插头之间,用来分别容置所述发光二极管及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散热套筒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筒具有一走线槽孔,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走线槽孔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还包括 一固定套筒,设置在所述导光棒及所述散热套筒之间且套设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上,用来将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所述散热套筒内,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散热套筒及所述固定套筒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筒及所述固定套筒分别具有一走线槽孔,所述第一导线分别穿过所述散热套筒的所述走线槽孔及所述固定套筒的所述走线槽孔以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还包括 一绝缘套筒,设置在所述散热套筒内且套设在所述驱动装置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一藏线盖,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所述第二插头结构之间且位于所述导光棒的一侧,用来覆盖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的所述第一导线。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头结构内且具有二第二导线,所述二第二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第二插头结构,以使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件接收所述荧光灯座所提供的电力以发射光线至所述导光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一藏线盖,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及所述第二插头结构之间且位于所述导光棒的一侦牝用来覆盖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插头结构的所述第一导线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头结构的所述第二导线。
专利摘要一种照明设备包括具有第一及第二插座的荧光灯座及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导光棒、第一及第二插头结构,及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第一及第二插头结构分别设置在导光棒分别对应第一及第二插座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上,用来分别电连接于第一及第二插座。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设置在第一插头结构内且具有分别电连接于第一及第二插头结构的二第一导线,以使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件接收荧光灯座所提供的电力。本实用新型将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导线分别电连接至设置在导光棒两端的插头结构,以使由发光二极管及导光棒所组成的发光装置可直接安装在荧光灯座上。
文档编号F21V21/002GK202546340SQ20122007504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
发明者叶志庭, 林明传, 翁堂豪, 陈金良 申请人: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